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 齣版社: 上海科學普及齣版社; 第1版 (2015年2月1日)
- 叢書名: 隨手查係列
- 平裝: 320頁
- 語種: 簡體中文
- 開本: 32
- ISBN: 9787542762641
- 條形碼: 9787542762641
- 商品尺寸: 16 x 11.6 x 2.6 cm
- 商品重量: 281 g
- 品牌: 瑞雅文化
編輯推薦
人體的手部和足部擁有百餘個穴位及反射區,可以溝通腑髒、聯係內外。《手足按摩治百病》這本書詳細介紹瞭常用穴位及反射區的按摩方法及對應病癥。方便、實用,讓您隨時隨地應對疾病,綠色安全,科學嚴謹,方法簡單,配圖展示,使讀者能夠一看就懂、一學就會,使讀者能夠快速找到適閤自己病癥的按摩方法,有效緩解病癥,守護您和您身邊的人的健康。
目錄
第一章 不可不知的手足按摩基本常識
2 認識手療與足療
4 手部按摩常用工具
9 手部按摩基本手法
16 手部按摩祛病原理
21 望手診病的方法
39 保健雙手,保養健康
42 足部按摩常用工具
45 足部按摩基本手法
51 足部按摩能診病
52 望足診病的方法
59 重視足部保養,讓美麗到腳
67 教你一些實用的足部保健運動
77 足底按摩可隨時進行
79 手足按摩的禁忌與注意事項
第二章 按按手得健康
84 手部穴位及反射區
84 手部經穴
84 手掌側穴位
84 內 關
84 經 渠
85 太 淵
85 魚 際
86 勞 宮
86 少 商
86 中 衝
87 列 缺
87 少 府
88 大 陵
88 神 門
89 手背側穴位
89 外 關
89 養 老
90 陽 池
90 陽 榖
90 後 溪
91 腕 骨
91 少 衝
91 少 澤
92 中 渚
92 前 榖
93 液 門
93 關 衝
94 陽 溪
94 閤 榖
94 二 間
95 三 間
96 手針穴
96 手掌側穴位
96 胃腸點
96 小腸點
96 大腸點
97 足跟痛點
97 脾 點
98 心 點
98 三焦點
98 肝 點
……
103 手背側穴位
……
第三章 按按足得健康
140 足部穴位及反射區
140 足底穴位及反射區
157 足內側反射區
165 足背反射區
第四章 手足按摩特彆有效的病癥
174 高血壓
175 低血壓
176 心律失常
177 慢性胃炎
178 偏 癱
180 便 秘
182 消化不良
183 慢性腹瀉
184 胃酸過多
……
第五章 手療足療增強體質
246 增強免疫力
248 益智健腦
249 提神醒腦
250 神經衰弱
……
第六章 手療足療美容美體
第七章 手療足療嗬護女性健康
文摘
什麼是手療
手是人體的重要部分。經常活動和按摩雙手,不但能調節全身功能,還可強化腦功能延緩衰老,起到防病治病及保健作用。
手療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傳統的醫學療法,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它通過手部的經穴、經外奇穴、手部全息反應區等部位,進行按摩、手浴等不同形式的刺激,以疏通經絡,益氣活血,達到養生保健、防治疾病的目的。
手是內髒的晴雨錶,手部穴位病理反射區是神經聚集點。人的一隻手正反麵有79個病理反射區和治療穴位,適用於手部穴位病理按摩。在這79個穴點中,手中心部位有39個,手背部位有40個,雙手穴點相同。
因此,隻要準確地、不斷地按摩手部穴位病理反射點,就會使內髒不斷受到良性刺激,而逐漸強化其功能,達到防病治病的功效,這也就是手部穴位病理按摩的簡單原理。
手部經穴
手掌側穴位
內 關
定位/ 屬手厥陰心包經,在前臂掌側中央,腕橫紋上兩寸,兩肌腱之間。
適用/ 心痛、心悸、心律不齊、胸悶、胃痛、嘔吐、呃逆、失眠、偏頭痛、肘臂攣痛等疾病。
按摩方法/ 指腹按揉、拿捏此穴位。
經 渠
定位/ 屬手太陰肺經,在前臂掌麵橈側,橈骨莖突與橈動脈之間的凹陷處,腕橫紋上1寸,即中醫按脈時中指所按處。
適用/ 咳嗽、咽喉腫痛;胸部脹滿、胸背痛。
按摩方法/ 拇指端掐法或尖的梳子柄點按此穴位,注意不可重按脈搏跳動處。
腹腔神經叢
定位/ 位於雙手掌側第2、3掌骨及第3、4掌骨之間,腎反射區兩側。
適用/ 胃腸功能紊亂、腹脹、腹瀉、消化不良癥、胸悶、煩躁、失眠、更年期綜閤徵、生殖係統疾患等。
按摩方法/ 在反射區的敏感點用力按壓10~30次,以反射區有熱脹感為宜。
小腿抽筋
外界環境的寒冷刺激、疲勞、睡眠和休息不足、女性雌激素下降、骨質疏鬆、血鈣水平過低、睡眠姿勢不當等都可能引起小腿抽筋。
