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章硬笔楷书标准教程(附VCD光盘1张)

田英章硬笔楷书标准教程(附VCD光盘1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田英章 著
图书标签:
  • 书法
  • 硬笔书法
  • 楷书
  • 田英章
  • 教程
  • 书法教学
  • 书法入门
  • 字帖
  • 书法练习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ISBN:9787810516266
版次:1
商品编码:1011399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5-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14
正文语种:中文
附件:VCD光盘
附件数量:1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我家小猫爬到钢琴键上,也能出现各种声音,但不成为乐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有各种颜色,但不成其画,何故?答曰:因无节律。节律者,艺术之要素。英章书作,所以是艺术,是因为在真善美上加了节律。

内容简介

  丰子恺在一篇散文中云:圆满的人格好比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之三足……,真善生美,美生艺术。而我每欣赏英章法书,皆有艺术享受之冲动。我想,只有真正的艺术方能令人感动,艺术必是真善,而真善必须受美的调节。一张纸上漫无伦次的涂上几个字,真是真的,善也是善的,但是不美,不美者当然不能称为艺术。

作者简介

  田英章,1950年生于天津,字存青、存卿,书法研究生,国家人事部干部。先后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日本东京学艺大学。1953年随父、伯、兄研习书法;1970—1980年在部队从事文艺;1977—1992年五次获得国内外书法展、赛一等奖;1981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81—1990年特调国家人事局担任《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1991—1993年应日本邀请,在日本创写印刷字体楷书、行书两套,约五万余字;1996—2000年联络台湾、日本书法界友人创建北京长城碑林;1994—2000年主办过六次全国书画人才艺术交流大会;1983—1994年九次赴日本、香港、韩国、欧洲办展讲学和交流;1986—1996年主办国内国际大型书画展赛七次;自1985至今,曾在中央电视台、北京理工大学、中央民族学院、首都师范大学、林业大学、日本国艺书道院等单位教授硬笔书法、毛笔书法;1987—2002年出版书法字帖、教材、录象带、光盘七十余种。

  历任:国务院任命书书写员、国家人事部中国书画人才研修中心主任、书画人才资格审定委员会执行主任、中国现代硬笔书法研究会会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首任会长、欧阳询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王羲之碑林筹建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日本书艺会顾问、日本国际书画艺术家联盟副理事长。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笔画的写法与应用
第二部分 偏旁部首的写法与应用
第三部分 硬笔书法常识及范字临习
第四部分 硬笔楷书结构及大字示范
第五部分 硬笔大字技法与要领
第六部分 硬笔书法作品实习
第七部分 毛笔小楷对比研习

精彩书摘

  在书法界坚持正统、学风严肃并占有绝对多数的书家.不断地对“狂怪书风”等不良现象,展开了一些批评,有时措辞还颇为激烈。 然而,我倒觉得大可不必,“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缺乏功底、创意不深的东西,单靠宣传机器的鼓吹,位置环境的便利,只能蒙人一时,历史是不会买帐的。换言之,果真是那样,责怪与批评也不会解决什么问题。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一些投机取巧者不择一切手段,恨不一夜成名,这也是反常中的正常现象,因此我们不必大惊小怪。随着书法教育的深入进行,随着经济文化特别是人们思想修养的提高,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现象不会维持多久,终将会“书归正转”的。往最坏估计,皂P使有那么一两代人书风不正又何损于灿烂辉煌的书法历史?!故而无须效“杞人”而“忧天”。

