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

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燃气表
  • 膜式燃气表
  • GB/T 6968-2011
  • 计量器具
  • 气体测量
  • 标准
  • 工业标准
  • 技术规范
  • 燃气行业
  • 检测
  • 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通行业标准旗舰店
出版社: 未知
ISBN:69682011
商品编码:10108508700
丛书名: GBT6968-2011
出版时间:2011-09-01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暂时没有目录,请见谅!

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 引言 随着能源消费的日益增长,精确、可靠的计量设备在现代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燃气表作为家庭和工业领域中用于衡量燃气消耗量的关键仪表,其计量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经济利益以及能源资源的合理分配。膜式燃气表,因其结构紧凑、计量精度高、成本效益好等优点,在民用燃气计量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标准,作为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为膜式燃气表的生产、检验、使用和管理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该标准明确了膜式燃气表的各项技术要求、性能指标、试验方法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的规定,旨在规范市场,保障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权益,促进燃气计量技术的进步。 本标准适用于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等为介质的膜式燃气表,涵盖了从基本结构设计到成品检验的各个环节。通过严格执行本标准,可以确保市场上流通的膜式燃气表产品均能达到预设的性能标准,从而在实际应用中提供准确可靠的计量数据。 第一章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膜式燃气表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气体为介质,采用膜式计量机构进行计量的各种膜式燃气表。 第二章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涉及的术语和定义包括但不限于: 膜式燃气表 (Diaphragm gas meter): 使用可变形的膜片作为计量元件,通过膜片周期性地往复运动来分隔和计量气体体积的燃气表。 额定流量 (Rated flow rate): 燃气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能够准确计量并保持稳定性能的最大流量。 最大允许流量 (Maximum allowable flow rate): 燃气表在短时间内能够承受的,但不应长期运行的最高流量。 最小允许流量 (Minimum allowable flow rate): 燃气表能够准确计量的最低流量。 基本误差 (Basic error): 在规定流量范围内,燃气表的示值与实际通过的燃气量之差。 极限误差 (Limit error): 在规定流量范围内,燃气表允许的最大误差。 重复性 (Repeatability): 在相同条件下,连续测量同一流量值时,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示值 (Indicated value): 燃气表显示屏上显示的累计通过的燃气量。 累计流量 (Accumulated flow): 燃气表自启用以来累计通过的燃气总量。 压力损失 (Pressure loss): 燃气在通过燃气表时所产生的压力下降。 工作压力 (Working pressure): 燃气表正常运行时,其内部流过的燃气的压力。 计量精度等级 (Accuracy class): 根据燃气表在不同流量范围内的基本误差限值划分的等级。 过载流量 (Overload flow): 短时间内超出额定流量的流量。 冲击流量 (Surge flow): 瞬间通过燃气表的较大流量。 环境温度 (Ambient temperature): 燃气表工作环境的温度。 贮存温度 (Storage temperature): 燃气表在贮存期间允许的温度范围。 运输条件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燃气表在运输过程中应满足的各项要求。 标志 (Marking): 燃气表产品上应有的识别信息,包括制造商、型号、规格、生产日期等。 防爆型膜式燃气表 (Explosion-proof diaphragm gas meter): 适用于有爆炸性气体环境的膜式燃气表。 智能膜式燃气表 (Intelligent diaphragm gas meter): 集成电子化计量、数据传输、远程控制等功能的膜式燃气表。 预付费膜式燃气表 (Prepaid diaphragm gas meter): 用户需要预先支付燃气费用的膜式燃气表。 物联网膜式燃气表 (IoT diaphragm gas meter):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远程抄表、数据分析和管理的膜式燃气表。 第三章 分类 根据其功能、应用场景以及结构特点,膜式燃气表可进行如下分类: 3.1 按结构分类 单腔式膜式燃气表: 计量室只有一个膜盒。 多腔式膜式燃气表: 计量室包含两个或多个膜盒,通过复杂的机械结构实现连续计量。 3.2 按用途分类 家用膜式燃气表: 主要用于居民家庭用户,流量范围相对较小。 工业用膜式燃气表: 用于工业生产和商业场所,流量范围较大,结构更坚固。 3.3 按工作压力分类 低压膜式燃气表: 工作压力通常在2000 Pa以下。 中压膜式燃气表: 工作压力范围根据具体应用有所不同,但高于低压膜式燃气表。 