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偉大公司的關鍵所在!
★創業、IPO、員工持股的核心知識體係!榖歌、微軟、Facebook、蘋果的成長策略!
★每個創業者都要懂的“分錢大法”!避開股權分配陷阱的“不二法門”!
★為您詳解創業公司選擇“動態股權分配“的七大理由:
◇利益分配格局靈活可變,適應創業公司復雜多變的環境;
◇能夠綜閤衡量各閤夥人的貢獻,讓其得其所得,公平閤理;
◇讓團隊成員隨時可進可退,使團隊更為開放靈活;
◇能精確量化現金、時間、專利、人脈等要素的價值和重要性;
◇當公司取得階段性成果後,對各閤夥人的股權奬勵能及時到位;
◇動態股權分配設有迴購機製,能盡量減少缺位持股人的數量;
◇將股權分配契約化,能夠減少很多不必要的費用。
"本書針對成長中的公司在創業、IPO以及員工持股等方麵齣現的問題,提齣瞭“動態分配股權”這一避免衝突的有效方法。此方法旨在教你如何精確計算每一個創始人應獲得的股份,或公司早期員工應當享有的權益。
在本書中你將會學到:如何評價一個員工為公司付齣的時間和帶來的資源價值;如果有創始人離開公司,會帶來什麼樣的損失;以及當你不得不解雇某人時,你該如何處理他的股權等等。
"
邁剋·莫耶
"美國職業企業傢,擁有西北大學整閤營銷傳播專業碩士學位和芝加哥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同時還在這兩所大學教授企業管理和創業課程。
邁剋?莫耶擁有豐富的創業經驗,既加入過創業型公司,也幫助他人創辦過公司,曾籌集過數百萬美元的啓動資金,還幫助彆人齣售過創業公司。他曾經多次參與股權分配工作,因此在這方麵有很多第一手經驗,他的眾多經驗在本書中有著精彩展示。
斯坦福大學、《商業周刊》、知乎、《華盛頓郵報》、創業邦、《Inc.》競相推薦!
"序 建立規則 / 001
第一章 公平地對待相信你的人 / 001
第二章 切蛋糕 / 023
第三章 閤夥人基金 / 055
第四章 創立閤夥人基金 / 067
第五章 應用閤夥人基金 / 115
第六章 裁減閤夥人 / 125
第七章 魔力數字 / 141
第八章 閤夥人基金概述 / 149
第九章 升級為閤夥人基金模式 / 153
第十章 創業失敗 / 161
第十一章 閤法化 / 167
第十二章 讓閤夥人基金運作 / 179
第十三章 閤夥人基金應用案例 / 185
附錄 術語錶 / 213
"分配股權,即所謂“切蛋糕”,復雜微妙且考驗技術。正如前麵提到的,它不僅可能對重要的閤作關係造成不可修復的損害,也可能將一次創業良機扼殺於萌芽。要瞭解怎樣切蛋糕,先得對蛋糕本身有所知曉。股權蛋糕不像大小固定的蘋果派,它會一直成長,不斷變大。
蛋糕生而平等
所有的蛋糕初都隻是一個想法,分文不值。某些人在書桌前、在地鐵上、在床上、在車裏、在洗澡時、在飛機上、在廳堂裏、在吃飯時或者在其他任何地方任思緒漫遊,浮想聯翩。他想到瞭一個難題和一個巧妙的解決方法。
那方法如此妙不可言,實際上,他開始覺得這會成就一番大事業。他越想越確定,這個絕妙的主意一定有錢可賺。他很興奮,沒多久便堅信,再過短短幾年,自己就能提早退休瞭。
如果這本書的內容你都沒記住,至少記住一點:所有蛋糕,即股權,初都分文不值。蛋糕本質上就是想法,想法在初的時候幾乎沒有價值可言。
想成為企業傢的人非常確信他的想法會發展成“下一個大事件”,因而常常將想法藏於心中,不與人分享,害怕他的主意被彆人偷瞭去。這樣的情況,我見過太多。有些人先是嚮彆人暗示自己有一個絕妙的主意,當你刨根細問時,他又閃爍其詞,神神秘秘。
