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 | 漫画新手启 萌 Q版人物素描技法教程|8046543 |
| 图书定价: | 22元 |
| 图书作者: | MCOO动漫 |
| 出版社: | 人民邮电出版社 |
| 出版日期: | 2018/7/1 0:00:00 |
| ISBN号: | 978711548329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144 |
| 版次: | 1-1 |
| 内容简介 |
| 我们在看动漫作品的时候,常常会被人物夸张的造型和生动的形象所吸引,有没有想过有朝一日你也能绘制出心中的角色?其实,梦想离我们并不遥远!本系列图书将带领你走进漫画的大门,让你从零开始一点一滴地学习和积累动漫绘画方面的知识。 全书分为4篇,共10章内容:第 1篇包含了第 1章的内容,主要介绍了Q版人物的特点,让大家能够了解什么样的动漫人物才算是Q版人物;第 2篇包含第 2~5章的内容,本篇分别从五官和头发的细节绘画、五官和表情的内在联系、动态表现和头身比表现等方面讲解了如何塑造Q版人物的身体;第3篇包含第6~7章的内容,重点讲解了Q版人物基本动作的表现和不同类型Q版人物的绘制;第4篇包含第8~10章的内容,本篇则是特质Q版人物和不同年龄段Q版人物的创作实例,同时讲解了如何进行人物设定。 本书讲解系统,图例丰富,适合初、中级漫画爱好者作为自学用书,也适合相关动漫专业作为培训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 |
| 目录 |
第 1篇 开启漫画Q版人物之路 第 1章 漫画Q版人物应该具备哪些特点? 1.1 按比例缩放人物 7 普通漫画人物的头身比8 Q版人物的头身比 8 1.2 将人物身体可爱化 10 躯干的变化10 四肢的变化11 1.3 将人物面部可爱化12 脸型的变化12 1.4 将人物表情夸张化14 夸张的表情让人物更加活泼 14 夸张的表情让人物更加生动14 夸张的表情让人物更加丰满15 1.5 缩放人物道具 15 道具与人体比例要合适15 要突出道具的特征16 第 2篇 构造漫画Q版人物身躯 第 2章 有头有脸的细节绘画 2.1 面部五官的表现 17 眉毛17 眼睛18 鼻子 19 嘴巴21 耳朵23 2.2 人物脸型的表现 25 瓜子脸 25 圆脸 25 方脸26 由字脸26 其他脸型 26 2.3 头发发型的表现27 短发的表现28 长发的表现29 其他发型30 2.4 头发发色的表现31 黑色31 棕色31 金黄色31 其他颜色32 2.5 人物头部绘制练习33 练习1 35 练习2 35 练习3 35 第3章 五官和表情的内在联系 3.1 从眉毛和眼睛的组合看变化 36 3.2 从面部的五官配合来丰富表情 38 3.3 从五官的变化体现人物的情绪 40 正面情绪的表现 40 负面情绪的表现 41 3.4 Q版人物表情绘制实例 43 喜43 害羞44 怒45 哀46 吃惊47 面部表情的符号化48 第4章 人物动态的生动表现 4.1 手部的表现51 手掌51 手背52 4.2 手臂的表现53 伸直的手臂 53 弯曲的手臂 53 手臂的动态表现54 4.3 脚部的表现55 脚部形态 55 脚部动作与表现55 4.4 腿部的表现56 腿部形态56 腿部的动态表现 56 4.5 身体的表现 57 身体简化 57 身体表现 57 Q版男生的表现 59 Q版女生的表现 59 第5章 人物的头身比是重中之重 5.1 2头身Q版人物的表现 61 比例划分详解 61 人物绘制范例 61 5.2 3头身Q版人物的表现 62 比例划分详解 62 人物绘制范例 62 5.3 4头身Q版人物的表现 63 比例划分详解 63 人物绘制范例64 5.4 5头身Q版人物的表现 65 比例划分详解65 人物绘制范例65 第3篇塑造漫画Q版人物形象 第6章 学会绘制人物的基本动作 6.1 人物基本动态 66 站66 坐67 走68 跳69 跪70 躺70 趴 71 6.2 Q版人物基本动态的表现 72 站姿的表现72 坐姿的表现73 走姿的表现 74 跑的动作表现75 跳的动作表现76 6.3 Q版人物动态练习77 唱歌 78 立正78 迎宾79 发呆 80 手舞足蹈81 第7章 快速上手绘制各种Q版人物 7.1 了解人物类型的特质及服饰表达 83 7.2 人物类型的表现 85 7.3 认识人物的类型87 腼腆类88 阳光类 89 文静类90 拘谨类 91 活泼类 92 傲慢类93 冷漠类94 7.4 不同类型的Q版人物的绘制 95 腼腆类95 阳光类96 文静类97 拘谨类98 腹黑类99 第4篇 学会创作漫画Q版人物 第8章 特质Q版人物的表现 8.1 通过衣着风格来表现 100 制服类101 复古类102 宴会类103 华丽类105 8.2 通过饰品搭配来表现107 帽子(头饰)107 手套108 耳环108 腰带109 鞋子110 其他配饰111 个性服饰112 8.3 通过习惯姿势来表现 113 高gui公主113 女巫113 战士113 武士114 啦啦队女孩 114 服务员114 8.4 特质Q版人物创作实例 115 穿着和服的小女孩 115 穿着校服的小女孩116 高gui富家女117 女服务员118 第9章 配合人物设定来表现人物动态 9.1 配合人物的发型119 9.2 配合人物的表情120 9.3 配合人物的情绪121 动作传递人物情绪121 情绪使画面内容充实121 9.4 配合人物的衣着122 9.5 配合画面的设定124 9.6 Q版人物动态创作实例125 跳跃126 跳舞127 第 10章 Q版人物绘制实战 10.1 不同年龄段的Q版人物的表现128 婴幼儿128 少年129 青年130 中年131 老年132 10.2 绘制实例133 实例1 133 实例2 135 实例3 137 实例4 139 实例5 141 实例6 142 实例7 143 |
