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教授。现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国际经济史学会执委会委员(为该学会成立以来的第一位担任执委会委员的中国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南开大学历史系、云南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以及美国哈佛大学、英国剑桥大学、日本东京大学、法国国家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等国外著名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以扎实的史料分析为基础,把唐代江南农业放在一个较大的时空范围中进行多重的比较考察,提出了唐代江南农业变革的观点,并修正了学界关于宋代农业革命的传统看法。在唐代以前,黄河中下游平原一直是我国最重要、最先进的经济区;而到了宋代,江南地区起而代之,成为全国经济重心之所在,直至今天。这一伟大的历史变化,就始于唐代中后期。
评分好书,经典之作。
评分刚收到,外表还不错;正要认真看
评分第二章 发展的背景
评分评分
李伯重系新中国成立后首批博士学位获得者之一。历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 李伯重教授
评分1969年知青开始下乡,我去了离昆明有六天汽车路的中缅边境小镇瑞丽,当时那个县除了有一千汉人,其他的都是傣族人,那些傣族人也不会说汉语,我们到了那个村子,等于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环境,连话都不会说,和当地人根本无法沟通。虽然大家也关心国家大事,也经常在一起讨论,但是大家也觉得,在当时那种环境下还是需要求知,还需要读书。这样的学生形成了一个网络,大家都带了一点书,为了交换看书,大家从这个县走到那个县,谈论一些问题。我当时带了一部《资治通鉴》,解放前世界书局的缩印本。那时候也没有电灯,我在油灯下把《资治通鉴》通读了几遍。同时我也很努力地学习傣语,我跟当地的傣族人相处得很好,我觉得那里的人们都很善良,不像政治运动中的内地人那么心灵扭曲。文革前傣族一直实行民族自治,没有搞过人民公社,也没有搞过合作社,民族政策也很好,我非常喜欢他们。
评分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