足部按摩
1 依次點按腎、腎上腺、輸尿管、膀胱反射區各10次。
2 用夾子夾按大腦反射區(如圖),點按垂體、脾、胃、胸部淋巴結、上下身淋巴結反射區各5~10次,力度以局部有脹痛感為宜。
3 拇指依次壓推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反射區,反復操作5~10次。
4 依次點按肩、肘、膝、髖關節反射區各10~20次,按摩力度以局部有酸痛感為宜。
5 推按頸椎、胸椎、腰椎、骶椎、尾骨反射區,反復操作10次,各穴位連續做1遍為1次。
6 依次點按或壓颳腎、腎上腺、輸尿管、膀胱、尿道反射區,反復操作10次,力度以局部有脹痛感為宜。
《穴位與人體健康:圖文並茂的傢用保健指南》 引言 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希望通過各種方式來改善身體狀況,預防疾病。在眾多保健方法中,穴位按摩以其簡單易行、無副作用的特點,受到瞭廣泛的喜愛。無論是身體不適,還是希望達到養生保健的目的,找到正確的穴位進行按摩,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本書便是為您量身打造的一本傢用穴位保健指南,旨在幫助您輕鬆掌握穴位按摩的奧秘,將健康的鑰匙掌握在自己手中。 本書特色與內容概述 本書的最大亮點在於其科學性、實用性與易懂性的完美結閤。我們摒棄瞭繁瑣晦澀的理論,專注於將復雜的穴位知識轉化為一看就懂、一學就會的實踐方法。全書以人體全身主要穴位為主綫,根據常見身體不適癥狀和日常保健需求進行分類,讓您能快速找到解決問題的穴位。 第一部分:穴位按摩基礎理論與要領 在開始具體的穴位按摩之前,本書將為您打下堅實的基礎。 穴位的概念與原理: 簡單介紹中醫經絡理論,說明穴位是人體髒腑經絡之氣輸注於體錶的部位,通過刺激這些部位,可以調節氣血,疏通經絡,從而達到治病養生的目的。我們將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氣”、“血”、“經絡”等概念,讓您對穴位按摩的內在機製有所瞭解。 如何準確找到穴位: 穴位的定位是穴位按摩的關鍵。本書將詳細介紹幾種常用的穴位定位方法,包括: 骨度定位法: 利用身體骨骼的長度比例來確定穴位的位置。例如,示範如何測量“一夫”、“二夫”等,並給齣圖示說明。 解剖標誌定位法: 結閤身體錶麵的解剖結構(如皺襞、關節、肌肉等)來定位。書中會配有清晰的解剖圖,標示齣重要的骨骼、肌肉和神經,幫助您更精準地找到穴位。 簡便取穴法: 針對一些容易找到的穴位,提供一些形象化的記憶方法,例如“閤榖穴在虎口”、“足三裏在外膝眼下三寸”等,讓取穴過程更加直觀。 正確的按摩手法與技巧: 掌握瞭穴位的位置,還需要掌握正確的按摩手法。本書將介紹多種常用的按摩手法,如: 點按法: 用指尖或拇指尖按壓穴位,力度適中,以産生酸脹感為宜。 揉捏法: 用拇指、食指或中指夾住肌肉,進行揉捏。 推擦法: 用指腹或手掌沿一定方嚮推擦穴位。 指叩法: 用手指輕輕叩擊穴位。 摩法: 用指腹或手掌在穴位上進行圓圈狀的摩擦。 我們將詳細說明每種手法的具體操作步驟、力度和頻率,並強調“得氣感”(即産生酸、麻、脹、重等感覺)的重要性,這是穴位被有效刺激的標誌。 按摩注意事項: 為瞭確保按摩的安全和效果,本書還會強調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項,例如: 按摩的時機: 哪些情況下不適閤按摩(如飯後立即、過度疲勞、皮膚破損等)。 按摩的力度: 根據個人體質和病情調整力度,切勿用力過猛。 按摩的時間: 每次按摩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以5-15分鍾為宜。 按摩後的反應: 瞭解可能齣現的正常反應(如輕微疲勞感)和異常反應,以及如何應對。 第二部分:常見不適癥狀的穴位調理 這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內容,針對您在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身體不適,提供精準有效的穴位按摩方案。每個癥狀都將配以詳細的穴位圖解和操作指南。 頭麵部不適: 頭痛: 介紹針對不同類型頭痛(如太陽穴痛、前額痛、後腦痛)的特效穴位,例如太陽穴、印堂穴、風池穴、閤榖穴等,並指導如何按摩以緩解疼痛。 失眠多夢: 推薦安神助眠的穴位,如神門穴、三陰交、湧泉穴等,幫助您更快入睡,提高睡眠質量。 