我就認識這樣一個人,守著一個新型畫筆的秘密好多年。終,他架不住我的追問攻勢,告訴瞭我他的想法。“很不錯嘛。”我說。我告訴他我認識一些人,能幫助他進一步發展他的想法,他同意我齣麵去談。第二周,我帶著一個畫筆的産品原型迴來瞭,和他設想的一模一樣。
現在,他需要做的就是投産、購買原材料、製定生産流程、創造品牌、設計營銷方案、建立銷售團隊、籌集資金等事情,以使他的想法變得有價值。我猜想他不願意做這些事,因為他的想法仍然隻是個被鎖在某個壁櫥裏的原型。多嘮叨一句,我並不想批評誰。他與大多數人一樣,比起白手起傢創立一傢畫筆公司,他有更好、更重要的事情可以做。
偶爾會有公司願意為想法付費,但通常是以某種特許權使用費預付款的形式支付。想法若能成功實施,就需支付特許權使用費,以錶示對想法的認可。我在後麵的章節會講到如何運用特許權使用費,你隻需記住,公司絕少會僅僅為一個寫在紙巾背麵的潦草概念付費。想法除瞭一副骨架,還得有血有肉,體現為市場分析、産品原型、商業計劃書或專利權。當具備這些因素時,人們買的不是想法,而是其代錶的商機。
想法比比皆是,多到不值錢。隻有在被烤成蛋糕後,想法纔有身價。接下來,如果你發現有人願意為你的想法付費,而你將其産品化的成本低於人們願意支付的價格,那麼,那時(隻有那時)你纔創造瞭價值。
有一個人發明瞭防止比薩餅盒壓扁比薩餅的塑料小部件,憑此賺瞭數百萬美元,這樣的故事當然是有的。
你或許也聽說過某位女士發明瞭那“叫什麼來著的東西”,到夏威夷享受退休生活去瞭。這些故事要麼是都市傳聞,要麼極其罕見。不管是哪種情況,它發生在你的想法上的概率都微乎其微。
如何給蛋糕估價
估算一傢公司(蛋糕)價值多少,其藝術性遠遠高於技術性。對於已經成熟運轉的公司,投資者可以運用各種各樣的工具來估值。行的價值指標與現金流量、收益及利潤有關。
人們買蛋糕,是因為蛋糕是一項資産,或者買傢認為它會成為一項資産。資産會産生收入。
蛋糕的價值主要取決於它能夠帶來的收入額。因為未來是不確定的,未來收入多少涉及太多投機與推測,所以蛋糕的價值在不同的人眼中可能有天壤之彆。
如果你的公司不産生收入,你或許可以根據公司的基本資産,如建築物、機器、庫存等,估算齣一個轉售價值。若公司當前沒有收入,或者公司所有者認為收入比轉售價值少,這便是個有用的法子。
我所知道的大部分早期階段的企業,都專注於現金流而非資産。尤其是那些通常沒有實際資産的科技公司,更是如此。
股份變現
你的公司在某一特定時間的價值取決於其當時能賣齣的價錢。假設我的檸檬水小攤每年的固定收益是1000美元,我也許會決定現在就套點錢齣來,而不是等一年後拿到這1000美元。
所以,我找到一些想靠賣檸檬水為生的人來接我的攤子,他們每年可賺1000美元。如果他們覺得可以比我賣得好,那他們就能賺得更多。我告訴他們這個攤子價值5000美元,理由是我認為未來五年內市場不但不會有大的波動,反而會對檸檬水有更大的需求量(全球變暖可能會讓人們更渴),因此利潤不會縮水。他們認為市場會有變動(街邊又開瞭一傢果汁連鎖店),所以還價3000美元。我說好。他們便以3000美元的價格買下瞭我的股權。我拿錢走人。
在這個例子中,他們從我這兒買下瞭整個蛋糕,而我實現瞭股份變現,即拿錢走人。這個蛋糕現在屬於彆人。我的股份現已為0%,而買傢的股份為100%。這次交易也稱作“股份退齣”。
投資者總是在談論退場策略,因為他們想知道怎樣變現並得到投資迴報。其實,所有的股權持有人都想知道,在何種情況下,他們的股權會變現。
當你想把某人從你的生意中分離齣去的時候,股份變現也是有用的。如果我有90%的股份,你有10%。我們一緻同意這項生意價值100美元,我可以給你10美元,拿走你的股份。這樣,你就把你的股份轉化為現金瞭,即變現。
利用變現將不再參與公司事務的小股東分離齣去的做法屢見不鮮。
投錢入股
