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红尘》除了继续保存豆豆小说有的世界背景,商战风云和人生思考之外,政治元素的介入,显出,从苏联解体,石油大亨罗家明一夜之间破产自杀写起,始终不离“政治”;而叶子农作为一个“西马”的信奉者,独处海外,企图挽狂澜于既倒,终于被海外右翼势力杀害。他的“见路不走”的如禅偈般的哲言,贯穿了全书,神秘,成为人人在解的一道难题。演艺星,海外学子,纷纷登场,场景在莫斯科,纽约,巴黎,匈牙利,中国之间穿梭般展开,全书带给人一种新鲜,浪漫,阅读冲击力。
根据本书改编的电视剧《天道》正在掀起反响。
这是一部可以傲然的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的佳作。豆豆以她的才华,探问一个、无定形的、陌生的、暧昧的和未曾臻达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浓墨重彩的经历以及令人欷放的爱情故事造出了一种背叛的意志、而这意志是那样的静谧、清明。一个作家的品质,在豆豆身上达到了,作品主题的睿智和简约,表现出佛学的光和不蓄意的使人震惊!
《遥远的救世主》是一部可以傲然的长篇小说。
也是一部可遇不可求佳作。
豆豆,以她的才华,探部一个、无定形的、陌生的、暧昧的和未曾臻达的世界。男女主人公那浓墨重彩的经历以及令人欷歔的爱情故事造出了一种背叛的意志、而这意志是那样的静谧、清明。
丁元英,这位传统文化的叛逆者在柏林私募基金分红会议上突然 私募基金解散,结束了他在法律真空地带利用文化密码对中国股市屠性掠取,孑孑一人回到中国某古城隐居下来。
芮小丹,一位从小在法兰克福长大的中国女了,侨居异国的边缘感使她对主流社会充满了天然的渴求,刑警的职业使她与丁无英不期而遇……
俩人从音响发 烧友变成爱情发 烧友,直到迎接那冲天的光焰……
一个作家的品质,在豆豆身上达到了,作品主题的睿智和简约,表现出佛学光和不蓄意的使人震惊!
豆豆,女,1970年生,高中文化程度。作者十七岁时因工作关系认识了一个好朋友李红英(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人格、品德和思维 方式都给作者产生了重要影响)。1990年,李到欧洲定居,此后李不断寄给豆豆大量的参考资料,每次回国都给作者讲述一些作者所陌生的社会生活。作者于1995年6月动笔创作长篇小说《背叛》,1997年8月完稿。《背叛》一书在杂志《啄木鸟》2000年1—4期连载。2000年作者为一名普通工人,有一个可以长相思守的丈夫。
★这部小说的思辨色彩和精妙设局,都让人有读得瘾,如饮琼浆。
——读者评论
★本书写出了丁为何非人非神却似魔,写得很好小丹这样的女人不多得,天国之女,这是天赋,是秉性。不是你想为就能为之。
——读者评论
★这部小说,我常喜欢……芮小丹对于丁元英真的是一份厚礼!芮小丹真的太完美了~看完结局,内心一直无法平静,一直都是……
——读者评论
一章
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 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二十章
二十一章
二十二章
二十三章
二十四章
二十五章
二十六章
二十七章
二十八章
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天幕红尘
一章
1
1995年5月21日柏林时间下午2点30分,北京——法兰克福的航班准时在机场平稳降落,法兰克福机场大厅的海关检查出口处三三两两地聚集着迎接亲友的人。身穿白色风衣的芮小丹站在离人群不远的地方静静注视着依次而出的旅客。
肖亚文随着旅客走了过来,她什么行李也没带,只是挎了一个随身携带的坤包,那情形不像是来法兰克福旅行,而像是去逛北京的小商店。
肖亚文长着一张让人无法判断年龄的脸,仿佛就是一件油画师呕心沥血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她身穿一套职业女装,眼睛里住满了自信,浑身散发着一种精明干练的气质,那是典型的白领女性的特征。
芮小丹迎上几步,朝着边走边观望的肖亚喊了一声:“亚文!”
肖亚文闻声快步走来,也兴奋地喊道:“小丹!”
