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通风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与安装(下册)(2010年合订本)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通风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与安装(下册)(2010年合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编
图书标签:
  • 建筑设计
  • 通风系统
  • 暖通空调
  • 设备选型
  • 安装图集
  • K1图集
  • 建筑标准
  • 2010年版
  • 合订本
  • 工程设计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计划出版社
ISBN:9787802425910
版次:1
商品编码:1089844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98
字数:1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通风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与安装(下册)(2010年合订本)》是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是通风系统相关单行本的合订本,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及工业建筑通风系统的常用设备与附件的选用、安装。

内页插图

目录

编制说明
一、轴流风机墙上安装
轴流式通风机墙上安装(一)
轴流式通风机墙上安装(二)
轴流式通风机墙上安装材料表

二、屋顶风机安装
屋顶风机基础
屋顶风机安装

三、管道风机安装
管道风机在混凝土墙上竖向安装(一)
管道风机在混凝土墙上竖向安装(二)
管道风机在混凝土墙上安装节点
SWF型、HL3-2A型混流风机外形及安装尺寸
管道风机在混凝土墙(柱)上水平安装
管道风机在屋面上安装
无保温风管穿屋面做法
保温风管穿屋面做法
管道风机吊装
管道风机减振吊装(一)
管道风机减振吊装(二)
管道风机减振吊装零件表
HTF型、PYHL-14A型消防排烟风机外形及安装尺寸
低噪声风机箱安装示意图
DBF-I、Ⅱ、S型双风机低噪声风机箱安装尺寸表
离心排风风机箱进出风口位置示意
离心式管道风机性能参数及外形尺寸
YDX诱导风机外形尺寸及性能参数
XCDZ系列超低噪声轴流风机外形尺寸
XCDZ系列超低噪声轴流风机性能参数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K1:通风系统设备及附件选用与安装(下册)(2010年合订本) 内容梗概 本图集详尽地阐述了通风系统中各类设备及附件的选用原则、技术参数、安装工艺及质量验收标准。旨在为建筑工程的通风设计、施工及验收提供一套系统、规范、可操作的设计依据。图集内容紧密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相关标准,重点关注节能、环保、高效的通风理念,为建设绿色、健康、舒适的建筑环境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公共建筑以及其他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通风系统设计与施工。具体包括但不限于: 工业厂房: 满足生产工艺要求、有害物质控制、环境舒适度保障等。 公共建筑: 如商场、酒店、写字楼、医院、学校、展馆等,注重空气质量、人员健康、节能降耗。 居住建筑: 住宅、公寓等,关注室内空气置换、防潮防霉、噪音控制。 特殊建筑: 如洁净厂房、实验室、地下空间等,对通风系统有特殊要求的场所。 图集结构与主要内容 本图集(下册)在延续上册关于通风系统基本原理与常用设备的基础上,重点深入探讨了通风系统的关键设备与附件的选用和安装要点,内容涵盖以下几个主要章节: 第一章 负压排风及送风系统设备 1.1 离心式通风机 1.1.1 结构与类型: 详细介绍单进风、双进风、前向叶轮、后向叶轮等不同类型的离心风机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及适用场合。 