在很多(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都想籌集更多的運營資本。此時,公司想賣齣一部分股權以獲得現金,用於公司運營,同時自己保留一部分股權。這是非常典型的情景。當你投錢入股時,你也為公司的價值設立瞭一個基準。不管投資者為買股權付瞭多少錢,它通常都被看作判斷公司在世人眼中的價值的一個良好指標。
比方說,一位投資者齣價100萬美元買下50%的蛋糕,那麼這塊蛋糕現在就“價值”200萬美元,前提是投資者投入的錢用於生意運作,而不是轉入原始股東的腰包。所以,現在這塊蛋糕變大瞭。
創始人有能力使投資者相信,原來的蛋糕價值100萬美元(即“投資前”估值),投資者再投入100萬美元,現在這塊蛋糕就“價值”200萬美元——懂瞭嗎?如果你之前有一半的股份,那麼你的蛋糕份額價值50萬美元。現在你隻有25%的股份,但你仍有價值50萬美元的蛋糕。
如果幾個月後,有人在下一輪的融資中以300萬美元的價格買下半個公司,那麼現在整塊蛋糕就價值600萬美元。
原來的蛋糕在投資前已經成長為價值300萬美元。現在你的股份,即原來的蛋糕的25%,或新蛋糕的12.5%,就價值75萬美元。你的股份從25%降到12.5%,但其價值已經漲到瞭75萬美元。
總而言之,股權的現金價值比其百分比份額要耐人尋味得多。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你的股權份額縮水瞭,但你的財富增加瞭。
滑稽的是,人們常常忽視這樣一個簡單的道理。蛋糕因增值變得越來越大,股權也隨之不斷增值。認為股權是一種有限資源的人想錯瞭。曾經和我共事的某個人偏執地害怕放棄“所擁有的股權”,害怕到夜不能寐。他是個傻瓜。
隻要人們願意為你公司的股權付越來越多的錢,不管他們擁有的股權份額是多少,其價值都會不斷增長。
當然,公司貶值,你所擁有的股份也會貶值。如果剛剛那位投資者為買下半個公司投瞭100萬美元,而不是300萬美元,那你的公司就價值200萬美元,而你所占的12.5%的股份則價值25萬美元。
有時候,公司發行不同“類型”的股權,可能會稀釋你的股份價值。本書未論及的可能性還有很多。有些人靠研究這些東西過上瞭體麵的生活——我不是其中之一。
本節的主旨是:專注於提升價值,不要擔心所有權比例,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糾結。蛋糕的成長潛力超乎你的想象。如果你不相信的話,想想榖歌、微軟、Groupon(高朋)、Facebook和蘋果。
你認為公司將來價值多少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公平待人,讓人人得其應得。
"
"建立規則
我想和你一起創辦企業,我期待和你一起發現並利用被遲緩的競爭者忽視或者被驕傲的競爭者輕視的市場良機。我迫不及待地想發明一項産品或者服務,搶走他們的市場份額,一舉把他們的客戶全部誘惑走。
我希望能從其他正規或者初創的企業挖走優秀的員工。我確信,前任東傢們會悲傷落淚,但他們會恢復過來的。
我確信我們非常規的市場營銷和廣告風格會有所爭議,但那正是我們的用意。我想讓我們的視頻獲得病毒式傳播,在營銷上打敗財大氣粗、江山穩固的大企業。
見證自己的成功和對市場的影響將會非常有趣。不能跟上節奏的競爭對手會自行消亡。這並沒有什麼不妥。這不是私人恩怨——這隻是生意。
不過,在我們開始之前,我還是想說明以下幾點:
若論競爭,那是沒什麼清規戒律,亦無情麵可講的。但是,在自己的公司和團隊內部,我們需要公平且真誠地對待每一個人。
生意場上,難免受傷。傷到競爭對手沒什麼,傷到自己人就不太好瞭。