3.4 按功能分类 普通膜式燃气表: 仅具备基本的计量功能,通过机械计数器显示累计用气量。 防爆型膜式燃气表: 适用于易燃易爆气体环境,其结构设计符合防爆要求。 智能膜式燃气表: 集成电子显示、数据存储、通信接口等功能,可实现远程抄表、阶梯气价计算、用户欠费提醒等。 预付费膜式燃气表: 采用预付费模式,用户在用气前充值,用完后自动停气,具有更好的经济管理效益。 物联网膜式燃气表: 将智能膜式燃气表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更高效的数据传输、管理和分析,方便燃气公司进行管网监测、用户服务等。 3.5 按安装方式分类 管道安装式膜式燃气表: 直接安装在燃气管道上。 壁挂式膜式燃气表: 带有支架,可固定在墙壁上。 第四章 技术要求 本章详细规定了膜式燃气表在设计、制造和性能方面应达到的技术标准,是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运行的关键。 4.1 结构要求 材料: 制造燃气表的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腐蚀性,并能承受燃气介质的长期作用。与燃气接触的部件应采用对燃气无不良影响的材料。 密封性: 燃气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防止燃气泄漏,保障安全。各连接部件的密封应可靠,不易松动。 防腐蚀: 燃气表的外壳和内部组件应具备良好的防腐蚀能力,以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长期使用。 耐磨损: 计量机构中的活动部件应采用耐磨材料,并经过适当的润滑处理,以保证长期的计量精度和使用寿命。 防震动: 燃气表应能承受一定的震动和冲击,而不影响其正常工作和计量精度。 防磁干扰 (对于智能表): 智能膜式燃气表应具备一定的抗磁干扰能力,防止外部磁场对其计量和数据传输造成影响。 抗静电 (对于智能表): 智能膜式燃气表的设计应考虑静电防护,避免静电放电对电子元器件造成损害。 4.2 性能要求 计量精度: 基本误差: 在规定的流量范围内,燃气表的基本误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具体数值参考GB/T 6968-2011标准)。通常,燃气表在不同流量段有不同的误差要求,以确保在小流量、中等流量和最大流量下都能保持较高的计量准确性。 重复性: 在相同工作条件下,燃气表进行多次测量所得结果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即测量值的离散程度应在规定范围内。 流量范围: 额定流量 (Qn): 燃气表应能在额定流量下稳定、准确地工作。 最大允许流量 (Qmax): 燃气表应能在不超过最大允许流量的条件下短时间运行,但不应作为长期运行流量。 最小允许流量 (Qmin): 燃气表应能在不低于最小允许流量的条件下进行准确计量。Qmin与Qmax的比值是衡量燃气表量程宽度的重要指标。 压力损失: 在额定流量下,燃气通过燃气表时引起的压力损失不应超过规定值。过大的压力损失会影响燃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工作温度范围: 燃气表应能在规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工作湿度范围: 燃气表应能在规定的环境湿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耐压性: 燃气表应能承受一定的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而不发生变形或损坏。 回差: 在流量变化时,燃气表示值的变化应平滑,无明显的回差。 过载能力: 燃气表应能承受一定程度的过载流量,而不损坏计量机构。 反向流量影响: 燃气表不应因瞬间反向流量而导致示值错误。 安全性: 燃气表的结构设计应符合安全要求,防止火灾、爆炸等事故的发生。例如,防爆型燃气表应有相应的防爆认证。 抗干扰能力 (智能表): 智能膜式燃气表应能抵抗一定的电磁干扰、温度变化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通信功能 (智能表): 智能膜式燃气表应具备符合相关通信标准的接口和协议,能够稳定可靠地进行数据传输。 电池寿命 (智能表): 对于使用电池供电的智能表,其电池应具有符合使用要求的寿命。 4.3 电子部件要求 (适用于智能膜式燃气表) 显示屏: 应清晰易读,显示内容准确。 微处理器: 应具备足够的处理能力和稳定性。 存储器: 应能可靠存储计量数据和用户信息。 通信模块: 应支持相应的通信协议,并能稳定传输数据。 电源管理: 应具备高效的电源管理功能,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防篡改设计: 电子部件应采取一定的防篡改措施,防止用户非法修改计量数据。 工作温度: 电子部件应能在规定的环境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 第五章 试验方法 本章阐述了对膜式燃气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验和测试的方法,是确保产品符合技术要求的重要手段。 5.1 结构检查 外观检查: 检查燃气表的外观是否有损伤、变形、涂层脱落等现象。 尺寸检查: 测量关键部件的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材料检验: 对使用的材料进行抽样检验,确认其符合技术要求。 密封性试验: 通过施加一定压力,检查燃气表各连接处是否存在泄漏。 零部件检查: 检查内部零部件的装配情况、润滑情况、磨损情况等。 5.2 性能试验 流量计量精度试验: 基本误差试验: 在额定流量、最小允许流量、中间流量等多个点进行流量测试,记录燃气表示值与实际通过燃气量之间的差值,计算基本误差。 压力损失试验: 在额定流量下,测量燃气表进出口的压力差,计算压力损失。 重复性试验: 在相同流量下,连续进行多次测量,分析测量值的离散度。 流量范围试验: 最大流量试验: 在最大允许流量下运行燃气表,观察其工作状态和计量精度,以及是否出现损坏。 最小流量试验: 在最小允许流量下进行计量测试,确认其计量准确性。 耐久性试验: 长时间运行试验: 将燃气表置于模拟实际工作条件下,长时间运行,监测其性能变化和磨损情况。 过载试验: 短时间内将流量增加至超出额定流量的水平,观察燃气表的反应。 