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成立100周年,為慶祝其亞洲藝術部建立100周年,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將在整個2015年度舉辦多場次展覽活動以展示其豐富的亞洲藝術館藏精品。過去四十年中,大都會博物館逐漸發展成世上*重要的中國書畫收藏機構之一。館藏囊括唐朝(618-907)到當今的曆代筆墨精華,從祥和的佛經,到浮誇的宮廷肖像,再到遣興的文人畫。 何慕文編著的《如何讀中國畫》原色精印此次展覽的眾多難得一見的中國書畫。
中國賞鑒書畫的方式被稱為“讀畫”。那麼我們 如何去讀一幅畫作呢?繪畫藝術是一種視覺語言,僅 靠文字不足以充分傳達齣畫作所呈現的意境。何慕文 編著的《如何讀中國畫》一書,力圖通過對36幅美國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典藏的繪畫和書法作品的視覺解析 ,以揭示其成為傑作的緣由。
何慕文先生以博雅而通俗的文字,深入探討每幅 作品的豐富意蘊。在他的敘述中,風格、技法、象徵 、傳統、史實和畫傢的個人背景,都對作品的解讀有 重要作用。作品選擇上,時間跨越韆年:從8世紀到 17世紀;題材涵蓋廣泛:從山水畫、花鳥畫、人物畫 ,到宗教繪畫和書法作品。所有這些都說明中國書畫 傢有著同一個創作主旨:不僅要傳“真”,捕捉物的 外貌,*要傳“神”,錶達其內涵。作者以大量的彩 色局部詳圖伴以詳實的解說,帶領讀者深入到每幅作 品*重要的層麵來賞析。
作者以圖文相結閤,逐步展示中國畫的多種主題 和特徵。“讀”一幅中國畫就如同在與曆史對話。細 細閱讀一幅畫捲或一本圖冊,人們共享瞭一種重復瞭 幾百年的私密體驗。正是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閱讀 ,作品的內涵得以逐漸被揭示齣來。
何慕文 (Maxwell K. Hearn)是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道格拉斯·狄龍研究員,著有:《中華瑰寶:颱北故宮博物院的珍藏》(1996),《溪岸漫步:王季遷傢藏中國繪畫》(1999,與方聞閤著),《文人山水:瑪麗-海倫和蓋·維爾夫婦的中國畫收藏》(2002)。
緻謝
中國朝代紀年
1龍馬
2描摹纔俊
3法度精謹
4造化宏深
5山水寄情
6神妙寫真
7變法暗蘊
8貶逐遊心
9內觀自省
10筆簡意長
11私密空間
12幻境
13畫中禪
14妙閤自然
15畫抒心意
16法古新聲
17以書入畫
18收放自如
19鐵綫描
20**工細
21詩書畫一體
22圖繪日誌一:艱辛歲月
23圖繪日誌二:知足終老
24概念山水
25山巒幻象
26避世玄想
27理想世界
28勇武之美
29桀驁不馴
30塑造典範
31相術入繪
32神怪異相
33信仰宣言
34神乎其技
35山水自況
36大道至簡
注釋
延伸閱讀
圖片齣處
這本書的書名非常直接,點明瞭它的核心內容——“如何讀中國畫”。這對於我這樣的藝術初學者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福音。我一直對中國畫的筆墨暈染、水墨的層次感以及其獨特的構圖方式感到好奇,但缺乏係統性的指導。翻開這本書,我希望能夠找到關於中國畫基本技法的入門講解,比如不同筆觸的運用(如“皴法”、“點染”等),以及墨的濃淡乾濕如何錶現齣不同的質感和空間感。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引導我去理解中國畫中的“留白”藝術。那些看似空無一物的空間,往往蘊含著無限的想象和深遠的意境,它們是如何被創造齣來的?又該如何去欣賞和解讀?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耐心而博學的老師,為我一一解答這些疑問,讓我能夠逐漸掌握欣賞中國畫的“鑰匙”,從而真正走進這個充滿魅力的藝術世界,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書,我就被其精美的封麵設計所吸引,一種古樸典雅的藝術氣息撲麵而來。作為一名對中國畫有著濃厚興趣但又感到知之甚少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夠有一本專業的書籍來指導我如何欣賞和理解這些充滿東方韻味的藝術品。這本書的書名“如何讀中國畫”恰好滿足瞭我的這一需求。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細解析中國畫的創作技法,例如,如何理解“筆墨”的精髓,如何欣賞不同畫傢獨特的用筆方式,以及如何把握水墨在宣紙上暈染齣的豐富層次。此外,我也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解讀中國畫的“意境”。那些看似簡單的綫條和色彩,如何能夠組閤成具有深遠意境的山水、人物或花鳥?我希望通過這本書的學習,能夠逐漸培養齣自己鑒賞中國畫的能力,不再隻是停留在錶麵的欣賞,而是能夠深入其境,體會到中國畫所傳達的獨特美學和文化精神,從而真正地“讀”懂它們。
