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全球史
  • 世界史
  • 历史
  • 通史
  • 史前史
  • 21世纪
  • 上下册
  • 修订版
  • 文化
  • 社会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至诚经典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10076998
商品编码:10461579202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
  作者:(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译者: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   定 价:96   开本:其他
  出版社:北京大学   ISBN号:7301110529   页数:
  出版时间:2006-10-01   版次:1   商品类型:图书
  印刷时间:   印次:1   
内容提要: 《全球通史(上下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第7版修订版)(精)》由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梁赤民、董书慧、王昶译,作者在本书中采用全新的史学观点和方法,将整个世界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的统一体,从全球的角度而不是从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角度来考察世界各地区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把研究重点放在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诸历史运动、诸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联和相互影响上,努力反映局部与整体的对抗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全球通史(上下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第7版修订版)(精)》一经问世,受到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和巴勒克拉夫高度评价,立即被译成多种文字,流传甚广,影响很大。《全球通史(上下从史前史到21世纪上下第7版修订版)(精)》上起人类的起源,下迄21世纪初多极世界并存时期,上下数十万年,一气呵成。除了政治、经济外,还涉及军事、文化、教育、宗教、科学技术、人口、移民、种族关系、道德风尚、思想意识等各个方面。读来颇觉新颖爽朗,有强烈的现实感。从文字内容来看,作者对庞杂的史料取舍恰当,对各种历史事件着笔简要,边叙边议,文字生动;从编写技巧来看,每章前冠以简明提要,承上启下,便于掌握线索,每章末附有选读书目,便于进一步研究。 目录: 致读者:为什么需要一部21世纪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第7版推荐序 刘德斌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乐观与踌躇 高毅   
(上册)   
D一编史前人类   
第1章 人类——食物采集者   
第2章 人类——食物生产者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人性的本质   
第二编 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公元500年之前)   
第3章 初的欧亚大陆文明(公元前3500年一公元前1000年)   
第4章 古典文明使欧亚大陆趋于整体化(公元前1000年一公元500年)   
第5章 希腊一罗马文明   
第6章 印度文明   
第7章 中国文明   
第8章 古典文明的终结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文明:是诅咒还是福音?   
第三编 欧亚大陆的中世纪文明,公元500一1500年   
第9章 中世纪文明使欧亚大陆实现整体化   
第10章 伊斯兰教的兴起   
第11章 突厥人和蒙古人的侵略   
第12章 传统的拜占廷文明   
第13章 传统的儒家文明   
第14章 革命的西方文明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发展中的社会与“受到阻滞的领先”   
第四编 1500年以前的非欧亚大陆世界   
第15章 非洲   
第16章 美洲和澳洲   
第17章 欧洲扩张前夕的世界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历史上的种族   
下册   
第五编 公元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   
第18章 西方扩张时的穆斯林世界   
第19章 西方扩张时的儒家世界   
第20章 扩张中的西方文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第21章 西方文明的扩张:经济增长和国家建设   
历史对今天的启示 历史与关于历史的流行理念   
第六编 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   
第七编 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96-1914年   
第八编 1914年以来西方衰落与成功的世界   
词汇表   
索引   
编后记 精彩试读: 由于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古典希腊文化普及到整个中东,形成一个新文明;希腊化时代一词就来源于这一新文明(见第4章第3节)。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承其父亲腓力二世的王位后,首先严厉地镇压了底比斯的反抗,使其他希腊城邦只好默认他的统治;接着,于公元前334年,他率领马其顿士兵向东方的波斯人发动进攻。渡过赫勒斯滂海峡后,首先侵占小亚细亚,然后攻占叙利亚、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公元前330年,占领大流士的国都波斯波利斯,征服整个波斯。第二年,征服者继续东进至兴都库什山和大夏,再从那里向印度进发,深入旁遮普。只是由于士兵们拒绝再前进,亚历山大才不得不从印度退回巴比伦,公元前323年他在那里患恶性疟疾病逝,终年33岁。 亚历山大病逝后,他的部将为争夺对庞大帝国的控制权而长期彼此征战;到公元前3世纪初,形成三个王国。一是马其顿王国,它回复原状,成为一个疆域不大、希腊化的民族王国,虽未能直接统治其南面的希腊诸城邦,但基本上控制了这些地区。另外一个是托勒密王朝统治下的埃及王国,它自然资源丰富,又有大海和沙漠作坚固的屏障,是三个王国中维持久的一个。后一个是塞琉西王朝统治下的王国,它由帝国的亚洲诸行省组成,是三个王国中疆域广的一个。正因为这些王国拥有大量土地物产,它们只得跟周围许多敌人进行连续不断、难以取胜的战争。它们先把在印度的行省割让给印度国王旃陀罗笈多,接着又将小亚细亚割与凯尔特族入侵者,将波斯和美索不达米亚割与帕提亚人。后,公元前1世纪,罗马征服了地中海沿岸旧帝国遗留下来的行省,征服了马其顿和埃及,从而结束了希腊化时代,开始了罗马时代。 虽然亚历山大的帝国是短暂的,但继其而起的诸王国却完整程度不等地生存了三个世纪;在这期间,中东也希腊化了。埃及和亚洲诸行省土地富饶,提供了种种前所未有的机会;成千上万的希腊商人、行政官员、教师、专门职业者和雇佣兵受这些机会的吸引,从各自的城邦移居那里。从而,为新的希腊化文明——一个实际上各方面都与其前身古典文明不同的混合创造物——奠定了基础。由于城邦遭到破坏,日渐衰微,所以政治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希腊城邦为了生存下去,试行建立同盟。亚该亚同盟包括除斯巴达以外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各城邦,埃托利亚同盟包括除雅典以外几乎整个希腊中部。虽然它们常给描绘成联邦组织,但实际上只是些中心权力机关没什么权力的同盟。它们过于软弱,建立得也太晚,使诸城邦在罗马军团到来之前,只能在邻近一个或另一个帝国的势力范围内活动。
