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前必读】:
本店销售的书籍包含(二手旧书、新书)均为正版,品相可能因为存放时间长短关系会有成色不等,请放心选购。
付款后,不缺货的情况下,48小时内发货,如有缺货的情况下,我们会及时在聊天窗口给您留言告知。
发货地为北京,一般情况下发货后同城次日可以到达,省外具体以快递公司运输为准。
二手书籍,8成新左右,不缺页,不影响阅读和使用,发货前会再次检查。
二手书籍,没有光盘、学习卡等附带产品。
二手书籍,或多或少都有笔记和重点勾画,比较挑剔和习惯用新书的买家请谨慎购买。
望每位读者在收货的时候要验货,有什么意外可以拒签,这是对您们权益的保护。
注意:节假日全体放假,请自助下单;如需帮助请及时与我们联系。祝您购物愉快!商家热线:010-57272736
基本信息
书名:周易译注
定价:46.00元
作者:韩立平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41435
字数:
页码:30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伦理实践的根源
◎历代注家甚夥,学术成果十分丰庶
内容提要
《周易》是一部中国古哲学书籍,亦称易经。“易经”原本有三:夏代的《连山易》、商代的《归藏易》和周文王的《周易》,因前两者早已亡佚,仅留下《周易》,故今人所云之《易经》即为《周易》。《周易》是建立在阴阳二元论基础上对事物运行规律加以论证和描述的书籍,其对于天地万物进行性状归类,也是预测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周易译注》为国学经典译注丛书之一种,将《周易》全文译成现代汉语,并加以详细的注释、解说,对《周易》的历史、读易的方法,每爻爻辞内在含水量义等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作了介绍,贯穿了作者多年来研究《周易》的见解,是一本雅俗共赏的译注本。
目录
前言
易经 上
乾卦
坤卦第二
屯卦第三
蒙卦第四
需卦第五
讼卦第六
师卦第七
比卦第八
小畜卦第九
履卦第十
泰卦第十一
否卦第十二
同人卦第十三
大有卦第十四
谦卦第十五
豫卦第十六
随卦第十七
蛊卦第十八
临卦第十九
观卦第二十
噬嗑卦第二十一
贲卦第二十二
剥卦第二十三
复卦第二十四
无妄卦第二十五
大畜卦第二十六
颐卦第二十七
大过卦第二十八
坎卦第二十九
离卦第三十
易经下
成卦第三十一
恒卦第三十二
逐卦第三十三
大壮卦第三十四
晋卦第三十五
明夷卦第三十六
家人卦第三十七
睽卦第三十八
蹇卦第三十九
解卦第四十
损卦第四十一
益卦第四十二
央卦第四十三
骺卦第四十四
萃卦第四十五
升卦第四十六
困卦第四十七
井卦第四十八
革卦第四十九
鼎卦第五十
震卦第五十一
艮卦第五十二
渐卦第五十三
归妹卦第五十四
丰卦第五十五
旅卦第五十六
巽卦第五十七
兑卦第五十八
涣卦第五十九
节卦第六十
中孚卦第六十一
小过卦第六十二
既济卦第六十三
未济卦第六十四
系辞 上
系辞 下
说卦
序卦
杂卦
作者介绍
韩立平,号北窗,祖籍盐城,1981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学士、硕士、博士后。现为华东师大中文系教师。研究领域主要为诗学、词学和书学。在《文学遗产》、《浙江学刊》、《古代文学理论研究》、《词学》、《书法》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
文摘
《周易译注》:
译文
初阳爻:有感应于(六四)而施行监临,持正可获吉祥。
《象传》说:“咸临贞吉”,是因为心志端正。
第二阳爻:有感于(九五)而施行监临,吉祥,无所不利。
《象传》说:“咸临无不利”,说明此时(众阴)尚未顺从(九二)之命令。
第三阴爻:依靠奸邪悦媚的方法施行监临,无所获利;如果已经忧虑自己的过失(从而改之),就没有危害。
《象传》说:“甘临”,(六三)居位不当;“既忧之”,说明危害不会长久。
第四阴爻:亲近谦下地监临,没有灾害。
《象传》说:“至临无咎”,说明(六四)所居正当。
第五阴爻:智慧地监临,天子应该这样,吉祥。
《象传》说:“大君之宜”,说明(九五)奉行中道。
上阴爻:温柔敦厚地监临,吉祥,没有灾害。
《象传》说:“敦临之吉”,说明志向在内应于下位的(阳爻)。
……
序言
说实话,我买过好几本不同的易学著作,有些版本过于学术化,读起来像是在啃石头,有些则为了迎合大众,解读得太过浅薄,失去了原著的韵味。但这一本,在“译”和“注”之间找到了一个绝妙的平衡点。它的译文行文流畅,不像有些译本读起来佶屈聱牙,但又没有为了追求流畅而丧失原文的庄重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其对卦象背后所蕴含的古代智慧的挖掘。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个卦象代表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古人是如何观察自然、推演人事,并最终形成这套系统的。比如,书中对“坤卦”中“厚德载物”的诠释,不是简单地解释“德行宽厚才能承载万物”,而是结合了古代农业社会对土地的敬畏以及女性在家庭结构中的重要地位来阐述,视角非常独特且富有画面感。这让我对传统文化中的性别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地贴标签。