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圖說海洋---世界上奇怪的100種深海奇觀
定價:39.00元
作者:鄭亭亭
齣版社:海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2-01
ISBN:97875027962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論是日本與那國水下的古城、英國丹維奇市附近的海底教堂、來自遠古文明的古巴哈瓦那巨石廢墟、墨西哥尤卡坦島附近古瑪雅水下文化遺址等海底遺跡;我國南海海底可燃冰、南海海草場、生命起源的海底黑煙囪、海床上湧動的神秘河流、破壞力不可估量的海底風暴等海底礦産與地貌;硃勒海底旅館、*傢全玻璃海底餐廳伊特哈、全球*的水下博物館坎昆水下博物館、水瓶座礁石海底生活試驗基地等現代海底建築;還是小豬魷魚、海葵、熒光魷、美人魚、足絲、電鰻、裸海蝶等深海生物。無不是深海給予人類探索的饋贈。深海是生命的起源,也是目前人類無法完全認知的地方。她的美麗讓人著迷,她的富饒也讓人瘋狂,探索深海,去追尋生命*初的吧。
內容提要
海洋是個寶庫,是擁有*多秘密的所在,由於海底缺乏光源的照明,這裏一直吸引著人們的目光,引發瞭許多的猜測,因此有關海底的新發現總是不斷齣現。深海的精彩,遠遠超齣人類的想象。這裏不僅有五彩繽紛、光怪陸離的生物,也有著埋藏在海底世界的高山峻嶺,它們的高度使得喜馬拉雅山脈上的各大高峰相形見絀。海底“瀑布”也遠遠大於陸地上首屈一指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海底深處火山噴發的頻率也要遠遠高於陸地錶麵上的任何一處火山……地球可以說是一個被海洋所包裹的世界,而這樣的一片遼闊浩瀚的海洋世界中,生活著奇奇怪怪的深海生物。它們或是沒吃沒喝可以活上萬年的細菌;或是練就“隱身術”的魚類。在它們的旁邊,還埋藏著古代文明遺留的痕跡,或是無法想象的先人智慧,或是堆金積玉的驚天財富。對於這樣一個巨大的海底寶庫,生物學傢為之著迷,考古學傢為之瘋狂。本書選擇瞭100種深海的遺跡、礦産、生物及人類的建築進行介紹,用真實的照片,詳述一個個深海故事。隨著人類對深海探索的不斷深入,我們期待著更多關於深海的秘密被挖掘,也期待著海洋能更深入的走進我們的生活。
目錄
深海遺跡
海底農業生産革命遺址 亞特利特雅姆古村落 / 4
不可思議的“天然之城” 日本與那國島水下古城 / 6
曆史文化“黃金城” 坎貝灣水下古城 / 9
見證希臘高超技藝 海底銅頭盔 / 13
海底瓷都 中國南海 / 14
海底教堂 英國丹維奇市 / 17
銀灘沉船800年 南海一號 / 18
來自遠古的文明 古巴哈瓦那巨石廢墟 / 22
神秘的海底水晶金字塔 百慕大三角 / 23
海底撈齣遠古的計算儀 希臘古沉船 / 25
海底白銀大寶藏 戈爾韋海底 / 28
被遺棄的繁華都市 亞巴古城 / 29
水下文明古城 泥沙之城 / 30
《天方夜譚》中的海底寶藏 波斯灣 / 32
海底“金字塔” 太平洋深海 / 33
古瑪雅文化水下遺址 墨西哥尤卡坦島 / 34
海底不僅有魚,還有黃金 南卡羅來納州 / 38
傳奇海盜黑鬍子的海盜船 安妮女王復仇號 / 40
讓世界覬覦的黃金寶船 聖荷西號 / 44
埃及艷後的水下宮殿 亞曆山大港 / 47
臭名昭著的海盜之都 牙買加皇傢港 / 50
韆古之謎 哥德堡號沉船 / 54
水下的城市 帕夫洛彼特裏 / 58
海葬新風尚 海底公墓 / 60
比米尼大牆引發的猜想 比米尼島 / 61
海底墓葬 特魯剋潟湖水下遺跡 / 63
真實版奪寶奇兵 佛羅裏達灣 / 66
海底礦産與地貌
海底可燃冰之謎 中國南海 / 70
海底草原 南海海草場 / 72
海底沙漠 颱灣海峽 / 73
海底森林 福建樟江口 / 74
海底的金、銀礦藏 海底煙囪群 / 76
海底火山沉積礦物床 多地震帶海域 / 79
刷新世界紀錄的藍洞 西沙群島藍洞 / 80
海洋無底洞 愛奧尼海域 / 83
美麗不可方物的海底“原始森林” 北海海底 / 84
神奇的海底瀑布 丹麥 / 85
海底山脈 大洋中脊 / 87
海底油氣庫 海洋盆地 / 89
海底下的太陽 海底熱熔岩 / 92
海床上湧動的神秘河 水下河 / 93
海洋的恩賜 海洋淡水井 / 96
深海生命孕育床 熱泉 / 98
王者遺物 山銅 / 100
鎮海之寶 錳結核 / 101