《世界文明图鉴:从早期人类到近现代的辉煌》 这是一部恢弘的视觉史诗,带领读者穿越时空的洪流,探索人类文明波澜壮阔的演进历程。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系统梳理了从遥远的史前时代人类的萌芽,到璀璨的古代文明,再到风云变幻的近现代,直至我们所处的21世纪,世界各地文明的兴衰更迭、交流融合和创新发展。 第一卷:文明的曙光与黄金时代 在漫长的史前岁月里,人类如何从茹毛饮血走向定居生活?本书将聚焦于早期人类的迁徙、工具的制造、火的使用以及艺术的萌发。我们将一同见证非洲草原上智人的足迹,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楔形文字的诞生,尼罗河畔法老的辉煌,以及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城邦的崛起。 古埃及文明以其宏伟的金字塔、神秘的象形文字和高度发达的社会组织,展现了早期文明的独特魅力。古代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巴比伦、亚述等文明,孕育了最早的法律体系、文学作品和天文观测。 遥远的东方,古老的中华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孕育而生,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夏商周的礼乐制度,再到秦汉的统一帝国,奠定了其独特的文明基石。本书将深入浅出地展现甲骨文的奥秘、青铜器的精美、诸子百家的思想以及长城的雄姿。 与此同时,我们也将目光投向古希腊,那里诞生了哲学、民主、戏剧和科学的璀璨星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至今仍影响深远。斯巴达的尚武精神与雅典的民主自由交相辉映。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将希腊文明的火种播撒到东方,孕育了辉煌的希腊化时代。罗马共和国的崛起,以其严谨的法律、卓越的工程技术和强大的军事力量,逐步建立起横跨欧亚非的庞大帝国,其影响至今仍渗透在西方世界的各个角落。 本书的这一部分,将通过精美的插画、详实的文字和清晰的脉络,带领读者徜徉在这些辉煌的文明之中,感受人类早期创造力的伟大。 第二卷:文明的碰撞与转型 随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世界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书的第二卷将重点探讨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交流与融合,以及由此带来的深刻变革。 笈多王朝的印度,佛教和印度教在此交融发展,数学、天文学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伊斯兰教的兴起,在中东地区建立起强大的哈里发帝国,阿拉伯人在科学、医学、哲学等领域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中世纪的欧洲,在经历了罗马帝国衰落后的动荡后,基督教教会逐渐成为精神主导,封建制度和骑士文化逐渐形成。本书将描绘出那个时代庄严的教堂、宏大的城堡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冒险故事。 中国的唐宋盛世,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又一高峰。开放包容的文化,繁荣的商业,以及在科技、艺术、文学等领域的辉煌成就,让当时的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中心。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伟大发明,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地理大发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哥伦布、麦哲伦等探险家的航行,打破了世界各地的隔绝状态,开启了全球化的进程。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商业革命,也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文化冲击。 文艺复兴的曙光,在欧洲大陆悄然升起,人们重新发现并推崇古希腊罗马的文化和艺术,对人性和科学的探索热情被重新点燃。宗教改革的巨响,动摇了教会的权威,塑造了现代欧洲的政治和思想格局。 启蒙运动的思想光辉,进一步解放了人类的思想,对自由、平等、人权等理念的追求,成为推动近代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更是将这些理念付诸实践,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工业革命的蒸汽轰鸣,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蒸汽机、火车、电报等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缩短了时空距离,将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0世纪,世界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也迎来了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全球格局的重塑。冷战的对峙,意识形态的较量,以及后冷战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构成了我们所熟悉的当代世界。 本书将通过丰富的图像资料,包括古代壁画、雕塑、建筑遗址、地图、重要文献的复刻,以及近代以来的摄影作品和艺术品,生动再现这些历史场景。文字部分则力求客观、严谨,同时富于启发性,帮助读者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互动方式以及它们对人类整体进程的贡献。 《世界文明图鉴》旨在成为一本既具学术深度,又易于大众阅读的通识读物,它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罗列,更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探索,对人类智慧与创造力的赞颂。翻开本书,您将踏上一段令人着迷的文明之旅,感受人类共同体在漫长岁月中的艰辛求索与辉煌成就。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人性洞察巧妙地结合起来。在阅读《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时,我不仅仅是在学习历史事件,更是在感受人类的情感、欲望、理想与挣扎。作者在描述文艺复兴时期时,那种对人文主义的赞美,对艺术、科学、文学蓬勃发展的描绘,让我看到了人类在摆脱中世纪束缚后,对自由、创造力、个体价值的极致追求。我读到关于达芬奇、米开朗琪罗的作品时,能感受到艺术的伟大力量;读到哥白尼、伽利略的科学探索时,能体会到挑战权威的勇气。当我翻到现代史部分,尤其是关于20世纪社会运动的描写,我更是被那些为争取平等、自由、人权而奋斗的人们所感动。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都让我看到了普通人也能成为改变历史的力量。作者并没有回避历史中的黑暗面,比如大屠杀、种族隔离,他以一种冷静而深刻的笔触,让我们反思人类的罪恶,以及我们为何会犯下这些错误。读到关于冷战时期核军备竞赛的描述,我能感受到人类生存的脆弱;读到关于环境污染的警告,我能意识到我们对地球的责任。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进程,是由无数个体的选择和行动汇聚而成的,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影响未来的走向。

