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真的让人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开始深入阅读,但光是看目录和前言,就感觉它是一本非常有分量的著作。它涵盖了从二战结束至今近六十年的国际关系风云变幻,这个时间跨度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想象一下,从冷战的铁幕落下,到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再到后冷战时代的多极化趋势,以及恐怖主义的崛起、全球化的深入……这些重大的历史节点,究竟是如何相互作用,又如何塑造了我们今天所处的国际秩序?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视角,将那些零散的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呈现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我很期待能够跟随作者的笔触,去理解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国家和人物,去探究那些影响深远的国际条约和外交策略,去思考那些塑造了世界格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尤其是“1945-2002”这个精确的年份定位,让我觉得作者在时间的选择上一定有其深意,或许是想聚焦于一段特别关键的、充满变革的时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脉络,帮助我梳理这些复杂的历史线索,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当今世界的形成原因。
评分初拿到这本书,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简洁的书名所吸引。“简明”二字似乎预示着它能够以一种精炼而又不失深刻的方式,为读者勾勒出一段重要的历史图景。1945年至2002年,这无疑是现代国际关系发展史上一个极其关键的时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尽,到全球格局的重新划分;从冷战的剑拔弩张,到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演变;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到恐怖主义的阴影笼罩……这些重大的历史进程,究竟是如何环环相扣,共同塑造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世界?我迫不及待地想通过这本书,去理解那些影响世界的重大事件,去洞察那些关键的历史人物的决策,去探究那些塑造时代风貌的国际力量。我期待作者能够以一种清晰而又有条理的方式,将复杂的国际关系史呈现出来,帮助我这个普通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那些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尤其想知道,书中是如何分析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变迁,以及中国在这一时期的崛起与国际地位的变化。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风格很吸引人,带有一种沉稳而又不失力量感的气质。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从书名“简明国际关系史(1945-2002)”来看,就足以勾起我的好奇心。这段时间跨度,几乎囊括了我们这个时代最核心的国际政治变迁。从冷战的阴影笼罩,到全球格局的重塑;从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席卷;从地区冲突的此起彼伏,到非国家行为体力量的崛起……这些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究竟是如何相互交织,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处的国际秩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叙事脉络,帮助我理解那些重要的历史节点,洞察那些影响深远的国际事件背后的逻辑。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对冷战时期国际力量平衡的深刻分析,以及对后冷战时代多极化趋势的独到见解。是否会深入探讨一些被忽视的历史细节,或是提供一些新的解读视角?我期待它能让我对这段历史有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它非常有学术性,但又带着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感。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仔细品读,但从纸张的质感、排版的风格以及字体的大小,我都能感受到作者在细节上的用心。作为一名对国际事务一直保持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总觉得要理解当今世界,就必须回溯历史,尤其是那些决定性的转折点。1945年,一个全新的世界格局开始酝酿;2002年,又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新世纪开端。这中间的几十年,经历了怎样的潮起潮落,又涌现出哪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我特别好奇的是,作者将如何处理如此庞杂的历史信息,是侧重于大国博弈,还是会深入到一些微观的事件中去?会不会有一些被主流历史叙述忽略的视角?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严谨的学术框架,但同时又不失故事的精彩,能够让我一边学习知识,一边体验历史的厚重感。或许,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对冷战时期的代理人战争、不结盟运动的兴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亚洲新兴力量的崛起有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洁大气,封面的设计也很有意境,光是看着就让人产生一种想要探索其内在乾坤的冲动。虽然我还没有正式翻开阅读,但我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本书到底是如何构建其叙事框架的。1945年至今,这段时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不安,也是最为充满戏剧性的时期之一。从意识形态的对峙,到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再到地区冲突的此起彼伏,无数的历史事件如潮水般涌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条清晰的线索,将这些看似分散的事件联系起来,理解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我尤其关注作者如何处理冷战时期的遗产,以及后冷战时代国际关系的新特征。这本书会不会深入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和影响?又会如何解读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时期的挑战与机遇?我期待它能够提供一些不同于一般通俗读物的深度见解,而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或许,这本书能够帮助我认识到,那些影响深远的决策背后,是如何错综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因素在起作用。
评分国关考研参考书,考研加油!
评分大好河山需丹江口市可是那些看似肯定不开心可是看到那些
评分求与调整。在和他人所见的比较中,选择自己的路,也不错过他人遇到的、我们就不局限于视野无法领略的画面,古人就有“博百家所长,为我所用”的读书情怀。 读书说起来简单,会读书
评分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评分选了很久的耳机,终于确定这一款,果然没让我失望,音质清晰,外观漂亮,戴在耳朵上很舒适,好评
评分国家利益是影响、推动或制止国家在国际关系中行为的基本动因,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国际威望和地位等。在不同类型的或相同类型的国家之间,彼此的国家利益经常存在着差别和对立。国家间利益的不协调是绝对的,协调一致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就要求一国的外交政策在维护该国利益的同时,还要协调同他国、该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利益关系。当代科技的进步,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各国和国家集团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日益加深,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变得日益重要,并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当今国际社会,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依然存在;国际形势剧烈变化,动荡不安;广大发展中国家仍要为维护和捍卫该国利益进行长期艰苦的斗争。国家利益依然是国际关系的核心。
评分这是一本很实用的参考书,本书为国家精品课程教材,也是北京大学精品课程教材。这是一本简明而实用的国际关系史教科书,它记载了自17世纪中期以来的整个国际关系史,涉及了国际关系史上的几乎所有重大事件。编写者匠心独具,巧妙地把对历史的陈述与对历史的评价结合起来,同时又把学习国际关系史的方法融入进去,突出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问题。全书读来线索清晰、陈述分明、重点突出、措辞简练,堪为学习国际关系史的优秀教材。《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国际关系史》适合作为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国际法专业大学本科教材,也适合高校文科学生选作通识课教材和读物,《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21世纪政治学规划教材国际政治系列:国际关系史》自2005年月修订再版以来,深受读者欢迎,2006年被评为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对于考研的同学,可以看看文科考研网推荐的同步练习资料! 作者简介 袁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兼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理事。曾多次应邀参力加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美日欧三边委员会”等会议。1983-1985年在美国伯克利大学进修访问,1989年至1990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牛津大学,1993年赴美国佐治亚州卡特中心担任高级研究员。1995年后曾担任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1998年至2004年任美囡纽约亚洲协会理事。2004年当选为美国纽约外交关系委员会第一位中国顾问。2007年当选为联合国基金会中国董事。 朱明权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评分5、提高记忆力
评分嗯,还没看,似乎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