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觉悟 爱——在关系里修行
定价:30.0元
作者:杨力虹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40773724
字数:1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作者是佛法心理疗愈师,也是曾经历爱情、婚姻剧痛的当事者,现在,她愿用温柔的话语牵引你,带你走出伤害,穿越背叛。
2.关于爱情、亲子关系、人际交往、健康、工作、金钱的90个精彩问答,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答案。
3.爱是*难又*有价值的功课,让我们准备好,来看见那些盲目与纠结,来找到发自内心去爱的力量,喜乐、幸福和自在正在前方等着你。
内容提要
每一个人,都是一面镜子
每一段关系,都能成为觉悟的道场
心理疗愈师杨力虹
帮助你敞开自己、学会爱
为什么喜欢他,却不敢靠近?
嫁给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
害怕男友移情别恋
无性婚姻可以维持吗?
为了孩子,我该原谅他的外遇吗?
孩子和事业,选择哪个?
为什么对别人的建议反应强烈?
如何与身体上的衰老和白发和平共处?
如何面对强势上司?
周期性辞职,怎么回事?
朋友借钱,借还是不借?
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社交关系、健康、工作、金钱……在这本问答集里,心理疗愈师杨力虹老师,用温暖智慧的心为烦恼的人们指明努力的方向,给出幸福的答案。
目录
作者介绍
杨力虹,心理治疗师、作家,2009年创办心理疗愈平台“自在家园”。已治疗个案数千例、带领工作坊逾百个。另著有《男人病得不轻》,现在大的身心灵整合平台“心探索”开设心理专栏及答网友问。
文摘
1 为什么喜欢他,却不敢靠近
Q:我很容易在心里偷偷地喜欢一个人,可是却不敢跟他接触,有机会靠近的时候,就会想办法躲开;同时也怕他看上别的姑娘,心里被情绪折磨得煎熬难耐。周围的朋友也都是大龄的单身女性,也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做才能走出这个怪圈,找到自己的爱情呢?
A:亲爱的,佛法讲人生八苦里,其中有一苦:求不得苦。看见你自己编、导、演、观的独角戏了吗?跟那些被偷偷喜欢的人无关。他们还蒙在鼓里,你这边的内心情感戏早已经演得如火如荼,甚至都大结局了。暗恋、逃避、嫉妒、放弃……每段剧情总是相似,结局也无法不雷同。你爱上的是你想象中的他,只是你的感觉,并非真实,你还没有真正地看见他,如实、如是。
爱情和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甚至是两个家族的事,如果由一个人来演,肯定是没有办法演到大团圆结局的。
需要在潜意识层次探究的是:为什么不敢靠近?怕被伤害?怕被拒绝?怕被抛弃?不配得?自己不够好?这部分跟自己的成长环境,主要是原生家庭有关。也许,还有更残酷的问题需要面对:你真的想要一个伴侣吗?即使他比不上自己的父亲?
在信念系统里,找到你对情感的信念根源也非常必要,在你人生的路途上,那些隐性却力量强大的信念会经常跳出来充当指路标,打着自我保护的旗号,让你裹足不前。
因为没有深入地进行个案疗愈、清理,所以,我无法用头脑臆断你害怕的原因,我只能建议你在这两个层次上去下功夫探寻,看见真相,疗愈即刻发生。那些不配得、低价值,对自己严苛,觉得自己不够好的负向信念会被疗愈、清理、改写。
那时,自信、充满力量的你会有勇气从父母面前转身,走向那个被你喜欢的人,敞开心胸与他互动、连接、共振,像每对正常的恋人一样,不再被原生家庭巨大的牵引所束缚,不再被那些陈年旧伤所搅扰,波澜起伏。
看见走出这个怪圈的希望了吗?
很多人被怪圈所困,就像你说的那些大龄单身女性。在我看来,她们找不到爱情,是因为她们还没找回自己,也许她们还在错综复杂的、原生家庭序位的纠结中无法自拔,也许还在负面信念系统里打转、轮回。当然,当一个人没有改变的意愿时,怪圈也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毕竟她熟悉,她确信这个圈可以包裹和保护自己。人,总是对未知充满恐惧,这些耽溺在怪圈中的人,表面上也许她很积极地相亲,而心的怪圈却将自己紧锁,她不会放任何一个人进来。我经常对这样的人说:千年暗室,一光即明。打开一道缝,让阳光进来,让外人进来,也许会受伤,会痛,重要的是,屋子已经被光明充满,不再黑暗。冒这点险,是值得的。
一个没找回自己的人,当然不可能看见别人。自编自导自演自观的,全是自己。
很高兴,你有改变的意愿,不想再重复上演自己恐怕都已经看烦的老戏。冲出怪圈,指日可待。
祝福你!
2 嫁给你爱的人还是爱你的人
Q:我今年32 岁,正为情所困。因为我爱的人不可能跟我结婚,而爱我的人的确很适合婚姻。都说找个爱我的人结婚才会幸福,真的吗?