评分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是一部让我重新审视世界观的杰作。作者在梳理21世纪初的历史时,那种对全球化、信息革命、文化融合的深刻洞察,让我对当下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了全新的认识。他不仅仅列举了互联网的普及、社交媒体的兴起,更深入地分析了它们如何重塑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如何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以及如何催生了新的社会议题。我读到关于“阿拉伯之春”的叙述时,能感受到社交媒体在动员和组织社会运动方面的巨大潜力;读到关于“占领华尔街”的运动时,我能理解全球化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是如何激化社会矛盾的。作者对气候变化、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前沿议题的探讨,更是让我看到了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他没有给出简单的答案,而是鼓励读者去思考,去探索,去寻找应对未来挑战的解决方案。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并非是静止的,它在不断地向前发展,而我们每个人,都是这场伟大历史进程中的一部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不同文化在21世纪相互影响的描述,它让我看到,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紧密,但也需要我们更加尊重和理解彼此的差异。

评分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为我打开了一个认识世界的全新视角。作者在叙述世界各地的历史时,始终保持着一种全球性的视野,而不是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他会讲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何影响了世界,也会讲述伊斯兰文明如何保存和发展了古希腊的知识,并将它们传回欧洲。我读到关于造纸术的传播时,能想象到它如何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读到关于阿拉伯数字的应用时,我能体会到它如何简化了计算。在描述19世纪的全球格局时,作者对欧洲列强的崛起、殖民扩张以及被殖民地区的反抗,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我读到关于英属印度的情况时,能感受到殖民统治对当地社会的深刻影响;读到关于非洲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时,我能体会到他们对自由的渴望。作者在撰写21世纪初的历史时,对信息技术革命、全球化进程、以及新兴大国的崛起,都进行了深刻的分析。我读到关于互联网如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时,能感受到科技的巨大力量;读到关于中国在全球经济中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时,我看到了世界格局的新变化。这本书让我明白,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各个文明和地区的发展都紧密相连。

