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行D一
【題解】
《世說新語》共三十六篇,列於捲首的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是所謂的“孔門四科”。《論語·先進》:“德行:顔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季路;文學:子遊、子夏。”孔子數韆弟子中,佼佼者分占這四科之冠。從漢代開始,這四科就一直作為考察和品評士人的重要準則,所以,就有瞭“仲尼之門,考以四科”(《後漢書`鄭玄傳》)的說法。
德行,指人的道德品行。鄭玄注《周禮`地官`師氏》曰:“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其內容不外乎儒傢所提倡的忠孝節義、仁信智禮等道德規範。
本篇共有四十七則,有至孝至慈的故事,如王悅“事親盡色養之孝”、王綏為“試守孝子”、郗鑒吐哺;有品行高尚的故事,如庾亮不賣的盧、阮裕焚車;有廉潔自律的故事,如殷仲堪“食常五碗盤”。這些故事生動而感人,說明魏晉時期雖處亂世,但人們對德行的重要性,仍給予瞭高度的重視。
一
陳仲舉言為士則①,行為世範,登車攬轡②,有澄清天下之誌③。為豫章太守④,至,便問徐孺子所在⑤,欲先看之。主簿白⑥:“群情欲府君先入廨⑦。”陳日:“武王式商容之間⑧,席不暇暖。吾之禮賢,有何不可!”
【注釋】
①陳仲舉:陳蕃(?-168),字仲舉,汝南平輿(今屬河南)人。桓帝時官至太尉,與李膺等反對宦官專權,為太學生所敬重,被稱為“不畏強禦陳仲舉”。靈帝立,為太傅,與外戚謀誅宦官,事泄被殺。言為士則:其言談成為士子的準則。士,士子,讀書人。
②登車攬轡(pei):登上公車,手執繮繩。指赴任做官。轡,駕馭牲口的繮繩。
③有澄清天下之誌:指懷抱掃除奸佞使天下重歸於清平之誌嚮。《後漢書`陳蕃列傳》:“蕃年十五,嘗閑處一室,而庭宇蕪穢。父友同郡薛勤來候之,謂蕃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日:‘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
④豫章:郡名,治所在今江西南昌。
⑤徐孺子:徐稚(97-168),字孺子,豫章南昌(今屬江西)人。傢境貧苦,不滿宦官專權,雖多次徵聘,終不為官,時稱“南州高士”。陳蕃為太守時,不接待賓客,唯獨尊重徐稚,還特為其設專榻,等徐稚走後就把榻掛起來。
⑥主簿:官名,管文書印信,辦理事務。
⑦府君:漢人對太守的稱呼。廨(xie):官署。
⑧武王:西周武王姬發,周王朝的建立者。式:通“軾”,以手撫軾,為古人錶示敬意的一種禮節。軾,車前扶手橫木。商容:殷紂王時的賢臣,為紂王所貶。閭(lu):裏門,巷口之門,指住處。
……
對於我這種對古代哲學感興趣但又苦於原文艱澀的人來說,這套《老子道德經校注與現代詮釋》簡直是天降甘霖。最讓我贊賞的是它對“道”這個核心概念的處理。以往很多版本都陷於玄之又玄的描述,而這套書則試圖從古代的宇宙觀和辯證法角度,去還原老子思想的邏輯脈絡。注釋部分對不同學派對《道德經》的理解做瞭橫嚮對比,使我對老莊思想在曆史上的演變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它不是簡單地解釋“是什麼”,而是探討“為什麼是這樣”,這種探究性的寫作風格非常吸引我。現代詮釋部分更是大膽而審慎,它將古代的智慧與現代的管理學、生存哲學相結閤,提供瞭許多可操作性的思考方嚮,讓《道德經》不再是高懸的廟堂之音,而是可以指導日常生活的準則。整體排版大氣疏朗,閱讀體驗非常舒適,真正做到瞭學術性與普及性的完美統一。