两人激动地拥抱了一下,肖亚文说:“我得先告诉你,我只能呆几个小时,得乘晚8点的班机回去,明天我人得在北京。我这趟是专程来见你的,自费。”
芮小丹惊诧地看看她,不解地质问:“你疯啦?有什么事不能在电话里说,非得这么折腾?”
肖亚文说:“电话里,我怕你三言两语把我打发了。我这么折腾一趟,念我这来回的路费你也不好意思拒我。要是等你歇完探亲假再去古城找你,时间就来不及了。”
芮小丹迟疑了一下,本能地说:“如果是有人托你给古城的什么案子说情,那就别说出来了,我既没心也没胆,更没那个权力。”
肖亚文说:“你怎么看谁都像啊?”
两个人边说边走出大厅,走向停车场,上了一辆白色女士轿车,芮小丹驾车向莱茵河南岸的“紫竹园”小酒店驶去。
肖亚文一上车就笑着说:“你的拥抱不够真诚,敷衍我。”
芮小丹也笑道:“你神神道道让我猜心事,我真诚得起来吗?”
肖亚文系上,理了理头发,说道:“小丹,咱俩从警官大学认识……”
芮小丹说:“不用铺垫,直说。”
肖亚文说:“不行,还是铺垫铺垫比较有用。”
芮小丹说:“好的朋友。”
肖亚文说:“有你这个定性我就踏实了。”
芮小丹说:“少奶奶,您快把您那金口里的玉言吐出来吧。你这么精明的人,我还真想不出你能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
肖亚文摆摆手说:“不着急,还有时间,只要不误了班机就行。这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楚的事,得喝着咖啡细说从头。”
芮小丹心里疑惑了。
2
法兰克福是欧洲的交通枢纽和德国金融、科技,也是旅游胜地,歌德故居、保尔教堂、老歌剧院……让这个城市充满了多元魅力。美茵河的南岸历来就有吃、喝、跳舞的美名,那些气氛无拘无束而风格各异的小酒店点缀着莱茵河的浪漫。
她们俩对这座城市不陌生。肖亚文经常到柏林办理商务,抽空就去法兰克福看看芮小丹的母亲。芮小丹则是在这个曾是日尔曼的城市里度过了9年的时光。
芮小丹的母亲经营的“紫竹园酒店”就在美茵河南岸,这是一家店面不大的中餐馆,门前的露天酒吧有20多平方米,遮阳伞下的圆桌有些空着,也有一些坐着喝酒聊天的客人。
芮小丹将车开到“紫竹园酒店”的汽车泊位停下,芮小丹的母亲闻声迎了出来。
芮小丹的母亲张慧敏50多岁,是那种干练而有修养的妇女,她的眼角刻满了皱纹,慈祥的目光里夹杂着几许孤独。
肖亚文人还没下车就亲热地喊道:“张姨您好!”
芮母也热情地说:“路上累了吧,快到里面歇歇。”
芮小丹关上车门对母亲说:“妈,亚文还要赶晚上八点的飞机回去,就呆几个小时。五号桌空着,我和亚文谈点事,给来点喝的吧。”
芮母吩咐过招待,又问肖亚文:“这么大老远的,怎么呆这不大会儿就走哇?”
芮小丹说:“妈,没事,她要的就是这个劲儿。”
肖亚文说:“张姨,我下个月还来柏林,可能没时间来看您,先跟您说一声,您可别挑礼儿呀。”
芮母说:“你们都忙,不用惦记我。”
肖亚文到洗手问擦了一把脸,又重新补了一下妆,走到五号桌将手里的包放桌上,在芮小丹的对面坐下。桌上不但有两份咖啡,还有两杯法兰克福的“苹果酒”饮料和两份世界名菜——法兰克福香肠。
肖亚文低头闻了一下,陶醉地说:“啊——好情调!”
芮小丹说:“吃的喝的都有了,细说从头吧。”她一边说着,一边从手袋里拿出香烟和打火机,抽出一支点上,这套动作娴熟、自然,一看便知是有点吸烟史了。
肖亚文惊讶地问:“你怎么学会抽烟了?”