大多數講創業企業的書都是關於如何打破規則的,這本書則是關於如何建立規則的。它概述瞭創業企業在股權分配問題上的行為準則。
時機成熟之際,企業的股權終會奬勵我們每個人的貢獻。所以,公平地分配股權至關重要。我們需要一些規則,原因很簡單:
沒有公平,就沒有樂趣可言。
雖然經營創業公司會遇到很多睏難,需要頂住重重壓力和超長時間辛苦工作的負荷,還要承受得起偶爾的失敗,但隻要參與的每個人都得到瞭公平、公正的待遇,再苦再纍也其樂無窮。
如果每個人都感到自己的實際所得和應得相匹配,那麼大傢便能和睦相處,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全力發展公司。
背後捅刀子,貪婪無節操,暗中耍手腕,都會讓經營創業公司的樂趣消失殆盡,樂趣消失的速度比刪除維基上惡意攻擊公司文章的速度都快。
讓一個老企業傢迴憶昔日的美好時光,他會給你講以前頂著壓力通宵熬夜的故事,那些勝利與失敗同在的故事。每個故事都是那樣激動人心,鼓舞人心。這樣的故事各有各的不同。
讓一個老企業傢迴憶以前的艱難日子,他會告訴你他如何被一個閤夥人或是投資者或是同事給坑瞭。這樣的故事總是那麼韆篇一律。
不管今後的日子裏會發生什麼,我都希望那是美好的日子。
所以,在談錢、談感情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公平待人的基本法則,並就此達成一緻。我想公正地對待你,我也想得到公正的待遇。這是我的任務。
讓我們開始吧……
我對《切蛋糕:創業公司動態股權分配全案 股權分配契約化》這本書抱有極高的期待,原因在於它提齣的“動態股權分配”和“契約化”這兩個關鍵詞。目前市麵上很多關於股權分配的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隻側重於初創階段的簡單劃分,很少能夠深入探討公司發展過程中股權結構的動態調整。創業是一個不斷演進的過程,閤夥人的角色、貢獻和責任也會隨之變化,如果股權分配一成不變,很容易導緻一些早期加入但貢獻逐漸減弱的閤夥人與後期加入但貢獻巨大的閤夥人之間産生不公平感,從而引發內部矛盾。因此,一個能夠應對公司發展、激勵團隊、並與時俱進的股權分配機製至關重要。而“契約化”則強調瞭規則的清晰和法律的保障,這對於創業者而言是必不可少的風險控製手段。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的案例分析和操作指南,幫助我們理解如何設計一個既能激發團隊潛力,又能規避法律風險的股權分配方案,讓“切蛋糕”的過程更加公平、透明、且有據可依。
評分《切蛋糕:創業公司動態股權分配全案 股權分配契約化》這個書名,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作為一名剛剛起步的創業者,我對股權分配這個話題可以說是既頭疼又充滿期待。頭疼的是,身邊太多因為股權問題而分崩離析的例子,讓我對如何公平、閤理地分配股權感到壓力巨大。期待的是,我希望找到一種能夠真正做到“蛋糕”分得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並且能隨著公司成長不斷優化的方案。書中的“動態股權分配”和“契約化”這兩個概念,讓我覺得這本書很有深度和實踐價值。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詳細闡述如何根據不同閤夥人的實際貢獻、風險承擔以及未來發展潛力來設計一個動態的股權分配模型,而不是僅僅依靠初創時的簡單約定。同時,“契約化”的提法也讓我看到瞭它對法律層麵的重視,我希望它能提供清晰的法律框架和指導,教我如何起草一份能夠最大程度保護所有參與者權益、並有效規避風險的股權協議。這本書,我希望它能成為我創業路上的“定海神針”。
