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藏密養生術》中10組運動,35個動作、分為“站著做的動作”和“坐著做的動作”兩部分,配閤3階段的呼吸,活化人的身體。
  21個結閤冥想,步伐與吐納的動作,讓身體。心靈、蚪呼吸和想象力同時作用,形成呼吸與心靈的“閤之道”。
  有助於釋放腦內啡,調節人的身心。
  作用到練習者的意識深處,全麵改善其身體、心靈、情緒和意誌。
  使練習者身體更強壯,更有彈性,心身兩方麵部更敏捷,專注力和耐性得到改善。
  觸動練習者的體能和心靈,使沒恒心的人也能堅持下去。
  改善睡眠,提離記憶力。
  有助於治療老年病癥,如風濕性關節炎之類。
      內容簡介
     《藏密養生術》中有源自西藏密宗大師的古老養生功法:藏密養生術,由神奇的藏密修持法和藏密氣功發展而來,是種天然純淨的自我健身養生功法,其卓著的功效能全麵改善練習者的身體、心靈、情緒和意誌力,使練習者獲得由內而外的身心調整與提高。
   活化身心、調節內外,輕鬆的身心健康之旅!
     目錄
   第1章 神秘的西藏養生文化  
一、神奇美麗的雪域高原——西藏  
二、藏醫與養生  
三、《四部醫典》的健康理念  
四、藏傳密宗健身氣功  
五、戒律與修行的養生作用   
第2章 藏密氣功與養生  
一、氣、脈、明點  
二、 三密相應與修煉養生  
三、七支坐法與修煉養生   
第3章 從藏密氣功到藏密養生術  
一、拙火定功法  
二、六事體功法  
三、從藏密修持法發展而來的藏密養生術——阿賴耶識  
四、修習養生術的飲食秘訣  
五、藏密養生術的神奇功效   
第4章 活化身心的藝術  
——阿賴耶識養生術(初階部分)  
第一部分站著做的運動  
第二部分坐著做的運動   
第5章 活化身心的藝術  
——阿賴耶識養生術(進階部分)      
精彩書摘
     一、拙火定功法  
  1.什麼是拙火定  
  藏密所說的“拙火”,意為突然爆發的猛烈之火,是指修行者通過修煉。而在肚臍下部位産生齣的一種熱能。拙火定,是指通過各種修煉方法來引發體內的拙火,使自己入定的一種修煉方法。它是西藏密宗的一種重要的修持方法。  
  (1)引發拙火的方.去。一般來說,修行者可通遼修寶瓶氣、金剛誦、觀明點、觀火焰等方法來引發拙火。《大乘要道密集?拙火定》還介紹瞭“風息歸真法”和“風息歸心法”等修習拙火定的方法。具體來說,風息歸真法又可包括以下五種:觀三脈短“阿”字、觀三脈進細火星、觀三脈亂進火星、觀三脈進射粗火焰、觀三脈進碎火焰。風息歸心法則包括以下幾種:觀穿透明點。觀將欲滴明點,觀明點降火焰,觀注如蛛絲之菩提心,觀焰流注,反觀自心,觀眉間、梵穴、杵間明點,靜坐息慮妄念等。  
  (2)拙火定的修煉過程。主要包括以下兩個過程。  
  ①觀想拙火充滿全身。修行者將體內的拙火引發齣來,使之燃起後,首先應觀想自己的臍輪中充滿瞭拙火,再觀想拙火逐漸上升.充滿於心輪、喉輪、眉閭輪以及頂輪之中,並逐漸擴散.充滿瞭自己的手腳四肢,直到最後甚至全身上下每一個毛孔中都充滿瞭拙火。  
  ②觀想拙火照耀全身及宇宙。拙火充滿全身及宇宙後,修行者應當觀想拙火的光輝從全身上下的每一個毛孔中嚮外放射,如同電光一樣照耀著自己的全身各處,並將身體中脈、氣、明點內存在的汙垢、穢物等洗滌乾淨;並且,拙火的光輝還嚮外照耀著整個宇宙,使世間一切眾生都感到快樂無比。最後,再逐漸將拙火收迴自己的臍下。  
  (3)拙火定的作用。拙火定具有禦嚴寒、輕身體、生力氣、烏白發、悅顔麵、樂身心、增智慧等作用。具體來說,修行拙火定入門後,就會感到全身逐步發熱,體內會産生一種靈熱,並有一般非常舒適的暖流灌注流淌於全身各處。等修煉到一定程度後,修行者即使隻身穿一件單衣,或是赤身露體,也能抵禦冰雪嚴寒,甚至還能使四周的冰雪融化;同時,拙火定修煉到一定程度後。還能使修行者身體變輕、力氣變大、頭發變黑、麵目如兒童一般有光澤。如果再進一步修煉寶瓶氣來鼓動體內的拙火,使之沿著中脈嚮上升起,並將頂輪的白菩提熔化;之後,再逐漸沿著頂輪、喉輪、心輪下降,一直降到臍輪。在拙火上升和下降的過程中,能産生逆順“四喜”,使身心都感到非常安樂。最後,當修煉到極高的階段後,還能“俱生喜”、“俱生智”.使“心光明”顯露齣來,並且獲得瞭“心光明”的智慧;同時,還能修得“火光三昧”。  
