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服装构成基础(第3版中级版专家编写服装实用教材) | ||
| 作者: | 周丽娅//梁军 | 开本: | 16开 |
| 原价: | 32 | 页数: | 216 |
| 现价: | 26.145 | 出版时间 | 2010-07-01 |
| ISBN号: | 9787506465694 | 印刷时间: | 2010-07-01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 | 版次: | 3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9 |
这本书在服装设计理念和趋势预测方面,展现出了其独到的见解,这对于我这种渴望走在行业前沿的设计师来说,是极其宝贵的。书中对服装设计历史的回顾,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着重分析了不同时代背景下服装设计的演变逻辑,以及这些历史元素是如何被现代设计所借鉴和创新的。这让我明白,真正的创新往往建立在深厚的历史积淀之上。更让我兴奋的是,作者对未来服装流行趋势的分析,不仅基于当下的社会文化现象,还结合了科技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等宏观因素。例如,关于环保面料的应用、智能服装的兴起、以及个性化定制的未来发展方向,都给了我很多启发,让我思考如何在未来的设计中融入这些新的元素和理念。这本书让我不仅仅满足于“如何做”,更开始思考“为什么要做”,以及“未来要做什么”,这种前瞻性的思考,对我个人设计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分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性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这对于我这样有一定服装设计经验但希望突破瓶颈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我特别喜欢关于服装工艺和缝制技巧的部分,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缝合”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缝合方式对服装外观、耐用度和舒适度的影响。比如,关于包缝、锁边、滚边等不同的处理方式,书中不仅有详细的图解,还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什么情况下最适合使用。我之前在处理一些领口和袖口的细节时,常常觉得不够精致,这本书就提供了很多非常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制作出平整且牢固的滚边,如何让领口更加贴合且不易变形。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介绍了一些高级成衣的制作工艺,例如手工对格、嵌线、压线等,这让我看到了服装制作的精湛艺术,也激发了我对提升自身工艺水平的渴望。通过学习这些内容,我感觉自己对一件成衣的品质有了更敏锐的判断力,也对如何通过精湛的工艺来提升服装的价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真是意外地给了我很多启发,一开始我抱着学习基础知识的心态,但没想到内容如此深入且实用。特别是关于面料选择的部分,作者非常细致地讲解了不同材质的特性、垂坠感、以及它们在服装设计中的不同应用,甚至还提到了某些特定面料的护理方法,这对于我这样刚起步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宝藏。我之前一直对如何根据设计稿来挑选合适的面料感到困惑,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裁缝,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读懂”面料,如何让设计理念通过面料得到最完美的呈现。举个例子,书中关于丝绸和棉麻的对比分析,不仅仅是罗列它们的优点,更重要的是阐述了在不同季节、不同风格的服装中,如何权衡它们的优劣,以及如何通过混纺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针织面料的章节,详细解释了不同纱支、不同织法的区别,以及它们对服装廓形和舒适度的影响,这让我对一件普通的毛衣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生动,案例也贴合实际,让我觉得学习过程一点也不枯燥,反而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确实被它厚实的体量吓了一跳,但翻开之后,才发现这真的是一本“干货”满满的宝典。我尤其关注的是关于服装结构与人体工学的部分,作者用非常清晰的图示和详尽的文字,解释了人体各部位的尺寸测量方法、人体曲线的解析,以及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来设计出既美观又舒适的服装。这对于我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设计感,却忽略了服装的本质——为人体服务。书中关于立体裁剪的讲解,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同于平面的数学计算,而是将布料在人台上进行“塑形”,这过程中对布料的物理特性、人体形态的理解要求极高。作者不仅展示了基础的胸省、肩省的转移和变化,还深入讲解了如何通过改变省道的方向、大小,甚至引入分割线来塑造出各种复杂的廓形,比如一些飘逸的长裙或者挺括的西装。这种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转变,让我对服装的立体构成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过去一些在打版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找到了新的解决思路。
评分我非常喜欢书中关于服装色彩搭配和风格塑造的分析,这部分内容为我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列举一些经典配色方案,而是深入探讨了色彩的心理学效应,以及不同色彩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含义。比如,书中关于如何运用对比色来制造视觉冲击,如何利用邻近色来营造柔和统一的氛围,以及如何通过色调的深浅变化来影响服装的视觉重量,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之前常常陷入一些自己熟悉的配色模式,而这本书则鼓励我打破常规,去探索更多可能性。此外,关于服装风格的解析也非常到位,从复古风到极简风,再到街头潮流,作者都提供了详尽的分析,包括每种风格的代表性廓形、面料选择、以及重要的配饰元素。这让我能够更清晰地辨别和理解不同的风格,并且能够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