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八卦象数疗法
:38.00元
作者:李山玉,李健民
出版社:团结出版社
ISBN:9787802143395
字数:225000
页码:29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
本书结构分明,讲述了有关周易和中医的基础知识,详细地讲述了八卦象数疗法临床应用中的各种问题,她列举101个典型病例,每个病例后面均有方义和患者自述,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印证,浑然一体。这些宝贵的资料,不仅向广大患者提供了现成的“验方”,同时也向社会展现了八卦象数疗法的强大生命力!
用这不竭的“库”,随时相伴的“医生”,可施治于日常的行、走、坐、卧之中,通过默念象数配方调节阴阳平衡达到疗疾健身,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比类取相,以类物。
内容提要
本书在《中国八卦象数疗法》版(1994年)的内容基础上,又增添了“比类取象,以类物”、“八卦象数疗法再现神奇”等重要内容,介绍了各种疾病的病例及象数配方。
八卦象数疗法是以人体健康为核心的一种无疗法,属于自然疗法。
八卦象数疗法源于易经,基于中医,效于气场。它即简易又深奥。
该方法简捷——可施治于日常的行、走、坐、卧之中:疗效奇特——通过默念象数配方来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补不足,损有余”,达到疗疾健身。
八卦象数疗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库”,是随时相伴的“医生”。
作者介绍
李山玉,女,中医师,内蒙古赤峰教育学院校医,世界医学气功学会会员,针灸医师。现任青岛山玉自然疗法研究所所长。 1983年开始研究《易经》,研究《易经》的独到之处在于把《易经》、中医和气功结合一体并应用于临床,创造了一种理想的自然疗法,即中国八卦象数疗法。
关联模板【结束】节点,请勿手动操作节点内的内容!!!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久经考验的厚重感。封面设计虽然朴实,但字体和排版的考究,透着一股内敛的专业气息。我特别喜欢它内页的印刷清晰度,即便是复杂的图表和手绘示意图,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学习实践类书籍来说至关重要。看得出来,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的时候,确实下了不少功夫,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工具书。无论是光影下观察油墨的细腻度,还是翻阅时感受到的书页的韧性,都体现了出版方对传统文化载体的尊重。我甚至舍不得太用力去翻阅,生怕破坏了它原有的完美状态,这种对实体的珍视感,往往是优秀书籍才能带给读者的。它放在书架上,本身就是一种无声的宣言,述说着其中知识的价值和分量。
评分读完这本书的某一章关于“周易与中医结合”的论述,我感到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被极大地拓宽了。作者巧妙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古代哲学思维的最高形式和具体的生命实践。他们展示了如何用阴阳五行、八卦的符号系统去理解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远比学习任何一种具体的治疗技术都要来得深刻和持久。它教会的不是一套固定的招式,而是一种观察世界、理解疾病的全新的“视角”。这种宏大的、系统性的理论框架,使得书中介绍的各种具体疗法不再是孤立的技术点,而是融入了一个更加完整、更加圆融的宇宙观之中,让人对中医的整体观有了全新的、更具深度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中对“点穴”操作的描述,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细程度。它不满足于仅仅告知读者“在哪里下针”或“在哪里按压”,而是深入探讨了手法力度、频率、角度,乃至施术者自身心念状态与患者反应之间的动态平衡。我体会到,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经验总结,而是经过无数次细致入微的临床观察和反复调整后得出的金科玉律。书中对不同体质和不同病症下,进行微调的提示尤为珍贵,这体现了真正的“辨证论治”思想在手法层面的具体化。这种对操作细节的执着,体现了作者对生命现象的敬畏之心,让我意识到,中医的精妙,往往藏在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毫厘之间”。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引言部分,我立刻被作者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所触动。他们并非简单地介绍一种疗法,而是仿佛在为一种正在逐渐淡出主流视野的“医道之魂”呐喊和呼吁。那种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传统智慧失落的痛惜,以及试图通过实践方法将其重拾的迫切心情,极具感染力。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们在田间地头、在案头灯下,为了验证每一个细微的动作和每一个精妙的理论体系所付出的巨大心血。这种“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情怀,让这本书远超了一本普通的技术手册的范畴,它成了一种对古老中医精神内核的虔诚守护。这种基于深厚人文关怀的写作基调,让我在学习技术细节之前,先在精神层面得到了深刻的洗礼。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逻辑严密得像是一张精密编织的网,虽然主题涉及的领域非常庞大和抽象,但作者的叙述却能层层剥茧,引导读者逐步深入。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复杂理论时所采用的类比和具象化的手法。比如,当阐述某一气机流转的微妙变化时,他们会立刻联系到生活中某个自然现象,使得那些看似玄奥的“象数”概念,瞬间变得触手可及。对于我这种偏好逻辑结构的人来说,这种由宏观到微观,由理论到实践的递进关系构建得非常稳固,几乎没有可以让人产生歧义的跳跃点。读起来既有啃硬骨头的学术快感,又不至于在半途迷失方向,这正是高水平学术著作的标志之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