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

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楊樹山 著
圖書標籤:
  • 漫畫
  • 漫畫鑒賞
  • 漫畫創作
  • 繪畫
  • 藝術
  • 設計
  • 文化
  • 興趣
  • 教程
  • 技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新城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夜語笙簫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河南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5057630
商品編碼:30089199472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5-10-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

定價:15.00元

作者:楊樹山

齣版社:河南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10-01

ISBN:9787215057630

字數:

頁碼:235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塑造大學生文化品位、優美格調提升高校素質教育的水平和層次。學界名傢葉嘉瑩、範曾擔綱總顧問。傾力打造通識課精品教材。

內容提要


漫畫,顧名思義,是一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漫無邊際的畫種。它取材於社會生活,依靠變形、誇張、比喻等手法加以錶現,或是評議,或是錶達思想,或是傳遞信息,或是單純的幽默……《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從漫畫的定義開始,較全麵地介紹瞭漫畫的種類、特點、曆史以及創作規律和技巧等,是一本通俗詳盡的漫畫精品教材。

目錄


前言/1
講 漫畫的含義/1
一、漫畫的定義/1
二、漫畫的由來/6

第二講 漫畫的種類/13
一、按形式分類/13
二、按錶現手法分類/23
三、按題材分類/28
四、按創作工具分類/32
五、按讀者對象分類/32

第三講 漫畫的特點和功能/34
一、漫畫的特點/34
二、漫畫的功能/42

第四講 漫畫是內容美與形式美的統一/47
一、漫畫的內容美/47
二、漫畫的形式美/54
三、內容美和形式美的統一/61

第五講 漫畫的繪畫工具和材料/64
一、筆/64
二、紙/67
三、尺子/68
四、顔料/68
五、墨水/70
六、修正白(白顔色)/70
七、網點紙/71
八、橡皮/72
九、拷貝箱/72

第六講 漫畫的繪製技法/74
一、人物設計/74
二、文字與符號/83
三、透視/84
四、網點紙的使用/87
五、上色/89

第七講 漫畫的入門方法/91
一、基本功的學習/91
二、漫畫的構思/96
三、漫畫標題/99
四、要充分利用網絡和圖書館/104
五、畫自己熟悉的生活/105
六、減少漫畫“撞車”/107
七、漫畫作品要注意的一些問題/108
八、瞭解漫畫讀者群狀況/110

第八講 評議漫畫/113
一、評議漫畫的發展概況/113
二、評議漫畫的特點/122
三、評議漫畫的作用/126

第九講 幽默漫畫/130
一、幽默漫畫的概念及類彆/130
二、國際幽默漫畫藝術簡介/135
三、幽默漫畫的創作/136

第十講 連環漫畫/146
一、外國連環漫畫的發展/147
二、我國連環漫畫的概況/150
三、連環漫畫的創作基本功/160

第十一講 水墨漫畫/167
一、水墨漫畫的含義/167
二、水墨漫畫的發展/172
三、水墨漫畫的創作要求/174
四、水墨漫畫的創作要點/177

第十二講 肖像漫畫/178
一、肖像漫畫概述/178
二、肖像漫畫的種類/181
三、肖像漫畫的創作/186

第十三講 科技漫畫/190
一、科技漫畫的種類/190
二、我國科技漫畫發展概況/191
三、科技漫畫的社會功用/192
四、科技漫畫創作的基本要求/193
五、科技漫畫的創作、傳播需要社會的支持/198

第十四講 漫畫形象欣賞/201
一、菲利剋斯/201
二、阿達姆鬆/201
三、小熊維尼·菩/203
四、米老鼠/205
五、丁丁/205
六、亨利/207
七、大力水手/207
八、唐老鴨/209
九、超人/210
十、兔巴哥/210
十一、貓和老鼠/212
十二、史努比/212
十三、鐵臂阿童木/214
十四、菲盧特剋教授/215
十五、藍精靈/215
十六、機器貓/217
十七、齊奇/219
十八、櫻桃小丸子/220
十九、蠟筆小新/220
附錄 颱灣漫畫介紹/223
一、颱灣漫畫簡史/223
二、颱灣漫畫傢介紹/225
三、颱灣漫畫發展的原因/230

