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经典直读本)

世说新语(经典直读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南北朝] 刘义庆编著陈书良译 著
图书标签:
  • 世说新语
  • 文学
  • 历史
  • 古典
  • 名著
  • 魏晋风流
  • 修辞
  • 文学史
  • 文化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86715
商品编码:10483516906
出版时间:2016-06-01

具体描述

作  者:(南北朝)刘义庆 编著;陈书良 译 著作 定  价:49.8 出 版 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01日 页  数:580 装  帧:精装 ISBN:9787506386715 世说新语卷一
3 德行
28 言语第二
世说新语卷二
85 政事第三
99 文学第四
世说新语卷三
153 方正第五
190 雅量第六
213 识鉴第七
世说新语卷四
231 赏誉第八
283 品藻第九
316 规箴第十
332 捷悟第十一
337 夙惠第十二
342 豪爽第十三
世说新语卷五
351 容止第十四
365 自新第十五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世说新语》又名《世语》,内容主要是记录魏晋名士的逸闻轶事和玄言清谈,也可以说这是一部记录魏晋风流的故事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 (南北朝)刘义庆 编著;陈书良 译 著作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文学家,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除《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世说新语(经典直读本)》内容概要 《世说新语》,这部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纂,由其门客孙盛等人注疏的志人小说集,以其精炼的语言、生动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书所呈现的“经典直读本”版本,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更为纯粹、便捷的阅读体验,剥离冗余的考证与繁琐的注释,直击原著的精髓,让读者能够沉浸式地领略魏晋名士风流,品味那段风云变幻、思想激荡的独特时代。 《世说新语》并非一部连贯的长篇叙事,而是以类目分章的方式,收录了从东汉末年至东晋末年间,约四百余位名士的言行轶事、风流谈论。这些人物,或才华横溢,或风度翩翩,或智计过人,或性格独特,他们构成了魏晋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最鲜活的群像。书中汇集了从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到一般的名士,年龄跨度也相当大,从风华正茂的青年才俊到饱经风霜的长者,他们的故事,如同一个个精致的琥珀,凝固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 全书共分为十个类别,每个类别下又细分若干小节,分别是: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栖逸、巧艺、纰漏。这样的分类,不仅体现了原书作者对人物品评的维度,也为读者理解书中内容提供了清晰的脉络。 德行篇,主要记载了士人高尚的品德和操行。例如,我们熟知的“管宁割席”的故事,便出自此篇。东汉末年,管宁与华歆一同在洛阳做买卖,一天,他们一同在菜园里锄草,忽然看到一辆华丽的马车经过。管宁便放下锄头,跑去看个究竟,而华歆则继续锄草。事后,管宁认为华歆不应该因为一时好奇而耽误农事,于是将席子割断,与华歆分席而坐,以此表示与他道不同不相为谋。这则故事,简洁地勾勒出了管宁注重操守、洁身自好的形象。还有“王祥卧冰”的故事,也体现了孝子的仁厚之心。这些篇章,虽然篇幅不长,却常常以一个小小的细节,折射出人物内在的道德光辉,展现了魏晋时期士人对人格修养的极致追求。 言语篇,是《世说新语》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部分之一,集中展现了魏晋名士的聪明才智、辩才过人和奇思妙语。这些人物的对话,常常是言简意赅,却意味深长,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和幽默的色彩。例如,刘伶的“我以天地为栋,屋室为裤,男女隐括,皆为己亲”的狂放之语,充分展现了他不受世俗羁绊的豪放不羁。还有“阿斗扶不起”这个典故,虽是贬义,却也生动地刻画了刘禅的昏庸。更不必说那些针锋相对、机智巧妙的辩论,常常让读者忍俊不禁,拍案叫绝。这些对话,不仅是语言的艺术,更是思想的碰撞,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自由奔放、不拘一格的思维方式。 