1.1.2 性能参数与选用: 阐述风量、全压、功率、效率、噪声等关键性能指标,提供详细的风机性能曲线图谱,并指导用户如何根据系统阻力、风量需求等因素精确选用合适型号的风机。重点突出在不同工况下的效率选择,以实现节能目标。 1.1.3 安装与连接: 规范风机的基础要求、减震装置的选择与安装、风管连接方式(如法兰连接、软连接)、电气连接要求,强调安装的精度和牢固性,确保风机稳定运行。 1.1.4 维护与保养: 提供风机运行前、中、后的检查内容,以及定期润滑、清洁、叶轮平衡校验等维护建议,延长风机使用寿命。 1.2 轴流式通风机 1.2.1 结构与类型: 介绍管道式轴流风机、柜式轴流风机、混流风机等,分析其结构优劣及适用范围。 1.2.2 性能参数与选用: 讲解风量、静压、转速、功率等参数,并提供选型表格与计算方法,指导用户选择适宜的轴流风机以满足不同通风需求。 1.2.3 安装与连接: 详细说明轴流风机的安装固定方式、风管对接、叶轮与电机连接的注意事项。 1.2.4 维护与保养: 强调对轴流风机叶片、电机、轴承等部件的日常检查和保养。 1.3 强制通风设备 1.3.1 鼓风机与罗茨风机: 介绍其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参数,并列举其在特定负压或正压送风场合的应用,例如物料输送、锅炉助燃等。 1.3.2 选用与安装要点: 强调其高压特性,在选用时需考虑系统阻力,安装时需注重密封性和减震。 第二章 空气处理设备 2.1 空气过滤器 2.1.1 类型与等级: 详细介绍初效、中效、高效、超高效等不同等级的空气过滤器,包括其过滤原理(如网式、折叠式、HEPA、ULPA)、过滤效率、容尘量等。 2.1.2 选用依据: 指导用户根据室内空气质量要求、污染物种类及浓度、送风量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过滤器等级。例如,洁净室、医院手术室等对过滤精度要求极高。 2.1.3 安装与更换: 规范过滤器的安装方向、密封措施,以及定期检查、清洁和更换的周期与方法,确保过滤效果。 2.1.4 滤网式过滤器: 重点介绍其结构、材质、过滤原理,以及在初效过滤中的应用,例如金属网、玻璃纤维网等。 2.2 热交换器(空气-空气) 2.2.1 类型与原理: 介绍板式、管式、转轮式等不同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空气-空气热回收装置(热交换器),包括其热回收效率、压降特性。 2.2.2 选用与计算: 提供热回收效率的计算公式,指导用户根据室内外温湿度差、新风量、排风量等参数,选择最优化的热交换器,以最大程度地回收排风中的热量,降低新风预热/预冷能耗。 2.2.3 安装与维护: 强调热交换器的密封性、防冻措施、清洁维护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转轮式热回收装置,需要关注其清洁和润滑。 2.3 加湿器与除湿器 2.3.1 类型与工作原理: 介绍离心式、喷雾式、蒸汽式等加湿器,以及冷冻式、吸湿剂式等除湿器的工作原理。 2.3.2 选用原则: 根据工程项目所处的气候条件、室内环境要求(如恒温恒湿),指导用户选择合适的加湿或除湿设备。 2.3.3 安装与控制: 讲解安装位置、水源连接、电源连接、控制系统联动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与温湿度传感器联动。 第三章 通风管道与附件 3.1 通风管道材料与制作 3.1.1 材料选择: 详述镀锌钢板、不锈钢板、铝板、玻璃钢、酚醛复合风管等常用风管材料的性能特点、适用范围、优缺点。重点对比不同材料在耐腐蚀性、强度、隔热性、防火性、经济性等方面的差异。 3.1.2 制作工艺: 规范风管的咬口连接、焊接、法兰连接等制作工艺,强调尺寸精度、密封性、表面平整度。 3.1.3 支吊架设计与安装: 提供风管支吊架的类型、材料、间距、固定方式等设计指导,确保风管安装稳固、受力均匀。 3.2 风管附件 3.2.1 风阀: 详述风阀的类型(如矩形阀、圆形阀、防烟阀、排烟阀、防火阀、调节阀)、结构、材质、控制方式(手动、电动、自动)。重点讲解防火阀、排烟阀在火灾时的联动功能和安装要求。 3.2.2 消声器: 介绍不同类型消声器的结构(如阻性消声器、抗性消声器)、消声原理,以及根据风机噪声、气流噪声等选择合适消声器的设计依据。 