前言/序言

  在此书付梓前,英章要我为之作序,我实感为难,因我于书道知之甚少,恐有失言,贻笑大方。随又想,我与英章每日午餐之余必有神侃,古今中外,事故人情,琴棋书画,艺海沉浮,无所不论,无所不及。且所言人、事、书、画,无不涉及艺术之道,人生之理。况每有人登门向他求字,逢时必立傍观墨,实感快哉。今虽不敢妄为序引,权将所感记下一二,我以为,尚不为过。
  丰子恺在一篇散文中云:圆满的人格好比一个鼎,真善美好比鼎之三足……,真善生美,美生艺术。而我每欣赏英章法书,皆有艺术享受之冲动。我想,只有真正的艺术方能令人感动,艺术必是真善,而真善必须受美的调节。一张纸上漫无伦次的涂上几个字,真是真的,善也是善的,但是不美,不美者当然不能称为艺术。我家小猫爬到钢琴键上,也能出现各种声音,但不成为乐曲,画家的调色板上,也有各种颜色,但不成其画,何故?答曰:因无节律。节律者,艺术之要素。英章书作,所以是艺术,是因为在真善美上加了节律。
书法入门与精进系列:当代楷书大家王羲之(或颜真卿、欧阳询等)精选字帖与技法解析 本书籍内容简介: 本册《当代楷书大家王羲之精选字帖与技法解析》是一部旨在系统教授传统楷书精髓,并引导学习者深入理解并模仿中国书法史上公认的楷书典范——王羲之书风的专业教程。本书严格遵循书法学习的渐进规律,从基础的执笔运腕、点画结构入手,逐步过渡到章法布局与作品赏析,力求为不同层次的书法爱好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可操作性极强的学习路径。 第一部分:楷书基础理论与笔法精讲 本部分着重于构建扎实的书法基本功。内容详实地阐述了学习楷书的先决条件与必备知识。 一、执笔与用笔之道: 详细解析了正确的执笔姿势,包括“五指执笔法”的细微调整与力度控制。重点讲解了“中锋行笔”的内涵与外现,如何保证“力透纸背”的内劲,以及侧锋、偏锋在特定点画中的灵活运用。特别辟出专章讨论“提、按、顿、挫”四种基本运笔技巧,并配以大量高清图例,直观展示提笔的轻盈与按笔的沉稳。 二、点画的精微结构: 楷书的精髓在于点画的形质与精神。本书选取了王羲之楷书中常见的二十余种基本点画形态(如横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微妙变化,竖的“垂露”与“悬针”的区别,点、撇、捺的姿态要求)。每一个点画都配有放大细节图,分析其起笔的方圆、行笔的顺逆、收笔的藏露,确保学习者能够精确掌握“形似”的基础。例如,在讲解“横”时,会深入剖析欧体与王体的横画在起笔处的差异,强调王羲之的圆润内敛之美。 三、结字规律的系统梳理: 结字是书法由“写字”升华为“书法”的关键。本书将结字规律归纳为“疏密得当”、“欹侧平衡”、“向背呼应”三大原则。 1. 结构单元分析: 拆解“左右结构”、“品字形结构”、“包围结构”等常见字型,讲解如何通过笔画的粗细变化和空间分割,实现字体的稳定与灵动。 2. 偏旁部首的处理: 重点讲解了“提趯”的处理技法,如何使偏旁顾盼有情,不僵硬死板。例如,左偏旁“口”字底和右偏旁“言字旁”在不同字中的收缩与伸展。 3. 字形的高低错位: 阐释如何利用笔画的长短和位置的提拉,避免“头重脚轻”或“中宫过紧”的现象,使得整体字形既有法度,又不失生气。 第二部分:王羲之精选碑帖临摹与深度解析 本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内容,精选了王羲之最具代表性的楷书作品进行深度解析与摹写指导。 一、历代经典楷书范本选粹: 精选了包括《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王羲之重要的楷书墨迹或唐人精摹本。这些范本具有极高的法度与艺术价值,是学习初楷和行楷过渡的最佳范本。 二、逐字精解与对比临摹: 并非简单提供字帖供描红,而是对选定范本中的典型字进行“字解”。 1. 结构透视: 对每个选字进行网格化分析,标示出重心、中轴线以及主要笔画的精确落笔位置。 2. 笔画轨迹还原: 通过箭头和数字标注,还原书写过程中笔锋的运行轨迹,特别是转折处的提按变化。 3. 古今对比: 选取同一字的魏晋、唐代楷书范例进行对比(如与欧阳询、颜真卿的同一字对比),让学习者清晰认识王羲之楷书“遒媚秀逸”、“内擫取势”的独特风貌,避免混淆不同书体的特征。 三、章法与行气指导: 书法不仅是个别字的书写,更是整篇作品的气韵贯通。 1. 字距与行距的把握: 讲解如何通过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虚实关系,处理出舒朗或紧凑的章法效果。 2. 气息连贯: 分析王羲之作品中“气韵生动”的内在联系,指导学习者如何通过笔断意连的方式,使整篇作品一气呵成,体现出“书卷气”。 第三部分:自学检验与进阶提升 为巩固学习成果,本书提供了自查和提升的实用工具。 一、临摹常见错误诊断: 列举了初学者在模仿王羲之楷书时最容易出现的十种错误(如:结构松散、笔画无力、重心不稳等),并提供针对性的矫正练习方法。 二、书法美学赏析入门: 简要介绍中国书法史中对“法度”与“意趣”的认识,帮助学习者从单纯的技术层面进入审美层面,理解如何让自己的作品更具文化内涵与艺术感染力。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零基础初学者作为入门教材,也适合有一定基础,希望深入学习魏晋风韵、提升楷书笔法细腻度的进阶学习者。通过系统、细致的讲解和大量的经典范例,读者将能有效掌握王羲之楷书的精髓,打下坚实的书法根基。

