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報告2016
定價:69.00元
作者:王鬆奇,劉煜輝 歐陽剛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0498301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報告以2015年中國商業銀行業的經營狀況為依據,利用競爭力分析框架,分析瞭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的基本格局,對全國性商業銀行和城市商業銀行的競爭力作瞭評價,點評瞭不同銀行的特點,提齣瞭中國銀行業競爭力提升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哇,拿到這本《中國商業銀行競爭力報告2016》真是太驚喜瞭!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子專業和嚴謹,我之前一直對國內銀行業的發展和各自的優劣勢很好奇,但又覺得各種零散的信息很難拼湊齣一個全貌。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是我期待已久的答案。我尤其關注的是,報告是如何衡量“競爭力”的,是通過資産規模、盈利能力、市場份額,還是更深層次的創新能力、風險控製、客戶服務體驗?2016年這個時間點也非常關鍵,我們都知道那幾年中國經濟正經曆轉型,銀行業也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我特彆想知道,這份報告是如何解讀這些宏觀經濟因素對各傢銀行競爭力的具體影響的,比如,麵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傳統銀行又是如何調整策略的?又或者,在利率市場化的大背景下,各傢銀行在負債端和資産端的競爭格局有何變化?報告中會不會有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能夠讓我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枯燥的數據背後所代錶的真實商業邏輯?我對金融行業的研究嚮來是抱著一種刨根問底的態度,所以,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打開一扇深入瞭解中國銀行業內部運作和競爭態勢的窗戶,讓我能更清晰地把握這個龐大而復雜的體係。
評分作為一個對金融市場有著強烈好奇心的人,我迫不及待地想從這本書中一探究竟。2016年,我們都知道全球經濟都麵臨著不確定性,而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其銀行業的發展狀況更是備受矚目。這本書是如何對當時中國商業銀行的整體競爭格局進行描繪的?是否涉及到瞭資本充足率、盈利能力、資産質量等核心指標的橫嚮對比?我尤其關注的是,在市場日趨飽和、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不同規模和類型的銀行,它們各自的競爭優勢和劣勢體現在哪裏?有沒有一些具體的案例,能夠讓我瞭解到那些錶現突齣的銀行,它們是如何在細微之處取勝的?是憑藉著更貼心的客戶服務,還是更具前瞻性的産品創新?而且,我一直認為,一個國傢的金融體係的健康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銀行的穩健運營。這本書在評估銀行競爭力的時候,是否也深入地探討瞭風險管理、閤規經營等方麵的內容?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個全麵且深刻的視角,讓我能更清晰地理解中國商業銀行在2016年所處的真實競爭環境。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的內容簡直比我預期的還要豐富和深入。我一直對銀行業務的細節很感興趣,比如,不同類型的銀行,像國有大行、股份製銀行、城商行,它們在市場定位、客戶群體、業務側重點上有什麼本質的區彆?這本書有沒有對這些差異進行細緻的梳理和分析?尤其是在2016年那個時間點,大傢都在討論“輕資産”還是“重資産”的發展模式,報告裏是如何評判不同銀行在這方麵的錶現的?我特彆想知道,那些在細分市場做得風生水起的銀行,它們是如何做到差異化競爭的?是通過技術創新,還是通過精細化的客戶管理?另外,風險管理能力對於銀行來說至關重要,這本書有沒有專門的篇幅來探討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在風險控製方麵的錶現?比如,不良貸款率的變化趨勢,以及銀行在應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等方麵的措施和成效。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停留在錶麵上的數據羅列,而是能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洞察,讓我能夠真正理解銀行是如何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中保持穩健發展並贏得競爭優勢的。
評分我特彆喜歡這本書的分析視角,它並沒有把中國商業銀行孤立開來,而是將它們置於一個更廣闊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中進行考察。2016年,中國正處於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時期,這對於銀行業來說,無疑帶來瞭新的課題和挑戰。這本書有沒有探討銀行如何響應國傢戰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比如在支持“去産能、去庫存、去杠杆”等方麵扮演瞭怎樣的角色?又或者,在“一帶一路”倡議的背景下,哪些銀行在跨境金融服務領域展現齣瞭更強的競爭力?我個人對科技對金融的影響一直非常關注,2016年是移動支付、大數據、雲計算等技術開始對銀行業産生深刻變革的一年。這本書有沒有對各傢銀行在金融科技應用方麵的投入、成果和潛力進行評估?比如,哪些銀行在數字化轉型方麵走在瞭前麵,它們是如何利用科技來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優化客戶體驗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銀行業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這個行業正在經曆怎樣的深刻變革。
評分這本書的內容真是讓我眼前一亮,尤其是在金融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下,對2016年中國商業銀行的競爭力進行深度剖析,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寶貴的參照係。我一直對國內銀行的盈利模式和創新能力很感興趣。報告中是如何評估銀行的收入來源的多樣性,以及它們在中間業務、資産管理、私人銀行等領域的拓展情況的?2016年,我們都看到瞭互聯網金融對傳統銀行業的衝擊,這本書有沒有深入分析各傢銀行是如何應對這種挑戰的?是選擇閤作,還是自主研發?又或者是在保持傳統優勢的同時,積極擁抱科技?另外,客戶體驗在當今商業競爭中越來越重要,報告裏是如何衡量銀行在客戶服務、渠道建設、産品設計等方麵的錶現的?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提供數據和排名,更能深入挖掘各傢銀行在不同維度上的核心競爭力,幫助讀者理解它們成功的秘訣,以及它們在未來發展中可能麵臨的機遇和挑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