  2.先修金剛數息去  
  一般來說,在正式修拙火定之前應先修金剛數息法和寶瓶氣,作為基本功和階梯。  
  金剛數息法,又叫“風瑜伽”,是指修行者通過數息、隨息等方法,來使自己在較短的時間內很快入定。本法在性質上屬於柔氣修法,通常是修行者在剛開始修習氣脈時所使用的一種方法,也是藏窯的一種基礎修煉養生方法。  
  (1)修煉之前應先調身。修習之前,修行者應先進行調身。調身時應注意保持脊骨的自然挺直,並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以及靜坐的時間、環境等不同的情況,采取跏跌坐、法身坐、報身坐、化身坐等不同的坐式來調身,使身心安靜。一般而言,密宗最常使用的坐式是七支坐法(即勛口趺坐)。  
  (2)修煉步驟。主要包括以下六個步驟。  
  ①數息。是指將全部的,心神集中在呼吸上,並以隻有自己纔能聽到的輕微念誦聲,數自己的。乎吸次數。通常可每天打坐4次,第一次數21次呼吸,第二次數30一40次,第三次可略多於第二次,第四次再適當增多,以後逐漸增多次數。數息時應當清晰有序,全部數完後能絲毫不亂。如票中閭數錯瞭,則應從頭重數。若數息過程中感到疲憊,可暫時中止,稍作休息後再接著數。(圖3-1)  
  ②隨息。是指數息不亂之後,觀想呼吸之氣齣自空中何處,入於體內何處。具體來說,吸氣時,應觀想空中;爭潔晶亮的氣息從麵前1—2米處,經由鼻、口,沿著喉、心、臍等處下降到下丹田會陰部位,之後逐漸遍布全身各處;呼氣時,應觀想體內混濁不淨之氣從臍部上升到鼻處,從鼻孔排齣到麵前0.5米處。同時觀充星兩眉間、鼻端或臍內有一豌豆大小的籃灰色氣點,能隨氣緩緩呼齣和吸入。反復修習後,修行者就會感到全身十分清爽、安樂。  
  ③止息。是指觀想呼吸之氣停住於身體何處。具體來說,應觀想氣住於臍間,並遍布全身。多次修習後。就能感到自己的心與氣閤而住。  
  ④觀息。是指觀想遍布全身的呼吸之氣具有紅、黃、藍、白、綠五種顔色,並且各種顔色分明。互不雜亂。藏密認為,氣息分地、水、火、風、空五種,修行者將觀息修到一定程度後.就能看到五氣的顔色和遠近。具體來說,地氣為黃色,離修行者的鼻端約20厘米遠;從地氣嚮外,依次為白色的水氣、紅色的火氣、綠色的風氣;空氣為藍色,距離最遠,約在鼻端外30厘米處。修行者通過觀息,能知道。乎吸齣入量的增減情況。  
  ⑤還息。是指觀燾星呼吸之氣逐漸變成藏文中的“嗡、阿、畔”三字真言,並且,這三個藏文真言直立在空中,筆畫細緻且明亮發光。具體來說,每次嚮外呼氣時,應觀想白色的“嗡”字。它是佛身的代錶;每次吸氣時,應觀想藍色的“o牛”字,它是佛意的代錶;每次氣住止息時.觀燾星紅色的“阿”字,它是佛口的代錶。還息能使全身的脈結之氣通暢,促使它們逐漸進入中脈內,並能變業氣為智氣。  
  ⑥淨息。是指呼吸逐漸細微深長,逐漸停滅,同時心念空寂。一般來說,修習金剛數息法.能解支脈,開中脈,使修行者體內的業氣完全消除,使智氣和自性清淨得以顯現。  
  3.再修寶瓶氣  
  寶瓶氣,是指通過調整五氣,使之進入中脈內。從而調整全身的氣息和血脈的一種修煉方法。寶瓶氣是藏密的一種重要修持方法,其性質屬於剛氣修法,但卻剛中有柔、剛柔並濟,適閤修煉金剛數息法已取得一定成就的人修習。  
  (1)修煉前的準備。應將領口、袖口、腰帶等束縛身體的衣物鬆開,並摘去帽子。在姿勢上,站、坐、臥皆可。但采取坐姿時,應將兩手掌心嚮上,握拳放於兩胯上。然後入靜,使自己四大皆空:同時,以左鼻孔為主(如果右鼻孔吸氣過多。則可采用左側臥的姿勢來進行修煉)(圖3-2),用鼻部調息,使呼吸維持緩、細、長的特點。      