評分這本《切蛋糕:創業公司動態股權分配全案 股權分配契約化》的標題精準地抓住瞭創業者最關心也最容易忽略的核心問題。在早期創業階段,激情和理想往往掩蓋瞭對未來股權結構復雜性的考量。我曾多次聽說過或親身經曆過因股權分配不當而導緻團隊解散、項目夭摺的悲劇。這本書的“動態股權分配”理念讓我覺得非常前沿和實用,它意味著股權並非一成不變,而是可以根據公司發展、閤夥人的貢獻變化而調整,這對於激勵團隊、留住人纔至關重要。我尤其想瞭解書中關於如何設計股權激勵計劃、如何界定和評估閤夥人貢獻、以及如何在不同發展階段對股權進行調整的詳細方法。另外,“契約化”這一點也讓我看到瞭這本書的務實性。我希望能從書中學習到如何將股權分配的各項細節通過嚴謹的契約形式固定下來,從而規避潛在的法律風險,確保所有閤夥人的權益得到充分保障。這本書,我預感它將成為我創業路上的重要指南。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切蛋糕:創業公司動態股權分配全案 股權分配契約化》就足夠吸引我瞭。作為一名初創公司創始人,股權分配一直是我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市場上關於股權分配的書籍不少,但大多偏嚮理論,缺乏實操性,或者過於陳舊,跟不上互聯網時代瞬息萬變的創業環境。我特彆看重“動態股權分配”和“契約化”這兩個概念。動態股權分配意味著它能隨著公司發展和閤夥人貢獻的變化而調整,這對於避免日後因股權僵化而産生的矛盾至關重要。而“契約化”則強調瞭規則的明確和法律的約束,我相信這能為創業團隊打下堅實的基礎,減少不必要的風險。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一套係統性的、可執行的股權分配方案,從閤夥人加入、退齣機製,到期權池的設立和管理,再到不同股權類型的選擇和法律條文的解讀,能夠真正解決創業者在股權分配上的痛點,而不是空談一些虛無縹緲的道理。我期待它能像一本操作手冊一樣,讓我一步一步地理解並構建一個公平、有效、且具有法律保障的股權分配體係。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而有力,書名《切蛋糕:創業公司動態股權分配全案 股權分配契約化》直擊痛點,令人眼前一亮。我最近剛和幾個朋友啓動瞭一個小項目,在股權分配這件事上,大傢一開始憑著一股熱情和信任就稀裏糊塗地定瞭下來,現在迴想起來,心裏總有些隱隱的不安。這不僅僅是錢的問題,更是關於未來共同奮鬥的承諾和責任的劃分。我最關心的是“動態股權分配”的部分,因為創業初期很難預測每個人的貢獻和投入,如果一開始就死闆地劃分股權,很可能會埋下隱患。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講解如何根據閤夥人的實際貢獻,比如時間和精力投入、資源引入、關鍵技術開發等,來動態調整股權比例,並且這種調整是有章可循、有據可依的。同時,“契約化”的提法也讓我覺得這本書非常務實,它強調的是用閤同和法律來規範股權關係,這對於保障所有閤夥人的權益,避免日後因口頭約定不清而産生的糾紛非常有幫助。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關於股權協議起草、關鍵條款解釋、以及潛在風險規避的實用建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