对于初学者来说,它的结构清晰,循序渐进,是很好的入门读物;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人来说,它提供的新的解读角度也极具启发性,让人茅塞顿开。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平衡”。易学本身讲求阴阳平衡、中正平和,而这本译注本的学术风格也体现了这种平衡。它既没有完全抛弃古文的精髓,生硬地用现代白话取代,也没有沉湎于繁复的古籍考证,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译者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让那些深藏在古籍中的智慧得以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特别是对于一些涉及自然现象和哲学概念的描述,译者似乎有一种敏锐的直觉,能捕捉到古人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比如对“风水”的解释,它并没有陷入迷信的泥潭,而是将其阐述为一种古代人对环境、气场和能量流动的科学认知,这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激活了我们对传统经典的兴趣,让我们意识到,这些几千年前的文本,在指导现代人的生活决策、思维方式上,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意义。它让我开始用一种更宏大、更周全的视角去看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次选择和变化。
评分这本《易经》的译注本,拿到手里就感觉分量十足,那种古朴的气息扑面而来。我本来对传统文化有点敬畏,总觉得深奥难懂,但翻开这本书才发现,作者在翻译上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试图用现代人能理解的语言去阐释那些晦涩的爻辞和卦象。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天文、地理、人事变化的描述,作者的解读不是那种僵硬的照搬,而是结合了历史背景和社会演变进行阐释,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比如说,解析“乾卦”时,那种从潜龙勿用到见群龙无首的层层递进,被描绘得非常生动,仿佛能看到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规律。当然,对于一些非常哲学层面的探讨,比如“中正”的含义,我还是需要反复琢磨,但这本书的注释和旁白提供了充足的思考空间,而不是直接给出标准答案,这点我很欣赏。读完前几卦,我感觉自己对“变”的理解又深了一层,不再是单纯的天灾人祸,而是一种内在的、周而复始的循环。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也很好,阅读体验非常舒适,纸张的质感也让人爱不释手,放在书架上都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宣称能“破解未来”的书持怀疑态度,但这本译注本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将《易经》的本质还原成了对“可能性”和“趋势”的分析工具,而非宿命论的谶语。作者在处理那些预示吉凶的爻辞时,非常审慎,没有过度渲染“好”或“坏”,而是着重于分析在特定情境下,人的行为模式应该如何调整以顺应大势。例如,书中在解析“讼卦”时,详细对比了不同处理冲突方式的短期和长期后果,这对于现代职场人际关系的处理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思维框架。我最近正好遇到一个棘手的合作项目,在阅读到相关章节时,那种“三思而后行,不争为上策”的智慧让我立刻调整了策略,效果果然比硬碰硬好得多。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告诉你结果是什么,而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动态的决策模型。它鼓励人主动地去塑造自己的未来,而不是被动地等待命运的安排。这种积极入世的哲学态度,让人读完后感到振奋,充满了对生活和工作的掌控感。
评分从装帧和印刷质量来看,这本书绝对是上乘之作。封面设计大气又不失典雅,选用了一种很有质感的纸张,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阅读的仪式感。内页的字体选择和行距处理得非常科学,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特别是注释部分,通常是易学书籍最容易显得混乱的地方,但这本书将原文、译文和注释用不同字号和排版清晰地区分开来,逻辑层次一目了然。我特别留意了译者对那些古代典故和历史人物的注解,非常详尽且考据充分,这表明译者在做这项工作时查阅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而非凭空臆测。这种严谨的态度,让读者在享受思想盛宴的同时,也得到了一次扎实的文化溯源之旅。对于我这种对书籍的“硬件”也有要求的读者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载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