芮小丹说:“去年卧底,当了一个多月的台小姐,就学会了。”
肖亚文坏坏地笑着说:“没学会点别的?”
芮小丹被逗笑了,说:“你好呀。”
肖亚文“哈哈”开怀大笑,笑罢归入正题,说:“交代个差使,让找个离北京远点的地方租套房子,意思是没有熟人打扰,他想一个人清静清静。我想来想去还是把他放在古城比较适合,你办事有分寸,能有个照应。”
芮小丹说:“清静,躲什么?是警察还是仇家?”
肖亚文说:“我来找你,本身就含有政审保。”然后她从包里拿出一张身证复印件和一张个人简历递过去说:“这是这个人的情况。”
芮小丹扫了一眼身证复印件,然后看个人简历——
丁元英,男,1959年出生,籍贯成都,北京户口,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1979年留学柏林洪堡大学,1985年获经济学硕士,同年就职于柏林H.N.S金融投资公司,1989年就职于北京通达证券公司,1990年2月在北京结婚,同年8月离婚。1991年。1992年3月就职于柏林《世界经济周刊》,任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1994年1月辞职。1994年6月在北京创办个人私募基金,1995年5月私募基金预备解散。此人无信仰,爱好音响,在柏林有一套住房,有德国居留权。
芮小丹看完之后问:“是什么意思?”
肖亚文说:“酗酒、女人,花天酒地那套呗。”
芮小丹淡漠地说:“你也是警官大学出来的,为这种人保?当然,花天酒地并不违法,只是一种带符号的生活方式。”
肖亚文说:“我没为他辩解,也没说他是好人,只是如果按你的逻辑,你也是警官大学出来的,你是刑警,那你认为女人抽烟是不是也带着一种符号呢?”
芮小丹说:“诡辩。”
肖亚文一笑说:“权当是诡辩吧。”
芮小丹质疑地问:“在古城租套房子,就这么简单?”
肖亚文说:“要这么简单我就不找你了,北京周围的城市我哪儿租不来一套房子?我刚才说了,你办事有分寸,能有个照应。”
芮小丹问:“分寸指什么?照应指什么?”
肖亚文想了想,说:“就是……你这么跟审贼似的一问,我还真难解释了。”
芮小丹笑笑说:“没关系,你慢慢交代,我听得懂。”
肖亚文说:“本来我在天津租了房子,可是突然觉得不对劲儿,我发现私募基金实际上已经停业了,确切地说已经进入了清算程序,这就是说要散摊儿了,散摊儿就是解散,就是各奔东西。我给丁总当了一年助理,说有幸也行,说缘分也行,总之我没见过这样的人,或者说他根本就不是……”
芮小丹不屑地打断肖亚文的话,说:“不是 是什么?”
肖亚文说:“是魔、是鬼都可以,就是不是 人。”
芮小丹禁不住笑了笑,说:“怎么讲?”
肖亚文喝了一小口咖啡,慢慢转动着杯子平静地说:“会赚钱的人、位高的人、有思想的人、有学问的人……我想,或多或少、直接间接,我都见过,但他们都是人,想的、干的都是人的那点事。丁元英不同,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混。”
芮小丹说:“混混就不是混混了?”
肖亚文说:“也是。”
芮小丹说:“好,不管是魔还是混混,你要通过有个照应达到什么目的?”
肖亚文说:“不能让这条线断了,得有个什么事还能牵着。你在古城尽点地主之宜顺理成章,你们不是雇佣关系,关照多少都是人情。我办完这个差使就跟他搭不上话了,但我和你是朋友,你关照他,人情是记在我账上,关照他就是给我帮忙。”
芮小丹明白了一些,说:“总之这个人对你有用,你是想在私募基金解散以后还能跟他保持联系,慢慢成为朋友。”
肖亚文轻轻摇摇头,淡淡地说:“朋友?不可能。认识、熟人、够得上说话,这就已经不错了。咱跟人家不是一种人,凭什么跟人家成朋友?”