环境试验: 高温试验: 将燃气表置于高温环境中,测试其性能稳定性。 低温试验: 将燃气表置于低温环境中,测试其性能稳定性。 湿热试验: 将燃气表置于高湿度的环境中,测试其抗腐蚀性和电气性能。 耐压试验: 内部耐压试验: 对燃气表施加高于工作压力的内部压力,检查其密封性和结构强度。 外部耐压试验: 对燃气表施加一定的外部压力,检查其抗压能力。 冲击流量试验: 模拟瞬间大流量冲击,测试燃气表的抗冲击能力。 反向流量影响试验: 施加反向流量,观察是否对计量产生影响。 振动和冲击试验: 模拟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冲击,评估燃气表的结构稳定性。 5.3 电子部件试验 (适用于智能膜式燃气表) 显示功能测试: 检查显示屏是否清晰,信息显示是否准确。 数据存储和读取测试: 测试数据的存储是否可靠,数据读取是否正常。 通信功能测试: 测试通信模块的连接性、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电池性能测试: 测试电池的实际使用寿命。 电磁兼容性测试 (EMC): 测试燃气表在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抗干扰能力,以及其自身产生的电磁辐射水平。 软件功能测试: 对智能表内的软件进行功能测试,确保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第六章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6.1 标志 产品标志: 燃气表上应有清晰、牢固的标志,包括: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产品名称及型号。 最高工作压力。 额定流量 (Qn)。 最小允许流量 (Qmin)。 最大允许流量 (Qmax)。 准确度等级。 生产日期或出厂编号。 计量单位 (如 m³)。 国家标准号:GB/T 6968。 防爆标志 (如适用)。 其他根据国家法规或用户要求的标志。 合格证: 每台燃气表应附有合格证,证明其符合本标准要求。 6.2 包装 保护性: 包装应能充分保护燃气表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受损坏。 防潮性: 包装材料应具有一定的防潮能力,防止燃气表受潮。 防震性: 包装应能吸收外部冲击,减少运输过程中的震动。 标识: 包装箱上应有清晰的“易碎”、“此面朝上”等标志,以及产品名称、型号、数量、制造厂等信息。 环保性: 优先采用可回收或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6.3 运输 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并能满足燃气表运输的要求。 装卸: 装卸过程中应轻拿轻放,严禁野蛮装卸,防止产品受损。 固定: 燃气表在运输过程中应妥善固定,防止移动和碰撞。 雨雪防护: 运输过程中应做好防雨雪措施,防止产品受潮。 禁止事项: 运输过程中不得与腐蚀性物质、易燃易爆物品混装。 6.4 贮存 贮存环境: 燃气表应存放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 温度要求: 贮存环境温度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范围。 湿度要求: 贮存环境湿度应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范围。 堆放: 燃气表应整齐堆放,层数不宜过高,避免压坏。 避免阳光直射: 贮存场所应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材料老化。 远离火源: 贮存场所应远离火源和热源。 定期检查: 贮存期间应定期检查产品的外观和包装情况。 第七章 附录 附录可能包含: 符号说明: 对标准中使用的符号进行解释。 量程范围表: 列出不同类型膜式燃气表的典型量程范围。 误差曲线示例: 图示燃气表的典型误差曲线。 试验设备要求: 对试验中使用的设备进行说明。 参考标准列表: 列出本标准引用的其他相关国家标准。 结论 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标准,作为衡量膜式燃气表质量的重要依据,其内容的全面性和严谨性,确保了该类产品在安全、准确、可靠方面达到国家标准。从技术要求到试验方法,再到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各个环节,标准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理解并严格执行本标准,对于燃气表的设计者、生产者、检验者、使用者以及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保障能源计量市场健康发展、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基石。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一个对燃气安全极度关注的用户来说,《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这本书,虽然它的关注点是计量准确性,但我却从中嗅到了浓浓的安全气息。我一直认为,一个准确的计量装置,本身就是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象一下,如果一个燃气表因为内部零件老化或者设计缺陷,导致了燃气泄漏,那后果不堪设想。这本书中详细列出的“耐压性能”、“密封性要求”以及“泄露量试验”等章节,让我感到非常安心。它详细规定了燃气表在承受一定压力时,其外壳和内部密封件必须保持完好,不能有任何燃气渗漏。这就像给燃气表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防护服”。而且,书中对燃气表的“防爆性能”也有提及,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明白这意味着在可能产生静电或火花的坏境下,燃气表的设计也要考虑到避免引发爆炸的风险。这些标准化的要求,从源头上就为我们家庭用气的安全筑起了一道屏障。每次想到这些,都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文件,更是守护我们生活安全的一份承诺。