海底火山悄然造就一座新島 太平洋海底 / 103
破壞力不可估量 海底風暴 / 104
瑪雅文明消失新綫索 洪都拉斯藍洞 / 106
地球傷疤 馬裏亞納海溝 / 107
真實再現“海底龍宮” 帕勞海底大斷層 / 108
吞噬生命的洋中之海 馬尾藻海 / 109
深海“金山”,采還是不采 深山“金山” / 112
冰封的美麗 死亡冰柱 / 114
又一個亞特蘭蒂斯 南極洲 / 115
海底新生命形態的猜想 加拉巴格群島 / 116
海底現代建築
我國長的海底隧道 膠州灣海底隧道 / 120
廢棄的水下脫衣舞 埃拉港海底 / 121
世界大的海底監測網 海王星海底監測網絡 / 122
全球大的水下博物館 坎昆水下博物館 / 123
世界上傢全玻璃海底餐廳 伊特哈 / 125
大的私人海底隧道 英吉利海峽隧道 / 127
現實版海底小屋 硃勒海底旅館 / 128
海底生活試驗 水瓶座礁石基地 / 129
深海生物
海洋裏高顔值的精靈 小豬章魚 / 132
紫身配白色流蘇的美麗大碗 海葵 / 133
海洋魚蝦的酒吧 桶狀海綿 / 135
造成海底交通堵塞的“産卵洄遊” 珍鯵 / 136
活著的“海底聖誕樹” 聖誕樹蠕蟲 / 137
地球上大的珊瑚國 馬爾代夫 / 138
黑岩下成群的精靈 魔鬼魚 / 140
酷似“外星生物”或是人類“近親” 異渦蟲 / 142
遠古巨獸讓觀者感受真實的恐懼 滄龍 / 143
長相怪異會發光 巴哈馬群島生物 / 144
海洋精靈 巴焦人 / 145
海洋歌唱傢 會唱歌的魚 / 147
巨型海綿動物 夏威夷海岸海綿 / 149
用電感受海洋變化 深海銀鮫 / 150
深海幽靈 幽靈蛸 / 151
世界上種類多的珊瑚 大堡礁 / 152
人魚傳說 美人魚 / 155
活的深海電綫 發電細菌 / 156
漫天星辰的深海奇觀 螢火魷 / 157
海洋絲綢 足絲 / 158
世界上種無氧生物 欽齊婭 / 159
海洋用電高手 電鰻 / 161
比GPS定位還準確的電感受器 高鰭真鯊 / 163
海洋中的“蛋黃” 蛋黃水母 / 164
發現接近外星生物的生命體 海底蝦 / 165
海底淤泥中的發現 深海青黴菌 / 166
遺傳瞭細菌的能量基因 深海病毒 / 167
深海食肉新品種 竪琴海綿 / 168
驚現6500萬年前腔棘魚活標本 腔棘魚 / 169
比腔棘魚還古老的侏羅紀微生物 海底細菌 / 171
海洋神秘軍團 梭魚群 / 172
深海鯊潛 六鰓鯊 / 175
隱身術 海底的透明生物體 / 176
冰海精靈 裸海蝶 / 177
讓人膽戰的生物 南極巨蟲 / 178
韆奇百怪的美麗 深海水母 / 179
深海細菌或可減緩全球變暖 吞食甲烷的細菌/ 180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從一個普通讀者的角度來看,我最看重的是這本書能否激發我的想象力,讓我對這個“腳下”的世界産生敬畏之心。我們常常抬頭看星空,卻忘記瞭腳下還有更廣闊、更奇異的宇宙——那就是深海。我希望這本書中的“奇怪”之處,不僅僅是外形上的怪異,更在於其生存策略的“顛覆性”。比如,那些能在黑暗中利用化學反應獲取能量的生物群落,它們的存在挑戰瞭太陽能中心論的生物觀。我期待的不僅僅是看到一張張“長相奇特”的照片,而是能理解這些奇特的生命形式是如何在地球上最惡劣的環境中找到立足之地的。如果書中能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深海的極端壓力如何影響蛋白質結構,或者極端溫度如何影響酶的活性,同時配上形象的比喻,那麼這本書的教育價值就大大提升瞭。我希望讀完後,我能帶著一種全新的視角去看待生命的多樣性和地球的復雜性,那種“原來世界還能這樣存在”的震撼感,纔是衡量一本優秀科普讀物最高的標準。這本書,理應成為我書架上那本隨時可以翻閱,每次都能帶來新發現的“深海百科全書”。
評分說實話,我對“100種”這個數字有點既期待又擔心。期待是因為它暗示瞭內容的廣度和豐富性,擔心的是會不會為瞭湊數而加入一些相對“不那麼奇怪”或者重復介紹的內容。我真正想深入瞭解的是那些挑戰我們傳統生物學認知的現象。比如,那些依靠地球內部熱能生存的“極端微生物”,它們的存在徹底改寫瞭我們對生命適應性的理解。我特彆希望書中能詳細介紹幾例在南極冰蓋下湖泊或者深海熱液噴口發現的生命奇跡,它們是如何在新陳代謝的極限上生存的。此外,對於深海的地質奇觀,比如“海底滑坡”形成的巨大沉積物,或者是一些未被完全命名的海底山脈,我也希望能得到比教科書更生動、更細緻的介紹。這本書如果能將生物學、地質學、物理學(如高壓和低溫環境)的知識巧妙地編織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深海生態敘事,那就太棒瞭。它不應該僅僅是生物圖譜,而應該是一部關於地球極端環境下的生存史詩。我期待它能提供足夠的細節,讓我能清晰地分辨齣每一種奇觀的獨特性和它們在深海生態鏈中的作用。
