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修法鬘

见修法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谈锡永 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47843
版次:1
商品编码:1017924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6-01
页数:26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见修法鬘》讲述在见地方面,依藏密宁玛派的传统,分九乘次第来定位每一经论。这次第是印度佛家的传统,宁玛派将这传统接受过来,一直维持而至今日。整个九乘次第,涵摄小乘声闻、缘觉,大乘唯识、中观。若再细分,则中观自续派、应成派,以及“大中观”皆摄集,真是可谓包罗台尽,恰如法花宝鬘。有关观音菩萨的大悲愿力,本书从观音的名号及来源,澄清了种种误解,综述观音各类应化身小典故,同时讨论了《大悲咒》正音正解,及有关修习大悲咒的发门,诚具实用价值。

目录

见修法鬟

杂阿含经
异部宗轮论
大乘成业论
解深密经
阿弥陀经
唯识三十颂
唯识二十论
小品般若经论
金刚经
心经
中论

精彩书摘

大约同时,经部(Sautrantika)则提出“种子”之说,谓有情的一切身心活动,其实都由种子引发,是故此种子便亦可以感生业果。
后来大乘空宗(中观学派Madhyamaka)的“业力”说,大乘有宗(瑜伽行派Yogacara)的八识种子说,其实都可看成是分别对这两部派说法的深入传播,由“无表色”衍为“业力”,由“种子”衍为“八识种子”。印度后期佛教,只承认有四宗部,即有部、经部、中观、瑜伽行,主要即是基于对业果问题的看法。
四宗部的见地虽有精粗之别(先出者粗,后出者较精),但原则上都不与“无我”这法印抵触,是故便受到承认,而其余诸部派,则仅因其依佛教仪注受戒而被承认为佛弟子,他们的说法,并不受到承认。
本论论主世亲论师(Vasubandhu),即是在众说纷纭的情形下,作扫荡的工作,从而建立瑜伽行派的业果学说,即所谓“阿赖耶缘起”。
在本论中,世亲先用经部的观点,来辩破余部派的观点。然后再用大乘瑜伽行派的观点,来辩破经部,从而建立自己的观点。全论主旨,即在于此。是故研读本论,即能了解佛家由部派时代起,以迄瑜伽行派为止,一切对业果问题的观点,我们不妨将这些观点,视为佛之后世论师对业力因果问题处理的一个发展过程。但须注意,其“发展”实亦跟佛家思想的传播有关。一个思想传播出来,便发展出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到了瑜伽行派,业果问题已解决得相当圆满,而本论则为对这问题的一大归结。为不同的生命形态,而“我”的本质则永恒不变。
然而佛家跟一切外道的分别,却正在主张“无我”(anatman)。这个观念,是“三法印”之一,亦即是用来印证分别佛法与非佛法三大观念中的一个观念,因此,实在是一个不可动摇的观念,若对此观念违背(例如说有一个永恒的灵魂,或说可以永生),则所说的一切便变成为非佛法了。
这样一来便引发了一个严重的问题,用什么去做承担业力,一段一段地、一生一世地“自作自受”的个体呢?换而言之,或善或恶的身、语、意三业,到底附着在什么个体之上,作生生世世的流转?
释尊在世时,没有解答这个问题。
释尊寂灭以后,佛弟子便各自思索,各自提出问题的答案。
犊子部(Vatsiputtriya)提出一个“不即不离蕴我”,作为担负业力、接受果报的个体。
化地部(Mahisasaka)则提出一个“穷生死蕴”。
大众部(Mahasanghika)提出的叫做“根本识”。
说假部(Prajnaptivada)提出的则名为“有分识”。
种种建立,虽然都有一个概念,尽量将自己所建立者说为非永恒,,非自存-自成,企图不与“无我”这个法印抵触,然而实际上他们却办不到,因为他们的理论都有漏洞。
后来说一切有部(Sarvastivada)提出“无表色”,说法即较精当。所谓“无表色”,即是无形的物质,但这些物质却可以感染业力,引生果报。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没空没空没空

评分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N\N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形成实践能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1、摘要式读书笔记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1)索引读书笔记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2、评注式读书笔记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1)书头批注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2)提纲和提要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4)评注读书笔记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3、心得式读书笔记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1)札记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2)心得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D%A %D%A%D%A%D%A   《见修法鬘》讲述在见地方面,依藏密宁玛派的传统,分九乘次第来定位每一经论。这次第是印度佛家的传统,宁玛派将这传统接受过来,一直维持而至今日。整个九乘次第,涵摄小乘声闻、缘觉,大乘唯识、中观。若再细分,则中观自续派、应成派,以及“大中观”皆摄集,真是可谓包罗台尽,恰如法花宝鬘。有关观音菩萨的大悲愿力,本书从观音的名号及来源,澄清了种种误解,综述观音各类应化身小典故,同时讨论了《大悲咒》正音正解,及有关修习大悲咒的发门,诚具实用价值。%D%A%D%A出版时间2008-06-01共266出版社是

评分

前篇阐述佛教各经论的见地,后篇以西方哲学各名家思想与宁玛派佛学思想相比较,写的虽然不太深入,但还值得一读,比较有趣

评分

谈锡永的佛教书都不错,慢慢收集

评分

朋友推荐买的,谈锡永相关的书几乎都买回来了。

评分

设计经典制作完美设计经典包装完美设计经典;包装完美;

评分

经常读书的人会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办法。他们智商比较高,能够把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抓住根本和要害,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读书的人不会乱说话,言必有据,每一个结论会通过合理的推导得出,而不会人云亦云、信口雌黄。 \N\N读书的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对人性的认识,锻炼心胸,逐步训练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自信心,形成实践能力。有道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因此,养成阅读习惯将受用终生。阅读习惯是在心灵深处装了一部发动机,一个人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寂寞。养不成读书的习惯,一辈子不知所措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科学研究和写作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图书馆的作用,不但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更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1、摘要式读书笔记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1)索引读书笔记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2、评注式读书笔记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1)书头批注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2)提纲和提要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4)评注读书笔记评注读书笔记,是读完读物后对它的得失加以评论,或对疑难之点加以注释,这样的读书笔记叫作评注笔记。3、心得式读书笔记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它有如下几种:(1)札记札记也叫札记,是读书时把摘记的要点和心得结合起来写成的。这种札记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可长可短。(2)心得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这些读书笔记,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批评、商榷的意见。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D%A %D%A%D%A%D%A   《见修法鬘》讲述在见地方面,依藏密宁玛派的传统,分九乘次第来定位每一经论。这次第是印度佛家的传统,宁玛派将这传统接受过来,一直维持而至今日。整个九乘次第,涵摄小乘声闻、缘觉,大乘唯识、中观。若再细分,则中观自续派、应成派,以及“大中观”皆摄集,真是可谓包罗台尽,恰如法花宝鬘。有关观音菩萨的大悲愿力,本书从观音的名号及来源,澄清了种种误解,综述观音各类应化身小典故,同时讨论了《大悲咒》正音正解,及有关修习大悲咒的发门,诚具实用价值。%D%A%D%A出版时间2008-06-01共266出版社是

评分

非常值得关注

评分

书确实不错,只是可读性我真的不是太赞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