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港股滚雪球:交易策略、风险应对与案例解析 | 作者 | 杨饭 |
| 定价 | 52.00元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 ISBN | 9787513630207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很多投资者在A股如鱼得水,但到了港股,同样的方法却屡屡受挫。不同的市场,完全不同的风格。因此,投资港股,首先要了解香港市场的特点。本书基于作者十多年的港股投资经验,不仅包含基础入门知识,更有投资策略、市场风险与案例解析,可以帮助您快速摸清香港市场的特点。 |
| 作者简介 | |
| 杨饭,本名杨炎辉,任职于能源领域的中国工程公司。爱好投资,有超过十年的股票、*、基金等投资经历,获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雪球财经活跃用户、新浪港股专栏作者。倡导稳健、分散型投资策略,偏好从基本面出发分析;同时积极参与经过缜密逻辑分析的套利活动。 |
| 目录 | |
| 部分投资知识储备 本部分主要介绍投资港股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投资是没有捷径的,必须从基本功开始练习,而基础知识是投资必须要掌握的。唯有基础扎实,才不会在日后的投资中因无知而错失机会或者掉入陷阱。 章港股的魅力 节香港证券市场概览/ 第二节市场吸引力/ 第三节资产全球配置的起点/ 第二章如何投资港股 节投资渠道/ 第二节开户流程/ 第三节渠道比较/ 第四节曲线投资港股/ 第三章交易知识 节交易规则/ 第二节交易术语/ 第三节汇率释疑/ 第四节公司行为/ 第五节红利税释疑/ 第六节市场交易品种/ 第七节权利维护/ 第四章投资信息来源与分析 节指定信息披露/ 第二节信息收集与分析/ 第三节阅读相关资料的注意事项/ 第四节香港与内地两市的区别/ 第五章股票定价基础 节账面资产价值/ 第二节预期增长率与空间/ 第三节市场利率与股息分红/ 第四节公司风险系数/ 第二部分投资策略 虽然投资的本质到哪都一样,但每个特定的市场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特点。投资者如果能够熟悉目标市场的特点,采取相适应的策略,会有更大的可能获得投资收益。 本部分主要介绍港股投资中几种可行的投资策略,如以股息为主的投资组合,博弈重组、壳资源买卖的组合,以成长股为重点或者是挖掘隐蔽资产等方式。不同的策略适合不同的投资主体,采取何种投资策略因人而异。 当然,你不需要每一种策略都很精通,只需要选择适合自身特点的就已足够。另外,要牢记:要赚大钱,必须要有足够的耐性。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本部分内容将会列举大量个股。请注意,列举这些个股并无推荐之意,仅是为了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中所要表达的思想,请勿据此做出简单的投资决策。 第六章高股息循环及轮动策略 节复利的威力/ 第二节高股息循环投资及轮动的策略执行/ 第七章成长股投资策略 节成长型企业的特征/ 第二节成长股投资策略的弊病/ 第三节案例分析/ 第八章隐性价值与低估型公司 节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投资策略/ 第二节案例分析/ 第九章周期与困境反转型公司 节如何选择公司/ 第二节案例分析/ 第十章低风险要约套利策略 节要约套利分析/ 第二节要约套利案例/ 第十一章壳资源与重组股策略 第三部分风险识别与应对 风险无处不在,且有很多种类。有些风险是投资者无法把控的,如黑天鹅事件、重大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有些风险则可以事先识别并通过适当防范措施而减小或避免。投资者应了解风险、识别风险,并采取适当措施应对风险。 本部分针对香港市场的特点,重点与读者分享投资港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的风险点,以及防范措施。 第十二章风险识别 节了解风险/ 第二节识别风险/ 第三节评估风险/ 第十三章风险应对 节应对汇率风险/ 第二节应对外围市场的传导/ 第三节应对系统性、整体性估值风险/ 第四节应对“老千”、财技与/ 第五节应对公司经营/基本面风险/ 第六节防范沽空机构的狙击/ 第七节应对黑天鹅事件/ 第四部分经验与案例分享 本部分主要总结了自己多年投资港股过程中的所思所想,有些是成功的经验,也有些是失败的教训。希望这些经验和教训可以帮助读者建立正确的港股投资理念。 案例分享部分,有些是已经完成投资的案例,有些则是持有过程中的案例,并不作为投资建议,只希望给读者提供一些思考的角度。 第十四章关于投资的思考 节理解资产/ 第二节资产配置/ 第三节钟摆理论/ 第四节了解市场环境/ 第五节穿越牛熊/ 第六节一些有用的规律和经验/ 第十五章搜罗便宜货 节怎样才算便宜货/ 第二节为什么会出现便宜货/ 第三节便宜货筛选/ 第四节搜罗便宜货/ 第十六章投资案例分享 节亏损案例/ 第二节获利案例/ 附录1联交所主板与创业板的区别/ 附录2对《港股通交易风险揭示书条款》的解读(深交所)/ 附录3雪球访谈——港股投资课/ 后记/ |
| 编辑推荐 | |
| ★不同的市场,不同的风险,不同的风格 ★洞察港股市场特色,规避风险,建立正确的交易理念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对量化投资和一些更具技术性的交易方法很感兴趣,所以当我看到《港股滚雪球:交易策略、风险应对与案例解析》这本书的时候,心里还是抱有一些期待的。毕竟,港股市场本身就充满了多样性和一些独特的交易机会。然而,实际阅读后,我感觉这本书在技术分析和量化模型的介绍上,深度远远不够。它提到了“技术指标的组合应用”,但对于哪些指标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如何通过回测来验证指标组合的有效性,以及如何构建自己的交易模型,几乎没有涉及。书中对一些经典技术指标的解释,也仅仅是停留在教科书式的描述,比如MACD、RSI等,并没有深入探讨它们在港股市场特有的波动性下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对于一些更复杂的交易模型,比如基于机器学习的预测模型,或者更精细化的均值回归策略,这本书更是几乎没有触及。这让我感到非常失望,因为我希望从这本书中学习到一些能够提升交易效率、优化决策过程的先进方法,而不是一些已经被广泛知晓但缺乏深入挖掘的应用技巧。在案例解析部分,虽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股票,但对于交易决策的逻辑链条,以及在不同市场情绪和宏观背景下的考量,讲解得也比较笼统,难以从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经验。