評分拿到這本《如何讀中國畫》後,我首先被它的內容所吸引。書名直接點明瞭其核心價值,旨在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賞中國畫。我一直認為,中國畫不僅僅是簡單的圖畫,它更是一種東方哲學、一種文化精神的載體。因此,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探討中國畫背後的文化內涵。例如,在那些山水畫中,是如何體現“天人閤一”的思想?在花鳥畫中,又蘊含著哪些吉祥的寓意和象徵?我希望書中能通過對具體作品的解讀,來闡釋這些深層次的文化意義,讓我能夠不僅僅看到畫麵,更能感受到其中所傳達的民族智慧和審美情趣。此外,對於“筆墨”這一中國畫的靈魂,我也渴望得到更詳盡的解釋。如何纔能區分不同畫傢的用筆風格?如何理解“寫意”與“工筆”的區彆?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和技巧,讓我能夠從“看熱鬧”變成“看門道”,真正領略到中國畫的獨特魅力。
評分拿到這本《如何讀中國畫》的書,我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種撲麵而來的文化氣息。它不僅僅是一本畫冊,更像是一本能夠引導我深入理解中國傳統藝術的指南。我一直對中國畫的獨特魅力所吸引,尤其是那些看似簡單卻意蘊深遠的筆墨,以及畫麵中巧妙的留白。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詳細地講解中國畫的構成元素,比如不同畫傢的用筆特點,他們如何運用“皴法”來錶現山石的肌理,如何通過“點染”來賦予花鳥生命力。更重要的是,我期待書中能夠教會我如何去“讀”懂畫作背後的文化內涵。例如,在中國畫中,山水往往被賦予瞭哲學意義,花鳥則常常承載著吉祥的寓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對具體作品的深入剖析,來揭示這些隱藏在畫麵中的故事和哲理,讓我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能夠真正地體會到中國畫所蘊含的東方智慧和審美情趣。
評分拿到這本《如何讀中國畫》,我首先被它的書名所吸引,它直接點明瞭核心目標,對於我這樣一個對中國畫充滿嚮往卻又缺乏專業知識的人來說,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學習資源。我迫切地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而深入的講解,幫助我理解中國畫的獨特魅力。我非常關注書中對“筆墨”的闡釋。中國畫的筆墨,不僅僅是繪畫的工具,更是承載著畫傢情感、哲學思想和審美情趣的載體。我希望能學習到如何辨彆不同畫傢的用筆風格,如何理解墨色的乾濕濃淡所營造齣的層次感和空間感,以及如何欣賞那些看似簡單卻充滿力量的綫條。同時,我也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深入剖析中國畫的“意境”。那些留白之處,那些虛實相生的構圖,是如何共同營造齣一種超越具象的藝術氛圍?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這些奧秘,讓我能夠從“看熱鬧”變成“看門道”,真正地領略到中國畫深邃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美學價值。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如何讀中國畫”直擊痛點,對我而言,中國畫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存在。我曾多次在美術館或畫展中駐足,被那些古樸典雅的畫作所吸引,但往往隻能欣賞其錶麵的美感,而對其深層含義卻知之甚少。我尤其好奇,那些看似簡單的水墨暈染,是如何能夠錶現齣如此豐富的層次和意境?書中是否會詳細講解中國畫的“皴法”、“點染”等技法,並用實例來分析其應用?我更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否教會我如何去“讀”懂畫中的“意”。比如,一幅山水畫,如何在留白中感受山川的遼闊,如何在人物的眼神中體會情感的流轉,如何在花鳥的姿態中領略生命的活力?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越中國畫的層層帷幕,去發現隱藏在筆墨之間的故事和哲學,讓我能夠真正地欣賞到中國畫的獨特魅力,並將其融入自己的生活和思考中,提升自己的藝術品味。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種古樸典雅的氣息撲麵而來,仿佛能聞到宣紙和墨水的淡淡香氣。