评分

阅读《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的过程,是一种持续被启发的体验。作者在分析不同文明的兴衰时,总是能抓住其核心的驱动力和制约因素。他会探讨地理环境如何影响文明的发展,如尼罗河畔的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巴比伦文明,都是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才得以繁荣。我也看到了经济因素的重要性,比如商品经济的兴起如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和国家的崛起。而政治制度的演变,如民主、专制、共和等,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思想观念演变的关注,比如宗教改革如何挑战了教会的权威,启蒙运动的思想如何为革命奠定了基础。我读到关于宗教裁判所的描述时,能感受到思想禁锢的压抑;读到关于法国大革命中《人权宣言》的诞生时,我能体会到自由、平等的呼声。作者在处理20世纪的全球性挑战时,如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以及后来的地区冲突,都进行了深刻的剖析,让我理解了这些事件的复杂性以及它们对世界秩序的重塑。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历史的发展并非偶然,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评分

每一次阅读《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都有新的发现,仿佛一本永远读不完的宝藏。作者在处理不同文明的交流与冲突时,总是能展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智慧。他让我看到,那些看似遥远的古代文明,其实早已通过贸易、战争、迁徙等方式,在信息和技术的层面上产生了深刻的联系。比如,他讲述丝绸之路的故事,不仅仅是商品的交换,更是文化、宗教、思想的传播,是东西方文明早期的一次伟大融合。读到关于十字军东征的描述,我能感受到宗教冲突的激烈,但也能看到它在客观上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交流,将东方的知识和技术带到了欧洲。作者在描述大航海时代时,那种对探索精神的赞美,以及对随之而来的全球性贸易和殖民扩张的客观分析,让我看到了一个正在缩小的世界。我读到关于麦哲伦环球航行时,能想象到大海的浩瀚与危险;读到关于新大陆的发现时,我能感受到未知世界的吸引力。这本书让我明白,人类的历史,本质上是一部不断交流、学习、借鉴、融合的历史,而每一次的碰撞,都可能孕育出新的文明火花。

评分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的叙事风格让我印象深刻,它既有史诗般的宏大,又不失对细节的关注。作者在描绘古代战争时,不仅仅是战役的胜负,更会深入到士兵的生活、战术的演变、战争对社会的影响。我读到关于亚历山大大帝征服波斯时,他描述的士兵们在异域作战的艰辛,以及战后亚历山大如何将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让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波澜壮阔。在处理中世纪的社会变迁时,作者对封建制度的讲解,对庄园经济的描写,让我清晰地看到了那个时期欧洲社会的运作模式。我读到关于骑士精神的描写,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英雄主义情怀;读到关于黑死病肆虐的描述,我能体会到人类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脆弱和无助。作者在撰写近现代史时,对于工业革命的社会影响,如城市化、贫富分化、工人运动等,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时,能理解它为何能在那个时代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又如何影响了后来的世界格局。这本书让我看到,历史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故事串联起来的,而这些故事,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画卷。

