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壮阔的心:藏疆旅行漫记
定价:55.00元
作者:邢丽君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1146491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她所走过的路,是艰险难行的,是全世界公认的 难 度无可比拟的高海拔越野线路,能独自驾车走过这些 路 程的女子,内心一定是坚强的,血管里流淌着野性的 血液。
她所看到的风景,鲜少有彩蝶飞舞、草长莺飞的 轻 灵与秀美,更多的是群鹰搏击、万马奔腾的恢弘与磅 礴。
能欣赏这样壮美风景的女子,胸怀一定是广阔的,脉 搏 里跃动着燃烧的激情。
她从哪里来?她要去哪里?她一路的所见、所思 、 所悟是什么? 不必遐想,无须猜测,这本书会告诉你答案。就 让 我们翻开这本邢丽君著的《壮阔的心(藏疆旅行漫记) 》,跟随她一起去走这段心路的旅程。
目录
推荐序
前言 追逐灵魂的脚步
次旅程聆听心灵的放歌
川藏南线开放心灵的道路
从我如何找到旅伴说到助人为快乐之本
康定|“玉帛之城”的包容之美
芒康|在这里拥抱春季
然乌湖|奔流入海的生命旅程
林芝|世界上好的美味
拉萨|层层无尽千瓣莲花
青藏线真正的高原之路
沱沱河|在长江源领悟
昆仑山|神话具有永恒的魅力
青海湖|倾听内心宁静的智慧声音
第二次旅程与灵魂相拥
塞外一切都是好的安排和棒的发生
老龙头|感悟长城的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美妙的世界
乌兰布统草原|大地的赞歌
西夏王陵|消逝的文明
河西走廊|的史书
武威|史记
张掖|丹霞日出
嘉峪关|幸福的秘密
莫高窟|世界的气息
月牙泉|千年的自然奇迹
新疆深沉的膜拜和虔诚的敬礼
哈密和吐鲁番|追随大师的足迹
北疆|在自然的长河中沐浴
喀纳斯|伊甸园在人间
巴音布鲁克天鹅湖|夕阳的启迪
库车|敬礼大师
帕米尔高原|走更远的路是为了看更精彩的风景
新藏线心灵的升华之旅
新藏线前五天|一开始就是大手笔
古格遗址|除了无常,一切都不肯停留
神山冈仁波齐转山|信仰之光
神山志愿者之家|佛与人联结地的大爱之家
玛旁雍错|写进心灵的圣湖诗篇
珠峰|与女神再次相遇
江孜|缅古怀今之地
羊卓雍错|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川藏北线凝聚着大智慧的佛光之路
川藏大北线|是自然之路,也是信仰之路
德格印经院|凝聚着信仰的智慧圣地
雀儿山和新路海|极险之后是极美
色达佛学院|佛光普照的圣地
滇藏线彩云之南的彩虹之路
稻城三神山|香格里拉思想的灵魂
梅里雪山|生命中永恒的记忆
香格里拉|开启心智、启迪心灵的净土
洱海|让我们分享赞美、感谢和爱
尾声|幸福就在心间
附录 西藏、新疆旅行实用信息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邢丽君,大连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中国注册会计师,在大型企业从事多年企业管理工作。2012年,为“追逐灵魂的脚步、寻找幸福的答案”,自驾车走遍塞外、新疆和西藏(进藏五条线)。120天的旅行,行程7万里。本书是作者一路旅行的所见、所思、所悟。这不只是一本旅行路书,更是一本心灵路书。书中不只有大自然的旷世之美,还有思想的清泉、心灵的白鸽和灵魂的银河。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绝了,封面那种略带磨砂的质感,加上那几个醒目却又不失内敛的标题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通常对外文的旅行文学比较偏爱,但这次被这封面吸引,忍不住翻了进去。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颇为考究,那种微黄的色调,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很适合泡在咖啡馆或者在灯下静静地品味。尤其是那些穿插其中的摄影作品,虽然我还没有深入到文字内容,但仅从图片来看,那种大气的构图和对光影的精准捕捉,已经让人对作者接下来的文字描述充满了期待。我可以想象,这绝不是那种走马观花的流水账记录,而是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视觉与心灵的交织。装帧上的用心程度,往往预示着作者对内容本身的珍视,这让人对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有了更高的期待值。希望它能像它外表给我的第一印象一样,沉稳而富有力量感。
评分我向来对那种纯粹的“在路上”的记录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缺乏一种对所见之地的深层叩问。然而,这本书的引言部分,寥寥数语,却透露出一种对“远方”近乎宗教般虔诚的探寻欲。作者似乎不是为了打卡某个景点,而是带着一种寻找内在答案的使命感出发的。这种“朝圣者”的心态,让我在阅读前就对即将展开的旅程有了不同的预判。我猜想,文字里一定会充斥着对历史遗迹的沉思,对人文风俗的细致观察,以及在极致的自然环境中,个体生命与宏大世界的哲学对话。这种内在驱动力,远比单纯记录“我吃了什么,我看到了什么”要来得有价值。期待作者能用他那双审视的眼睛,为我们揭开那些被快节奏生活遮蔽住的,真正触动灵魂的瞬间。
评分这本书的篇幅看起来相当可观,厚度适中,这通常意味着作者愿意在一个主题上进行深入的挖掘,而不是浅尝辄止。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用长篇幅来构建一个完整的旅行叙事体系,本身就是一种坚持。我特别注重作者的语言风格是否能够自成一家。是那种细腻入微、充满感官细节的描摹,还是更偏向于哲思和历史的宏大叙事?抑或是两者兼具,在宏大与微观之间自由切换?如果作者能做到语言的精准与情感的真挚并行不悖,那么这本书就能超越“旅行记录”的范畴,升华为一种带有个人印记的文学作品。我希望读完之后,不仅记住了那些地理位置,更能记住作者独特的观察角度和对生命体验的独特感悟。
评分从书籍的排版来看,作者显然在叙事节奏上做了大量的打磨。我注意到段落之间留白的运用非常巧妙,使得每一段文字都能拥有足够的呼吸空间,不至于让读者感到信息轰炸的压迫感。这种有张有弛的叙事手法,在我看来,非常适合描绘那种广阔而又充满变数的旅途场景。试想,在描写高原的寂静时,文字本身就应该像高原上的空气一样稀薄而有穿透力;而在描绘市井的喧嚣时,文字的密度和速度又需要相应加快。这种对文学形式和内容的高度统一,是区分平庸游记和优秀作品的关键所在。如果内容能匹配这种精致的版式设计,那么这本书无疑将是一次高品质的阅读体验,它强迫你去放慢速度,去体会文字中蕴含的时间感和空间感。
评分我最近在阅读几本关于地域文化人类学的著作,对那些深入到特定社群内部,去体验和理解其生活哲学的叙事非常感兴趣。这本书的副标题“旅行漫记”,虽然听起来轻松,但考虑到出版机构的专业背景,我倾向于相信它会提供远超普通游记的文化切片。我期待看到的是,作者如何处理文化差异带来的冲击与融合,他是否能够放下审视者的姿态,真正融入到被观察者的生活流之中?例如,对于一些独特的仪式、信仰或者生活习惯的描绘,是流于表面地惊叹,还是能挖掘出其背后深刻的文化逻辑和生存智慧?这种对异文化的尊重与探究,是衡量一部旅行文学作品深度的重要标尺。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了解陌生世界的窗户,而不是仅仅提供异域风情的猎奇视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