芮小丹说:“是认识有什么意义?你总得为点什么。”
肖亚文说:“认识这个人就是开了一扇窗户,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能让你思考、觉悟,这已经够了。其它还有很多,比如机会、帮助,我不确定。这个在一般人看来可能不重要,但我知道这个人很重要。”
芮小丹又拿起身份证复印件看了看,抽了一口烟慢慢地吐出,笑着说:“这人,是让你越做越精了,这种事都能让你榨出油来。”
肖亚文说:“可我先把自己榨出油了,这么一折腾,天津的预付房租和这次的往返机票一共两万多元哪,全得我自己出,这才叫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这事得自然,如果让他察觉到有刻意的成分,那我就丢人了。”
芮小丹凝视着肖亚文的眼睛许久没有说话,就像在破译一道密码。沉思之后她把香烟在烟缸里熄灭,像场外评论一样说了两个字:“老到。”
肖亚文一笑说:“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芮小丹问:“想什么?”
肖亚文说:“你在想,白领就是白领,四面动机,八面周到,不是吃干饭的。这事名为关照,其实就是变相献媚,连保镖都有了,而且不给你推辞的机会。”
芮小丹忍不住笑出声了,说:“你已经不是 人了。”
肖亚文说:“你办事有分寸,得体、自然。咱们是朋友,你就给我当回使唤丫头。其实我但凡有一点办法不会来找你,我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和你搅和在一起。”
芮小丹不解地问:“为什么?”
肖亚文几分夸奖几分忌妒地说:“没你的时候我往人堆一站还是个角儿,有你在我就成陪衬了。你看看你这脸蛋儿,哪像是肉身凡胎生出来的,简直就是 斧 工啊。你再看你这身段,腰细腿长、胸高屁 股大,再加上冷艳的气质,哪个女人愿意往你身边凑?”
芮小丹笑道:“用词粗俗了点,这马屁也拍得过头了,但我还是爱听。”
肖亚文说:“私募基金清算分红的日期已经定了,6月15日在柏林,这样算下来大概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又要租房子又要布置,时间很紧张。”
芮小丹想了想说:“我已经3年没来看老娘了,怎么也得度完假期再回去,你知道在刑警队请假有多难哪。这样,我给欧阳雪打个电话,房子的事让她去办,具体细节让她直接和你电话联系,以后的事就交给我了。”
肖亚文端起酒杯说:“那我就先谢了,我干了这杯,心情都在这酒里了。”说罢一口气把酒喝干了。
芮小丹端起酒杯说:“别,谢字我受不起,我也干了这杯,扯平了。”
肖亚文从芮小丹手里夺过酒杯说:“你得开车,不能喝酒。咱们难得在国外一见,怎么也得留几张纪念照吧。呆会儿还有时间,咱们找地方照相去。”
芮小丹端起咖啡说:“那我就以咖啡代酒,也算扯平了。”
肖亚文细细端详着芮小丹,停了片刻说:“小丹,有几句话不管是不是多余,也不管你怎么去想,作为朋友我得给你几句忠告。”
芮小丹说:“你讲。”
肖亚文说:“当你觉得这个人很别样的时候,别对这种人动心思,一旦动了那种心思你就算把地狱之门打开了,除了自己受折磨不会有二种结果。这种不是人的人是个女人都受不了,他妻子只跟他过了半年就离婚了,说他不是人。我说这话你可以不当回事,但是如果真的发生了,那是你自找的,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芮小丹说:“不放心,就别放我这儿。”
肖亚文说:“准知道你会这么想,但是你错了,这里面什么意思都有,就是没有男女的意思。我要是打他的主意不会把他放你这儿,那不是把肉往狼嘴里扔吗?”
芮小丹对于“狼”的比喻不以为然地一笑,说:“姐姐,跑题了。”
肖亚文说:“好,回到正题,咱们照相去。”
于是,芮小丹起身去酒店里拿照相机,肖亚文把芮母也拽了出来,三个人以紫竹园酒店为背景其乐融融地照起相来,其中的是芮小丹与肖亚文的合影。
照完相,肖亚文对芮母说:“张姨,我和小丹再到别处照几张,晚饭就在外面吃了,回来吃饭赶不上飞机,我这就跟您道别了,下次再来看您。”
芮母一边点头应承一边说:“还没暖热就走,这叫什么事儿呦。”
芮小丹又去开车,肖亚文惬意地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向芮母招手别。芮母目送着汽车走远了,这才摇摇头回到酒店里。
3
法兰克福是座移民城市,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都可以在这里见到,其中也有不少中国人,经常可以看到写着中文招牌的店铺。两个人一路上开心地谈笑着,悠闲地观望车窗外面的街道和风景。湛蓝的天空、柔和的阳光、起起落落的鸽子、异国情调的建筑,似乎都使人沉醉。
芮小丹在遇到路口的红灯停车时问:“什么是私募基金?违法吗?”
