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岁月与旅行(辑)
定价:69.00元
售价:51.8元,便宜17.2元,折扣75
作者:同程百旅会《岁月与旅行》编辑部
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032570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l Ø 倾听岁月,就是好的报答
l 在父女母子的缘分中,我们怎么让岁月不蹉跎,孝敬父母其实并不需要豪言壮语和挥金如土,上了年纪的爸爸妈妈需要的是儿女的倾听,好好读读他们的作品,听听他们的故事,你会发现他们那么激情澎湃的声音中抗击了多少岁月的风霜,迈过了多少困难和曲折,坚定的脚步声都倾注在我们的一颦一笑之中。停下来,端详他们的音容笑貌吧,我们见惯了他们营造的彩虹家园,背后的暴风骤雨更需要我们去了解,去感受,如果你能懂,那会看到他们含泪的微笑。
l Ø 我们继承的应该是长辈的精神性格
l 总有一些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将我们包围,家人,这个词总能带给我们无限的温暖和感动。读着《岁月与旅行》中的文章,你会感受到这些中老年人无限的爱意,对家人,对朋友,对事业,对旅行,对人生。他们有着顽强的品格,认真的精神,在艰难的历史环境中,他们是如何坚毅地支撑,在绝望中寻找希望,你能从中感到心灵的碰撞。而我们*能汲取的就是他们永不言败的精神养料,能打动人的,就是简单而原始的东西,善于学习的品质,对的不懈追求,诚信的品格,都值得继承。
l Ø 旅行,是丰富中老年生活的一道彩虹
l 从我们出生开始,无论境况如何,我们的父母都会竭尽全力让我们感到生活的美好和快乐,老年生活不是人生的尾巴,父母同样需要我们精心呵护,为他们营造一个愉快的老年生活,而旅行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好方式,去大千世界看看走走,把身上的担子放下来,把为我们操碎了的心填补上,“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有多少中老年人有这个热烈的愿望。从书中一个个旅行故事中,就能看到风光正好的中老年人的精神面貌。
这是一本中老年人的旅途与人生故事随笔集,记录了他们的旅行生活和人生感悟,能够体现当下中老年人的精神面貌,听着书中父母的旅行故事,你会发现父母的爱情——“有一种情叫执子之手”“带着‘她’去旅行,不要给生命留下遗憾”;也会惊讶他们的雄心壮志——“‘老夫聊发少年狂’八旬老人志在‘世界之旅’”“我的世界之旅从101岁开始”;你会读懂他们的坚强——“回家”“岁月与旅行”;也会跟着他们欢欣雀跃地探索世界——“60多岁南极探险旅行,0℃挑战冰泳”“难忘仙本那”。从一篇篇文章中领悟到中老年人充满激情和想象的生活。
《岁月与旅行》就是这样一本书,它给中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讲述的舞台,讲述岁月,抒怀,在旅行中享受人生。也给了青年人一个理解老人,关爱老人的平台,岁月就是一部历史,旅行就是一幅画卷,去倾听吧,那是好的报答。
序言一 程文栋/ 1
序言二 吴志祥/ 3
◎章 旅途情缘
回家/ 2
旅行,为了爱/ 7
我已满头白发,但我爱你如初/11
有一种情叫执子之手/13
“老夫聊发少年狂”八旬老人志在“世界之旅”/15
梦回江南我愿陪你看尽世间繁华/17
在战火纷飞的叙利亚,才懂得和平的珍贵/19
旅行让生命有尊严地延续/22
带着“她”去旅行,不要给生命留下遗憾/24
遥念独克宗/ 27
半截的诗/ 30
难忘故乡往事/32
老伴, 带她跨越万水千山/35
生意失败后,我在拉萨找回自我/ 38
约定/ 40
退休后,圆梦开始/44
邂逅你,是我这一生美的意外/48
一场迟来的婚礼/51
我的世界之旅从101岁开始/ 54
岁月与旅行
— 一个40后的爸爸对70后儿子述说的回忆/57
和你一起看草原/61
旅行的痕迹/ 69
一次旅行一口茶/72
我们爬的不是山/74
老宅的那棵香橼树/76
为我们的爱情放个假/78
从青梅竹马到老来伴,用旅行谢谢你的陪伴/80
爱,不仅是常回家看看,还是陪他们出去走走/82
这一生,我们一起行走/84
现在出发,一切都不会太晚/86
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88
生活是水,旅游是糖/90
十年后的一段旅行
—他,叫作悟静/93
人世艰辛,我们互相搀扶走过/95
这是一个善意比恶意多的世界/97
越旅游,越年轻/99
◎第二章 岁月梦想
我希望的人生是“在路上”/102
梦想,一直在路上/104
在路上,感受人情温暖/106
爱他,就带他去旅行/108
