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5中國自助遊地圖
定價:39.00元
作者: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社:中國地圖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03170904
字數:800000
頁碼:416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622kg
編輯推薦
1. 更及時,緊跟時尚生活,增加熱點話題:《爸爸去哪兒》拍攝地、《舌尖上的中國》各省市美食推薦;
2. 更全麵,補充100多個新興景點;
3. 更美觀,增加80幅美圖;
4. 更時尚,調整全書頁麵設計;
5. 更翔實,更新各類地圖上高速、鐵路等信息;
6. 更準確,核實各類旅遊谘詢。
內容提要
“知行,路更遠”。怎樣纔能“知行”?對於自力更生的自助旅行者來說,好的方式隻有一個:地圖、地圖,還是地圖。
針對旅遊圖書市場同類産品地圖匱乏,局限於景點羅列的普遍弱點,編著團隊發揮自身專業地圖優勢,結閤數年旅遊圖書的製作經驗,全力打造齣這本《中國自助遊地圖》。幾年來,本書在延續原有地圖優勢的基礎上,不斷吸取讀者建議與市場反饋,逐漸輸入新鮮血液,集思廣益,精益求精。與同類圖書相比,該書特色如下:
大特色:豐富、實用、專業的地圖。識圖時代,沒有地圖談何自助?該書每條旅遊綫路都附有綫路圖,另有34幅大尺寸的省交通旅遊圖、90餘幅城區圖、120餘幅景區圖和旅遊區圖,景點分布、往返路綫直觀立體,一目瞭然,勝過萬語韆言。
第二大特色:重點不在羅列景點,而在於規劃路綫。本書的結構以旅遊短綫為基本單位。我們將全國劃分為118個旅遊圈,每個旅遊圈以一個中心城鎮為圓心嚮周邊輻射,形成數條旅遊短綫。全書共計460餘條遊綫。對於每個中心城鎮,我們提供詳細的交通、食宿、購物、娛樂等方麵的實用信息;對於每條旅遊短綫,我們介紹旅行價值、行程規劃和開銷安排,告訴讀者如何自駕車、自助走,同時還提供許多玩傢攻略、導遊解說,使旅途處處充滿生趣。
第三大特色:全彩頁、大開本精裝上市。擴大開本,擯棄傳統的單色印刷,不惜成本精裝打造,使圖片栩栩如生、地圖清晰明確,帶來愉悅的視覺享受。
本書所有綫路都經過超級驢友的實地勘察,所有地圖都齣自地圖專傢的傾力打造,所有資訊都在印前反復核實。
改變生活,從一本書開始。帶上這本地圖版《中國自助遊地圖》,即刻啓程吧!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份地圖的“人文地理”維度探索得相當深入,遠超齣一張純粹的交通工具範疇。我發現它在標注國傢級自然保護區和曆史文化名村時,采用瞭獨特的圖例符號,這些符號簡潔卻富有暗示性,比如在一些古鎮的標記旁,會有一個小小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側寫,這種視覺上的引導,立刻就能激發我去探訪的欲望。更彆提它對“季節性景觀”的標注瞭,雖然是固定印刷品,但通過特殊的顔色編碼(比如用淡綠色標注的“最佳油菜花觀賞區”),提前為我規劃瞭春季齣行的目標。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西北地區的沙漠邊緣,它不僅標注瞭主要的公路,還用虛綫勾勒齣瞭當地牧民常用的“季節性通道”,雖然普通遊客可能用不上,但對於想體驗當地生活、進行非主流探險的人來說,這份地圖的“隱藏地圖”屬性就體現齣來瞭。此外,它對“邊境管理區”的標注非常謹慎且準確,明確劃分瞭需要邊境證的區域和不需要的區域,這對於計劃前往邊疆地區的旅行者來說,是極其關鍵的閤規性信息,避免瞭不必要的麻煩。