评分

第一次接触《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这本书,我主要是想了解一下,为什么市面上的燃气表会有不同的型号和品牌,而它们在使用寿命和性能上会有什么差异。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原来一个看似简单的燃气表,背后蕴含着如此复杂的工程学和材料科学。书中对于“材料选择”的章节,详细说明了用于制造燃气表关键部件的材料需要具备哪些特性,比如抗腐蚀性、耐磨损性等等。这让我理解到,为什么有些燃气表用了很多年依然精准,而有些则很快就出现问题。同时,它对“结构设计”的严谨要求,比如内部的计量腔体、传动机构的精密配合,都直接关系到燃气表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准确性。读完这部分,我才明白,我们平常所说的“质量”不仅仅是体现在外观,更是藏在内部那些我们看不见的精工细作之中。这本书让我对“标准”这个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规定,更是一种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承诺,是区分优劣产品的“通行证”。

评分

我手头的这本《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对我来说,就像一本“行业百科全书”。虽然我的工作和燃气表制造没有直接关联,但我经常会接触到一些相关的工程项目,了解这些基础的国家标准,对于理解整个行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非常有帮助。这本书详细地描述了膜式燃气表的各种技术参数和检测方法,为行业内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统一的衡量尺度。我尤其关注了它关于“试验方法”的章节,里面列举了各种模拟实际使用场景的测试,比如长时间运行测试、环境适应性测试等等,这让我看到了标准背后的严谨和科学。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告诉我们“如何验证”和“如何达到”。对于我这样需要从宏观层面去理解一个产品类别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膜式燃气表在技术成熟度、产品可靠性以及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关键要素。它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关于这个领域的专业认知框架。

评分

这次阅读《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对我来说,简直是一次“解密”的过程。我一直对家里的燃气表工作原理很好奇,尤其是那种老式的带有机械指针的膜式表。每次看到它“咔哒咔哒”地转动,就觉得背后隐藏着不少学问。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官方,但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其实就是对膜式燃气表“应该是什么样子,应该怎么工作”的一个详细规定。它就像一个“模范生”的成长手册,从原材料的选择、内部结构的精密设计,到每一项性能指标的严格测试,都描述得清清楚楚。比如,它会告诉你膜片材料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耐候性和弹性,计量室的容积精度有多重要,就连齿轮的磨损程度都有明确的上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准确度”的部分,它详细阐述了在不同流量、不同压力下,燃气表应该达到的误差范围。这让我意识到,看似微小的误差累积起来,对我们用气量和费用的影响可能相当可观。这本书让我不再把燃气表仅仅看作一个计费工具,而是开始从一个工程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去审视它,理解它的价值所在。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是《GB/T 6968-2011 膜式燃气表》,对于我这种普通用户来说,这个标题本身就充满了技术感和标准化的气息。我拿到这本书,其实是带着一种“救命稻草”的心态。我家最近老是遇到燃气表计量不准的问题,有时候感觉账单比平时高了不少,但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我寻思着,既然有这么一本专门讲膜式燃气表的国家标准,里面肯定能找到一些解释或者解决方案。翻开目录,果然看到很多条条框框的术语,什么“结构要求”、“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等。虽然有些地方看得我云里雾里,像什么“压力损失”、“泄露量”、“重复性误差”,但字里行间透着一种严谨和权威。我尤其关注了关于“使用环境”和“安装要求”的部分,想着会不会是这些方面没注意导致的问题。书里对这些细节的描述非常具体,比如对安装位置的避光、通风要求,甚至是对连接管件的要求都一一列举。这些内容虽然不是直接教我怎么修理燃气表,但它让我明白,一个合格的燃气表,它的背后有一整套严格的规范在支撑,而我们日常使用中出现的各种小状况,可能就跟这些规范的遵循程度有关。它就像一本“说明书的说明书”,让我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这个看似简单的计量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