我是一个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接触的素描教材多是写实派的古典静物或者人体解剖,对于风格化的学习材料总是持保留态度,总觉得它们不够“严谨”。但是,这本教程成功地打破了我的偏见。它在教授Q版风格的技法时,对于人体结构的基本遵循并没有放松。比如,在简化四肢比例时,作者清晰地标注了“在保持关节功能性不变的前提下,如何进行夸张和压缩”。这说明作者非常清楚,风格化的基础依然是建立在扎实的解剖学之上的,只是在表现形式上做了艺术处理。书中对“动态捕捉”的讲解也特别到位,它用一系列动态草图来展示人物在跑步、跳跃、跌倒等动作中,身体重心的转移和关节的弯曲点,即便角色被画得很Q萌,其动态的逻辑依然是准确且富有张力的。这对于我这种需要将风格化融入到商业设计项目中的人来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兼顾了艺术表现力和技术准确性的参考。
评分坦白说,我买过很多关于“入门”的绘画书籍,大部分都只能陪你度过最初几页的新鲜感,很快就会因为内容过于浅显或者进度跳跃太大而被我束之高阁。然而,这本教材的“循序渐进”做得极其出色,它就像一位耐心十足的老师,全程陪跑。最初几章从最基础的线条练习和基础几何体开始,非常稳健,没有急着跳到人物面部,而是先让你熟悉握笔的手感和控制力。然后才慢慢过渡到五官的简化和组合,每一步都有“练习挑战”环节,让你立刻动手实践。最让我满意的是,它在不同的章节里,会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点,比如在讲解头发的绘制时,会再次用到之前学过的光影原理和体积塑造技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闭环。这种反复的巩固和知识点的相互印证,让学习的知识点不容易遗忘,而是融会贯通。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一本能让我保持如此高昂学习动力的教程了,这本书的结构设计,无疑是成功的关键所在。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日系动漫风格的插画,总觉得自己的线条总是僵硬板滞,画出来的人物脸部表情总是“死气沉沉”的。在网上搜寻各种速成教程时,无意中发现了这本,原本只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下单的,没想到它给我带来了巨大的启发。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对于“神态”的捕捉,书中用了很多篇幅讲解如何通过眼角、嘴角、眉毛的细微变化来表达复杂的情绪。比如,书中详细拆解了“疑惑”、“不屑”和“惊喜”这三种状态下,面部肌肉群是如何协同作用的,并且配上了极其细致的解剖结构图,这比我以前看过的任何教案都来得直观和透彻。它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照猫画虎”的表面,而是深入到了造型背后的逻辑。我照着书上的步骤尝试画了一个带有嘲讽意味的侧脸,惊喜地发现,仅仅通过调整下颌线的角度和鼻翼的阴影处理,人物的性格就立刻鲜活了起来。这种底层逻辑的讲解,对于想真正建立自己绘画体系的人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我感觉自己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终于明白为什么别人的作品总能自带“气场”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是没得说,封面色彩鲜亮,插图那种灵动劲儿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收到包裹的时候就觉得特别惊喜,比图片上看起来还要精致。内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摸起来滑滑的,油墨印得也很清晰,完全没有那种廉价感。作为一个长期混迹于手绘圈子的人,我深知好的印刷质量对于学习绘画有多重要,这本教材在这一点上处理得非常到位,让人爱不释手,光是翻阅的过程都成了一种享受。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布局非常人性化,不是那种密密麻麻全是文字的枯燥教科书,而是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初学者看起来完全没有压力。很多教程书籍都会犯的错误,比如关键步骤解释不清或者图片分辨率太低,在这本书里完全没有出现。尤其是那些示范图例,线条流畅自然,细节处理得恰到好处,那种“跃然纸上”的感觉,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拿起笔来模仿。可以看得出来,作者在设计这本教材时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艺术品,对于提升读者的学习热情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翻到后面的内容,看看那些素描的秘密了。
评分对于我这种“手残党”来说,学习绘画最大的障碍永远是“透视”和“光影”这两个拦路虎,每次画到结构复杂的场景或者需要表现体积感的时候,我就会彻底抓瞎。这本书在处理这些硬核技术问题上,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它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几何公式,而是非常巧妙地用“空间盒子”和“光线追踪”的概念来比喻和解释。例如,在讲解如何画出圆润的头部时,作者不是简单地说“画个球”,而是用多角度的光源照射在一个虚拟球体上的效果图,清晰地展示了高光、亮面、灰面、暗面和反光之间的过渡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将这些理论知识无缝衔接到Q版人物的绘制中,告诉你如何在保持可爱风格的前提下,依然能够准确地塑造出符合空间规律的形体。我用书中的方法尝试画了一个打着侧逆光的小人,之前总是画得像个平面贴纸,现在能明显感受到那种三维的立体感和空气感了。这部分的讲解逻辑性极强,层层递进,让人感觉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变得清晰可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