肖亚文说:“还没立法,怎么违法?私募基金按我理解就是没有经过注册的私人代客理财,性质和信托差不多。丁总募集的资金来自德国,但针对中国股市,简单地说就是你的资本,我的头脑,大家一起在股市上捞钱。”
芮小丹不屑地说:“哪有包赚不 赔的买卖?”
肖亚文说:“你以为德国人的钱就那么好用啊?赔钱是由经营风险担保方承担,与投资人没关系。”
绿灯亮了,芮小丹随着车流通过路口,又问:“那保方就不怕赔钱吗?
天幕红尘
第01章
1991年8月24日夜,莫斯科。
罗家明站在办公室的窗前静静地抽着烟,静静地从12楼俯看楼下的大街。大街上的坦克和武装队已经不见了,随着苏联部长亚佐夫的被捕和内务部长普戈的自 杀,莫斯科在经历了“8.19事变”的短暂动荡之后渐渐恢复了秩序,午夜的大街上冷冷清清,街道两边的店铺大部分都关门了,偶尔有汽车和行人匆匆而过。
办公室里只有办公桌的台灯开着,光线很暗。电视机的频道正在重播苏共书记戈尔巴乔夫的声明,声明他已经没有可能继续履行苏共书记的职能,正在交出权力,苏共自行解散……戈尔巴乔夫的声明无异于一个历史的宣告:这个走过了69年历程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将不复存在……
这场震惊世的事变无论结果如何,对于大多数普通中国人不会意味着什么,但是对于罗家明这个投资苏联石油开采的中国商人却是一场生死赌注,150口油井的开采权要让他成为富翁,他的诺尔库克石油公司要造一个辉煌……然而他输了!尽家产的投资、到期的额债务、一家老小的生存……都因为这次投资是依托于苏共政权个别高官的“权力经济”而无有。从22号到24号的2天时间里,公司秘股东协议里的5个权力股高官已经有3个被逮捕,查封、清算、起诉……只是个时间问题了。经济要重新洗牌,利益要重新分配,他的诺尔库克石油公司既是“权力经济”的附着物,也是这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那是以他个人之力根本无法抗拒的毁灭。
他想着远在纽约的母亲、女儿、妻子、妹妹,她们往后可怎么活呢?想着那些借给他钱的亲朋好友,没法交代啊……没办法了,有办法就不用死了……他觉得自己连句道歉的话不能说,没资格。他知道母亲的心脏病很可能承受不住破产丧子的打击,但他甚至觉得那样或许会好,母亲就解脱了,就不用再受煎熬了。
他用力深吸了一口烟,让烟雾在胸腔里停留了一会儿,徐徐吐出,然后往窗外弹了一下烟灰,烟灰从12层楼的悄然飞落,转眼间在夏日的风里分解为尘埃。他下意识地侧身瞥了一眼电视,又面向窗外了,他不想再看见戈尔巴乔夫这张脸了,这张脸再也唤不起他的期待了,他在心里冷冷地骂了一句:这个笨蛋!
这支烟将要抽完的时候,他走过去关掉电视机,把烟蒂拧进办公桌上的烟灰缸,坐下来拿出钥匙打开抽屉,取出一个礼品盒,里面是一支二战时期的左轮枪和一盒弹。这支枪原本是一位苏联将军的儿子送给他的礼物,现在却要成为结束他生命的工具。他将一颗弹塞进枪膛,转到击发的位置,放到右手边,然后拿来纸笔留遗言,只写了两句──
我撑不住了。
我不能请求原谅,这不是可以原谅的事!
