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2015-上海道路交通指南-中英文版/总0版 | 作者 | 上海市测绘院 |
| 定价 | 9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47825242 | 出版日期 | 2015-0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上海道路交通指南2015年(中英文版)以上海市所辖行政区域为制图区域,遍及19个区县,由分幅地图索引、分幅地图、区域详图、信息索引四大部分组成。分幅地图采用连续分幅方式。除表示道路、河流、行政区划、居民地等基本要素外,还表示了医院、学校、宾馆、商场、旅游景点、长途汽车站、领事馆、图书馆、邮政局、餐馆、旅游咨询服务中心等专题要素。为配合市实施的“排堵保畅”工程,上海道路交通指南2015年(中英文版)着重表示了道路交通管理信息、加油站、停车场、门牌号、公共厕所等与驾驶员、行车密切相关的信息。 |
| 作者简介 | |
| 上海市测绘院。上海市测绘院是全国甲级测绘单位,ISO9001:2000标准的获证单位,主要承担上海基础测绘工作。1950年建院至今,不断利用先进技术,采集、更新、加工、管理全市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并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提供优质测绘保障服务。1987年以来,已连续九届十八年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五次获得上海市花园式单位称号,并获得全国测绘质量单位、全国城市规划行业新技术应用先进单位、全国城市勘察测绘先进单位等称号。 |
| 目录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编辑推荐 | |
| 为来沪旅游的人士,和驾车人士提供**,*准确的资料,方便出行。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非常朴实,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专注于实用性的工具书。我拿到手的时候,第一感觉就是“沉甸甸的”,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印刷品,看得出制作方在材质上还是下了功夫的。我最欣赏的是它那种务实到近乎古板的排版风格,没有太多花哨的色彩和装饰,每一页的布局都清晰明了,字体大小也适中,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不太容易疲劳。虽然我还没有仔细研究它的具体内容,但光是从外观和触感上,就能感受到它背后的严谨态度。对于一个需要经常查阅官方信息的人来说,这种可靠的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它传递出一种“一切以准确为准绳”的信号。尤其是在上海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大都市,一本能够屹立不倒、提供稳定参考价值的书籍,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我期待着翻开它之后,能看到那种经过无数次校对和验证的权威感。
评分从图书的命名方式来看,“BF-2015”这个前缀和年份标记,让我立刻联想到这是基于特定时间点数据的汇编,这既是优点也是潜在的弱点。优点在于,它可能捕捉到了2015年左右那个特定时间段上海城市交通系统的全貌,对于研究那一年的城市发展阶段,它无疑是珍贵的史料。但缺点也很明显,如果我现在是拿着它去寻找2023年新建的高架桥或新开通的地铁站点信息,恐怕希望会落空。所以,我把它定位为一种“历史参考档案”而非“实时导航工具”。我更倾向于用它来比对不同年代的交通变化轨迹,比如,研究某条主要干道在十年间的车道变化、限行政策的演变等。这种纵向的对比研究,是依赖即时更新的数字地图难以实现的深度洞察,这种静态的、被固化的信息集合,反而有其独特的学术或怀旧价值。
评分翻开内页的感受是,它似乎在向你展示一种老派的专业精神。没有那些花哨的3D渲染图,没有闪烁的动态信息,全靠严谨的线条和符号构筑起一个立体的交通网络。我尤其关注了它的索引系统——一本好的工具书,索引设计至关重要。如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地名、路段编号或者特定的POI(兴趣点)找到所需信息,那么它的可用性就大大增强了。我推测,像上海测绘院这样的机构,在数据采集和制图标准上一定有一套非常严格的内部流程,这保证了地图信息的几何精度。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非常规的交通数据,例如一些限时通行的桥梁信息,或者特定时段的货运路线图,这些信息往往是普通导航软件为简化界面而牺牲掉的“深层数据”。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是衡量一本工具书是否达到顶尖水准的关键试金石。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地方性的专业指南一向抱有复杂的期待。一方面,我希望它能包含那些在网络地图上永远找不到的、细致入微的、甚至带有一丝历史沉淀的角落信息;另一方面,我又担心它会因为出版时间的限制,在面对上海瞬息万变的城市规划时显得力不从心。我是在寻找一些老城区街道的精确走向和一些特定行政区域的边界划分时,决定入手这本的,毕竟官方测绘院出品,总比那些地图App上可能存在偏差的定位要来得靠谱一些。我希望它能提供一些关于路网结构、交通管制时段的深度分析,而不是简单罗列出街道名称。如果它能附带一些早期的城市发展蓝图或者不同历史时期路网的对比图示,那就更完美了。这种工具书的价值,往往体现在那些“除了官方记录者之外,没人会去费心整理”的边角料里,期待它能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评分我注意到这本书是中英文对照的,这一点非常人性化,也说明了编纂者的视野不仅仅局限于本地读者。对于我这样的外籍友人或者需要接待国际访客的商务人士来说,这本指南的实用性瞬间提升了好几个档次。想象一下,在向一位不熟悉中文的合作伙伴解释某个复杂的交通枢纽结构时,如果能指着一本权威的双语图册,那种沟通的效率和准确性是口头描述无法比拟的。我希望它的英文翻译质量能够达到专业水准,而不是那种生硬的机器翻译腔调。如果“道路交通指南”的专业术语,比如“立交桥”、“匝道”、“潮汐车道”等,都有准确且地道的英文对应表达,那么它就不仅仅是一本地图集,更是一本高质量的城市沟通手册。希望其在处理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交通标识和规章时,能做到精准无误地转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