評分我對這本書抱持著一種探秘者的心態。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在網絡上找到零散的深海圖片,但往往缺乏係統性的梳理和權威的解讀。這本書如果能夠做到係統性,那就成功瞭一半。我希望它能按照一定的邏輯綫索來組織這100種奇觀,比如是按深度劃分、按地理區域劃分,還是按生物的進化分支來劃分?一個清晰的結構能極大地提升閱讀的效率和體驗。我尤其欣賞那些能引導讀者思考“為什麼”而不是僅僅迴答“是什麼”的書籍。例如,對於深海中普遍存在的“視覺退化”現象,我希望作者能探討深海生物是如何進化齣其他感官(如側綫係統、化學感應)來彌補視覺缺失的,這背後的進化壓力是非常有趣的。如果書中能加入一些科學傢的田野考察記錄或者無人潛水器(ROV)的探索曆程,那就更完美瞭。這些幕後的故事,能讓人感受到人類探索的艱辛與不易,從而更加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知識。這本書如果能把那些冰冷的科學事實,轉化為一場場激動人心的探索報告,那絕對是上乘之作。
評分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最大的感受是它的裝幀設計非常用心。封麵那種深邃的靛藍色調,配上一些微弱的、熒光般的生物剪影,立刻就營造齣一種神秘、壓抑但又充滿生命力的氛圍。我之前看過一些海洋生物圖鑒,很多都過於學術化,圖文並茂的質量也參差不齊,要麼圖片分辨率低,要麼解說過於晦澀難懂。但《圖說海洋---世界上奇怪的100種深海奇觀》明顯走的是精品路綫。我關注的重點在於“圖說”二字,這說明圖片是核心。我希望每一種“奇觀”——無論是生物、火山、礦物結構還是水文現象——都有高質量、高清晰度的實拍或者科學復原圖。特彆是那些生活在幾韆米以下,顔色和形態都非常奇異的生物,如果能清晰地看到它們發光的原理和捕食的瞬間,那簡直是無價之寶。更重要的是,我希望文字部分能夠用一種引人入勝的敘事方式來解讀這些奇觀背後的科學原理,而不是簡單地羅列數據。比如,對於“吸血鬼魷魚”這樣的生物,我不僅想知道它的防禦機製,更想瞭解科學傢是如何在那種環境下捕捉到它的,背後的科研故事同樣引人入勝。這本書如果能做到視覺的震撼與知識的深度完美結閤,那它就超越瞭一般的科普讀物,成為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評分這本《圖說海洋---世界上奇怪的100種深海奇觀》簡直就是為我這種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心的人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覺得,我們對地球的瞭解,很大程度上還停留在陸地上,而那片廣袤無垠、幽暗深邃的海洋,纔是真正的“外星世界”。這本書的標題就足夠吸引人,“奇怪的100種”——光是想象那些我們從未在淺水區見過的生物和地貌,就讓人興奮得睡不著覺。我尤其期待看到那些傳說中的“深海熱泉”周邊的生態係統,據說那裏的生命形式完全依賴化學能而非光閤作用,這簡直顛覆瞭我們對生命存在的傳統認知。翻開書頁,我希望看到的不僅僅是乾巴巴的文字描述,而是那種撲麵而來的視覺衝擊力。那些奇形怪狀的魚類,擁有自己發光器官的無脊椎動物,還有那些在極端高壓下依然頑強生存的微生物群落,我都希望能通過精美的插圖和照片得到直觀的展現。我希望它能像一個耐心的嚮導,帶著我潛入馬裏亞納海溝的最深處,去觸摸那些被時間遺忘的秘密。這種探索未知的過程,遠比任何科幻小說都要來得真實和震撼。這本書不隻是科普讀物,更像是一張通往地球內部未知疆域的探險地圖,讓人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這場深海之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