办公室的东墙上挂着一幅古色古香、装裱美的中国书法横幅,上面是苍劲有力的四个大字――见路不走。这张横幅跟着他从北京到纽约,又从纽约来到莫斯科。这是他生命的后一刻了,他后看了一眼横幅,用生命后一刻的意识在想:见路不走……可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一条死路,不走也得走了……
他将遗言放到电话上以免被血染红了,拿起枪对准太阳穴,随着一声枪响身体前倾倒伏在办公桌上,鲜血顺着办公桌的边沿往下 流淌……
第02章
北京机场航站楼里,一位肩挎黑色商务挎包的中年男子步履匆匆地去办理登机手续,此人衣着考究,戴一付镶金边的眼镜,文雅中透着一股商人的精明,他就是香港当红影星戴梦岩的经纪人、香港星际演艺经纪公司总经理梁士乔,搭乘4点10分的航班前往巴黎,为获得圣西蒙电影节佳女主角提名的戴梦岩出席颁奖典礼做前期准备。
跟随在梁士乔身边的是剧组为戴梦岩配备的车的司机韩平,一个二十多岁的北京小伙子,腋下夹着文件包,手里攥着车钥匙。
忽然,韩平腰间的传呼机响了,他拿出一看,是戴梦岩发来的,内容是:梁哥,情况有变,取消去巴黎,速回片场。韩平拿给梁士乔看,梁士乔皱了皱眉头,就近找了个公用电话打到片场,等了几分钟,戴梦岩接到电话。
梁士乔说:“什么事?我就要登机了。”
戴梦岩说:“你今天不能去巴黎了,你得先去纽约,然后从纽约去巴黎,你也顺道回家看看。阿英刚跟机场联系过,晚上11点的那趟航班还有 机票。”
梁士乔惊诧不已,因为周围有人,压低了声调说:“还有什么事能比颁奖典礼重要?要等电影节的事忙完了再说。”
戴梦岩语调平缓而严峻地说:“梁哥,出事了,罗家明在莫斯科破产自杀了,苏老师受不住打击,25号在纽约突发心脏病猝死。阿英是20分钟前接到的传真,我往纽约打电话核实过了,是真的。苏老师的葬礼定在28号,传真里没提这事,是我向林雪红核实 情况问到了她才说的,传真内容主要是那笔30万美元借款的事,说是等巴黎颁奖典礼结束以后要我们去柏林参加债权人会议。我没见到传真,详细情况也不清楚。”
梁士乔说:“这次佳女主角提名里你是被行家看好的,如果不出意外,你就是金像奖得主,这是你演艺生涯的又一个成就,都被会媒体传播出去,都重要,都需要周密协调、精心准备,都关系着你的新身价。”
戴梦岩说:“我知道你的细节论,巴黎那边还有时间,还没紧迫到分秒计较。纽约的事一天就办完了,时间来得及,你再辛苦点吧。”
梁士乔说:“罗家明借的不是你一家的钱,如果有办法他愿意死吗?他不知道他母亲的心脏病承受不了这种打击吗?人都没了,那笔钱也就没多大指望了。你和苏教授的关系圈里人都知道,但是葬礼跟典礼撞车了,我相信人能理解。况且你说的那趟班机是纽约时间下午2点降落,怎么都赶不上明天上午的葬礼。”
戴梦岩说:“我接到消息的时间做出反应了,这是重要的。借给苏教授的钱加上利息有36万美元,能不能还也要有个明白。我不知道债权跟柏林有什么关系,如果是走过场我没要再去柏林。我办美国签证来不及了,你替我走一趟吧。”
梁士乔妥协了,不悦地说:“您想怎样就怎样吧,我退票去。”
戴梦岩说:“你直接来片场,我让阿英把传真送来。”
……
韩平驱车送梁士乔去北京京都影视基地《红颜》剧组拍摄现场。
拍摄现场在一间宽敞的摄影棚里,外围两个出口均有保安把守,没有剧组证件或未经剧组批准的人员一律禁止入内。由于天热,摄影棚的大门敞开着,门口除了车辆还有许多候场的演员,有些演员跟梁士乔认识,或点头或微笑地打招呼。现场有几个娱乐记者在进行剧组探班,采集拍摄花絮之类,看见梁士乔下车就想过来采访,梁士乔赶紧谢拒,并抱拳表示歉意。阿英已经先到了,手里拿着传真文件站在大门口,一边观看里面的表演一边不时回头张望,见到梁士乔迎了过去。