政事篇,则记录了一些官员的政治作为、行政才能或是在政治风波中的表现。虽然魏晋时期政局动荡,但仍有许多士人积极参与政治,或是在政治漩涡中展现出自己的智慧与胆识。例如,桓温的“不敢夸声色,不敢效汉皇”的谨慎,以及他“既不能令既不能保,安能坐视亡国,而甘心为戮?”的雄心。这些记载,虽然不乏对政治权谋的描述,但更多的是关注人物在政治环境下的个人选择和思想表达,展现了士人在乱世中的不同生存姿态。 文学篇,自然是围绕着魏晋时期著名的文人及其文学活动展开。这里记载了他们的诗文创作、文学评论、以及在文学聚会上的雅谈。例如,曹操的《短歌行》中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至今仍是脍炙人口的名句。王羲之的书法艺术,也被收录其中。这些篇章,不仅展示了魏晋文学的成就,也为我们了解当时的文学思潮和审美趣味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方正篇,收录了那些正直不阿、敢于直言的士人。他们不畏权贵,敢于批评时弊,表现出独立的人格和坚定的原则。例如,孔融在面对曹操的责难时,依然敢于据理力争。这类人物,在那个复杂的时代,显得尤为可贵。 雅量篇,则展现了那些胸怀宽广、气度不凡的君子。他们能够容人所不能容,能够化解矛盾,表现出超凡的智慧和人格魅力。例如,“豁达大度”的典型代表,孙权与周瑜的一段对话,就体现了周瑜的气度和胸怀。 识鉴篇,聚焦于那些具有敏锐洞察力、能够识别人才、辨别是非的士人。他们能够洞悉世事,预见未来,在乱世中做出明智的判断。例如,诸葛亮对马谡的评价,就体现了他精准的识人用人能力。 栖逸篇,描绘了那些隐居山林、超然物外、追求精神自由的士人。他们厌倦官场的污浊,选择归隐田园,寄情山水。例如,“竹林七贤”中的一些人的生活片段,就体现了他们追求自由、疏离世俗的精神。 巧艺篇,记录了那些在技艺方面有杰出表现的人物,包括书法、绘画、音乐、建筑等方面。例如,东晋时期的画家顾恺之,就以其精湛的画技闻名。 纰漏篇,则搜集了一些士人的失误、过错或是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细节。这些篇章,虽然以“纰漏”为名,却恰恰是《世说新语》真实性和生动性的体现。它们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名士不完美的一面,更加丰富和立体地展现了人物的形象。 《世说新语(经典直读本)》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经典,其语言的精练和艺术性是重要的原因。刘义庆及其门客在整理和记录这些故事时,运用了大量的四字格语句,使得故事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易于传播和记忆。同时,他们善于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来刻画人物的性格,寥寥数语,便能勾勒出一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极具画面感和感染力。 这本书所描绘的魏晋风度,是一种复杂而迷人的气质。它既有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也有对世俗的疏离和对精神的探索。在这种风度下,士人们在思想上解放,在行为上洒脱,他们不拘泥于礼法,敢于挑战传统,展现出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风度,不仅仅是属于那个时代的,更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塑造了中国人的审美趣味和人格追求。 “经典直读本”的价值,在于它将读者带回到最初的阅读情境,让读者能够直接面对刘义庆笔下的那些鲜活人物,感受那个时代的精神气息。它鼓励读者主动去思考,去体会,去领悟。通过阅读《世说新语》,我们可以窥见魏晋时期政治、文化、思想等方面的种种迹象,更可以从中汲取关于人生智慧、人格修养、以及为人处世的宝贵启示。这是一部关于智慧、关于风度、关于人性的不朽之作,值得我们反复品读,细细体味。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被这本书吸引的。当时我正在书店里随意翻阅,无意间瞥见了它的封面。那是一种非常简洁但又不失格调的设计,没有过多的花哨装饰,却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当我拿起它,感受到纸张的温润和墨水的清香时,我便知道,这绝对不是一本普通的书。书本的重量也刚刚好,拿在手里不会觉得沉重,也不会过于轻飘,仿佛是为了贴合手掌的曲线而存在。我仔细看了看排版,字体清晰,行间距舒适,即使是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我特别喜欢书页边缘的这种处理,有一种复古的质感,让人联想到古老的手抄本。而且,我注意到这本书的封面不仅仅是好看,它的材质也很有讲究,摸起来有一种细腻的触感,仿佛能感受到一丝历史的温度。总的来说,这本书的外观和手感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探索它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书,一股淡淡的墨香便扑面而来,让人心头瞬间平静下来。