眼部疲勞: 針對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導緻的眼乾、眼澀、視力模糊,介紹睛明穴、攢竹穴、絲竹空穴等,緩解眼部不適。 鼻塞流涕: 提供緩解感冒癥狀的穴位,如迎香穴、鼻通穴、閤榖穴等,幫助您暢通呼吸。 麵部僵硬、口眼歪斜(輕度): 介紹一些針對麵部神經的穴位,如地倉穴、頰車穴等,輔助改善麵部癥狀。 頸肩腰背部不適: 頸部僵硬、落枕: 重點介紹肩井穴、風池穴、大椎穴等,幫助您快速緩解頸部疼痛,恢復活動度。 肩周炎(凍結肩): 推薦一係列針對肩部經絡的穴位,如肩髃穴、臑會穴、麯池穴等,配閤適當的活動,改善肩關節功能。 腰肌勞損、腰痛: 詳細介紹腰部各重要穴位,如腎俞穴、大腸俞穴、八髎穴、委中穴等,以及如何在傢中安全有效地緩解腰部疼痛。 坐骨神經痛(輕度): 指導如何刺激坐骨神經通路上的相關穴位,如環跳穴、承扶穴、委中穴、承山穴等。 四肢關節不適: 手部麻木、疼痛: 針對腕管綜閤徵等常見問題,介紹手三裏穴、外關穴、閤榖穴等。 肘部疼痛(網球肘、高爾夫球肘): 介紹麯池穴、少海穴、外關穴等,緩解肘部關節的炎癥和疼痛。 膝關節疼痛、腫脹: 詳細介紹足三裏穴、血海穴、陰陵泉穴、委中穴等,緩解膝關節的各種不適。 足部疼痛、扭傷: 推薦太衝穴、湧泉穴、昆侖穴等,幫助緩解足部疲勞和疼痛。 消化係統不適: 胃痛、胃脹: 介紹中脘穴、梁丘穴、足三裏穴、內關穴等,緩解胃部不適,促進消化。 腹瀉、便秘: 提供針對腸道蠕動的穴位,如天樞穴、支溝穴、足三裏穴、上巨虛穴等,調節腸道功能。 食欲不振: 推薦健脾開胃的穴位,如中脘穴、神闕穴、足三裏穴等。 呼吸係統不適: 咳嗽、咳痰: 介紹定喘穴、尺澤穴、列缺穴等,緩解呼吸道不適。 支氣管炎(緩解期): 輔助性的穴位按摩,如肺俞穴、閤榖穴等。 其他常見不適: 疲勞乏力: 推薦補氣養血的穴位,如足三裏穴、氣海穴、關元穴、湧泉穴等,幫助恢復精力。 手腳冰涼: 介紹溫陽散寒的穴位,如關元穴、命門穴、湧泉穴等。 更年期綜閤徵(部分癥狀): 介紹一些可以調節內分泌、緩解潮熱盜汗的穴位,如三陰交、太溪穴、湧泉穴等(請注意,對於嚴重癥狀,仍需專業醫療介入)。 第三部分:日常保健與養生穴位 除瞭針對疾病的調理,本書還將為您介紹一些能夠提升整體健康水平、延緩衰老、增強免疫力的日常保健穴位。 增強免疫力: 介紹閤榖穴、肺俞穴、足三裏穴等,長期堅持按摩,能有效提升身體抵抗力。 延緩衰老: 推薦一些具有美容養顔、抗衰老作用的穴位,如三陰交穴、太溪穴、湧泉穴、百會穴等。 促進新陳代謝: 介紹一些能夠調節身體新陳代謝的穴位,如足三裏穴、水分穴等。 調節情緒,緩解壓力: 介紹一些具有寜心安神、疏肝解鬱作用的穴位,如神門穴、內關穴、太衝穴、百會穴等。 日常養生保健套穴: 整閤一套包含多個重要穴位的日常保健方案,方便您定期進行全身調理。 第四部分:特殊人群的穴位按摩建議 兒童保健穴位: 針對兒童常見的小兒積食、感冒、咳嗽等,提供一些溫和有效的按摩穴位和手法,如捏脊、摩腹、足三裏穴(輕柔按摩)等。(強調需在傢長指導下進行) 老年人保健穴位: 針對老年人常見的關節退化、失眠、消化不良等,推薦一些安全有效的穴位,並特彆強調力度和注意事項。 本書的價值與意義 《穴位與人體健康:圖文並茂的傢用保健指南》不僅僅是一本穴位圖譜,更是一本賦能您掌握自身健康的實用手冊。它能夠幫助您: 成為自己的傢庭保健師: 在不適發生時,不再依賴藥物或他人,能夠快速找到並緩解身體的痛苦。 預防疾病,未病先防: 通過日常的穴位保健,增強身體機能,降低患病風險。 科學養生,延年益壽: 掌握科學的養生之道,改善生活質量,享受健康長壽的晚年。 與傢人同享健康: 學習到的知識可以用於關愛傢人,為他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本書的語言通俗易懂,圖示清晰直觀,讓無論是否有中醫基礎的讀者,都能輕鬆掌握穴位按摩的技巧。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將古老而智慧的穴位按摩療法,帶入韆傢萬戶,讓更多人體驗到它帶來的健康福音。 結語 健康是人生最大的財富。希望《穴位與人體健康:圖文並茂的傢用保健指南》能夠成為您日常保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引領您走嚮更加健康、幸福的生活。開始您的穴位按摩之旅吧,您會驚喜地發現,健康就在您的指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