前言/序言
     獨特而神奇的藏密養生術 
  神秘瑰麗的西藏不僅以其天造地設的雪域高原神奇風光聞名於世,更因其悠遠瑰麗的傳統文化而令人神往。 
  西藏是當今世界對佛教文化保存較完整的地區,而佛教文化_嚮注重身心修養,以佛教文化為主體的西藏文化,尤其是藏密養生文化,則是堪與儒、道兩傢養生文化相媲美的_朵奇葩。值得今時今日注重天然與健康的我們去深入學習和研究。 
  一般認為高海拔的地方不適颱養生.但也許正因如此,藏人對於健康養生的研究,其重視程度耍更超過其他民族(西藏也因此有著極為發達的養生文化和世界上最為高壽的人群一平    
				
 
				
				
					《藏密養生術》是一本探討源自雪域高原的獨特身心健康智慧的著作。它不僅是對一種古老養生體係的介紹,更是對一種將物質養生與精神修行深度融閤的生活哲學的呈現。本書旨在引導讀者穿越時空的界限,領略藏傳佛教文化中蘊含的深邃養生之道,並學會如何在現代生活中實踐這些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養生方法。  一、 雪域高原的生命智慧:藏密養生術的起源與精髓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瞭解藏密養生術的起源。這是一種在平均海拔極高、氣候嚴酷的青藏高原孕育而生的獨特養生體係。在高寒缺氧的環境下,藏族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摸索齣一套與自然和諧共處、調養身心的獨特方法。這種方法深受藏傳佛教思想的影響,將人的生命視為一個整體,強調身、心、靈的同步和諧。  藏密養生術的精髓在於其“整體觀”。它不將身體視為獨立的機器,也不將心靈視為抽象的概念,而是將它們視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相互影響,相互作用。這種觀點貫穿於養生術的各個方麵,從飲食起居到體式運動,再到精神修持,無不體現著對生命全方位的關照。  二、 調和五行,通達經絡:藏密養生術的理論基礎  藏密養生術建立在一套獨特的理論體係之上,其中,“五行”理論是理解其核心的關鍵。不同於中原的五行學說,藏醫學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更多地與身體的五髒六腑、情緒以及自然界的相應元素相對應,並認為這五種元素在人體的健康和疾病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本書將詳細闡述藏醫學如何運用五行理論來解釋人體的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例如,木行與肝髒相關,火行與心髒相關,土行與脾胃相關,金行與肺髒相關,水行與腎髒相關。當這五行失衡時,就會導緻身體的各種不適和疾病。  在此基礎上,藏密養生術還將重點關注“經絡”的暢通。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是連接髒腑、肢體、五官的橋梁。經絡的通暢與否直接關係到身體的健康狀況。本書將介紹藏醫學中對經絡的獨特理解,以及如何通過各種方法來疏通經絡,促進氣血的和諧運行。  三、 五業六味,四季養生:飲食與起居的智慧  在藏密養生術中,飲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書將深入剖析“五業”和“六味”的養生原則。“五業”通常指的是飲食的種類、數量、時間、烹調方式以及進食的態度。藏醫學認為,不同的食物具有不同的“業”,即對人體的影響。閤理搭配食物,纔能達到滋養身體、預防疾病的目的。  “六味”則包括甘、酸、鹹、辣、苦、澀。每種味道都對應著身體的不同髒腑和功能。例如,甘味滋補脾胃,酸味收斂肝氣,鹹味滋潤腎水。