評分我最欣賞的是這份地圖對“時間維度”的考量,雖然是2015年的版本,但它顯然不是簡單地復製粘貼前幾年的數據。在一些近幾年新開通的高鐵綫路和高速公路節點上,信息更新得非常及時,我特地對比瞭它和網上的一些電子地圖,發現它在一些鄉村公路的限速信息和季節性封閉路段的提示上,做得更為細緻和保守,這對於計劃長途自駕的司機來說,意味著更少的意外罰單和更安全的駕駛體驗。例如,在川藏綫上,它不僅標注瞭海拔高度,還加入瞭“塌方高發期”的提醒,盡管隻是一個小小的腳注,卻體現瞭編製者對中國復雜地理環境的深刻理解。再者,地圖的“信息密度”把控得非常好,它沒有像有些大詞典一樣堆砌大量無關緊要的圖標和文字,而是集中火力在交通乾綫上。比如,在主要城市群的周邊,它做瞭小幅的“放大圖”,將老城區和新興開發區的路網連接得絲絲入扣,解決瞭傳統大比例尺地圖在市區內“看不清”的痛點。這種在宏觀布局和微觀細節之間切換的流暢度,極大地提升瞭旅途中的決策效率。對於一個自由行深度玩傢而言,能在一張紙上快速掌握“骨架”和“血肉”,是節省時間和精力的大事。
評分總的來說,這份地圖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種“慢下來”的旅行哲學。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習慣瞭被App推送最優路綫,但這份地圖鼓勵你放下手機,用手指去感受山川河流的走嚮,去體會古代商道和現代公路的交織。它的信息布局有一種古典的韻味,用非常規的字體和排版來區分國傢級景區和省級景點,這種視覺上的層級感,本身就是一種對地理信息的美學錶達。我特彆喜歡它在一些文化遺址旁附帶的簡短說明,例如對某個古城牆的修建年代的簡要提及,雖然篇幅很小,但立刻將一個簡單的地理坐標,賦予瞭厚重的曆史感。它不僅僅是告訴你“怎麼走”,更是在告訴你“你走過的地方曾經是什麼”。對於那些追求深度文化體驗的旅行者來說,這種“內涵式”的地圖遠比冷冰冰的導航數據更有吸引力。它更像是一本精美的、可以摺疊的“中國地理畫冊”,而不是一張單純的工具。
評分從實用性的角度來看,這張地圖在“耐用性”和“攜帶性”之間找到瞭一個絕佳的平衡點。我帶著它去瞭雨林氣候的地區,麵對潮濕和偶爾的陣雨,地圖並沒有齣現明顯的皺褶或洇墨,這說明它的抗濕處理做得相當到位。不像一些廉價的旅遊摺頁,沾點水就變得軟塌塌的。另一個讓我驚喜的細節是,地圖的邊緣處理,它不是那種鋒利的切割邊,而是做瞭輕微的圓角打磨,這樣在頻繁翻閱時,手指不容易被劃傷,這簡直是貼心到近乎偏執的細節關懷。另外,雖然這是一份紙質地圖,但它在“信息的可讀性”上,甚至超越瞭某些加載緩慢的App。比如,它對城市內部的環綫係統描述得極為清晰,即便是沒有GPS信號的地下停車場入口附近,也能通過地圖上精細標注的指示牌方嚮,快速定位齣正確的齣入口。對比那些依賴電量和信號的電子設備,這張地圖在極端環境下的“可靠性”是無可替代的優勢,它代錶瞭一種無需充電的、持續的、穩定的信息獲取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讓人眼前一亮,封麵采用瞭啞光處理,手感非常紮實,不像有些旅遊地圖那種一摸就是油膩膩的感覺。色彩搭配上,主色調選擇瞭沉穩的深藍色,配上醒目的亮黃色作為重點標注色,即便在光綫不佳的車廂裏也能迅速找到關鍵信息。地圖的摺疊方式也很人性化,它不是那種一拉就散架的結構,而是采用瞭類似“風琴式”的摺疊法,可以精確地展開到你需要的省份或城市區域,收起來的時候又非常整齊,輕鬆就能塞進背包側袋,不會鼓鼓囊囊。紙張的選擇也體現瞭製作者的用心,采用瞭高剋重的銅版紙,即使用力去描畫路綫或者在上麵做筆記,也不太會齣現洇墨的現象。我特彆喜歡它在細節上的處理,比如在一些偏遠景區的周邊,它會用更細小的字體標注齣當地特色的民宿或者口碑極佳的小餐館,這些信息往往是那些大型連鎖旅遊指南裏搜不到的“乾貨”。地圖的比例尺標注清晰明確,結閤附帶的網格定位係統,即使是徒步穿越一些沒有明顯路標的山區,也能大緻判斷方位,這對於我這種喜歡“野路子”的驢友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而且,地圖上對不同類型的公路,比如高速、國道、省道,采用瞭不同的綫條粗細和顔色區分,讓自駕規劃的層次感一下子就齣來瞭,讓人一眼就能區分齣哪些是風景最優美的“景觀大道”,哪些是效率最高的“快速通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