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编织 8,多彩手工编织
定价:59.00元
作者:(日)宝库社,冯莹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3499086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一年一期的《世界编织》精选了当年世界流行的线材,由编织大师设计精心设计的流行款式,是编织爱好者要收藏的精品图书。
内容提要
《世界编织》一本通往世界各国的编织杂志,走过了42年的光辉历程。其宗旨是:以欧洲为中心,介绍使用当下世界*前沿的设计和流行线材编织的作品。44多年来,《世界编织》和广大编织爱好者一同成长进步。本期《世界编织》展示了36个2017—2018 *流行的编织作品:寒冷季节里装点色彩的披肩、风靡世界各国的阿富汗针编织教程、段染线线编织的美丽外套、意大利风的毛绒球帽子、拼布风的披肩和外套等。
目录
作者介绍
日本宝库社是享誉全球的手工类图书出版机构,其手工图书和手工产品涉及编织、拼布、刺绣、压花、皮革、羊毛毡、串珠、黏土、彩绘、儿童折纸剪纸等各个方面。它的编织类图书,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手工爱好者的高度认可和赞誉。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编织类品牌图书,如《毛线球》《世界编织》《志田瞳优美毛衫编织》《欧洲编织》《编织大花园》等等。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找一些能让人完全沉浸、暂时逃离电子屏幕的活动。这本书的内容编排非常巧妙,它没有一上来就抛出复杂的图样,而是用了一整章的篇幅来介绍“色彩的哲学”。这部分的内容简直刷新了我的认知,原来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不仅仅是好看,背后还蕴含着地域文化、季节更迭甚至情感表达的微妙关联。作者用了很多案例来阐述,比如如何通过对比色营造出空间的跳跃感,如何用邻近色来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我试着按照书中的建议,用书中介绍的一种略带灰调的莫兰迪色系进行了一次小小的尝试,结果成品出来,那种低饱和度的美感,立刻让家里的氛围都变得柔和起来。这部分内容对于那些热衷于软装搭配,但又苦于没有方向的朋友来说,绝对是宝藏,它教会我们如何用手中简单的针线,去“绘画”我们的生活空间。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色彩的搭配大胆又和谐,让人一眼就被那种跃动的生命力所吸引。特别是那种带有微微肌理感的纸张,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手工编织的温度与质感。我本来对编织这种“慢工出细活”的手艺有点畏惧,觉得过程会非常枯燥,但光是翻阅这本书的目录和前言,就激发了我强烈的尝试欲望。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引导新手,从最基础的材料选择、工具介绍,到最简单的针法演示,每一个步骤的配图都极其清晰,甚至连光影的变化都被考虑进去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于不同材质线材特性的讲解,比如羊毛的蓬松度、棉线的垂坠感,以及一些新型混纺线的独特光泽,这些细节的捕捉,让原本冰冷的材料介绍变得生动有趣,仿佛在听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分享她的独家秘籍。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编织,更是在传授一种对待手工、对待生活的美学态度。
评分我是一个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但总是在遇到复杂的花样时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市面上很多教程都是那种密密麻麻的小符号,看半天也摸不着头脑。而《世界编织 8》的亮点就在于它对进阶图样的解析方式。它引入了一种“结构拆解法”,把复杂的花样分解成若干个小的结构模块,然后分别讲解每个模块的形成原理。这种由宏观到微观,再由微观回到宏观的叙事方式,让我茅塞顿开。举个例子,书中对蕾丝花边的处理,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加针、收针”,而是解释了为什么在这个位置收针能形成镂空,如何调整密度来控制花边的挺括度。我按照书中的一个错综复杂的几何图案挑战了一次,竟然奇迹般地成功了,那种成就感,真不是用语言可以形容的。这感觉就像是拿到了一份高级乐谱,突然间就能理解那些看似随机的音符是如何组合成宏大乐章的。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惊喜,在于它对于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探讨。它并没有沉溺于纯粹的复古或盲目追逐潮流,而是在每完成一个作品的展示后,都会附带一个小小的“文化侧写”或“现代改良建议”。比如,书中介绍了一种源自某个古老民族的几何纹样,作者不仅详细解释了这种纹样在当地的象征意义,还提供了几种将其运用到现代家居用品(比如抱枕套、桌旗)上的配色方案和尺寸调整建议。这使得这本书的适用范围大大拓宽了,它不再仅仅局限于爱好手工的老一辈人,而是能吸引到追求个性化、注重生活品质的年轻群体。读完整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学会了一门技术,更像是进行了一次全球手工艺术的微型旅行,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创造力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尊重,这使得每一次拿起针线,都多了一份对“传承”与“创新”的敬畏之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印刷质量是真正体现了“用心”二字。作为一本工具书,它需要经受得住反复翻阅和手工操作时的摩擦。这本的纸张非常厚实,即便是新手在操作过程中不小心弄湿了角落,也不会轻易散架。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的所有实物照片都采用了高清的微距拍摄,你看那些线圈的纹理,甚至是针尖穿过线圈时产生的轻微形变,都清晰可见。这对于判断自己操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因为在手工编织中,一毫米的偏差可能就会导致整体效果的巨大差异。我记得有一次我对着电脑屏幕上的模糊图片研究了很久也想不明白一个收针口诀到底是怎么回事,结果对照这本书里同一页的特写图,只看了一眼就明白了。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提升了一个档次,它不仅仅是参考书,更像是手把手教学的实体模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