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周易 | 作者 | 冯国超 |
| 定价 | 29.00元 | 出版社 | 华夏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091044 | 出版日期 | 2017-0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内容简介 | |
|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易经》部分包括六十四卦卦形及卦辞、爻辞,自汉代以来,就将其分为上、下两篇。上经三十卦,即从“乾”卦到“离”卦,下经三十四卦,即从“咸”卦到“未济”卦。周易》是我国文化典籍里*难懂的著作之一。在其神秘的外衣下,透露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古人片断的思想认识资料。作为具有哲理内容的卜筮之书,它以独特的结构形式和思想内容,在中国传统文化大观园里筑起了一座神秘的宫殿。在以政治、伦理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古代意识形态领域里,开辟了广阔的哲学天地。 |
| 作者简介 | |
| 冯国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9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中国哲学史专业硕士学位。1986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研究》编辑部中国哲学史组组长。专著有《道藏选粹》《图说汉字王国》《中国传统体育》《图说周易》《图说论语》《国学经典规范读本》系列丛书等。曾主编《中国传统文化读本》(丛书,共60册,800万字)、《新华大字典》等,并在国家一级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 《华夏国学经典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以历*的古籍为底本,再参阅其他较具代表性的著作进行点校,使经典原文准确可靠。 ★ 注释简洁、准确、客观、全面。目前出版的许多经典注释本有一个较为明显的通病,就是注译者作注较为随意。本书则做到逢疑难必注,不回避问题,对于迄今仍存在分歧和争议的地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或明确表示存疑,或同时列举几种代表性的观点,以提示读者此处内容无确解。同时,注释文字一律采用《汉语大词典》《辞海》《辞源》《古代汉语词典》等性工具书中的解释,以避免误导读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书的配图和图表制作水平,可以说是达到了专业级别,极大地提升了理解效率。我之前看过一些版本,图示往往潦草不清,或者与文字说明脱节,但这个版本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无论是太极、两仪的示意图,还是复杂的六十四卦的排列结构图,都绘制得精准而清晰,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得当,既不喧宾夺主,又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更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将一些关键的辩证关系,用流程图或对比表格的形式进行了归纳总结,这对于需要记忆大量信息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省去了自己动手绘制或整理的时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相当考究,封面采用了布面材质,触感温润厚实,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出版物。字体排版非常讲究,既有传统典籍的端庄,又不失现代阅读的舒适度,墨色浓淡适中,阅读起来眼睛不易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比如扉页和版权页的留白处理,以及内文的页眉页脚设计,都透露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装订工艺也十分扎实,书页之间结合紧密,即使经常翻阅,也不担心散页的风险。整体来说,这本书从视觉到触觉都给人一种物有所值的感觉,这对于一本需要反复研读的经典著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基础保障。这种用心制作的实体书,远比数字版本更能激发人沉浸其中,去感受文字背后的厚重历史感。
评分如果说有什么可以称得上是这本书的“亮点”的话,那绝对是它在注释和引文处理上的严谨与考究。作者显然是下了大功夫去查阅了大量的原始文献和不同流派的注疏,并且能够精准地指出哪些观点是主流,哪些是旁支,哪些是作者自己的独特见解。这种学术的审慎态度,给予了读者极大的信任感,知道自己所阅读的解读是有坚实的文本基础支撑的,而不是凭空臆测。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研究易学脉络的读者来说,这种清晰的溯源机制,是他们进行下一步研究的可靠起点,体现了出版方对学术质量的极高要求。
评分就阅读的节奏和感受而言,这本书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仿佛是作者在与读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不同于那种干巴巴的学术论述,作者的笔调中时常流露出一种温和的哲思和适度的幽默,让长时间的阅读也不会感到枯燥。每读完一个章节,总会让人停下来,反思自己生活中的某些困境或抉择,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输入,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涤荡和自我审视的机会。这种代入感和亲近感,让原本被神化的经典变得触手可及,让人愿意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去探索更深层次的智慧。
评分内容上,我发现作者在阐述核心概念时,采取了一种非常平实且富有逻辑性的叙述方式,完全没有陷入那种故作高深的玄学解读泥潭。他似乎很擅长将那些原本看起来抽象晦涩的爻辞和卦象,通过贴近日常生活的案例进行类比和剖析,使得初学者也能快速把握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和哲学意涵。尤其是在解释变卦的推演过程时,那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讲解思路,简直让人茅塞顿开。阅读过程中,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试图搭建一座沟通古老智慧与现代思维之间的桥梁,而不是简单地复述或注释。这种“教人如何思考”而非“直接给出答案”的教学态度,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