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 |
| 商品名称: | 曹集(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国学/古籍 书籍 |
| 作者: | 曹 ,中华书局辑部 |
| 定价: | 28.0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 出版日期: | 2018-04-01 |
| ISBN: | 9787101130928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32开 |
| 内容简介 | |
《曹集》分为诗集、文集、孙子注、附录四个部分,是曹著述及相关资料搜集得比较齐备的本子。该书是以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本《魏武帝集》为底本,稍加整理和补充而成的。增加的《孙子注》,取自《孙子十家注》。附录则有《三国志》魏武本纪(含裴松之注)、江耦所编《曹年表》以及节录自姚振宗《三国艺文志》的《曹著作考》。 |
| 编辑 | |
曹不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我国历声名赫赫的文学家。他用乐府旧题书写现实内容,开启了建安文学的新局面,被鲁迅称为“改造文章的祖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曹作品文笔苍劲有力,气势雄伟宏阔,感情浓烈纯厚。从这部集子里,你可以欣赏到“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美气派,可以看到他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动乱惨状的揭露,可以体会到他那“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博大胸怀,也可能感动于他那“投死为国,以义灭身”的政治抱负,以及“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进取精神。本书行销近六十年,迭经修订再版,是一部质量上乘的古籍整理作品。 |
作为一个历史系的学生,我一直试图在古典文献中寻找那些能够印证社会制度变迁的“硬核”材料。这套丛书里关于古代散文的选集,可以说提供了绝佳的辅助视角。它没有像选本那样只偏重于八大家的名篇,而是巧妙地穿插了大量关于州郡公文、私人信札、以及重要奏议的节选。比如,通过阅读不同朝代的“书论”和“铭文”,我能清晰地看到官方语言风格是如何一步步从先秦的古朴,演变为唐宋的典雅,再到明清的务实。这些文章的语言本身就是活的历史,它们记录的不仅是文人的才情,更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对国家大事的介入方式和思维定式。我发现,那些看似枯燥的官方文书,在特定选编者的眼光下,也折射出了政治斗争的微妙和权力结构的变迁。这套书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古典文学”边界的理解,它绝非仅限于诗词歌赋,而是涵盖了古代社会运作的方方面面。
评分我一直觉得,研究中国古代小说,似乎只能在白话文的成熟阶段才能找到乐趣,那些早期的文言小说总显得过于简略和说教。然而,这套丛书里关于志怪志人小说的选本,却让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景象。它展示了古代人看待世界、解释未解之谜的那种奇谲的想象力和朴素的哲学观。书中的选篇兼顾了文学性和史料性,不仅收录了《搜神记》这类经典,还把一些在地方志中零散记载的奇闻异事也做了汇编,并且用现代的史学观点进行了梳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在分析这些故事时,不仅仅是讲故事的趣味,更深入探讨了它们如何反映了汉代以降的宗教信仰、民间禁忌以及士大夫阶层对权力与道德的审视。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让我体会到了古典文学那永恒的生命力,它不再是陈旧的文本,而是古代社会的一个个生动的切片。
评分我原本对宋词的研究还停留在表面的赏析上,觉得无非是咏物抒情、婉约豪放的区分。直到我拿到了这本“基本丛书”里的《唐宋大家词选》,我才发现自己以往的认知是多么的肤浅。这本选本的厉害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收录了那些耳熟能详的名篇,更重要的是,它收录了大量的“小家”词作,并且配有极具考据价值的引言。通过对比苏辛的豪迈与周邦彦的精巧,再看看那些几乎被人遗忘的女性词人的细腻哀婉,我突然明白了词体在宋代是如何从诗歌的附属品,一步步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能够承载复杂情感的文学体裁的。书中的词文校勘也十分严谨,很多地方都指出了流传版本中的讹误,这对于做学术研究的人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位词人风格演变的梳理,不再是脸谱化的介绍,而是真正展现了他们在不同人生阶段,心境上的微妙变化,读起来酣畅淋漓,对提高审美层次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评分说实话,我对古代诗歌的兴趣一直集中在唐诗,对“诗史”的理解也仅限于杜甫的沉郁。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套丛书中的《汉魏六朝诗歌精选》,彻底颠覆了我的固有印象。我发现,在盛唐的万丈光芒之下,建安风骨和魏晋诗歌的奠基作用是何等重要!这本书的选目非常大胆,它没有回避那些被传统认为略显生涩或格律不够成熟的作品,反而通过详尽的注释,揭示了这些早期作品在格律探索、意象转换上所做的开创性努力。特别是对“三曹”诗歌中那种苍凉悲壮、直抒胸臆的风格的剖析,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在乱世之中,精神内核是如何被锤炼和坚守的。翻阅此书,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中国古典诗歌从质朴到典雅,那漫长而又充满张力的演变过程,这比单纯地背诵几首名篇要来得有价值一万倍。
评分这套“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着实是国学爱好者的一份厚礼,光是沉甸甸的份量和那泛着淡淡油墨香的纸张,就让人心生敬畏。我最近在琢磨魏晋风度,手上这本《世说新语》的选本,注释详实得令人拍案叫绝。它不仅仅是罗列了那些名士轶事,更重要的是,编者在旁边的批注中,巧妙地串联起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士人的思想脉络,甚至连那些看似随性的言谈背后,蕴含的深刻的“名教”与“自然”的张力都给解析出来了。比如讲到竹林七贤饮酒论玄,以前我总觉得那是洒脱不羁,但结合注释看,才知道那其实是士人面对黑暗政治的一种温和而又坚决的抵抗姿态。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极好,繁体字阅读起来虽然慢些,但那种韵味是简体字无法替代的,让人感觉仿佛真的回到了那个士林清议的时代。对于想深入理解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精神世界的读者来说,这套丛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绝对值得收藏,时不时翻阅一下,总能从中汲取到新的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