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古代式占
定价:32.00元
作者:陈居渊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8019592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对于现代人来说,方术是个既熟悉又隔膜的现象。有的人笼统地把方术等同于迷信,这其实是不大恰当的。如果就学术与科学的关系而言,更不能简单地将它予以否定。
本书从勾勒式占的起源、表现形式及基本特征着手,通过对奇门遁甲术的重点剖析,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式占的基本内容、理论及语言模式,并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加以诠释和评价。
内容提要
占卜术是世界性的历史文化现象,生命力颇强,早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直到今天仍成为世界性的热门话题。与世界各国的占卜术相比,中国传统文化的式占,却有着自己独特的源流、方法、观念和社会文化价值及地位。要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中国庞大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及其内涵,不能将式占置之不顾。
式占一直被认为是神秘、迷信的,长期以来,已有意无意地被划入不值得研究或不准许研究的禁区。又因其本身光怪陆离,而被当成糟粕,并为文化人所不齿,被摈弃于中国传统文化史研究范畴之外。也正因此,人们对式占的认识更加隔膜和模糊。诚然,式占不符合现代自然科学的框架,但要了解乃至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因此而把传统文化体系中的这一有机部分割裂。
令人感慨的是:式占早已风靡欧美、日本等国,并为海外异域人士所瞩目,其中原因固然杂有猎奇的成分,但也不无深刻的社会根源。它启示人们:式占绝非一团糟粕,不可概之为虚无。
当今,随着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式占在已逐渐被人们谈论,并引起浓厚的兴趣。伴随着这种兴趣与好奇心而来的,是极需要有深入浅出地介绍式占的读物,本书便是为适应这种需求而写的。
目前,虽然已有一些学者对式占进行了新的探索,并取得了的成果;但在一般情况下,人们仍只将式占当作一种时髦古董,或冠之以玄学色彩,或附以种种雅号,与科学等量齐观;或将之与宗教糅和混杂,片面夸大了式占的深奥与魅力,给式占增覆了一层现代色彩的神秘面纱。至于式占究竟是何物,如何发展、演变,其理论基础与依据何在,对传统文化有哪些具体影响等,至今仍是一片迷惘。
本书从勾勒式占的起源、表现形式、各种特征着手,借着对式占集大成——奇门遁甲术的重点介绍,试图寻找上述问题的答案,推导式占的主导思想与语言模式,并试图从文化的角度对此作出诠释与评价。
目录
作者介绍
陈居渊,1952年生,上海人。1986年考入复旦大学历史系,攻读中国文化史专业硕士学位。1989年考入复旦大不古籍研究所,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现为复旦大学哲学学院中国哲学史教研室教授、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教授。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别出心裁,用了一种复古的宣纸质感,上面印着古色古香的纹样,远看就像是一件精心收藏的古董,近看又能感受到纸张的细致纹理,仿佛穿越回了某个尘封的年代。书脊的设计也很考究,采用了线装的样式,每一页都像是用手工缝制而成,充满了仪式感。当指尖滑过书脊,那种略微粗糙的触感,更是让人忍不住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埋首书斋的场景。打开书本,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淡淡的墨香,那是纸张和油墨混合的独特气味,瞬间就能将人带入一个宁静、专注的阅读氛围。纸张的厚度适中,不会太薄以至于透页,也不会太厚导致笨重,无论是翻页还是拿在手中,都有一种恰到好处的质感。文字印刷清晰,字号大小也十分舒适,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装订也非常牢固,每一页都严丝合缝,翻阅起来毫不费力,不用担心书页散落。整体而言,这本书在外观和装帧上就给人一种非常值得珍藏的感觉,让人还没开始阅读,就已经被它的“颜值”所征服,迫不及待想要一探究竟。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收获,是它让我对我们祖先的智慧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敬畏。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些古老的术语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引导我去思考这些方法背后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宇宙观。作者在书中反复强调,这些占卜并非是简单的迷信,而是古人观察自然、探索生命规律的一种尝试。通过对天象、地理、人事等方面的细致观察,古人试图找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联系和规律。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对万物相互关联的深刻认识,是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将这些视为陈旧的“旧学”,而是开始尝试从更广阔的视角去理解它们,去感受古人那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这种认知上的升华,是我在这本书中最感动的收获,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评分我一直对历史上的那些神秘事物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一些关于古代智慧和占卜的记载,总觉得其中蕴含着我们现代人难以理解的深邃哲理。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第一眼就被它所吸引。封面设计透露出一种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打开它就能窥见一段尘封的历史。书中大量的插图都是精心绘制的,线条流畅,色彩淡雅,将那些古老的符号、星象图以及相关的器物都展现得栩栩如生。这些插图不仅仅是装饰,更是理解书中内容的绝佳辅助。例如,当书中介绍某种古老的占卜工具时,配上的精美图画就能让我们一目了然其构造和用途;当描述某种天文现象时,详细的星象图更是帮助我们快速理解其背后的运行规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重要历史文献和文物图片的引用,这些图片并非简单的复印,而是经过精心筛选和排版,与文字内容完美契合,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真实感。通过这些图文并茂的呈现方式,那些原本可能枯燥深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易于理解。
评分我是一个对细节非常看重的人,尤其是在阅读历史类书籍时,我非常关注内容的准确性和考证的严谨性。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作者在每一章节的结尾,都会附上详实的参考文献列表,包括书籍、论文、出土文物记录等等,这让我能够追溯到每一个观点的来源,也大大增强了我对书中内容的信任度。在很多关键的论述部分,作者还会引用多方面的史料进行对比和分析,并对不同观点的优劣进行详细的阐述,展现出一种非常严谨的学术态度。而且,作者并没有将这些学术性的考证过程写得晦涩难懂,而是用一种清晰、逻辑性强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即使不是专业研究者也能理解其论证过程。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一些模糊不清的历史问题时,所表现出的审慎态度,他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会详细分析现有证据,并给出可能的解释,而不是简单地断言。这种严谨求实的态度,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敬意。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它并非那种陈腐的学术论文体,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甚至带点故事性的方式来讲述。作者似乎是个非常善于讲故事的人,他能够将那些古老、复杂的概念,用非常贴近生活、易于理解的语言娓娓道来。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自己也置身于古代的某个角落,亲眼目睹那些事件的发生。作者在叙述中融入了大量的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这些故事性强的素材,让原本可能严肃的内容变得轻松有趣,也更容易让人产生共鸣。例如,在解释某个古代占卜原理时,作者会穿插一段与此相关的历史轶事,或是某个著名人物的经历,通过这些生动的例子,读者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个原理的意义和应用。这种叙述方式,既保留了知识的严谨性,又增添了阅读的趣味性,让我在不知不觉中就吸收了大量的知识,而且一点也不会觉得枯燥乏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