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愛情十九譚
定價:34.80元
作者:米琴
齣版社:湖南文藝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54045029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如果*後一次閱讀愛情,我們該讀些什麼?
★從開始,到現在,從懵懂,到釋懷,*初的戀 與 *後的愛。
內容提要
愛情與金錢、欲望、婚姻、友情、道德的關係如何?愛情在東西方文化背景中有什麼異同?女人在愛情中的“痼疾”在什麼地方?傳說中的“作女”又是怎樣一種生活狀態?現實中還存在理想的愛情嗎?……
目錄
01 理想的愛情
02 愛情的奇跡
03 婚姻與愛情
04 愛情與金錢
05 愛情與道德
06 “情人”型戀人VS“夫妻”型戀人
07 利己愛VS利他愛
08 賈寶玉的情與欲
09 愛情與友情
10 “一見鍾情”VS“日久生情”
11 女人的“弱點”
12 平凡女性的愛情
13 纔女的理想愛情
14 英雄與“好色”
15 情種的類型
16 中國三角戀VS西方三角戀
17 文化差異與愛情
18 愛的能力
19 “作女”
附錄 中、英文錶達愛情關係術語之異同
作者介紹
米琴,知者、作傢。1982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英語係,畢業後赴美深造,獲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比較文學碩士、博士學位。先後在美國林肯大學、美國加州的聖地亞哥州立大學教授世界文學。
曾在美國齣版英文比較文學研究專著《齣於苦難:關於知青的文學作品》《情與景:英國浪漫詩和中國古詩自然意象比較》。在齣版有長篇小說《芳草天涯》(春風文藝齣版社,1997)及中、短篇小說以及文學評論。
文摘
序言
從情節推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結構處理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反套路。它沒有遵循傳統的情節設置,開篇的鋪墊極其緩慢,甚至讓人一度感到迷茫,但正是這種看似散漫的開局,為後續劇情的層層遞進奠定瞭堅實的基礎。當所有的綫索在後半段如同精密的齒輪一樣咬閤起來時,那種豁然開朗的震撼感是無與倫比的。我尤其欣賞作者在時間綫處理上的大膽創新,多次使用非綫性的敘事手法,在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碎片之間進行跳躍,這種跳躍不僅沒有打亂讀者的思路,反而像是在解一個復雜的謎題,每揭開一角,都讓人對全局的理解更深一層。這種高階的敘事技巧,使得故事的懸念保持得非常久,即使在你以為一切都已明朗時,作者總能拋齣一個意料之外的反轉,讓你不得不重新審視之前的一切判斷。
評分這本書的配樂選擇(如果可以這麼說的話)非常獨特,它似乎更關注“缺憾”本身的美學價值。這裏的角色,很少有人是真正圓滿的。他們帶著各自的創傷、遺憾和無法彌補的錯誤前行。作者對於“錯過”主題的探討達到瞭一個驚人的深度——那些擦肩而過的瞬間,那些因為勇氣不足而錯失的良機,是如何像幽靈一樣糾纏他們一生。這種對人性弱點毫不留情的揭示,讓整個故事基調略顯沉鬱,但正是這種沉鬱,賦予瞭故事一種成熟而深刻的魅力。它不是為瞭提供廉價的安慰,而是直麵生活本身的殘酷性,告訴我們,有些遺憾是無法抹去的,而學會帶著這些遺憾生活下去,本身就是一種偉大的勇氣。讀完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更多的是一種對生命復雜性的敬畏感,它迫使我思考,什麼纔是真正的“珍惜”,以及,我們是否真的有能力去把握每一次擁有。
評分坦率地說,初翻開這本書時,我並沒有抱有太大的期待,總覺得這類題材容易流於錶麵。然而,我錯瞭,這本書的格局遠超我的想象。它巧妙地編織瞭一個宏大的時代背景,將個人的愛恨情仇融入到曆史的洪流之中。這不是簡單的背景點綴,而是深刻影響角色命運的關鍵因素。比如,在某個特定曆史時期下,社會規範對個體自由的壓抑,是如何扭麯瞭本應純粹的感情,這種厚重的曆史感讓故事的張力倍增。作者在處理曆史細節的考據上顯然下瞭大功夫,那些場景的描摹,仿佛能讓人聞到那個年代特有的氣味,感受到那種時代特有的壓抑與希望並存的氛圍。而且,與以往的敘事不同,這本書的角色群像塑造極其成功,即便是篇幅不多的配角,也都有血有肉,有著自己的生存邏輯和情感糾葛,這使得整個故事世界無比豐滿,不再是圍繞主角單薄的鏇轉木馬。讀完之後,那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更像是在結束瞭一場漫長而深刻的集體記憶之旅。
評分這本小說簡直是情感世界的萬花筒,作者的筆觸細膩得像捕捉清晨的露珠,每一個角色的內心波動都描繪得淋灕盡緻。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事節奏上的掌控,時而如春風拂麵般溫柔繾綣,讓人沉醉在那些青澀的悸動裏;時而又如同夏日雷陣雨般猛烈,將主角們推嚮情感的絕境,那種掙紮和痛苦,隔著書頁都能讓人感同身受。最讓我驚艷的是,它沒有落入俗套地去描繪完美的愛情童話,反而展現瞭人性中最真實、最復雜的一麵——那些誤解、那些錯失、那些因為時間和環境的限製而不得不做齣的艱難抉擇。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充滿哲思的對話,它們不是空洞的說教,而是角色在經曆磨礪後發齣的肺腑之言,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讓你在為書中人物的遭遇唏噓不已的同時,也忍不住反思自己的人生軌跡,去審視那些曾經被我們輕易忽略的情感細節。它不僅僅是一部愛情故事,更像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寓言,教會我們在愛與被愛的過程中,如何接納不完美,如何與自己的內心和解。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極其鮮明,帶著一種近乎於詩意的疏離感。作者似乎有一種天賦,能用最簡潔的詞語描繪齣最復雜的情緒狀態。很多段落的語言是如此的凝練和富有畫麵感,我甚至可以想象如果將其改編成電影,哪些場景會以何種冷峻的色調呈現。它沒有那種煽情的過度渲染,情緒的爆發往往是剋製的,卻更有力量。我特彆喜歡作者對“沉默”的處理,很多關鍵的轉摺和情感的高潮,都是在人物無言的對視、一個微小的動作或者環境的寂靜中完成的。這種“少說多做”的敘事策略,極大地提升瞭作品的藝術品味。它要求讀者必須全神貫注,去解讀字裏行間那些微妙的暗示和潛颱詞。對於追求閱讀深度和文本美感的讀者來說,這無疑是一次精神上的饕餮盛宴。每一次重讀,都會發現新的韻味,仿佛作者在文字中埋藏瞭多層解讀的密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