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上海信托业-上海市档案馆藏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机构卷-(全二册) | 作者 | 何旭艳 选 |
| 定价 | 268.00元 | 出版社 | 上海远东出版社 |
| ISBN | 9787547611470 | 出版日期 | 2016-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精装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主要收录了上海市档案馆收藏的1949年以前在上海设立营业场所、开展经营活动的、具有影响力的中、外资信托机构的档案,通过对各家信托机构发展历程、资本变更情况、规章制度,以及财务状况的记录,以期对于近代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历程作一比较全面的观察。 |
| 作者简介 | |
| 何旭艳,浙江乐清人。温州大学教授。 200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美国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金融史。 |
| 目录 | |
| 编选说明章 中一信托公司 节 公司沿革 会议记录、发起人筹备会、起草委员会等会议记录(中央信托公司时期)1921年 中一信托公司董事会议草案1921年6月~1921年8月 联合征信所关于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1946年6月25日 联合征信所关于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的调查报告1946年12月2日 联合征信所对中一信托公司的调查报告 中一信托公司协理朱斯煌辞职信1952年8月19日 第二节 资本变更 中一信托公司办理增资1946年6月22日 中一信托公司增资完成1946年9月8日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调整资本通告1948年10月20日 第三节 公司章程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草案1921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章程1924年6月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银行部章程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储蓄部章程 第四节 财务状况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十年份帐略1921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帐略1922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帐略1923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帐略1924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帐略1925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帐略1926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帐略1927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帐略1928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九届帐略1929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届帐略1930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一届帐略1931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二届帐略1932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三届帐略1933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四届帐略1934年 中央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十五届帐略1935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届帐略1936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届帐略1937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届帐略1938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四届帐略1939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五届帐略194.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六届帐略1941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七届帐略1942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帐略1943年 中一信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届帐略1944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三十五年帐略1946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三十六年帐略1947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三十七年帐略1948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公元一九四九年帐略1949年 中一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公元一九五○年帐略1950年第二章 通易信托公司 节 公司沿革 联合征信所关于通易信托公司的调查报告1947年7月22日 第二节 财务状况 通易信托公司历年来营业报告(第5~15届)1925~1935年 通易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民国三十四年度营业报告1945年第三章 诚孚信托公司 节 公司沿革 上海银行对诚孚信托公司的调查报告1939年5月2日 上海银行对诚孚信托公司的调查报告1940年6月4日 上海银行对诚孚信托公司的调查报告1941年8月7日 诚孚信托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呈请书1936年2月1 诚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解散重组等事致新裕一二厂及铁二厂函1942年11月18日 诚孚企业股份有限公司为停止营业增加资本组织新公司致中南、金城银行函1947年7月8日……第四章 国安信托公司第五章 中国信托公司第六章 上海信托公司第七章 新华信托储蓄银行第八章 中级信用信托公司第九章 中央信托局第十章 东南信托公司第十一章 生大信托公司第十二章 其他中资信托机构第十三章 外资信托机构 |
| 编辑推荐 | |
| 本书入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本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本书适合金融企业图书馆、综合性图书馆收藏。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对于“全二册”这样的篇幅,我既感到兴奋又有些许“压力”。兴奋是因为它意味着内容一定非常丰富,能够让我沉浸其中,进行深入的探索。而“压力”则来自于如何有效地阅读和吸收如此庞大的信息量。我计划在阅读时,先从目录中挑选自己最感兴趣的几个主题或机构入手,然后逐一深入研究。我也可能会尝试将书中收集的档案资料与现有的近代金融史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寻找新的研究视角和观点。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原始史料,更在于它能够激发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启示。我希望通过阅读这套书,不仅能够增长知识,更能培养出一种批判性的思维能力,学会从纷繁复杂的史料中辨别真伪,洞察本质。我相信,任何一本真正有分量的历史著作,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改变我们看待历史和现实的角度,而这套关于上海信托业的档案汇编,也定然不例外。
评分从书名的“机构卷”这个字眼,我就能推测出这本书的重点可能在于梳理和介绍近代上海信托业的各类机构。这对于理解当时金融体系的构成至关重要。我脑海中已经开始构思,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那些曾经在上海滩叱咤风云的信托公司、钱庄、银行等机构的成立背景、发展历程、组织架构,乃至它们的兴衰起伏。例如,我很好奇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些金融机构是如何应对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着复杂的合作与竞争关系?又有哪些重要的金融人物在这个领域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问题,而我相信,这本书中的档案史料,一定能为这些问题的解答提供坚实的基础。我甚至可以想象,通过阅读这些原始档案,我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金融从业者们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们的智慧与魄力,以及那个时代的金融生态所独有的复杂性和活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倒是挺有质感的,封皮的纸张很有分量,触感温润,散发着一种历史沉淀的味道。打开书页,纸张的印刷质量也相当不错,字迹清晰,排版疏朗,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我特别喜欢这种古朴的装订风格,书脊的设计也很有特色,摆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在内容方面,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读,但从前言和目录的初步浏览来看,这套书的内容厚度相当可观,光是目录就罗列了众多细致的条目,可见编纂者在资料搜集和整理上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我个人对近代中国的金融史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对那些尘封的档案史料充满了好奇,总觉得那里面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和生动的故事。这套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这段历史的绝佳机会。我非常期待能在其中挖掘出一些关于上海信托业的独特视角,以及它在整个近代中国金融变迁中所扮演的特殊角色。
评分对于这类档案汇编类的书籍,我向来抱着一种“淘金”的心态来阅读。它们不像一般的历史叙述那样流畅,反而更像是在考古,需要读者自己去拼凑、去解读、去挖掘其中的价值。这套书的名字就带有一种探索的意味,“上海信托业”、“近代中国金融变迁”、“档案史料汇编”,这些关键词组合在一起,勾勒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我特别关注的是“上海市档案馆藏”这一信息,这意味着其中的资料都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权威性,不是凭空臆测,而是有据可查的。我猜想,书中收录的应该会有大量的原始文件、契约、账簿、信函等,这些一手资料对于还原历史真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关于当时信托机构的运作模式、业务范围、经营策略,甚至是其中涌现出的各类人物的生平事迹,提供尽可能详尽的记录。对于研究金融史的研究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而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它也是一个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个时代金融业的真实脉络。
评分我一直认为,历史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细节。宏大的叙事固然重要,但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往往是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散落在史料碎片中的微观信息。这套书的“档案史料汇编”性质,恰恰满足了我对历史细节的渴望。我期待着在书中看到那些关于信托合同的条款细节,关于当时的利率、汇率、票据的记载,关于信托机构与政府、与其他金融机构之间往来的记录,甚至是那些关于信托纠纷、倒闭破产的案例分析。这些细节,或许琐碎,但正是它们构成了历史的肌理,让我们可以更真切地触摸到那个时代的脉搏。通过对这些细节的深入研究,我希望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近代中国信托业的发展逻辑,以及它与整个中国社会的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本书,对我而言,就像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让我有机会亲眼见证那些曾经真实发生过的金融事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