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

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杨树山 著
图书标签:
  • 漫画
  • 漫画鉴赏
  • 漫画创作
  • 绘画
  • 艺术
  • 设计
  • 文化
  • 兴趣
  • 教程
  • 技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夜语笙箫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5057630
商品编码:3008919947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5-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

定价:15.00元

作者:杨树山

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215057630

字数:

页码:2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塑造大学生文化品位、优美格调提升高校素质教育的水平和层次。学界名家叶嘉莹、范曾担纲总顾问。倾力打造通识课精品教材。

内容提要


漫画,顾名思义,是一种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漫无边际的画种。它取材于社会生活,依靠变形、夸张、比喻等手法加以表现,或是评议,或是表达思想,或是传递信息,或是单纯的幽默……《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从漫画的定义开始,较全面地介绍了漫画的种类、特点、历史以及创作规律和技巧等,是一本通俗详尽的漫画精品教材。

目录


前言/1
讲 漫画的含义/1
一、漫画的定义/1
二、漫画的由来/6

第二讲 漫画的种类/13
一、按形式分类/13
二、按表现手法分类/23
三、按题材分类/28
四、按创作工具分类/32
五、按读者对象分类/32

第三讲 漫画的特点和功能/34
一、漫画的特点/34
二、漫画的功能/42

第四讲 漫画是内容美与形式美的统一/47
一、漫画的内容美/47
二、漫画的形式美/54
三、内容美和形式美的统一/61

第五讲 漫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64
一、笔/64
二、纸/67
三、尺子/68
四、颜料/68
五、墨水/70
六、修正白(白颜色)/70
七、网点纸/71
八、橡皮/72
九、拷贝箱/72

第六讲 漫画的绘制技法/74
一、人物设计/74
二、文字与符号/83
三、透视/84
四、网点纸的使用/87
五、上色/89

第七讲 漫画的入门方法/91
一、基本功的学习/91
二、漫画的构思/96
三、漫画标题/99
四、要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104
五、画自己熟悉的生活/105
六、减少漫画“撞车”/107
七、漫画作品要注意的一些问题/108
八、了解漫画读者群状况/110

第八讲 评议漫画/113
一、评议漫画的发展概况/113
二、评议漫画的特点/122
三、评议漫画的作用/126

第九讲 幽默漫画/130
一、幽默漫画的概念及类别/130
二、国际幽默漫画艺术简介/135
三、幽默漫画的创作/136

第十讲 连环漫画/146
一、外国连环漫画的发展/147
二、我国连环漫画的概况/150
三、连环漫画的创作基本功/160

第十一讲 水墨漫画/167
一、水墨漫画的含义/167
二、水墨漫画的发展/172
三、水墨漫画的创作要求/174
四、水墨漫画的创作要点/177

第十二讲 肖像漫画/178
一、肖像漫画概述/178
二、肖像漫画的种类/181
三、肖像漫画的创作/186

第十三讲 科技漫画/190
一、科技漫画的种类/190
二、我国科技漫画发展概况/191
三、科技漫画的社会功用/192
四、科技漫画创作的基本要求/193
五、科技漫画的创作、传播需要社会的支持/198

第十四讲 漫画形象欣赏/201
一、菲利克斯/201
二、阿达姆松/201
三、小熊维尼·菩/203
四、米老鼠/205
五、丁丁/205
六、亨利/207
七、大力水手/207
八、唐老鸭/209
九、超人/210
十、兔巴哥/210
十一、猫和老鼠/212
十二、史努比/212
十三、铁臂阿童木/214
十四、菲卢特克教授/215
十五、蓝精灵/215
十六、机器猫/217
十七、齐奇/219
十八、樱桃小丸子/220
十九、蜡笔小新/220
附录 台湾漫画介绍/223
一、台湾漫画简史/223
二、台湾漫画家介绍/225
三、台湾漫画发展的原因/230