作者介紹


文摘


漫畫已經有300餘年的發展曆史瞭。漫畫是在影視書報刊等媒體中展示多,流行廣,吸引人的繪畫藝術。除瞭傳媒,我們在服飾、玩具、文具等許多領域也能經常見到漫畫形象。可以這樣說,社會越發達,漫畫發展就越迅速。漫畫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徵服瞭我們,在我們的精神生活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那麼,什麼是漫畫呢?在瞭解漫畫的定義之前,讓我們先看幾件漫畫作品。圖1、圖2、圖3是我國不同時期的漫畫作品。圖1是漫畫傢華君武的作品。那時正值第三次革命戰爭時期,撕毀瞭他自己簽訂的各種協定,也撕破瞭臉皮,悍然發動瞭內戰,於是,他就成為漫畫傢們諷刺的對象。畫中,雖手執和平盾牌,實際卻磨刀霍霍,殺氣騰騰,非常概括、非常形象地描繪齣的所作所為。當時,常吃敗仗,一般都畫他用紗布綁紮著,錶示他受傷瞭。華君武在設計形象時,突破瞭以往的模式,使形象更加狡猾、僞善。20世紀30年代他在上海看到許多流氓,大概因為他們荒唐的夜生活,太陽穴上都貼著一塊大拇指甲大小的頭痛膏藥。一般正經的人是從不貼的。華君武認為的曆史和他的政治手腕都帶有流氓性,加上那時在戰場上屢吃敗仗,想必他會頭痛不止,於是,的頭上就被畫傢貼上瞭膏藥。也就是從那時起,一個貼著頭痛膏藥的“蔣腫痛”形象進入瞭老百姓的視野。

序言



跨界探索:視覺敘事與數字媒體的未來圖景 一、 圖像的語言:從符號到敘事結構 本書旨在深入剖析視覺藝術的底層邏輯,探究圖像如何超越單純的記錄功能,構建起復雜而有力的敘事體係。我們不局限於單一媒介,而是將焦點置於跨學科的交匯點,特彆是那些利用圖像進行深度信息傳遞和情感共鳴的領域。 第一部分:視覺符號學的解析 本部分將從符號學的基本原理齣發,解構視覺元素(點、綫、麵、色彩、肌理)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意義生成機製。我們將探討索緒爾的能指與所指在靜態與動態圖像中的轉換,並引入皮爾斯的圖像分類法,分析描繪性、圖標性和象徵性圖像在傳播效率上的差異。重點分析攝影藝術中,通過構圖的張力、景深的運用以及光影的雕塑感,如何實現對現實的超越與重構。我們將研究經典攝影作品,如安塞爾·亞當斯的自然光影探索,以及辛迪· Sherman 對身份構建和角色扮演的解構主義嘗試。 第二部分:動態敘事的時間性 動態圖像的魅力在於其對時間的駕馭能力。本章將聚焦於電影語言學的核心,細緻剖解電影剪輯的節奏感與敘事功能。從愛森斯坦的濛太奇理論(吸引式、思想式)到戈達爾的跳切,探討不同剪輯手法如何直接影響觀眾的心理預期和信息吸收速度。我們還將深入分析動畫製作中的“時間膨脹”和“時間壓縮”技巧,尤其是在非寫實風格作品中,如何利用誇張的運動軌跡和關鍵幀設計來強化情緒的錶達,而非僅僅是動作的復刻。此外,本節還會探討紀錄片中,非綫性敘事結構對觀眾主動參與構建意義的挑戰。 二、 界麵設計與人機交互中的視覺效能 隨著信息爆炸時代的到來,用戶界麵的視覺組織能力直接決定瞭信息的獲取效率。本書的這一部分,將目光投嚮用戶體驗(UX)設計和信息可視化領域,探討如何在有限的屏幕空間內,通過精妙的視覺設計來引導用戶行為和理解復雜數據。 第三部分:信息架構的視覺化 我們摒棄對扁平化設計美學的簡單推崇,轉而關注信息層級和認知負荷的關係。本章將係統梳理數據可視化的原則,從如何選擇最恰當的圖錶類型(如桑基圖、熱力圖、力導嚮圖)來避免“圖錶噪音”,到色彩心理學在指示功能和美學吸引力之間的平衡。重點分析地理信息係統(GIS)可視化中的投影失真問題,以及如何在地圖上有效地疊加多維度數據。 第四部分:交互動效與沉浸式體驗 交互動效不再是錦上添花的裝飾,而是連接用戶意圖與係統反饋的關鍵橋梁。本節將深入研究微交互(Microinteractions)的設計哲學,即在按鈕點擊、加載等待等瞬間,如何通過細微的動畫反饋來建立係統的“人性化”感知。我們還將探討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環境下的空間敘事挑戰,例如如何在三維空間中建立清晰的視綫引導,以及如何利用空間音頻和觸覺反饋來增強沉浸感,構建超越傳統屏幕界限的感知體驗。 三、 藝術思潮與當代圖像的權力結構 圖像的生産與消費從來都與社會權力結構緊密相連。本部分將采取批判性的視角,審視當代藝術實踐中,圖像如何被用作質疑、顛覆和重建社會規範的工具。 第五部分:後現代的圖像迷宮 我們將考察波德裏亞的擬像理論,分析在社交媒體和深度僞造(Deepfake)技術盛行的當下,真實與復製之間的界限如何徹底消融。重點分析挪用(Appropriation)藝術在當代語境下的新含義,例如藝術傢如何通過重新語境化大眾文化符號,來挑戰原創性的概念和知識産權的邊界。同時,本章也會探討故障藝術(Glitch Art)作為一種美學宣言,其對數字媒介固有缺陷的贊頌,以及這種“不完美”如何成為一種抵抗主流完美主義的策略。 第六部分:身份政治與身體的呈現 圖像在構建和解構身份認同方麵具有無可比擬的力量。本節將聚焦於當代攝影與影像藝術中對邊緣化群體的關注。我們將分析女性主義藝術實踐中,如何通過對身體的自主描繪,反抗被凝視的客體化地位;以及酷兒藝術如何利用圖像的模糊性,挑戰二元對立的性彆範式。此外,我們還將討論紀實性肖像的倫理睏境,即在追求真實記錄的同時,如何平衡被攝者的尊嚴與公眾的知情權,特彆是對於涉及創傷記憶的圖像,其展示的邊界和責任。 結語:麵嚮未來的視覺素養 本書的最終目標,是培養讀者一種對視覺信息高度敏感的批判性素養。在信息洪流中,理解圖像的生成邏輯、技術支撐以及其背後的權力意圖,是當代社會個體生存的關鍵能力。我們希望讀者能夠從被動的接收者,轉變為能夠駕馭和創造有效視覺語言的積極參與者。這不僅關乎藝術審美,更關乎理解我們所處的數字文明的本質。

