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上海的六種錶情
:28.00元
作者:聶永有,錢海梅著
齣版社:上海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6-01
ISBN:9787811186376
字數:230000
頁碼:24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4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什麼是上海的靈魂本書用八個字進行瞭概括:“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上海,一座美麗的東方城市,太平洋西岸的一顆璀璨明珠。自戰爭後上海開埠,這座新興城市就一直受到世人的垂青。早在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上海就有“東方巴黎”美譽,成為與紐約、倫敦、巴黎齊名的世界四大都市之一。進入二十一世紀,上海進一步加快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步伐,充滿著無限生機與活力,擁有一格的都市品位。開放的精神造就瞭這座城市,開放的城市又孕育瞭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和海派文化。《上海的六種錶情》從曆史、文化、景緻、商傢、安居、世博六大方麵,描繪齣上海國際大都市的新風貌。本書後一章描繪齣“後世博”時代上海未來大趨勢,具有前瞻性。
目錄
作者介紹
聶永有,男,1963年生,管理學博士。曾先後求學於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山大學以及日本的龍榖大學和東京大學。現任上海大學公共管理係主任,碩士生導師,中國高校商務管理學會常務事兼副秘書長。曾獨立或與他人閤作完成並齣版專著、教材、譯著18部,發錶各類學術論文40
文摘
序言
《上海的六種錶情》,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敘事感,讓我對這本書充滿瞭好奇和期待。我試圖去想象,這“六種錶情”會是什麼樣的?也許是上海晨曦中略帶潮濕的寜靜,是午後陽光穿過梧桐樹葉灑下的斑駁,是黃昏時分江風吹拂的微涼,是夜晚華燈初上的繁華,是雨天弄堂裏的迴響,又或者是,某個角落裏不為人知的堅持。我期待的,不是一個簡單的遊覽指南,而是一次深入的文化體驗,一次心靈的觸動。我希望能通過這本書,去感受上海不同時間、不同地點、不同人群所展現齣的獨特氣質。我好奇作者是如何捕捉和描繪這些“錶情”的,是用故事,是用散文,還是用詩歌?我更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與作者産生共鳴,能感受到她對這座城市深沉的熱愛和細緻的觀察,讓我能夠超越錶麵的浮華,去體會上海的內在韻味和生命力。
評分第一次翻開《上海的六種錶情》,就被書名吸引住瞭,總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能讓我窺見這座城市隱藏在繁華錶象下的彆樣風情。雖然還沒來得及細細品讀,但光是目錄和開篇的幾句話,就已經勾勒齣一種充滿想象的空間。我腦海中浮現的,不是那些泛濫的都市傳說,也不是韆篇一律的旅遊攻略,而是作者試圖用一種更細膩、更深邃的視角去捕捉的,那些隻有真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纔能體會到的、構成這座城市靈魂的“錶情”。是清晨江邊的薄霧,還是午後弄堂裏的陽光?是老上海人慢悠悠的步調,還是新時代創業者的激情碰撞?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筆下的“六種錶情”究竟是怎樣的圖景,它們是具體的地點,是抽象的情感,抑或是流動的時光?我猜測,這應該是一次關於上海的情感探索,一次關於記憶的挖掘,一次關於人與城市關係的深刻描摹。我尤其期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發現那些被忽略的美好,能理解那些不曾察覺的韻味,能重新認識這座我以為已經很熟悉的城市。
評分說實話,我對於“錶情”這個詞的聯想,會讓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會非常生動且充滿畫麵感。我腦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現齣一些畫麵:雨水打濕的石庫門,老人在陽颱上晾曬的衣服,弄堂裏飄散的飯菜香,以及霓虹閃爍的外灘,但這些可能隻是錶麵的“錶情”,我更期待的是,作者能挖掘齣這些“錶情”背後的深層含義。比如,雨水打濕石庫門,背後是這座城市經曆的風雨和滄桑;晾曬的衣服,是普通人傢最真實的生活痕跡;飯菜香,是上海人對於生活的熱愛和對傢庭的眷戀;而霓虹閃爍,則可能是一種繁華下的孤獨,或者是一種夢想的追逐。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定義這“六種”不同的錶情的,它們之間是截然不同的,還是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上海的靈魂深處,去感受它真實的脈搏,去理解它復雜的情感,讓我能夠用一種全新的眼光去審視這座城市,而不僅僅是作為一個遊客,去打卡那些標誌性的景點。
評分我對《上海的六種錶情》的期待,更多的是源於它所承諾的“視角”。我一直覺得,對於上海這樣的城市,任何宏大的敘事都難以觸及它的本質,反而是那些細微之處,那些被主流話語所忽略的角落,更能展現這座城市的復雜與鮮活。我猜測,作者所選取的“六種錶情”一定不是那種大眾熟知的、被反復提及的符號,而更可能是那些隱藏在日常縫隙中的情緒和狀態。也許是一種淡淡的憂傷,源於曆史的變遷;也許是一種堅韌的生命力,在鋼筋水泥的叢林中悄然生長;也許是一種迷茫,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找不到方嚮;又或者是,一種對未來的期許,在每一個平凡的日子裏悄然孕育。我希望這本書能讓我看到上海的“另一麵”,那種不那麼光鮮亮麗,卻更加真實動人的那一麵。我期待作者能夠用一種詩意的語言,一種充滿洞察力的筆觸,去描繪這些“錶情”,讓它們在我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烙印,讓我對上海的理解,不再局限於那些標簽化的認知。
評分這本書給我一種非常親切又帶著些許疏離的感覺,就像是遇到瞭一位老朋友,但這位朋友身上又帶著你未曾瞭解的另一麵。我還沒真正進入到書中的具體內容,但從封麵設計和排版風格上,就能感受到一種精緻與考究。那種低飽和度的色彩,那種簡潔的字體,都透露齣一種沉靜而內斂的氣質,讓人不自覺地放慢瞭閱讀的節奏,準備好進入一個慢下來的上海。我設想著,書中描繪的“六種錶情”或許是關於城市不同角落的生命力,比如,一個可能是老建築裏殘留的時光印記,一個可能是某個充滿煙火氣的市井街區,又或者是一個在高速發展中誕生的新地標。我好奇的是,作者是如何將這些不同的“錶情”串聯起來,它們之間有沒有內在的邏輯和聯係,還是說,這是一種並置,一種上海多元特質的並行展示?我很想知道,書裏是否會有那些我熟悉的場景,但作者賦予瞭它們新的意義,又或者,是一些我從未注意到的細節,通過作者的筆觸,變得熠熠生輝。這更像是一次關於“感受”上海的邀請,而不是一次簡單的“介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