评分

读《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的过程,就像是漫步在一座巨大的思想殿堂,每一层楼梯都通往一个全新的时代,每一次驻足,都能看到人类思想的璀璨火花。作者在描述古典文明时,那种对哲学、艺术、政治制度的深入剖析,让我对古希腊的民主、古罗马的共和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到关于轴心时代的论述,我更是被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等伟大思想家所塑造的人类精神世界深深震撼。他们提出的关于伦理、道德、人生意义的思考,至今仍然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这些思想家的生平,而是着重探讨了他们的思想如何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又如何跨越时空,影响了后世。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中世纪欧洲与同期东方文明(如中国唐宋、伊斯兰世界)的比较时,所展现的广阔视野和客观态度。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清晰地勾勒出不同文明在技术、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与竞争,以及它们各自独特的演进路径。读到关于宋代科技的辉煌,我为中华民族的智慧感到骄傲;读到伊斯兰文明在天文、数学、医学上的贡献,我更是惊叹于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与互补性。这本书让我看到,历史并非是单线发展的,而是多条河流交汇融合,共同奔向大海。

评分

这本《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简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壮丽冒险!当我翻开第一页,就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拉扯着,从冰河时代的蛮荒走向了文明的曙光。作者以极其宏大的视角,将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娓娓道来,从最初的石器时代,人类如何学会了用火、制造工具,如何逐渐形成氏族社会,再到农业革命的到来,是如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催生了最早的城市和国家。每一次翻页,都像是揭开了一个古老文明的面纱,看到了古埃及金字塔的巍峨,古巴比伦空中花园的神秘,古希腊哲学的思辨,以及古罗马帝国的辉煌与衰落。我尤其喜欢作者对早期人类迁徙和技术传播的细致描绘,它让我理解了人类是如何一步步征服自然、遍布地球的,也感受到了不同文明之间最初的碰撞与交流。读到关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文字时,我仿佛能听到尼罗河畔的劳动号子,看到幼发拉底河畔人们辛勤耕耘的身影。那些关于文字的起源、法律的诞生、宗教的萌芽,都如同星星点点,汇聚成了人类文明璀璨的星河。这不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罗列,更是对人类智慧、创造力和顽强生命力的赞颂。作者笔下的每一个时代,都充满了鲜活的细节和深刻的洞察,让我沉醉其中,久久不能自拔。

评分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带给我的震撼,不仅仅是知识的储备,更是一种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反思。当我深入到近代史部分,工业革命的滚滚浓烟,殖民主义的扩张与压迫,民族主义的兴起与斗争,都仿佛在我眼前上演。作者对工业革命的描述,不仅仅局限于技术革新,更深入地探讨了它对社会结构、阶级关系、家庭模式乃至人类生活方式的颠覆性改变。我读到关于蒸汽机、纺织机的发明时,能想象到工厂里嘈杂的机器轰鸣声,以及工人阶级在艰苦条件下劳作的身影。殖民主义的部分,让我看到了人类历史上残酷的一面,但也理解了这种全球性的力量如何在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播下了冲突与反抗的种子。民族主义的章节,更是让我看到了个体身份认同与国家意识形态的复杂交织,以及它如何成为驱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动力。作者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分析,没有停留在战役的描述,而是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政治、经济、社会根源,以及它们对世界格局造成的深远影响。读到凡尔赛条约的签订,我能感受到战后欧洲的紧张与不安;读到冷战的对峙,我能想象到两个超级大国之间剑拔弩张的氛围。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类如何在冲突与合作中不断前行,如何在变革与动荡中寻找自己的道路。

评分

这本书的厚重感和史料的丰富程度,让我深感折服。《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第7版修订版)(上下共2册)》不仅仅是历史的陈述,更是一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深刻梳理和总结。作者在描述古代文明时,会引用大量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些古老的土地,亲眼见证历史的发生。我读到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时,能想象到当时的祭司们如何解读这些神秘符号;读到关于玛雅文明的天文历法时,我能感受到古人对宇宙的敬畏和探索。在撰写中世纪欧洲历史时,作者对教会制度、修道院生活、以及封建契约的详细描述,让我看到了那个时期社会秩序的形成和维护。我读到关于《十二铜表法》的起源时,能理解早期法律的朴素和实用;读到关于城市自治的兴起时,我能看到市民阶层力量的壮大。当我翻到近代史部分,对于工业革命的社会变革,如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激增、以及社会矛盾的加剧,都进行了细致的描绘。我读到关于童工问题时,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贫困人群的辛酸;读到关于工人运动的兴起时,我能理解他们争取权益的决心。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历史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曲折和斗争,而人类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不断前进和发展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