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学校体操历史与发展研究
定价:33.00元
作者:吴维铭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5-01
ISBN:9787811007633
字数:
页码:1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中国学校体操历史与发展研究》以文献资料、现场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中小学学校体操的历史、发展和体操的有关基本理论等内容作了较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在对原有的体操理论研究基础上,以逻辑分析法揭示体操运动的内涵、外延;针对现实中人们对体操和学校体操的一些“误解”所形成的原因,寻根追源;系统研究我国学校体育中体操发展的历史;根据当前我国课程改革的时代形势和发展所需,努力构建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中小学学校体操内容体系。
目录
作者介绍
吴维铭 男,浙江宁波人,生于1962年7月。1979年至1983年,就读于北京体育学院体育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1983年进入浙江师范学院体育系任教。1998年被评为副教授。2003年考入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院,2006年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在浙江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体育系任教,硕士生导师,体操、技巧、蹦床国家一级裁判,浙江省大学生体协体操分会教科委员会副主任。近年来,先后在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2部。研究成果“竞技体操动作技术创新方法探究”、“体育大单元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2008年奥运会我国竞技体操发展战略研究”等曾参与国际、国内的相关学术研讨并获奖。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中国近现代体育历史深处的大门。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发展变迁的读者,我对学校体操这样一项看似寻常却又承载着独特时代印记的运动,一直有着一种莫名的情愫。这本书的书名《中国学校体操历史与发展研究》就直接点明了它的研究方向,这让我对书中所能呈现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好奇。我特别期待它能够带领我回顾那些在中国教育体系中,体操如何被引入、如何被发展,又如何在不同历史时期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那些对学校体操产生深远影响的政策制定、教学理念的演变,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变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是枯燥的史实陈列,更能通过生动的叙述,展现出体操运动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留下的独特印记。
评分我一直觉得,我们国家的体育事业,尤其是在普及度较高的项目上,有着极其深厚的历史底蕴,而学校体操作为一项伴随了几代人成长的运动,其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寻根溯源”的心理。我最期待的部分是书中对不同历史时期学校体操政策、教学方法以及社会影响的深入剖析。想象一下,从民国时期那些带有西方色彩的体操课程,到新中国成立后强调集体主义和革命精神的体操训练,再到如今与国际接轨、注重个性化发展的现代体操,这其中必然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与演进。我尤其对书中是否能展现出普通学生在不同时代参与体操的真实体验和感受感到好奇,毕竟,历史的宏大叙事最终要落脚到每一个鲜活的个体身上。
评分从书的标题和出版社来看,这本书应该是一部相当严谨的学术著作,这让我对其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充满了期待。我非常希望它能提供一个全面而系统的视角,来梳理中国学校体操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脉络。书中是否会涉及各个时期,不同地域在学校体操推广上的特色与差异?是否会深入探讨影响学校体操发展的关键人物、重要事件以及重要的文献资料?对于我这样一个非专业读者而言,最怕的就是理论说教过多而缺乏生动的案例和详实的史料支撑。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那些鲜活的历史画面,看到不同时代学生们的身影,感受到他们对体操运动的热情与执着。
评分作为一个从小就参与过学校体操课的普通市民,这本书的名字《中国学校体操历史与发展研究》瞬间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回想起小时候在操场上跟着广播体操的节奏挥洒汗水的日子,那时体操似乎就是我们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本书的出版,让我有了一个机会去了解,这项陪伴我们成长的运动,究竟是如何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扎根、发展,又经历了怎样的变迁。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学校体操在国民体质、爱国主义教育、乃至社会风貌方面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书中对这些历史纵深感的挖掘,能够帮助我重新审视和理解那段与体操相关的青葱岁月,甚至可能触及到一些我从未曾想过的社会文化层面的议题。
评分最近偶然间在书店翻到了这本《中国学校体操历史与发展研究》,虽然我不是体操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作为一名对中国体育发展史略有兴趣的普通读者,它激起了我内心深处的好奇。拿到书后,我首先被其厚实的装帧和封面上“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字样所吸引,这无疑为书籍的学术性和权威性增添了保障。拿到手里掂量一下,分量十足,让人感觉内容一定相当扎实,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浅尝辄止。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了目录,那些我从未接触过的专业术语和细致的章节划分,比如“近代学校体操的引进与早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操的改革与发展”、“学校体操与素质教育的融合”等等,都仿佛在向我展示着一个宏大而复杂的叙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