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莲藕学作文:写作起步的56个趣味训练:写
作 者: 胡元华,何捷 著作 定 价: 28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1-01 页 数: 156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115334909**作文名师,四大青年才俊之一何捷携妻子胡元华,唱响作文好声音!
更专业的出发点,更通俗的落脚点,作文起步阶段指导尽在孩子*爱看的清新故事里!
用故事讲知识,孩子爱看,学得快!
你手中的这本《小莲藕学作文》,以池塘中的小莲藕—阿藕向池塘中的作文老师—荷老师求学为故事内容,以小池塘为故事发生的背景,以短小清新的文字,清楚地讲述了作文起步中需要注意的一个个小问题。
“荷老师”把书稿发给我,我一口气就读完了。太有趣,太好玩了!
“小莲藕”—一个可爱的小孩子,天真、好问,善于思考,他常常向“荷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关于作文的问题。
“荷老师”—一位富有童真又博学多才的作文老师,她把很多写作的知识巧妙地融合在故事里。读完了故事,“小莲藕”一下......
●第1章 精工细作“好零件” ●——写作基础打扎实 ●01 阿藕的“哮喘病” ●——标点符号不可少 014 ●02 像“白开水”吗 ●——小小标点表语气 018 ●03 “死了”好几次 ●——用词重复需避免 021 ●04 不再生搬硬套 ●——理解词义不乱用 024 ●05 句子也要减肥 ●——用词简洁不堆砌 026 ●06 “妈妈”还是“母” ●——分清场合来称呼 028 ●07 词语也分“好”和“坏” ●——用词不同表褒贬 030 ●08 “要人命”的句子 ●——错别字要不得 033 ●09 “没头没脑”的阿藕 ●——句子完整不出错 035 ●......内容简介
《小莲藕学作文——写作起步的56个趣味训练》是一本故事书,这也是一本作文指导书。书中的每个故事里都包含着小学低年级作文起步时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有“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互动练习,能为爸妈在家对孩子进行作文启蒙提供便利。书中的荷老师循循善诱,小莲藕勤奋好学,你愿不愿意跟他们一起,在故事和游戏里将作文一点一点写出来,并且越写越好?
《小莲藕学作文——写作起步的56个趣味训练》适合1~3年级小学生和家长进行子共读。
胡元华,何捷
作者介绍A面——清新版
何捷,工作在福州,心在四方,灵魂没有一刻愿意停止思考。曾因和某“超女”同名而被误认为是女生,后来努力在电视台、电台、讲台上现身,方才向关爱自己的人验明“男儿身”。现为半专业的作文教学研究者,出版过十余本书,发表过千余篇文,成了孩子一见就疯狂喜爱的老师。目前主要靠博客“何捷的教学世界”发出“*国教育好声音”。
胡元华,支持何捷的人,同时也是管着何捷的人,更是何捷的铁杆粉丝。做老师,孩子们把她当成好姐姐;做妈妈,儿子心甘情愿做她的小跟班。她,就是传说中“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的能人。不过,*让大家向往的,就是跟着她走进作文大课堂,那可是人人向往......
从长远来看,这套书给我最大的价值在于它建立了一种“成长型思维”的基础框架。它并非只教你如何写好某一篇作文,而是教你一套观察世界、组织想法、并将其有效传达出来的底层逻辑。当孩子在练习中发现,原来“写下自己的感受”是一件如此有成就感的事情时,这种内在驱动力远比任何外部奖励都更持久。我能预见到,即便小学阶段结束,这种基于观察、体验和逻辑组织能力的基础训练,也会成为他未来学习和生活中宝贵的财富。它培养的不是一个模板化的写手,而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表达欲望的个体。因此,与其说这是一本写作辅导书,不如说它是一套非常精巧的、以“写作”为载体的思维启蒙工具,它正在潜移默化地塑造我家孩子看待事物、表达自我的方式,这让我对他的未来充满信心。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搭配活泼又不失稳重,封面插画童趣盎然,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家一年级小豆包的注意力。拿到书的那一刻,我能感受到纸张的质感很不错,印刷清晰,字迹饱满,这对正在培养阅读习惯的小朋友来说太重要了。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每一页的空间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孩子感到信息量过载,那些小小的插图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帮助理解文字内容的视觉线索。比起市面上那些动辄花里胡哨、内容堆砌的教辅书,这本的“呼吸感”强多了。孩子很自然地就会被这种舒适的阅读体验吸引,主动翻开去探索里面的小秘密,而不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应付。我观察到,很多时候他会指着图画问我这是什么,我们之间的交流就从阅读本身自然地延伸开来,这远比直接灌输知识有效得多。这种对阅读环境和体验的重视,体现了编者对低年级儿童心理的深刻理解,他们深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而愉悦的阅读体验,就是最好的“敲门砖”。
评分作为家长,辅导孩子学习最怕的就是“说教式”的指导,孩子一感受到压力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巧妙地将“辅导”隐藏在了“互动”之中。比如,书里设计的一些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式的练习,非常适合我们下班后或者周末的亲子时光。我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我的角色更像是一个引导者或伙伴,而不是一个严肃的监工。我发现,当孩子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他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会得到极大的释放,很多他自己都觉得“写得不错”的句子,其实已经包含了我们之前尝试讲解但一直无法内化的写作要素。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孩子对“写作”这件事的畏惧感,他开始期待下一次的“游戏时间”,这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进步。这种强调体验和情感联结的辅导方式,比起单纯的应试训练,更有助于培养孩子对表达的自信心。
评分这本书在“亲子共读”和“家长角色定位”的引导上做得非常到位,这是我之前接触的许多同类产品所欠缺的。它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工具书,更是给家长提供了一本实用的“行动指南”。书里提供的那些针对家长的小贴士,非常具体,实用性极强,比如“当孩子写得太简单时,不要急于要求他扩写,而是先问三个‘为什么’”,这种实操建议比空泛的教育理论要管用得多。它帮助我这个“非专业”的辅导者,找到了正确的切入点,让我能以更科学、更放松的心态去面对孩子的成长。我们不再是各自埋头苦干,而是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通过这本书的指引,我学会了如何捕捉孩子思维的闪光点,如何将日常生活的点滴转化为写作的素材,这不仅提升了孩子的作文能力,也极大地改善了我们亲子之间的沟通质量和相互理解。
评分我最欣赏这本书的另一个地方,是它对“趣味性”和“系统性”之间那个微妙平衡的把控。很多针对低年级写作的材料往往要么太注重技巧的说教,把写作描绘成一套生硬的公式,要么就是纯粹的涂鸦游戏,缺乏对基本表达逻辑的引导。而这套书,从目录上就能看出编者是下了功夫的,它不是简单地罗列几十个独立的写作小游戏,而是似乎遵循着一个循序渐进的认知路径。我观察到,它会从最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入手,比如对颜色、形状的捕捉,然后慢慢过渡到对事物间关系的梳理,比如“为什么”和“怎么样”。这种由浅入深的设置,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组织语言的基本骨架。家长在辅导时,也明显能感觉到思路清晰多了,不再需要为“接下来该教什么”而绞尽脑汁,因为书本身已经搭建好了这个“脚手架”。我们不再是生硬地模仿范文,而是学着如何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转述,这才是真正的写作启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