本書將詳細講解六味的藥理特性,以及如何在日常飲食中根據身體狀況進行選擇和搭配,達到“食療”的效果。  此外,藏密養生術還強調“四季養生”。不同的季節,人體有著不同的生理特點和需求。本書將根據春夏鞦鼕四個季節的特點,分彆介紹相應的養生方法,包括飲食、起居、運動等方麵的建議,幫助讀者順應自然規律,保持身心健康。例如,春季應養肝,夏季應清心,鞦季應潤肺,鼕季應固腎。  四、 身心閤一的鍛煉法:動禪與觀想的實踐  除瞭飲食和起居的調養,藏密養生術還包含瞭一係列獨特的身體鍛煉和精神修持方法。本書將重點介紹“動禪”的概念。動禪並非單純的肢體運動,而是將身、心、呼吸融為一體的動態修行。它強調在運動過程中保持覺知,專注於當下,從而達到身心閤一的境界。  書中將詳細介紹一些經典的藏密動禪功法,這些功法往往動作舒緩、流暢,並結閤瞭特定的呼吸技巧和意念引導。它們不僅能夠強健筋骨,疏通經絡,還能有效緩解壓力,平復情緒,提升專注力。  同時,本書還將探討“觀想”在藏密養生術中的重要作用。觀想,即通過在心中構建特定的圖像、場景或意念,來影響身體的生理狀態和心理感受。藏密觀想多與佛教的曼陀羅、本尊形象或特定的能量流動相關。通過有效的觀想練習,可以幫助人們調動內在的生命能量,淨化心靈,促進身心的整體健康。  五、 精神修持的深化:慈悲喜捨與煩惱解脫  藏密養生術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不僅僅關注身體的健康,更將精神層麵的成長視為養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書將深入探討佛教的“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在養生中的應用。  “慈”即愛念眾生,“悲”即拔苦與樂,“喜”即隨喜功德,“捨”即平等無嗔。培養這四種積極的情感,能夠幫助人們超越小我,培養寬廣的胸懷,減少負麵情緒的乾擾,從而達到內心的寜靜與和諧。  本書還將闡述如何通過佛教的智慧來“解脫煩惱”。煩惱是導緻身心疾病的重要根源。通過對無常、無我的深刻理解,以及正念的訓練,人們可以逐漸擺脫貪嗔癡等煩惱的束縛,實現內心的自由與安寜。這種精神的淨化,對身體健康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影響。  六、 現代生活的實踐指南  《藏密養生術》並非僅僅是對古代智慧的介紹,更是一本麵嚮現代人的實踐指南。本書將幫助讀者將這些古老而精深的養生方法,巧妙地融入到忙碌的現代生活中。     如何根據自身體質和季節選擇閤適的飲食?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安排簡便易行的動禪練習?    如何在工作之餘進行有效的觀想練習來緩解壓力?    如何培養慈悲心,提升情緒的穩定性?    如何運用佛教的智慧來應對生活中的挑戰?  本書將提供具體可行的建議和指導,讓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掌握藏密養生術的精髓,並將其轉化為改善身心健康的有效途徑。  總結  《藏密養生術》是一本集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的養生巨著。它將帶領您走進神秘而古老的雪域高原,探尋那源遠流長的生命智慧。通過對五行、經絡、飲食、起居、動禪、觀想以及精神修持的全麵解讀,本書將幫助您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和諧、充滿活力的生命狀態。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一場通往內在平和與外在健康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