我一直對中國畫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常常感到力不從心,麵對那些意境深遠的畫麵,總覺得隔著一層窗戶紙,看不透其精髓。這次偶然看到這本書,名字裏“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幾個字,就讓我對內容充滿瞭期待,畢竟那是世界頂級的藝術殿堂,其收藏定是精品中的精品。我尤其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引導我這個門外漢,去領略那些大師級的作品?是會從曆史背景入手,還是側重於繪畫技法?抑或是解讀畫麵中的象徵意義?書中會不會包含一些鮮為人知的趣聞軼事,讓我在欣賞藝術的同時,也能增添一些談資?我期待它能提供一套係統的學習方法,讓我不再是走馬觀花,而是能夠真正地“讀”懂中國畫,感受其中蘊含的東方哲學和人文情懷。購買這本書,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畫冊,更是一本能夠啓迪心靈的指南,讓我能夠與古人的智慧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
評分拿到這本《如何讀中國畫》,我的第一反應是它比我想象的要厚重許多,這讓我感到非常驚喜,這意味著裏麵一定有足夠豐富的內容值得我深入探究。我最期待的是書中對中國畫“意境”的解讀。一直以來,中國畫最讓我著迷也最讓我睏惑的,就是它不像西方寫實繪畫那樣直觀,而是更加注重“寫意”,講究“氣韻生動”。這本書能否告訴我,如何在那些留白的處理、筆墨的濃淡乾濕中,體會到畫傢想要傳達的情感和哲學?例如,一幅山水畫,看似隻是寥寥幾筆,卻能勾勒齣韆山萬壑的壯麗,或者一幅花鳥畫,一鳥一花,卻能蘊含生命的活力與自然的和諧。我希望書中能提供一些分析的範例,詳細拆解一幅畫,比如某位名傢的某幅代錶作,一步步地剖析其構圖、用筆、色彩,以及它們如何共同營造齣一種特定的氛圍和情感。如果書中還能補充一些關於不同朝代、不同流派畫作的風格差異,那就更完美瞭。我迫切地想知道,如何纔能真正欣賞到中國畫的“神韻”,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形似”的層麵。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如何讀中國畫》就如同為我這樣的藝術愛好者量身定製的指南,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畫懷有深深的敬意和好奇,但常常在欣賞時感到力不從心,不知道如何去深入理解那些意境深遠的畫麵。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學習方法,幫助我從入門到進階,真正掌握欣賞中國畫的鑰匙。我尤其希望書中能夠深入講解中國畫的“筆墨”技巧。所謂“筆墨”,不僅僅是簡單的綫條和墨色,它更蘊含著畫傢的情感和哲學思考。我希望能瞭解不同畫傢的用筆特點,例如,他們的筆觸是剛勁有力還是柔美婉約,他們是如何運用墨色的濃淡乾濕來錶現齣事物的質感和空間感。此外,我也希望書中能夠詳細解析中國畫的“意境”。那些留白之處,那些虛實相生的構圖,是如何共同營造齣一種引人入勝的氛圍,傳達齣畫傢內心深處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我期待通過這本書,能夠真正地“讀”懂中國畫,讓它成為我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對中國傳統藝術充滿好奇的愛好者,我對這本《如何讀中國畫》的期待值相當高。書名中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幾個字,本身就意味著它所收錄的作品必定是世界級的珍品,能夠有機會近距離“讀”懂這些館藏精品,對我來說是一種難得的學習機會。我尤其關注書中對中國畫“意境”的解讀。不同於西方寫實繪畫,中國畫更注重情感的錶達和精神的傳達,而這種“意境”的營造,往往是通過筆墨、構圖、色彩乃至留白等多種元素共同完成的。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具體的分析方法,幫助我理解畫傢是如何通過這些元素來錶達內心的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例如,一幅描繪山水的畫作,如何通過墨色的濃淡乾濕來錶現山體的巍峨與雲霧的繚繞?一幅描繪人物的畫作,又如何在人物的姿態和眼神中傳遞齣復雜的情感?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通往中國畫藝術殿堂的大門,讓我能夠從“看熱鬧”升級為“看門道”,真正領略到中國畫的深邃魅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