阿英是戴梦岩的私人助理,香港人,比戴梦岩小一岁,综合素质很好,主要负责照顾戴梦岩的个人生活,处理日常繁杂事务,从整理房间、衣物送洗、日用品采购到戴梦岩外出工作时准备服装、化妆品、安排休息、用餐,遇到影迷和记者纠缠还要与经纪公司或保安一起充当保护墙的角色,凡是涉及戴梦岩个人生活的,不做。
阿英把传真递上,说:“梁哥,这是林雪红的传真。”
梁士乔接过传真,一眼就看见右上角有3个大的字:请保密。
对于酒店,如果不是常驻机构的长期包房,客房里一般是不设传真机的,客人有需要就到酒店的商务收发文件,商务提供传真、打字、复印等服务。普通传真文件一般由商务接收后送达客房,有保密要求的文件则需要收发双方约定时间,接收人守在传真机旁即收即取,不经过商务转送这道环节。
梁士乔问:“怎么收到的?”
阿英回答:“林雪红打电话到香港,公司告诉她梦姐的房间电话。我感冒了,梦姐让我留在酒店休息,是我接的电话,传真是我到商务接收的。”
梁士乔又问:“机票订了吗?”
阿英回答:“订了,七点半到酒店服务台取票。”
梁士乔对司机说:“小韩,你先把阿英送回去。”
韩平带阿英走了。
梁士乔走进摄影棚,只见导演神情专注地站在监器旁,吼着嗓门指挥拍摄,剧务人员忙做一团。道具背景是两派江湖势力火拼,剧情是现代版的江湖恩仇,典型的香港枪战风格。扮演女一号的就是香港影星戴梦岩,出演剧中冷酷柔情的都市女侠,摄影机、鼓风机、灯光……一起对着她,她后背上吊着几根钢丝绳,在空中荡来荡去。戏中的戴梦岩浓妆艳抹,长发飘飘,八月的热天却是一身秋末的装束,穿着白色风衣,左右两手各握一支枪,做着各种射击动作。
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很多港台艺人纷纷投向内地的大市场,而内地正处在从政治挂帅到以经济建设为的转型期,一时间港台歌曲、影视风大陆,港台星成了歌迷影迷的追逐偶像。戴梦岩就是这些当红港台星中较为耀眼的一颗,她以演技和靓丽的形象征服了迷影,是时下片酬高、有票房影响力的港台明星之一。媒体对戴梦岩有身家亿万的说法,谁也没有考证过,有报道可查的就是她在香港和巴黎的四套房子。
梁士乔找了一个远远的角落,坐在一只不知是装什么的木箱子上看传真。
传真是罗家明的妻子林雪红发来的,她对正值戴梦岩即将参加圣西蒙电影节颁奖典礼之际报来坏消息表示歉意,叙述了罗家明24日晚在莫斯科开枪自杀、苏玉平25日在纽约接到儿子的死讯突发心脏病猝死、家人去莫斯科料理罗家明的后事等事件,介绍了罗家明的诺尔库克石油公司政治背景以及该公司的融资来源和投资情况,对变卖北京房产、抵押纽约裕香阁饭店贷款、数笔私人借款、所有债务即将到期……等关键问题描述较为详细,林雪红在文中多处使用了“倾家荡产”、“灭顶之灾”、“绝境”、“绝望”这些极端词汇。
梁士乔脑子里大致有了一个脉络:罗家明与其他两个苏联高官的公子共同融资500多万美元投资俄罗斯石油开采,其实只是以权力背景的低价格买下一片油井开采权,并非是真正开采,而是要转手卖给美国一家石油公司从中牟取利……罗家明有债务的后期限都是1991年11月10日,这是按他的还贷计划多加了半年余地的保险期限,却没料到苏联政局突变……罗家在纽约只剩下罗家明的妻子、女儿和罗家明的妹妹罗慧娟三个人了,位于曼哈顿的裕香阁饭店是她们的生计,一旦到期无力还贷,她们在纽约将无以立足,而她们在北京早已一无有了,不要说还有60万美元的私人债务……
