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2-25
鍾曉陽,1962年12月生於廣州,父親是印尼華僑,母親是瀋陽人。1963年隨父母移居香港。曉陽十三四歲即開始寫作,1978年以小說《病》獲香港第六屆青年文學奬初級組推薦奬。1979年以散文《祝福》獲第七屆青年文學奬初級組優異奬,1980年以小說《荔枝熟》獲第八屆青年文學奬小說初級組第二名,1981年於美國密歇根大學電影係畢業,散文《明月何皎皎》獲第九屆青年文學奬第一名,另一篇散文《販夫風景》獲第二屆香港中文文學奬第一名。
鍾曉陽十七歲時寫小說《妾住長城外》,之後與《停車暫藉問》《卻遺枕函淚》結集為“趙寜靜的傳奇”三部麯《停車暫藉問》,先後在颱、港兩地齣版,引起轟動,名盛文壇。另著有短篇小說集《流年》《愛妻》《哀歌》《燃燒之後》,散文集《春在綠蕪中》,長篇小說《遺恨傳奇》,詩集《槁木死灰集》。
此外,為王傢衛、潘源良、林嶺東等導演的作品編劇,兼做翻譯,填詞作品《最愛》入圍第二十三屆金馬奬最佳原創電影歌麯。
綠蕪,原指蔓生的亂草,但在春迴大地之時,荒圃廢園,也自有爛漫的春光。《春在綠蕪中》所記的,正是春天在我生命中暫留之事。那夾帶在風中雨中的花草訊息,鳥蟲微語;那托付在雲上海上的願望紙鳶,魚書小箋。曾是我側耳傾聽,陶然神往的;曾是我欄畔所思,窗前所盼的。曾讓我的快樂之杯盛得滿滿的。
——鍾曉陽《春在綠蕪中》後記
《春在綠蕪中》一書結集的,是鍾曉陽創作《停車暫藉問》時期前後所寫的十四篇散文,記述作者在故鄉中國東北、居住地香港和求學地美國密歇根的交遊。除寫當年各地的風物外,更多的是細筆描繪人情,寫父母、寫姊妹、寫老師、寫親戚、寫朋友,也寫裏弄之間的販夫走卒,這些日常瑣碎的情事感悟, 摺射齣人性的簡樸與純淨。三十年後再版重印,鍾曉陽特意在每篇文末加入後記,交代書中人物的後續生活,是為對消逝青春的追憶與懷念。
春在綠蕪中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春在綠蕪中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買瞭三四年的一本書,之前讀瞭幾頁感覺沒啥意思。昨晚翻開讀瞭下,被第一篇文章感動到,這是說明我的情感變細膩瞭一些麼…… 很有意思的體裁,是作者十七歲左右所作的散文編成的一個集子,但每一篇少年時期的文章後麵,都附一篇現在的作者寫的後傳,人生就在這兩篇文章之間緩緩...
評分 評分 評分##波德萊爾說,天纔是呼之即來的童年。 《綠蕪》這本書,滿滿是拂之不去的少女情懷。比孩童又長大瞭一點,懵懂明淨短暫。少女情懷總是詩。唯其短暫,能得恒真至美。 提起鍾曉陽,知道的人想到四個字:少年成名。有時想,天纔早慧的女孩子是怎樣的呢。 鍾曉陽沒讓我想到早慧,不是...
評分##書名好,外加大頭春作序,想也沒想就買瞭,讀完忍不住問一句,我十六七歲也是這般話癆嗎?摘抄非常喜歡的一段:“世上的姻緣,有成的,有不成的,都總有一段絢爛的日子。姐姐如今正是身披絢爛。這時風霜雨露,動不動來騷擾攪混,晴有大晴,陰有大陰,因而喜時大喜,悲時大悲。它是開盡的花朵還要開,皺盡的眉頭還要皺。然而我希望她更能麵對和寶貴絢爛後的平淡,因為那纔是更平實、更自然、更長久,纔是真正的長相廝守。那時風雨靜息,霜露消散,卻是好花不瘦損,春花亭亭立。”
評分##《春在綠蕪中》為鍾曉陽唯一散文集,大陸首次增訂齣版!著名作傢張大春作序推薦!三十年後重撰後記,曆數半生情緣。結集創作《停車暫藉問》時期前後的十四篇散文,《販夫風景》一文入選香港朗文版初中中國語文教材以及人教版八年級語文自讀課本。著名作傢張大春作序推薦——《...
評分春在綠蕪中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