作者介绍


文摘


漫画已经有300余年的发展历史了。漫画是在影视书报刊等媒体中展示多,流行广,吸引人的绘画艺术。除了传媒,我们在服饰、玩具、文具等许多领域也能经常见到漫画形象。可以这样说,社会越发达,漫画发展就越迅速。漫画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征服了我们,在我们的精神生活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那么,什么是漫画呢?在了解漫画的定义之前,让我们先看几件漫画作品。图1、图2、图3是我国不同时期的漫画作品。图1是漫画家华君武的作品。那时正值第三次革命战争时期,撕毁了他自己签订的各种协定,也撕破了脸皮,悍然发动了内战,于是,他就成为漫画家们讽刺的对象。画中,虽手执和平盾牌,实际却磨刀霍霍,杀气腾腾,非常概括、非常形象地描绘出的所作所为。当时,常吃败仗,一般都画他用纱布绑扎着,表示他受伤了。华君武在设计形象时,突破了以往的模式,使形象更加狡猾、伪善。20世纪30年代他在上海看到许多流氓,大概因为他们荒唐的夜生活,太阳穴上都贴着一块大拇指甲大小的头痛膏药。一般正经的人是从不贴的。华君武认为的历史和他的政治手腕都带有流氓性,加上那时在战场上屡吃败仗,想必他会头痛不止,于是,的头上就被画家贴上了膏药。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个贴着头痛膏药的“蒋肿痛”形象进入了老百姓的视野。

序言



跨界探索:视觉叙事与数字媒体的未来图景 一、 图像的语言:从符号到叙事结构 本书旨在深入剖析视觉艺术的底层逻辑,探究图像如何超越单纯的记录功能,构建起复杂而有力的叙事体系。我们不局限于单一媒介,而是将焦点置于跨学科的交汇点,特别是那些利用图像进行深度信息传递和情感共鸣的领域。 第一部分:视觉符号学的解析 本部分将从符号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解构视觉元素(点、线、面、色彩、肌理)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意义生成机制。我们将探讨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在静态与动态图像中的转换,并引入皮尔斯的图像分类法,分析描绘性、图标性和象征性图像在传播效率上的差异。重点分析摄影艺术中,通过构图的张力、景深的运用以及光影的雕塑感,如何实现对现实的超越与重构。我们将研究经典摄影作品,如安塞尔·亚当斯的自然光影探索,以及辛迪· Sherman 对身份构建和角色扮演的解构主义尝试。 第二部分:动态叙事的时间性 动态图像的魅力在于其对时间的驾驭能力。本章将聚焦于电影语言学的核心,细致剖解电影剪辑的节奏感与叙事功能。从爱森斯坦的蒙太奇理论(吸引式、思想式)到戈达尔的跳切,探讨不同剪辑手法如何直接影响观众的心理预期和信息吸收速度。我们还将深入分析动画制作中的“时间膨胀”和“时间压缩”技巧,尤其是在非写实风格作品中,如何利用夸张的运动轨迹和关键帧设计来强化情绪的表达,而非仅仅是动作的复刻。此外,本节还会探讨纪录片中,非线性叙事结构对观众主动参与构建意义的挑战。 二、 界面设计与人机交互中的视觉效能 随着信息爆炸时代的到来,用户界面的视觉组织能力直接决定了信息的获取效率。本书的这一部分,将目光投向用户体验(UX)设计和信息可视化领域,探讨如何在有限的屏幕空间内,通过精妙的视觉设计来引导用户行为和理解复杂数据。 第三部分:信息架构的视觉化 我们摒弃对扁平化设计美学的简单推崇,转而关注信息层级和认知负荷的关系。本章将系统梳理数据可视化的原则,从如何选择最恰当的图表类型(如桑基图、热力图、力导向图)来避免“图表噪音”,到色彩心理学在指示功能和美学吸引力之间的平衡。重点分析地理信息系统(GIS)可视化中的投影失真问题,以及如何在地图上有效地叠加多维度数据。 第四部分:交互动效与沉浸式体验 交互动效不再是锦上添花的装饰,而是连接用户意图与系统反馈的关键桥梁。本节将深入研究微交互(Microinteractions)的设计哲学,即在按钮点击、加载等待等瞬间,如何通过细微的动画反馈来建立系统的“人性化”感知。我们还将探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环境下的空间叙事挑战,例如如何在三维空间中建立清晰的视线引导,以及如何利用空间音频和触觉反馈来增强沉浸感,构建超越传统屏幕界限的感知体验。 三、 艺术思潮与当代图像的权力结构 图像的生产与消费从来都与社会权力结构紧密相连。本部分将采取批判性的视角,审视当代艺术实践中,图像如何被用作质疑、颠覆和重建社会规范的工具。 第五部分:后现代的图像迷宫 我们将考察波德里亚的拟像理论,分析在社交媒体和深度伪造(Deepfake)技术盛行的当下,真实与复制之间的界限如何彻底消融。重点分析挪用(Appropriation)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新含义,例如艺术家如何通过重新语境化大众文化符号,来挑战原创性的概念和知识产权的边界。同时,本章也会探讨故障艺术(Glitch Art)作为一种美学宣言,其对数字媒介固有缺陷的赞颂,以及这种“不完美”如何成为一种抵抗主流完美主义的策略。 第六部分:身份政治与身体的呈现 图像在构建和解构身份认同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力量。本节将聚焦于当代摄影与影像艺术中对边缘化群体的关注。我们将分析女性主义艺术实践中,如何通过对身体的自主描绘,反抗被凝视的客体化地位;以及酷儿艺术如何利用图像的模糊性,挑战二元对立的性别范式。此外,我们还将讨论纪实性肖像的伦理困境,即在追求真实记录的同时,如何平衡被摄者的尊严与公众的知情权,特别是对于涉及创伤记忆的图像,其展示的边界和责任。 结语:面向未来的视觉素养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一种对视觉信息高度敏感的批判性素养。在信息洪流中,理解图像的生成逻辑、技术支撑以及其背后的权力意图,是当代社会个体生存的关键能力。我们希望读者能够从被动的接收者,转变为能够驾驭和创造有效视觉语言的积极参与者。这不仅关乎艺术审美,更关乎理解我们所处的数字文明的本质。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名对漫画抱有浓厚兴趣,但又缺乏系统性知识的爱好者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总是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漫画技巧的零散信息,但总觉得不成体系,难以消化。而《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这个书名,恰恰点明了它将提供一种结构化的学习路径。我尤其好奇“十四讲”这个概念,不知道每一讲会侧重于漫画的哪个方面?是人物的骨骼比例、表情的细微变化,还是场景的透视构图?又或者是叙事节奏的把控,对话的设计,乃至于色彩的运用和风格的形成?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通过这十四讲的学习,我是否能从一个纯粹的观众,蜕变成一个能初步理解漫画艺术语言,甚至尝试自己创作的人。

