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滿於封閉的專業小圈子,穿越各種學科的邊界,不是希望從事“跨學科研究”,而純粹是齣於求知的欲望。前者如今成瞭另一門“學問”,而我想說的是個人的“修養”,一種無關學位與學曆,不能拿來評職稱、報課題的“閱讀的樂趣”。
評分好書,北大名傢作品。
評分陳平原,1954年生於廣東潮州。在粵東山村插隊八年,其間利用“右傾迴潮”之機,補讀瞭兩年高中。1977年,高考製度恢復,得以重返校園。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獲文學學士學位;1984年畢業於中山大學,獲文學碩士學位;1987年畢業於北京大學,獲文學博士學位,是北京大學首批的兩位文學博士之一。先後任北京大學中文係講師(1987年起)、副教授(1990年起)、教授(1992年起)。現為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及係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文學講座教授、北大二十世紀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曾先後在日本東京大學和京都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德國海德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法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美國哈佛大學以及香港中文大學、颱灣大學從事研究或教學。近年來關注的課題,包括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中國小說與中國散文、現代中國教育及學術、圖像與文字等。先後齣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韆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國散文小說史》、《中國大學十講》、《觸摸曆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等著作三十種。另外,齣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閤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年起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治學之餘,撰寫隨筆,藉以關注現實人生,並保持心境的灑脫與性情的溫潤。本書是一部闡述中國散文和小說發展曆史的專題著作。全書分"緒論"和上下兩編。上編按時間順序,敘述中國散文發展的過程;下編則以類型的演進,闡述中國小說發展的軌跡。
評分很不錯的書,很滿意這次購買
評分服務不錯,速度可以,滿意。
評分很有用的書,絕對正版!
評分服務不錯,速度可以,滿意。
評分抒情性散文小品的勃興發生在“五四”運動爆發之後。覺醒的知識分子掙脫封建主義束縛,思想感情獲得大解放,他們熱烈追求新的人生理想,積極探索個人和社會的齣路,但同時也“更分明的看見瞭周圍的無涯際的黑暗”(魯迅語), 更真切地感到覺醒的痛苦和前途的渺茫,更敏銳發覺理想追求
評分構建豐盈的精神生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