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斯年,胡适称之为“人间稀有的天才。记忆力强,理解力也强”。
?杰出的学术领导人,优秀的历史和古典文学研究学者。
?精装装帧,典雅大气,适合收藏。
?配以精致古版画插图,可读性极强。
?欲了解民国学术之魅力,则傅斯年先生不可不读。
《傅斯年说中国史》原名《民族与古代中国史》,是傅斯年先生有关中国上古先秦史的研究性论文集。一共收入了五篇代表作:《夷夏东西说》《姜原》《周东封与殷遗民》《大东小东说》《论所谓五等爵》。篇与篇之间有联系,有系统性,探讨涉及到了中华文化的发端、早期发展、正统传承等史学界长期关注的问题。这几篇都是在发表当时极具新意,对古史研究有突破性和开创性意义的论述,其中的发现使史学界对中国上古史的认识有了系统的脉络可循。
傅斯年(1896—1950),历史学家、学术领导人、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台湾大学校长。傅斯年治学既严谨,又有创新精神,他将中国近代的治学方法和西方的科学方法相结合,创造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精神的历史研究新方法,为中国传统史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研究途径。其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古代中国与民族》等。
孟真是人间一个稀有的天才。他的记忆力强,理解力也强。他能做细密的绣花针工夫,他又有大胆的大刀阔斧本领。他是能做学问的学人,同时他又是能办事、有组织才干的天生领袖人物。
——胡适
目录
夷夏东西说
一、亳—商—殷
二、夏迹
三、夏夷交胜
四、诸夷姓
五、总结上文
姜原
一、姜之世系
二、姜之地望
三、姜姓在西周的事迹
四、姜羌为一字
周东封与殷遗民
大东小东说——兼论鲁燕齐初封在成周东南后乃东迁
一、大东小东的地望和鲁、燕、齐的初封地
二、周初东向发展之步骤
三、周公之事功
论所谓五等爵
一、五等称谓的淆乱
二、公侯伯子男释字
三、既非五等,更无五等爵制
附录:与顾颉刚论古史书
三、夏夷交胜
严格意义的诸夏所据之地域已如上章所述,至于夏后一代的大事现在可得而考见的,是些什么呢?答曰,统是和所谓夷人的斗争。夷一个名词应如何解,留在下一章中说明。其字在殷周文书每与人字一样,音亦与人相近,这是很可注意的。现在假定,凡在殷商西周以前,或与殷商西周同时所有今山东全省境中,及河南省之东部、江苏之北部、安徽之东北角,或兼及河北省之渤海岸,并跨海而括辽东朝鲜的两岸,一切地方,其中不是一个民族,见于经典者,有太皞、少皞、有济、徐方诸部,风、盈、偃诸姓,全叫做夷。《论语》有九夷之称,明其非一类。夏后一代的大事正是和这些夷人斗争。此事现在若失传,然一把经典的材料摆布起来,这事件十分明显。可惜太史公当真不是一位古史家,虽羿浞少康的故事,竞一字不提,为其作正义者所讥。求雅驯的结果,弄到消灭传说中的史迹,保留了哲学家的虚妄。现在说羿浞与夏后少康的故事,先将材料排列出来。
(1)见于《左传》者
魏绛日……“《夏训》有之,曰有穷后羿。”公曰:“后羿何如?”对曰:“昔有夏之方衰也,后羿自鉏迁于穷石,因夏民以代夏政。恃其射也,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弃武罗、伯因、熊髡、龙圉,而用寒浞。寒浞,伯明氏之谗子弟也,伯明后寒弃之。夷羿收之,信而使之,以为己相。浞行媚于内,而施赂于外,愚弄其民,而虞羿于田。树之诈慝,以取其国家,外内咸服。羿犹不悛,将归自田,家众杀而亨之,以食其子。其子不忍食诸,死于穷门。靡奔有鬲氏(杜曰,靡,夏遗臣事羿者。有鬲,国名,今平原鬲县)。浞因羿室生浇及豷。恃其谗慝诈伪,而不德于民。使浇用师灭斟灌及斟寻氏,处浇于过,处豷于戈。靡自有鬲氏收二国之烬以灭浞,而立少康。少康灭浇于过,后杼灭殪于戈。有穷由是遂亡,失人故也。昔周辛甲之为太史也,命百官,官箴王阙。于《虞人之箴》曰:‘芒芒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兽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在帝夷羿,冒于原兽,忘其国恤,而思其麀牡。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兽臣司原,敢告仆夫。’”(襄四年)
《傅斯年说中国史》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傅先生的叙述风格,充满了一种古典的庄重感,却又不失现代的活力。他对于中国历史的理解,深植于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情感,但又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展现出一种更加开阔的全球视野。我喜欢他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不偏不倚,既看到了他们的伟大之处,也揭示了他们的局限性。这种真实的、立体的历史呈现,让我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刻。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华文明的根源和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我们民族的未来充满了更多的信心。
评分这是一本让我沉浸其中,久久不能释怀的书。傅斯年先生的文笔流畅而富有力量,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事件讲述得引人入胜,又兼具学术的严谨性。书中对于一些历史细节的考证和挖掘,更是令人拍案叫绝,常常让我惊叹于他治学的精湛。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一些被忽视的角落的关注,那些在宏大叙事中被掩盖的细节,却常常是理解历史全貌的关键。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拓宽了知识的视野,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去“读”历史,如何去辨析信息,如何去形成自己的判断。这是一种能力的提升,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对历史学习充满了新的热情。