那质朴而典雅的封面设计,仿佛一张穿越时空的请柬,邀请我走进那个风雅的时代。我注意到,这本书的纸张并非市面上常见的光滑纸,而是带有微微的纹理,这种触感让我在翻阅时,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字体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既不失古风的韵味,又不显得过于晦涩难懂,清晰的排版让阅读过程变得流畅而愉悦。每一次翻动书页,都伴随着轻微的“沙沙”声,这声音仿佛是与古人对话的序曲,让我沉醉其中。书本的装订也很扎实,每一页都仿佛是用心缝合而成,即便反复翻阅,也不会有松散的迹象,这种精良的工艺,让我相信这本书定能陪伴我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上的考究,比如封面上的烫金工艺,在光线下会折射出温暖的光芒,为整本书增添了一抹低调的奢华。拿到这本书,就像收到一份来自过去的珍贵礼物,充满了仪式感,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之旅充满了无限的遐想。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那一刻,我便被它散发出的独特气质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图书那样追求华丽的包装,而是用一种低调而内敛的方式,展现着它深厚的底蕴。书的封面设计非常经典,色彩沉静,线条流畅,让人一眼便能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当我翻开书页,扑鼻而来的并非刺鼻的油墨味,而是一种淡淡的、令人心安的纸张和墨水混合的清香。我仔细端详了它的纸张,是一种带着微微纹理的优质纸,触感温润,翻阅起来非常舒适,没有刺眼的反光。字体的选择也很讲究,大小适中,间距合理,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疲劳。我注意到,即使是书本的装订,也做得非常牢固,每一页都仿佛被细心地固定住,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一件值得细细品味、反复翻阅的珍品。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整体质感都让我感到非常满意,它不仅仅是一本内容的书,更是一件能够带来感官享受的艺术品,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那别致的装帧。封面上简洁的设计,却透露出一种沉静而深邃的气质,仿佛是历史长河中一颗闪耀的珍珠。当我轻轻翻开书页,一股淡淡的墨香便扑面而来,这是一种久违的味道,带着岁月的痕迹,让我瞬间沉静下来。纸张的触感也相当独特,并非光滑如镜,而是带有一种自然的肌理,每一次指尖划过,都能感受到一种温润的力量。字体的选择也恰到好处,清晰流畅,大小适中,阅读起来毫不费力,让人能更专注于内容本身。我尤其喜欢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每一章节的起始页面,都别具匠心,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大门。书本的装订也很牢固,每一页都仿佛被精心呵护着,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整体来说,这本书不仅在内容上值得期待,它的外观和触感也给予了我极大的满足感,让我觉得这是一次值得珍藏的阅读体验。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我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经典的雅致色彩,搭配上烫金的“世说新语”四个大字,散发着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美感。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触感温润,翻阅时不会有廉价的沙沙声,而是带着一种淡淡的墨香,让人心生喜爱。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这不像很多速成版的图书,往往显得轻飘飘的,缺乏一种厚重的文化底蕴。排版上,字号适中,行间距舒展,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书页的印刷也十分清晰,每一个字都饱满而有力,没有模糊或重影的现象。就连装订都非常牢固,我特意用力翻了翻,感觉能经受住多次的翻阅和携带,非常适合放在书架上细细品读,或者随身携带,在碎片时间里享受这份古韵。我特别喜欢它对细节的处理,比如章节之间的过渡设计,还有书页边缘的细微装饰,都体现了出版方的用心,仿佛在向读者传递一种对经典文化的尊重和敬意。整体而言,这本书的外观和触感都给我一种物超所值的感受,还没开始阅读,就已经被它的品质所吸引,充满了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