评分

我之前尝试过几次自己画漫画,但总觉得画出来的人物比例奇怪,故事也讲不顺畅,最后总是半途而废。《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这个书名,无疑给我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种非常实操性的创作指南。比如,关于人物造型的设计,会不会有详细的讲解,从基础的体块到复杂的肌肉结构?关于场景的描绘,如何才能让画面充满空间感和故事性?更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将零散的创意,编织成一个有逻辑、有吸引力的故事情节?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克服我创作瓶颈的钥匙,让我的漫画梦想不再只是纸上谈兵。

评分

不得不说,《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这个书名,在我脑海里勾勒出了一幅相当宏伟的图景。我一直觉得,优秀的漫画作品不仅仅是简单的图画加上文字,它更像是一种综合的艺术表达。它融合了绘画的技巧、文学的叙事、电影的镜头语言,甚至还能传递出音乐般的节奏感。我非常渴望了解,在这本书里,作者是如何将这些元素一一拆解,又如何将它们巧妙地组合起来,最终形成一幅幅引人入胜的漫画作品的。这本书会不会深入讲解如何去“读懂”一部漫画?如何去体会作者在画面细节中隐藏的心思?又或者,它会指导读者如何将脑海中的想法,通过笔触转化为能够打动人心的故事?

评分

作为一名潜水多年的漫画迷,我对漫画的喜爱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我开始思考,是什么让一些漫画能够经久不衰,成为经典?是那些深入人心的角色,还是那些发人深省的主题?《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这个书名,让我看到了一个深入探索漫画核心价值的可能性。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停留在技法层面,更能触及到漫画的灵魂。它会不会探讨漫画的社会意义?漫画如何反映时代精神?又或者,它会揭示那些伟大的漫画家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内,创造出无限的想象空间,并与读者建立起深层的情感连接?

评分

最近迷上了漫画,本来只是随手翻翻,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偶然间看到一本叫做《漫画鉴赏与创作十四讲》的书,虽然还没来得及细看,光看书名就觉得它很吸引人。我一直对漫画的世界充满好奇,总觉得这些线条和色彩背后隐藏着无数的可能性,能构建出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这本书如果真的能像书名所说的那样,从鉴赏和创作两个角度来剖析漫画,那对我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我特别期待它能讲解一下那些我喜欢的漫画作品,究竟是怎么做到让人如此着迷的。是角色设计上的巧妙?还是剧情编排上的神来之笔?亦或是分镜的运用,能够精准地抓住观者的情绪?我脑子里有太多太多的疑问,希望这本书能一一解答。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