評分這部《紅樓夢》的全新校注本,真是讓我眼前一亮。不同於我過去讀過的任何一個版本,它在細節的考證上達到瞭令人嘆服的程度。比如對於書中齣現的那些繁復的園林建築和服飾器皿,注釋者不僅給齣瞭準確的齣處,還配上瞭精美的插圖,讓那些古代的精緻生活場景仿佛就在眼前活瞭過來。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仔細品味那些注釋,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看故事,更像是在進行一場深入的文化考古。尤其是對於判詞和詩詞的解析,角度非常新穎,很多過去模糊不清的地方,經過他們的梳理後豁然開朗。這套書的裝幀設計也極其典雅,紙張的質感和字體選擇都透露齣一種沉穩的書捲氣,捧在手裏就覺得踏實,讓人願意花時間慢慢品味,而不是浮躁地翻閱。對於真正想領略《紅樓夢》深層意蘊的讀者來說,這絕對是一套值得珍藏的寶典,它極大地提升瞭閱讀體驗的深度和廣度,讓人對曹公筆下的那個世界有瞭更立體、更豐滿的認識。
評分手捧這本《唐宋八大傢散文精選(附譯注)》,心情總是格外舒暢。我一直覺得,要真正體會中國古典文學的韻味,非散文莫屬,而唐宋八大傢的文章,恰恰代錶瞭那個時代散文藝術的最高峰。這本選本的眼光非常獨到,沒有拘泥於那些爛熟於心的篇目,而是穿插瞭一些風格略顯冷門但文采卓絕的作品,讓我發現瞭不少“遺珠”。注釋做得非常細緻,尤其是對於那些典故和用典的齣處,標注得清清楚楚,避免瞭閱讀時的那種“似懂非懂”的尷尬。更讓我驚喜的是,譯文部分的選材和處理方式。譯者似乎很懂得如何用現代的語言去捕捉古文的神韻,而不是生硬地拆解結構,讀起來有古風遺韻,卻又毫不費力。我喜歡在午後泡上一壺茶,隨便翻開一頁,讀上幾段韓愈的雄辯或者柳宗元的清寂,那種精神上的滋養,是快餐文化無法給予的。
評分我最近沉迷於這本新齣版的《詩經全集詳注詳譯》,簡直不敢相信一部看似傳統的經典,還能被解讀齣如此多的新意和生命力。這部書的注解,絕非簡單的字麵意思解釋,而是深入到瞭周代的生活場景、祭祀禮儀乃至當時的社會階層關係中去理解每一句詩的內涵。比如對“采薇”一詩的注釋,不僅分析瞭戰爭的艱辛,還細緻描繪瞭周人田獵和農耕的細節,讓人仿佛能聞到田野的氣息和戰士身上的汗味。譯文的處理尤其見功力,它極力保留瞭《詩經》那種質樸而又韻味悠長的語感,沒有為瞭追求現代口語化而犧牲古詩的莊重感,讀起來既有韻律感,又易於理解其情感基調。這本書還附帶瞭一個關於音韻考證的附錄,這對我這樣想嘗試朗讀古詩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它讓我領悟到,《詩經》遠不止是“風雅頌”,它是一個活生生的、充滿煙火氣的古代社會群像記錄。
評分我最近讀完瞭這套《史記集解索隱會注會譯》,說實話,最初我對這麼厚重的史學著作是有些畏懼的,總覺得晦澀難懂,但實際閱讀下來,體驗完全超齣瞭預期。這套書的精妙之處在於“會譯”部分。它沒有簡單地進行直譯,而是巧妙地將曆代重要學者的觀點融入到一個流暢的現代漢語闡釋之中,使得司馬遷筆下的曆史事件和人物評價,即使是對古代漢語不甚熟悉的人也能領會其深層含義。我特彆欣賞它處理史料矛盾和爭議時的態度,不是強行統一,而是清晰地呈現齣不同的解讀路徑,讓讀者自己去權衡判斷,這種開放性的態度非常尊重讀者的思考能力。每一次讀完一個章節,我都會去翻閱那些引用的“集解”和“索隱”,感受那種跨越韆年的學術對話,非常有啓發性。這套書的編排邏輯清晰,注釋翔實而不纍贅,完美地平衡瞭學術的嚴謹性和閱讀的流暢性,是瞭解先秦至漢初曆史的絕佳工具書。
評分簡體橫排有注釋讀起來方便一點,但是不熟曆史趣味少很多。
評分簡體橫排有注釋讀起來方便一點,但是不熟曆史趣味少很多。
評分中華書局的書質量都是杠杠的
評分物有所值!
評分好書好書,係列收集中。
評分包裝精美,發貨速度快,謝謝!
評分物有所值!
評分很好
評分書被壓彎瞭,物流太差!!以後不會再在第三方買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