用戶評價

評分

不得不說,《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這個書名,在我腦海裏勾勒齣瞭一幅相當宏偉的圖景。我一直覺得,優秀的漫畫作品不僅僅是簡單的圖畫加上文字,它更像是一種綜閤的藝術錶達。它融閤瞭繪畫的技巧、文學的敘事、電影的鏡頭語言,甚至還能傳遞齣音樂般的節奏感。我非常渴望瞭解,在這本書裏,作者是如何將這些元素一一拆解,又如何將它們巧妙地組閤起來,最終形成一幅幅引人入勝的漫畫作品的。這本書會不會深入講解如何去“讀懂”一部漫畫?如何去體會作者在畫麵細節中隱藏的心思?又或者,它會指導讀者如何將腦海中的想法,通過筆觸轉化為能夠打動人心的故事?

評分

我之前嘗試過幾次自己畫漫畫,但總覺得畫齣來的人物比例奇怪,故事也講不順暢,最後總是半途而廢。《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這個書名,無疑給我注入瞭一劑強心針。我期待它能提供一種非常實操性的創作指南。比如,關於人物造型的設計,會不會有詳細的講解,從基礎的體塊到復雜的肌肉結構?關於場景的描繪,如何纔能讓畫麵充滿空間感和故事性?更重要的是,如何纔能將零散的創意,編織成一個有邏輯、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剋服我創作瓶頸的鑰匙,讓我的漫畫夢想不再隻是紙上談兵。

評分

最近迷上瞭漫畫,本來隻是隨手翻翻,沒想到一發不可收拾。偶然間看到一本叫做《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的書,雖然還沒來得及細看,光看書名就覺得它很吸引人。我一直對漫畫的世界充滿好奇,總覺得這些綫條和色彩背後隱藏著無數的可能性,能構建齣如此多姿多彩的世界。這本書如果真的能像書名所說的那樣,從鑒賞和創作兩個角度來剖析漫畫,那對我來說簡直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我特彆期待它能講解一下那些我喜歡的漫畫作品,究竟是怎麼做到讓人如此著迷的。是角色設計上的巧妙?還是劇情編排上的神來之筆?亦或是分鏡的運用,能夠精準地抓住觀者的情緒?我腦子裏有太多太多的疑問,希望這本書能一一解答。

評分

作為一名潛水多年的漫畫迷,我對漫畫的喜愛早已超越瞭單純的娛樂。我開始思考,是什麼讓一些漫畫能夠經久不衰,成為經典?是那些深入人心的角色,還是那些發人深省的主題?《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這個書名,讓我看到瞭一個深入探索漫畫核心價值的可能性。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停留在技法層麵,更能觸及到漫畫的靈魂。它會不會探討漫畫的社會意義?漫畫如何反映時代精神?又或者,它會揭示那些偉大的漫畫傢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創造齣無限的想象空間,並與讀者建立起深層的情感連接?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一名對漫畫抱有濃厚興趣,但又缺乏係統性知識的愛好者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我總是在網上看到一些關於漫畫技巧的零散信息,但總覺得不成體係,難以消化。而《漫畫鑒賞與創作十四講》這個書名,恰恰點明瞭它將提供一種結構化的學習路徑。我尤其好奇“十四講”這個概念,不知道每一講會側重於漫畫的哪個方麵?是人物的骨骼比例、錶情的細微變化,還是場景的透視構圖?又或者是敘事節奏的把控,對話的設計,乃至於色彩的運用和風格的形成?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通過這十四講的學習,我是否能從一個純粹的觀眾,蛻變成一個能初步理解漫畫藝術語言,甚至嘗試自己創作的人。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