评分我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投资者,尤其看重风险管理和资金的长期稳健增值,所以《港股滚雪球:交易策略、风险应对与案例解析》这本书的“风险应对”部分,是我最为关注的。但是,读完之后,我感觉这本书在风险控制的细节和深度上,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水平。书中虽然提到了分散投资、止损、止盈等基本概念,但对于如何科学地进行资产配置,如何计算和评估不同资产的风险收益比,以及在面临黑天鹅事件时,如何灵活调整仓位和资产结构,并没有给出清晰的指导。例如,书中在提到分散投资时,并没有详细讲解如何评估不同资产类别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真正有效的、能够降低整体风险的投资组合。对于止损策略,虽然提到了“设置止损点”,但并没有探讨不同止损方法的优劣,例如固定止损、百分比止损、技术止损等,也没有分析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哪种止损方法更有效。更令我失望的是,书中在风险应对的案例分析部分,对于一些高风险情况下的具体应对措施,讲解得也比较简略,难以让人从中学习到宝贵的经验。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更具操作性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帮助我更好地保护投资本金,实现长期稳健的盈利。
评分我是一个对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因素非常关注的投资者,我一直相信,理解市场背后的驱动力,是制定有效交易策略的关键。因此,在阅读《港股滚雪球:交易策略、风险应对与案例解析》这本书时,我特别关注其对市场情绪和宏观经济分析的部分。然而,这本书在这方面的阐述,让我感到有些不足。书中对市场情绪的描述,更多的是一些定性的描述,比如“贪婪与恐惧并存”,但并没有提供具体的方法来量化市场情绪的强度,或者如何通过某些指标来捕捉市场情绪的拐点。例如,我期望书中能介绍一些情绪指标,如恐惧与贪婪指数,或者分析散户持仓比例、大宗交易情况等来判断市场情绪。在宏观经济方面,书中也只是泛泛地提到了“关注利率变动”、“留意政策走向”等,但对于如何具体分析这些宏观因素对港股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将宏观分析转化为具体的投资机会,缺乏深入的解读。比如,在分析影响港股的中国内地宏观政策时,书中可以更细致地讲解不同政策对不同行业板块的具体影响,以及如何评估政策的滞后性和有效性。这种宏观分析与微观交易决策之间的脱节,让这本书的指导性大打折扣,我很难从中找到将宏观图景与实际交易相结合的有效方法。
评分作为一名希望在港股市场获得持续增长收益的投资者,我非常看重书中的“交易策略”和“案例解析”部分,希望从中学习到经过实战检验的、能够带来“滚雪球”效应的投资方法。然而,《港股滚雪球:交易策略、风险应对与案例解析》这本书在这些方面,给我的感受是“雷声大,雨点小”。它的交易策略部分,虽然提及了多种方法,但很多描述都显得比较表面化,缺乏细节和可执行性。例如,书中提到了“价值投资”,但对于如何寻找被低估的股票,如何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以及如何判断价值回归的时机,并没有深入的讲解。对于一些进阶的交易策略,比如期权套利、衍生品交易等,书中更是几乎没有涉及。这对于一个想要在港股市场挖掘深度机会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是一个遗憾。而在案例解析部分,虽然引用了一些知名股票,但对于这些案例背后的交易逻辑、具体的买卖点选择、以及在不同市场阶段的策略调整,讲解得不够清晰和透彻。我更希望看到的是对成功交易案例的深入剖析,能够一步步地还原出当时的思考过程和决策依据,从而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可复制的经验,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结论。这本书在提供实操性强的交易方法和深入的案例分析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评分最近偶然翻到一本关于港股投资的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挺吸引人的,叫《港股滚雪球:交易策略、风险应对与案例解析》,但翻了几页后,发现内容实在是不太理想。首先,它的交易策略部分,感觉过于理论化,很多描述都停留在概念层面,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意义。比如,书中提到了“趋势跟踪”,但对于如何界定趋势、如何选择合适的指标、如何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应用这些指标,讲解得非常模糊。我期望的是能看到一些具体的时间周期、价格点位、止损止盈的设定,甚至是一些进阶的过滤条件。然而,这本书更多的是在强调“顺势而为”这类空泛的建议,并没有给出清晰的“如何为”的路径。这种“说了等于没说”的策略介绍,对于一个想要在股市中实操的投资者来说,是很难获得实质性帮助的。更令人失望的是,在风险应对的部分,虽然提到了分散投资、止损等基本概念,但对于风险的量化、如何识别潜在的高风险信号、以及在市场极端情况下如何进行仓位管理,都显得不够深入。很多时候,风险应对的处理方式仅仅停留在“保持警惕”和“做好预案”的层面,这对于一个新手投资者来说,可能还不够,对于有经验的投资者来说,则显得过于浅显。总体而言,这本书的理论性与实践性之间存在较大的脱节,让人觉得读起来有些吃力,但又难以将其中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投资行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