现在清楚了,罗家明做为诺尔库克石油公司的大股东个人损失240万美元,输掉了这些年来的积累,总债务105万美元,其中私人债务60万美元,分别为──
裕香阁饭店抵押贷款…………………本息45万美元
戴梦岩…………………………………本息36万美元
老九……………………………………本息12万美元
布兰迪…………………………………本息6万美元
库格列夫………………………………本息6万美元
梁士乔注意到,文中提到了一个侨居柏林、名叫“叶子农”的人,林雪红认为此人应对罗家明的破产负责任,理由是此人曾送给罗家明一句让他走火入魔的话:见路不走。罗家明把这四个字奉为至理,请书法家书写,请技师装裱,脑子就不正常了,而此人即非贤士也非富,初中毕业,在柏林以出租一间16平方米的小店铺为生,住一套很破旧的40平方米小房子,不具备解决罗家危机的财力,而且此人与罗家明的关系是次萍水之交,也不具备相助的基础。林雪红所筹备的9月5日柏林债权人会议,其指向正是这个名叫“叶子农”的人。
传真件的文字是手写的,内容之多,条理之清晰,并没有一般女人在这种悲痛之时的语无伦次。梁士乔看过之后,心里既有同情,也有对文字背后东西的洞悉。
又过了十几分钟,戴梦岩的这场戏拍完了,一男一女架着她走向一把椅子,她已经累得站立不住了,但还是伸手指了指梁士乔所在角落的位置,另一个工作人员把椅子搬到梁士乔旁边。戴梦岩在梁士乔旁边坐下,对工作人员说:“谢谢!”等三个人走开了,用纸巾抹了一把脸上的汗看看梁士乔。
梁士乔把传真件递给戴梦岩,说:“你自己看吧,林雪红根本没要求你参加葬礼,连暗示都没有,她没这个心思了,她关心的是债务。”
戴梦岩接过传真件说:“苏老师猝死这事早晚要见报,别人可以不去,我不能。她关心债务,我也关心,我的钱也是这么拼死拼活换来的。”
梁士乔摆摆手说:“不说这个了,你先看着,我出去抽根烟,回来再谈。”
梁士乔到外面的树阴下抽了一支烟,回来。
戴梦岩看完,不屑地说:“见路不走,这人脑子不正常!他自己还蜷在破屋里呢,有能力他早挣钱了,还用等到现在?如果叶子农能解决问题,罗家明还不知道去那儿给自己找条生路吗?还轮得着她林雪红出面?这钱,没指望了。”
梁士乔说:“林雪红写了那么多,也许就是这个意思,让你自己得出这个结论。你看她的文笔,条理清晰,思路清楚。罗家出了这么大的事,她还没乱方寸。”
戴梦岩沉思了片刻,有些疑惑地说:“苏老师也是有点知名度的人,这都三天了,怎么一点消息都没听到呢?”
梁士乔说:“贫居闹市无人问嘛,封锁消息,大家都避免了尴尬。你之前没跟林雪红联系过,她一样知道你参加颁奖典礼,这就是你想让外界知道的。”
戴梦岩说:“你带上点钱,人去了,礼就到了。”
梁士乔问:“带多少呢?怎么让人知道你是来悼念的还是来讨债的?”
戴梦岩想了想,说:“一万美金吧。”
梁士乔点头表示同意,说:“我看也得这个数,要落个讨债的名还不如不去。”
戴梦岩自知36万美元没多大希望了,可心里还是割舍不下,茫然地说:“梁哥,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生出那么大一笔钱,你觉得有可能吗?”
梁士乔说:“就是组织抢银行都来不及了
书不错
评分性价比很好,很喜欢,值得购买
评分天幕有点看不下去。救世主还不错
评分喜欢豆豆的书,比较有内涵
评分很喜欢的书
评分還沒看,還不錯吧
评分东西不错,快递给力,满意~
评分不错,已看完一本
评分有略微的瑕丝,可以接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