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经译注:诗经译注

十三经译注:诗经译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程俊英 著
Loading...

正在下载信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ISBN:9787532537181
版次:1
商品编码:1001249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04-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71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向来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文学之源,其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和多样式的文学风格,对后世文学影响极大。《诗经译注》的作者博采古今《诗经》注家之长,融会贯通,筛汰选炼,解题和注释写得简明而精当,本书收入《十三经译注丛书》,是当今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诗经》的全译本。每首诗下有题解,阐明背景、诗旨。注释博采众长,简明精当。译文在信、达的基础上力求其雅,以全体民歌译古代民歌,每句对译,便于读者比照对读本。是当今古典文学爱好者不可不备的基本读本。
  

作者简介

  程俊英(女,1901.6~1993),古典文学研究家、教授,曾任职于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福建福州人。著有《诗经译注》、《〈诗经〉漫话》、《中国大教育家》、《诗经注析》、《论语集释》等。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国风
周南
召南
邶风
庸风
卫风
王风
郑风
齐风
魏风
唐风
秦风
陈风
桧风
曹风
幽风
二雅
小雅
大雅
周颂
鲁倾
商颂

精彩书摘

这首诗可能就是周的遗民写的。诗用含蓄的语句向统治者问道:你将是我们的君主吗?你永远不要忘记这是周的土地和人民呀。
[原文]
终南何有①?
有条有梅②。
君子至止,
锦衣狐裘③。
颜如渥丹④,
其君也哉⑤?
终南何有?
有纪有堂⑥。
君子至止,
黻衣绣裳⑦。
佩玉将将⑧,
寿考不忘⑦!
[译文]
终南山有什么来?
又有山楸又有梅。
公爷封爵到此地,
锦衣狐裘好气派。
脸色红润像涂丹,
他做君主好是坏?
终南山有什么来?
丛丛杞树棠梨开。
公爷封爵到此地,
绣花衣裙闪五彩。
身上佩玉锵锵响,
永记我们别忘怀!
[注释]
①终南:山名,亦名南山。它的主峰在陕西西安城南。
②条:即楸树。梅:旧注为楠木。按下章有棠,指棠梨树,这章可能指梅树。
③锦衣狐裘:当时诸侯的礼服。
④渥:涂。丹:赤石制的红料。
⑤其君也哉:严粲《诗缉》:“‘其’者,将然之辞。‘哉’者,疑而未定之意。”
⑥纪:杞的假借字,杞柳。堂:棠的假借字,棠梨。三家诗作杞、棠。
⑦黻(fú):衣,黑色和青色花纹相间的上衣。绣裳:用五彩绣成的下
裳。都是古代贵族穿的衣服。《毛传》:“黑与青谓之黻,五色备谓之绣。”
⑧将将:同“锵锵”,佩玉相击的声音。
⑨寿考不忘:意指秦君到老不可忘记他的一切是从哪里来的。
黄鸟
[题解]
这是一首秦国人民挽“三良”的诗。《左传》鲁文公六年:“秦伯任好卒(公元前621年),以子车氏之三子奄息、仲行、铖虎为殉,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史记·秦本纪》:“武公卒,……初以人从死,从死者六十六人。……缪(通”穆“)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日奄息、仲行、铖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据此记载,可以了解诗的产生年代与背景。全诗在悲惨无告的气氛中,反映了人民对统治者暴虐行为的强烈憎恨,对被害者高度的同情。它是古代挽歌之祖。
[原文]
交交黄鸟,
止于棘。
谁从穆公?
子车奄息。
维此奄息,
百夫之特。
临其穴,
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
止于桑。
谁从穆公?
子车仲行。
维此仲行,
百夫之防。
临其穴,
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
止于楚。
谁从穆公?
子车缄虎。
维此鍼虎,
百夫之御。
临其穴,
惴惴其栗。
彼苍者天,
歼我良人!
如可赎兮,
人百其身!
[译文]
黄雀咬咬声凄凉,
飞来落在枣树上。
谁从穆公去殉葬?
子车奄息有名望。
说起这位奄息郎,
才德百人比不上。
走近墓穴要活埋,
浑身战栗心发慌。
叫声苍天睁眼看,
杀我好人不应当!
如果可以赎他命,
愿死百次来抵偿。
黄雀咬咬声凄凉,
飞来落在桑树上。
谁从穆公去殉葬?
子车仲行有名望。
说起这位仲行郎,
百人才德难比量。
走到墓穴要活埋,
浑身哆嗦魂魄丧。
叫声苍天睁眼看,
杀我好人你不响!
如果可以赎他命,
愿死百次来抵偿!
黄鸟咬咬声凄凉,
飞来落在荆树上。
谁从穆公去殉葬?
子车鍼虎有名望。
说起这位鍼虎郎,
百人才德没他强。
走到墓穴要活埋,
浑身发抖心惊惶。
叫声苍天睁眼看,
杀我好人你不帮!
如果可以赎他命,
愿死百次来抵偿!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给朋友找了,说是不错的书

评分

很好。

评分

书的纸张颜色不统一,怀疑是普及本的缘故,开本偏小,相对厚度来说拿着不是很舒服。内容没看。本来就是用来闲暇时读读的到无所谓。收藏不推荐。

评分

注释简单了,信息量少,有点像教科书。

评分

2.有题解有译文有注释,比较不错。

评分

非常好的书,值得拥有

评分

兴:起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兴即烘托、衬托,也就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它兼有了比喻、象征、烘衬等的手法,但正因“兴”原本是思绪无端地飘移和联想而产生的,所以即使有了比较实在的意义,也不是那么固定僵板,而是虚灵微妙的。它往往用于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有时一句诗中的句子看似比似兴时,可用是否用于句首或段首来判断是否是兴。。如《关雎》开头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以兴起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但关雎和鸣,也可以比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的和谐恩爱,只是它的喻意不那么明白确定。又如《桃夭》一诗,开头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可以说是写实之笔,但也可以理解为对新娘美貌的暗喻,又可说这是在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例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就是兴。大约最原始的“兴”,只是一种发端,同下文并无意义上的关系,表现出思绪无端地飘移联想。就像秦风的《晨风》,开头“鴥彼晨风,郁彼北林”,与下文“未见君子,忧心钦钦”云云,很难发现彼此间的意义联系。虽然就这实例而言,也

评分

程俊英的《诗经译注》无疑是极烂的。譬如对颂,她认为“和雅诗中歌颂统治阶级和祭神祭祖的诗一样,其思想内容无甚可取”,而与《关雎》相对的《麟之趾》,她认为“这是一首阿谀统治者子孙繁盛多贤的诗”。这类垃圾评论不胜枚举,攒乱大义,一派五四毒害下的文青嘴脸。

评分

这本书籍可能因为比较厚的缘故,所以有点褶皱,不过对阅读来说没有任何影响。


正在搜索視頻,請稍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