A:恕我直言:这不是真的。这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谬论。
你不会幸福的。即使爱你的人很适合婚姻。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爱着你爱的那个人,嫁给这个爱你的人。那么,你会拥有的是婚姻的外壳(也许这可以帮你脱下“剩女”的尴尬恶名),里面装的是冷冰冰的交换条件,也许,还装着一颗孤独而无奈的破碎之心。
这桩婚姻结果自然不会理想,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几率极高。
除非,你真的准备打开自己的心,与他相亲相爱。
如果你不能和爱你的人相爱,而只是要了那张结婚证,那真心地希望你们不要孩子,因为,我不愿看见一个无助的孩子纠结于父母的矛盾情感里,无法成为自己。我也不希望他多年以后发出“父母是祸害”的绝望呐喊!如果你执意在不爱丈夫的婚姻里生下孩子的话,那
你现在就可以替你的孩子预约20 年后的心理咨商了。
给孩子好的礼物只有:恩爱的父母。
如果你能敞开心,放下成见,丢掉自保的恐惧,抛弃自以为是的骄傲,以本来的样子去接受那个愿意伴你一生的人,尊重他的生命,感激他的付出,感恩他的陪伴。那么,你的婚姻会从此不同。
爱情,是两个人真正地彼此看见,是两颗敞开的心,无惧地彼此连接。
祝福你能嫁给一个相爱的人。
……
序言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需要投入精力的,它并非那种可以轻松翻过、只留下些许模糊印象的消遣读物。它需要你带着笔和笔记本去阅读,因为书中的许多洞见如同金块,散落在文字的沙砾之中,需要你亲自去淘洗和打磨。每当我感到迷茫或在人际关系中遭遇瓶颈时,我总会不自觉地重新翻开它,通常不是从头开始,而是随机翻到某一页,然后神奇地发现,那个精准地描述我此刻困境的段落总会跃入眼帘。这种仿佛具有“指向性”的文字,让我觉得这本书更像一个定制的工具,而不是一个静态的文本。它不是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提供了一整套探寻属于自己答案的工具箱,教会我们如何成为自己生命中最专业的修缮师。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像一股清泉,汩汩地流淌进我疲惫的心田。初读之下,我便被那种深沉而又充满力量的语调所吸引。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也没有故作高深的理论说教,而是以一种近乎耳语的亲切感,将那些藏在生活最深处的困惑一一剖开,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仿佛能看到作者在字里行间,用她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与人之间微妙的互动模式,那些我们习惯性地回避、却又反复在生活中上演的剧本。每一次翻页,都像是一次与自我的深度对话,那些曾经被我视为“别人”的问题,此刻却清晰地映照出自身的影子。这种感觉是复杂而又令人振奋的,它带来的不是压迫感,而是一种被理解后的释放。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在吸收知识,不如说是在经历一场温柔的洗礼,让那些被日常琐事蒙蔽的眼睛,重新看到了事物本来的面貌,那种清晰感,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读完此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在此之前,我总是习惯于从“对错”的二元框架去看待人际冲突,总是在寻找那个应该负责的“施害者”和“受害者”。但这本书却像一个高明的魔术师,轻轻一挥手,将整个框架颠覆了。它教会我关注的是“能量的流动”和“未被满足的需求”,而不是表面的言语交锋。这种转变是颠覆性的,它把解决问题的焦点从外部拉回到了内部。我开始在与他人的互动中,不再急于反驳或辩解,而是像一个沉静的侦探,去探究对方行为背后的那份脆弱和渴望。这种新的视角带来了极大的平静,因为当你不把每一次互动都视为一场战斗时,内心的战火自然就熄灭了。它不是教你如何“赢得”争吵,而是教你如何“超越”争吵本身。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极其巧妙,它不像传统书籍那样线性推进,而是像一幅层层叠叠的、充满细节的地图。每一章节的过渡都自然得让人感觉不到刻意的痕迹,然而当你回过头看时,会发现作者早已不动声色地引导你走过了一段完整的心理旅程。我特别欣赏它对“情境”的捕捉能力。那些例子,不是那种脱离生活太远的、空洞的案例分析,而是活生生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对话、眼神的交锋、以及那些未说出口的期待与失落。它强迫你去暂停,去审视那些你以为早已“处理完毕”的情绪残渣。这种深度的内省,让人在阅读时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来,深吸一口气,然后才能鼓起勇气继续往下读。这哪里是看书,分明是走过了一个个布满暗礁的内心海域,每走一步都小心翼翼,但每走一步,都感觉自己更接近了那个渴望自由的彼岸。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有一种独特的韵律感,时而如哲人般深邃,时而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在娓娓道来,带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与幽默。我尤其喜欢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话题时的坦诚。她从不粉饰太平,直面人性的幽暗与矛盾,但这坦诚并非为了控诉,而是为了接纳。这种“接纳”的姿态,让人倍感安全。在许多关于成长的书里,总有一种潜台词是“你应该做得更好”,但这本书却说:“你现在这样,已经很好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带着这份‘不完美’走向更深的地方。”这种支持性的基调,极大地消解了阅读过程中的自我苛责。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成长不是变成另一个人,而是更彻底地成为现在的自己。这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比任何激烈的口号都更具穿透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