3.2.3 软接头: 规范软接头的材料选择(如帆布、橡胶)、尺寸、连接方式,以及其在减震、消除应力、防止风管破裂方面的作用。 3.2.4 检修口与清扫口: 规定检修口和清扫口的位置、尺寸、制作要求,以及安装时的密封处理,方便后续的检查和维护。 3.2.5 散流器、格栅与风口: 详细介绍不同类型(如球形散流器、条形风口、旋流风口、百叶风口)的风口结构、性能参数(如射流特性、噪声)、表面处理。提供根据送风要求、室内装饰要求选择合适风口的指导。 第四章 安装、验收与维护 4.1 通风系统安装质量要求 4.1.1 设备安装: 严格规范设备就位、连接、调试等环节,包括基础平整度、减震措施、管路连接紧密性、电气接线规范等。 4.1.2 风管安装: 强调风管水平度、垂直度、直线度、接缝严密性、保温隔热层施工质量,以及风管系统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4.1.3 附件安装: 确保风阀、消声器、软接头等附件的安装位置准确、连接牢固、功能正常。 4.2 通风系统调试与验收 4.2.1 调试内容: 明确通风系统调试应包括的各项检查,如单机试运行、联动试运行、风量风压测试、噪声测试、漏风量测试等。 4.2.2 验收标准: 详细列举通风系统验收应符合的国家及行业标准,以及图纸设计要求。 4.2.3 质量记录: 指导用户如何进行施工记录、测试记录、竣工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4.3 通风系统运行与维护 4.3.1 日常运行管理: 提供通风系统运行时间和模式的设定、监测参数(如温度、湿度、CO2浓度)的记录要求。 4.3.2 定期维护: 制定详细的设备、风管、过滤器的定期检查、清洁、润滑、易损件更换计划。 4.3.3 故障排除: 提供常见通风系统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指导用户进行简单的维修。 图集特色与亮点 图文并茂: 图集中包含大量的标准图例、剖面图、节点详图、性能曲线图等,直观清晰地展示了设备结构、安装工艺和连接方式,便于理解和操作。 参数规范: 提供的各类设备性能参数、材料规格、尺寸标注等均符合国家最新标准,具有高度的参考价值。 实用性强: 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需求,针对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了详细的选型依据和安装要点,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可行性和施工的准确性。 节能环保导向: 在设备选用和系统设计中,始终贯穿节能降耗的理念,鼓励采用高效能设备和先进的热回收技术。 安全性考量: 对防火、防烟、防爆等安全相关的设备(如防火阀、排烟阀)的选用和安装给予了重点强调。 更新及时: 本合订本(2010年)整合了当时最新的技术信息和标准要求,为2010年前后的工程项目提供了权威的设计依据。 应用价值 本图集不仅是建筑工程设计人员必备的设计参考资料,也是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同时,对于工程监理、项目管理人员以及设备维护人员,也能从中获得专业指导,确保通风系统的稳定、高效、安全运行,最终实现建筑节能、室内环境改善的目标。通过对本图集的深入学习和应用,能够显著提升建筑通风工程的设计水平和施工质量,为建设现代化、高品质的建筑提供有力保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建筑物理与设备集成。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个历史参考资料,展示了过去十年间,国家在通风设备选用和安装方面形成的标准范式。我关注的重点在于设备能效比(EER/SEER)的变化趋势和新标准对能耗极限值的控制。很遗憾,这本2010年的合订本,对于当时刚刚兴起的、强调低碳和零能耗建筑规范的要求,反映得还比较保守。它详细列举了当时主流冷水机组和空气处理机组的参数范围,但对于最新的变风量(VAV)系统与末端控制的集成化设计,提供的细节远远不够。例如,关于动态压力传感器在新风系统中的精度要求和校验方法,书中几乎没有提及。因此,对于我这种需要对接未来设计趋势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更像是打地基的材料,坚实但缺乏最新的前沿视野。