旅行本就是带上灵魂的游戏/110
317,那些风景那些故事/114
平凡之路上的节点/118
夕阳金,人生之升华/120
记一个萍水相逢的少年/122
让我的足迹遍布世界/124
在旅行中品味岁月/126
在路上/ 128
我无法说一别两宽,因为你对我永远“亏”/131
旅行,只为遇见那个被我遗忘的自己/133
我和她,去看美的风景/135
◎第三章 一路寻觅
末班车/ 146
少女,这是一封送与你的情书/148
爱情阶梯/ 152
在路上,那一场场山长水远的相遇/157
生活不该是一段走向坟墓的旅行/160
一次旅行一段回忆一抹憧憬/162
爱,在旅行中升华/165
大理,二十年的眷念/168
游台随记/ 175
行走是一种信仰/178
梦回水乡/ 180
“谢谢阿姨”,一次返璞归真的旅行/182
每天的太阳都是新的
—“蓝宝石公主”号邮轮游记/184
此生有幸
—结缘同程、结缘吴总/186
她,一直在路上/188
去圣托里尼寻找宁静/190
旅行中的人,才是绚丽的风景/193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195
夕阳无限好,越走越想走
—邮轮上的广场舞/198
好的幸福是陪伴/201
旅行
—老年人的走读大学/204
幸福就是和喜欢的人去旅行/206
那些景那些人那些故事
—腾冲之旅/208
有一种相识,叫缘分/212
在旅行中,梦想成真/214
每天的人生都是进行时,我们在路上丰富自己的故事/217
说走就走,遇见不一样的惊喜/219
点滴烟雨,情怀岁月/222
陪伴,是长情的告白/224
和老闺蜜的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226
◎第四章 行走足迹
走进张谷英村,探索岁月的秘密/230
60 多岁南极探险旅行,0℃挑战冰泳/232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南非之旅/236
318 骑行
—景在眼前,梦在远方/243
穿越时代!贵州红色游,重走长征路/245
西藏,是远方,更是故乡/247
新西兰米尔福德峡湾,天地间,岁月永恒/252
一个来了就难以忘怀的地方,美丽的西双版纳/254
卢塞恩湖畔的冰雪奇缘
—铁力士雪山/257
蓝色星球上后一片净土,翻山越岭只为看你/262
十二日游记,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和北欧/265
走进丽水,才知道世间竟有这么美的世外桃源/277
游山玩水增长知识,遇好导游旅途愉悦/280
新疆之行,许我一个魂牵梦绕的惊艳旅程/284
八旬老人游三亚,四世同堂享受旅行乐趣/287
江郎山之行,感悟人生先苦后甜/290
撑着拐杖畅游约旦佩特拉古城/293
难忘仙本那/297
缤纷布里斯班
—追寻黄金海岸的足迹/301
◎影像惊艳
难忘仙本那/ 前彩
南极缘/ 前彩
南极缘/ 中彩
难忘仙本那/ 中彩
西部之旅/ 后彩
三十多年的日出情结/后彩
游走天地间/ 后彩
◎百旅会简介·部分媒体报道·征稿启事
百旅会简介/313
新华社:全国中老年旅游服务品牌“百旅会”宣布成立/314
《江南晚报》:“我的世界之旅,从101岁开始”/ 317
中国经济网:同程旅游携手旅游卫视启动首届中国中老年
旅游春晚/ 319
旅行里慢慢知味 岁月里渐渐沉香《岁月与旅行》征稿启事/ 323
后记 李志庄/ 326
本书的作者是一群普通的中老年旅游者,他们的年纪都在六七十岁,这些中老年人参加了同程百旅会的《岁月与旅行》征文大赛,本书的文章都来自他们的作品,一部书,108段人生。这些普通的中老年朋友感情真挚,朴实自然,打动人的,就是简单而原始的东西,在这里你会发现一个不曾领略过的中老年世界。
整本书读完,我不得不承认作者在构建情绪氛围方面的高超技巧,那种淡淡的、挥之不去的忧郁感贯穿始终,如同午后三点的斜阳,将一切镀上了一层略带伤感的金色。我原本期待的,是那些关于征服困难、适应环境的激情洋溢的篇章,是那种在克服了体力或环境障碍后获得的纯粹的、原始的喜悦。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徒步穿越无人区的描写,关于在异乡遭遇险境后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脱险的惊险故事。但这本书里,最大的“危险”似乎是内心某种情绪的悄然滋长,最大的“穿越”是心境的微妙转变。作者似乎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引发肾上腺素飙升的外部事件,转而沉浸在对“存在感”和“意义”的追问之中。这种纯粹的精神探索固然有其价值,但对于一个渴望在文字中体验到身体律动和感官刺激的读者来说,它提供的是一种近乎冥想的状态,而非一场酣畅淋漓的冒险。