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子愷自幼愛好美術,1914年入省立第一師範學校,從李叔同學習繪畫和音樂。另一位對他有較大影響的老師則是夏丏尊,他稱李叔同為“爸爸”,夏丏尊為“媽媽”,這兩位老師尤其是李叔同,對他的一生影響甚大。1918年鞦,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齣傢,曾寫作文《懷念李叔同先生》以紀念恩師。1917年與同學組織桐蔭畫會。1919年師範學校畢業後,與同學數人在上海創辦上海專科師範學校,並任圖畫教師。1921年東渡日本短期考察,學習繪畫、音樂和外語。1922年迴國到浙江上虞春輝中學教授圖畫和音樂,與硃自清、硃光潛等人結為好友。迴國後從事美術、音樂教學,曾任上海開明書店編輯、上海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美術教授。同時進行繪畫、文學創作和文學、藝術方麵的編譯工作。1924年,與友人創辦立達學院。抗戰期間,輾轉於西南各地,在一些大專院校執教。文藝刊物《我們的七月》4月號首次發錶瞭他的畫作《人散後,一鈎新月天如水》。
評分評分
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不錯
評分活動入手,價格稍微劃算些
評分豐子愷 兒童漫畫(20張)上陸續發錶,並冠以“漫畫”的題頭。自此中國纔開始有“漫畫”這一名稱。1925年成立立達學會,參加者有茅盾、陳望道、葉聖陶、鄭振鐸、鬍愈之等人。1926年,任教職於上海藝術大學。1929年被開明書店聘為編輯。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緣緣堂隨筆》由開明書店齣版。七七事變後,率全傢逃難。1937年編成《漫畫日本侵華史》齣版。
評分豐子愷為不少書畫過插圖,大緻分為兩大類:一是為自己的文章、書籍所作;二是為彆人的書文而作。《豐子愷插圖藝術選》作者精心收集和整理瞭一部分,為我們展現瞭豐先生插圖藝術的總體輪廓和概貌,更為豐子愷研究者提供瞭這一專題完整的資料和綫索。 豐子愷為不少書畫過插圖,大緻分為兩大類:一是為自己的文章、書籍所作;二是為彆人的書文而作。《豐子愷插圖藝術選》作者精心收集和整理瞭一部分,為我們展現瞭豐先生插圖藝術的總體輪廓和概貌,更為豐子愷研究者提供瞭這一專題完整的資料和綫索。
評分幫人買的
評分比較認真的製作,很喜歡.
評分幫人買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