评分

这本书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它的“合订本”属性上,一下子把好几年的标准和更新都收录进去了,省去了我频繁购置新版图集的麻烦。我上次用它是在一个老旧厂房的通风系统改造项目中。那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在于如何在既有结构限制下进行设备替换和新增管道的优化布线。图集中关于设备基础的预埋件设计和设备就位吊装的荷载计算附录部分,提供了非常规范的指导流程,这套流程直接被我引用到了施工方案中,为项目顺利通过质量检查节省了大量时间。不过,这本书的索引系统做得并不够友好。想快速定位到某个具体设备的安装间距要求,需要反复对照目录和页码,效率不高。如果能加入更细致的关键词索引,或者至少对章节标题进行更清晰的层级区分,那使用体验会大大提升。总而言之,它是本“重在使用时才能体会到价值”的工具书,但前期查找工作需要耐心。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的内页排版和纸张质量,比起我手头其他几本行业内的图集,显得略微有些陈旧。字体和图表的清晰度只能算中规中矩,在一些复杂的节点详图上,比如消声器与风管的连接方式,如果能用更精细的线条或者局部放大的剖视图来展示,理解起来会更直观。我主要用它来校核我个人绘制的暖通专业施工图的合规性。在关于防排烟系统的风阀安装标准那块,内容是比较详尽的,提供了不同耐火等级要求的阀门安装的构造示意图。但当我试图查找关于特殊气体(比如实验室或洁净室)通风系统中的耐腐蚀材料选用标准时,这部分内容明显覆盖不足,或者说信息颗粒度不够细,没有给出针对特定腐蚀性介质(如酸雾)的材料兼容性速查表。这让我不得不又去翻阅化工或实验室设计规范,这本图集在这方面似乎有所侧重不足,更偏向于通用民用建筑的HVAC部分。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色彩搭配得比较专业,看得出来是本硬核的技术资料。我一开始是冲着解决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去买的,想着里面肯定能找到关于新风系统管道布置的详细图例和规范,毕竟名字里带着“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这几个字,期待值自然就高。刚翻开目录,确实目录很厚实,感觉内容量非常足,什么风管制作、设备吊装、保温隔热这些章节都罗列得清清楚楚。我特别关注了关于低噪音风机选型的那一部分,希望能看到不同声功率级的设备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推荐系数和安装间距要求。然而,深入阅读后发现,虽然它罗列了大量的设备清单和标准尺寸,但对于一些前沿技术的应用实例,比如超低能耗全热交换器的集成化设计,描述得就比较简略了。特别是涉及到与BIM模型对接的具体操作指导,几乎没有提及,这对于现在大量采用三维建模的甲方和设计院来说,略显滞后。总的来说,它更像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偏向传统施工和设备选型的参考手册,对于追求最新设计理念和数字化流程的同行来说,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资料一同研读。

评分

从一个现场施工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主要集中在“安装”和“附件选用”这两块,特别是对施工工人进行安全和质量交底时,它提供的图示是权威的依据。比如,对于风管法兰连接的螺栓间距、垫片材质的选择规范,以及不同管径的支架间距要求,这些都是现场极易出错的地方,图集提供了最直接的“标准答案”。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设备减振降噪处理的章节,里面明确了弹簧减振器选型、位移量的计算以及安装时的对中要求。但这本图集在处理复杂交叉管线时的优化策略上有所欠缺。在实际施工中,经常遇到暖、电、水、风互相打架的情况,设计院画的图纸往往需要现场调整。这本书提供了标准的“如果A,那么B”的规则,但缺少“如果A和B冲突了,应该优先保证哪个规范”的决策指导,这部分经验只能靠现场经验积累,而不是从书本上直接获取。

评分

工具书挺好的,送货快

评分

正版图书,质优价廉。

评分

关键是便宜,又好。很喜欢。

评分

这个必须的了

评分

参加活动买的,非常划算哈还包邮

评分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通风合订图集,可以。

评分

很实用,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值得购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