评分翻开《傅斯年说中国史》,就像是走进了一个宏大的历史博物馆,每一件展品都诉说着一段跌宕起伏的故事,而傅斯年先生就是那位最渊博的讲解员。他用生动而又不失严谨的语言,将那些遥远的年代拉近,将那些模糊的面孔变得清晰。我特别欣赏他对于历史因果关系的分析,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今天的中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书中对于一些社会制度、文化习俗的变迁的梳理,也让我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阅读,更是一种思考,它激发了我对历史的无限好奇,也让我对我们所处的时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读完《傅斯年说中国史》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思想上的“远足”。傅先生以其深厚的学养和开阔的视野,带领我们穿越时空的阻隔,去探寻中国历史的奥秘。他对于历史事件的解读,并非停留在表面的叙述,而是深入到事件的根源,探究其背后的逻辑。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分析,能够让我清晰地看到,不同阶层的人们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的。这本书的意义在于,它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普及,更是一种对中华文明的深刻解读,让我对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有了更深沉的认识和情感。
评分不得不说,《傅斯年说中国史》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历史”二字。傅先生的解读,不是简单地复述过去,而是一种对过去的回溯和反思。他用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将中国历史的长河梳理得井井有条,同时又关注到每一个细微的节点。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历史进程影响的论述印象深刻,这让我看到了文化和政治之间的紧密联系。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发,让我学会如何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历史,如何去发现历史中的规律。
评分《傅斯年说中国史》这本书,是一部充满智慧的读物。傅先生的叙述,犹如一股清流,涤荡了我心中对历史的诸多困惑。他以一种极为客观的态度,剖析了中国历史的发展轨迹,既看到了辉煌成就,也正视了历史上的曲折和失误。我尤其欣赏他对中国古代科技和文化成就的梳理,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在不同时期所展现出的强大创造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引导我们去思考历史的意义,去探寻历史的规律,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当下,并对未来有所启示。
评分《傅斯年说中国史》是一本让我眼前一亮的读物。傅先生的叙事方式,既有大家风范,又充满亲切感。他并非一味地罗列史实,而是将历史事件置于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下,让我们看到,历史的演进并非偶然,而是各种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我尤其喜欢他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分析,能够让我理解不同时期统治者面临的挑战以及他们所做的选择。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其多维度,而傅先生正是以其高屋建瓴的视野,为我们展现了这种复杂之美。读完此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评分读完《傅斯年说中国史》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颠覆了我过去对于历史叙事的许多固有认知,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被我们视为“常识”的历史事件。傅斯年先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争议,也充满智慧的中国历史画卷。书中对于中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并非是简单的年代堆砌,而是充满了对事件背后动因的深刻剖析,对人物命运起伏的细致描摹,以及对社会文化变迁的宏观把握。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他并没有将历史人物简单地脸谱化,而是努力去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面临的困境以及他们决策的复杂性。这种“立体式”的历史呈现,使得每一个人物都仿佛鲜活起来,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个体。
评分我发现,《傅斯年说中国史》这本书,拥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傅先生的文字,既有史学家的严谨,又不乏文学家的才情。他能够将那些古老的故事,讲述得如此生动,如此鲜活,仿佛就在眼前发生一般。我特别喜欢他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充满了独到的见解,能够让我看到事物的另一面。这本书让我明白,历史从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可能性,而傅先生正是以其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揭示了这些可能性。读完此书,我对中国历史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认知,而是一种更加系统和全面的认识。
评分《傅斯年说中国史》给我带来的最大震撼,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傅先生并非仅仅是在讲述故事,他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思考历史的本质,去探究那些塑造了中国文明进程的根本力量。他对于一些重大历史转折点的解读,比如朝代的更迭、制度的演变,都充满了洞察力,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为何历史会以某种方式展开,而非另一种。书中对于民族精神、文化传承等抽象概念的探讨,也让我受益匪浅。他让我们看到,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是如何在一次次挑战中保持其韧性和创造力的。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博学而睿智的长者对话,他不仅分享知识,更传递智慧,引导我们以更加成熟和深刻的眼光去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