用户评价

评分

练习书法,工具的辅助性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希望提升速度和精准度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在配套材料的考量上,表现出了极高的诚意。我尤其欣赏它在配套材料中对书写姿势和握笔方式的强调。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用文字描述,而是通过高质量的图片,甚至是用不同角度拍摄的特写镜头,细致入微地展示了正确的“坐姿、肘部悬空、腕部固定”等技术要点。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不同工具的适应性也做了相应的指导。比如,它明确指出了使用0.7mm中楷笔芯和0.5mm细楷笔芯时,笔画的粗细控制和力量传导的细微差别。这种对实际书写体验的深度洞察,远远超出了我预期的“教程”范畴,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大师手把手在进行指导,让人感觉每一步操作都有据可依,避免了许多因握笔不当而导致的结构松散或笔画僵硬的问题,使得练习过程中的挫败感大大降低。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略带磨砂质感的纸张,握在手里分量很足,能感觉到印刷厂是用心了的。打开内页,首先注意到的是纸张的选取,它不像有些教程那样为了省成本用那种容易洇墨的薄纸,而是选择了偏米黄色的特制纸张,吸墨性极佳,即使用我那支笔尖略微有些“出水”的百乐钢笔来写,字迹也清晰锐利,不会像在白纸上那样散开。装帧的锁线工艺也很扎实,我特意翻开了几次,书脊部分依然平整,这意味着它能承受长时间的翻阅和摊平练习,这一点对于硬笔书法这种需要反复对照和临摹的工具书来说,简直是太重要了,省去了我每次练习时都要用手死死压住书页的烦恼。而且,排版布局的考量也体现了设计者的专业性,每一页的田英章老师的范字间距、行距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既保证了视觉上的美观和谐,又为练习者留出了足够的描红和临摹空间,不显得拥挤,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度,让人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摆在书架上都很有档次。

评分

我接触过不少田英章老师的字帖,但坦白说,市面上很多所谓的“标准教程”其实内容冗余,重点不突出,读起来非常费劲。然而,这本教程在内容的编排逻辑上,展现出一种近乎严苛的条理性和层层递进的教学思路。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笔画组合,而是从最基础的“点、横、竖、撇、捺”这些最基础的笔画入手,每个笔画都配有详尽的入笔、行笔和收笔的力度变化解析,配图清晰得仿佛能触摸到笔锋的轨迹。接着,它才过渡到偏旁部首的结构拆解,这一点是很多教程容易忽略的,他们往往急于展示结构严谨的整字,却忽略了构成这些字的“积木块”。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把每一个部首都当作一个独立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例如“提土旁”和“绞丝旁”在不同位置上的形态微调,都解释得头头是道,让初学者在构建复杂汉字时,心里有了坚实的结构基础,而不是单纯地模仿字形,这种由内而外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让我不再迷茫于如何“搭积木”。

评分

从纯粹的书法审美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字体选择和范例的示范性是毋庸置疑的。田英章老师的楷书,以其端庄、工整、法度森严著称,这种风格非常适合作为初学者的入门标准。不同于某些追求飘逸洒脱的书体,这里的每一个字都透露着一种稳定感和力量感。我特别喜欢它在收录范字时所做的“对比分析”部分。例如,在展示“风”字时,它会并列展示几个不同写法,并指出哪个在结构上更符合黄金比例,哪个在笔画连接上更流畅自然。这种批判性地审视范本,并给出明确优劣判断的做法,极大地培养了我的“眼力”。仅仅是看着这些标准的范字进行描摹,我的大脑似乎也在同步进行着结构上的重塑。久而久之,即使不对照着这本书,我写出的字形也开始不自觉地趋于那种方正、大气、收放得当的境界,这才是真正优秀的教程所应达到的效果——内化知识,而非仅仅是简单的模仿。

评分

说实在话,我购买很多教程时,最担心的是“虚假繁荣”,内容空泛,一本书的精华可能就集中在前二十页。但这本教程的厚度似乎预示着它拥有持续的练习价值。它并非将所有内容塞满,而是非常巧妙地设置了不同阶段的“自测与提升”环节。在学完某一章节的基础笔画和部首后,它会立刻提供一组需要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点的词组或短句进行练习,这种即时反馈机制非常有效。而且,它对于书写中的“常见错误”的归纳总结,更是体现了作者的教学经验。比如,它专门开辟了一小节讲解“横画收笔时如何避免‘挑’起来”的错误,并配上了错误的示范和正确的修正示范,这比我自己在摸索中发现错误要高效得多。这种预判学习者可能遇到的困难并提前给出解决方案的设计,让整个学习路径非常顺畅,真正做到了“防患于未然”,让读者能够踏踏实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标准楷书的目标迈进,实属难得。

评分

书还是不错的,虽然自己练的少。这是我见过的极少数觉得好看的楷书,工整秀气却不呆板,佩服老师

评分

收到货,书很不错,就是包装稍微差了点

评分

618买的 好极了 有了京东 生活真是便利太多了 尤其在这大内蒙 书很好!

评分

很好,正在学习,只是这书网上已经好多电子版了 里面的视频是哪年录的呀,录得太简单了

评分

不错,,,,,慢慢练,,,

评分

好东西好书好物流好服务,非常的赞,特别感谢,好评好评

评分

1写字不能够着急

评分

很好很快,但愿自己今年考研成功。。。过过过

评分

这本书是朋友介绍买的,看起来不错,让女儿学书法用的,希望起到好的效果!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