读完后,我感到心灵被洗涤过,却遗憾地发现,我的“旅行地图”上并没有增加任何新的标记点。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正计划着下一次海岛探险,想着或许能从中汲取一些关于热带气候下生活哲学的灵感,或者至少,找到一些关于如何应对突发状况的实用建议。然而,这本书提供的“干货”似乎完全不在那个领域。它的叙事像是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每一根丝线都连接着某种微妙的情绪波动。我试着在文字中寻找关于攀登高峰的艰辛、穿越沙漠的干燥、或是与当地人进行语言不通的交流后获得的成就感,但这些期待最终都落了空。取而代之的,是大量对“时间”这个抽象概念的解构和重塑。作者似乎对“等待”和“遗忘”有着近乎偏执的兴趣,笔触细腻到几乎可以触摸到光影在墙上移动的速度。这种专注度是惊人的,但对于一个渴望阅读新鲜见闻的读者来说,未免显得有些沉闷。它更像一本高级的心理分析报告,充满了对人类微妙情感的精确描摹,而非一本激发户外热情的游记。我读完后,依然对那个海岛一无所知,但我似乎对自己在沙发上度过的那个下午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可能也是一种收获,只不过,它偏离了我原本设定的航道太远。
评分坦白说,我带着对“发现新奇事物”的强烈渴望打开了这本书。我期待着能读到那些关于未知地域的奇特动植物,那些未被现代文明完全同化的部落习俗,或者仅仅是对某个遥远国度风俗习惯的详尽描述。这本书的标题确实带有一种“行万里路”的暗示,足以引发读者的想象。然而,作者的笔触却像一台高倍显微镜,专注于放大那些最微小的、最常被忽略的细节——比如书签的折痕,水杯上凝结的水珠,或是窗外一片叶子的枯萎过程。这种对“当下”和“微观”的极致捕捉,使得整本书的视野变得极度内敛。它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细看你所在房间的哲学著作”,而非一部关于“如何探索世界的地理志”。每一次翻页,我都带着一丝期盼,希望能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地理坐标被提及,但最终,我发现作者的“旅程”始终是向内的,是对现有环境的无限延伸和深度挖掘,而不是向外的空间拓展,这与我的阅读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如同精雕细琢的瓷器,每一个词汇都摆放在最恰当的位置,形成了无可挑剔的和谐感。我本以为这种高度的文学性会伴随着宏大的叙事背景,比如对某个历史事件的深度介入,或是对某个文明兴衰的记录。然而,作者的“舞台”极其狭小,几乎所有的场景都限定在室内、私密空间或是记忆的片段中。这使得整本书的氛围变得异常凝重,甚至带有一种近乎压抑的克制。我渴望看到那种“身处异地,必须依靠本能生存”的紧张感,或者至少是体验那种文化冲击带来的震撼。但这套书里没有喧嚣的集市声,没有陌生的食物气味,更没有因为迷路而产生的焦急呼喊。一切都井井有条,情感的爆发点也像是经过了精密计算的,总是在即将冲破边界时被一种优雅的力量拉回。这种精致的内省,固然展现了作者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但对于期待获得关于世界广度认知的人来说,就像是品尝一道用料考究但味道单一的法式甜点,回味无穷,却缺乏那种热烈奔放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书读下来,感觉就像是乘上了一艘穿越时空的船,船长似乎对人生的起伏有着深刻的洞察。虽然我期待在其中找到关于那些远方山川河流的描绘,那些地图上被标记、相机里被定格的瞬间,但它呈现的更多是内心深处的风景。作者似乎更热衷于剖析那些隐藏在日常琐事下的情感暗流,比如一次不经意的眼神交汇,一次漫长等待后的释然。文字的张力很强,常常一个短句就能在脑海里激起一连串的画面,但这些画面往往是室内布景,是旧照片泛黄的边缘,是清晨厨房里咖啡蒸汽上升的轨迹,而非广袤天地间的辽阔。如果说旅行是关于“去哪里”,这本书更像是关于“为什么而停留”。它没有给我任何新的地理坐标,却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安身立命的那个“此地”。我总觉得,在字里行间,我应该能捕捉到一些关于异国风情、异域文化的侧写,哪怕只是匆匆一瞥的印象,但最终,我只收获了一份关于“在自己内心深处进行长途跋涉”的详尽指南。这是一种奇特的体验,与我预想中那种充满异域色彩的冒险故事大相径庭,更像是一场漫长而私密的哲学探讨,让我开始思考,真正的远方究竟是否存在于脚下的路,还是凝视镜中的那双眼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