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小橘灯 彩插励志版/语文新课标必读无障碍阅读
定价:15.80元
作者:冰心;闻钟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2-01
ISBN:9787115309433
字数:
页码:21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295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11-14岁
时常听家长说起孩子不愿意读名著。想过为什么吗?编者认为一是没有选到好书,翻译、编译差,字体小,错字多,无插图、枯燥乏味......二是孩子读不懂,没有人帮他们扫除阅读上的字词障碍、理解障碍,并和孩子互动讨论,帮孩子解答疑难。 n
本套丛书是专为中小学生编著,由23位知名语文教研员审定并推荐,着重关注“素质成长”的励志版名著,是智慧熊联合童趣出版公司倾力打造。所有的编排都是丛阅读兴趣入手,就是为了让孩子愿意看,并能够很快地读进去。 n
★【无障碍阅读】 n
让孩子们有兴趣读和读上去不难。丛书将生僻词、重要人物、重点语句、引用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和精评,促使孩子们更多、更好、更快地阅读; n
★【精美彩色插图】 n
图文并茂的编排让孩子们兴趣盎然,增加了主人公的立体形象,让阅读更加生动有趣; n
★【名师导学3-2-1】 n
全书导读使孩子知道所阅读图书的整个故事情节,做到了然于心。独特的导学提示让孩子们知晓名著应该读什么,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感悟、学习文学知识、积累写作素材,做到读有所得。 n
★【励志版名著】 n
本书有名言记忆版块,一句名言可以影响人的一生,我们特别关注每一本名著中所传递的宝贵人生经验和成长智慧。 n
★【新课标素质阅读】 n
丛书所选编目大都是与课本同步的名著,孩子爱看。书中的导读和思考题让孩子读有所思,读有所悟,满足这个年龄段对社会、对人生的好奇与探索的需求,保留了名著特有的认识人生的特点。 n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大过一切,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因此编者也希望家长多买书,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看书,把你的感受分享给你的孩子,也鼓励孩子讲出他对名著的看法,只要我们有心,任何一个小的细节,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未来! n
n
内容提要
《小橘灯彩插励志版语文新课标必读无障碍阅读》是冰心的代表作之一,它如一颗闪烁的启明星,在人生旅途中指引着不知归途的旅人找回心灵深处的爱与感动。还收录了冰心众多优美的文章,如《我的中学时代》《只拣儿童多处行》《一只小鸟》《还乡杂记》等,穿梭于童年到暮年,跨越大江南北,她歌颂家国,热爱自然,赞美可爱可敬的人儿,寄托了她高的真善美的理想,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世间万物细致周到的关注。冰心把这种关注转化为一种非常美丽,极易亲近的文字,用这些可爱温婉的文字来还原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一个充满爱,充满信心,充满希望的世界……也正由于冰心散文的这种清新婉丽,语言融白话文的流畅、明晰与文言文的洗练、华美于一体,“冰心体”才得以流传于世,影响之后数代人的阅读和写作。 n
目录
难忘事·难忘人
我的中学时代
我的童年
腊八粥
童年的春节
在火车上
我的一天
记一件难忘的事情
只拣儿童多处行
祖父和灯光管制
小橘灯
六一姊
我的同班
一个忧郁的青年
像蜜蜂一样劳动的人们
忆意娜
感谢我们的语文教师
老舍和孩子们
我所钦佩的叶圣陶先生
纪念印度诗人泰戈尔
一饭难忘
情之所系
明子和咪子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
我喜欢下雪的天
我喜爱小动物
我和玫瑰花
玻璃窗内外的喜悦
绿的歌
一只小鸟
灯光
丢不掉的珍宝
话说萝卜白菜
海恋
我家的茶事
书给了我快乐和益处
家国之爱
小家庭制度下的牺牲
离家的一年
每逢佳节
还乡杂记
仰望
美的北京街头
记广州花市
花光和雪光
归来以后
莫斯科的丁香和北京的菊花
祖亲的心
桥
人生如梦
说梦
我的家在哪里
梦的启发
一个奇异的梦
延伸阅读
本书名言记忆
相关名言链接
作者名片
名家点评
读后感例文
知识考点
附参考答案
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现代散文家、诗人、儿童文学家。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小橘灯》等是她的代表作。此外,冰心对印度文学家泰戈尔作品的翻译亦有突出的贡献。 n
1918年冰心考入协和女子大学预科,积极参加五四运动。1919年开始发表篇小说《两个家庭》,此后,相继发表了《斯人独憔悴》《去国》等探索人生问题的“问题小说”。同时,受到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这些晶莹清丽、轻柔隽逸的小诗,后结集为《繁星》和《春水》出版,以“自然”“童真”与“母爱”为主题,以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自然的赞颂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为主要内容,表达了她对母亲的情感、对孩子的喜爱、对自然的赞叹及对人生的理解,被作家茅盾称为繁星格与春水体。1921年加入文学研究会。同年起发表散文《笑》和《往事》。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文科。赴美国威尔斯利女子大学学习英国文学。在旅途和留美期间,写有散文集《寄小读者》,显示出婉约典雅、轻灵隽丽、凝练流畅的特点,这种“清丽”“典雅”的独特风格,曾被人称为“冰心体”,并产生广泛影响。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等校。此后著有散文《南归》,小说《冬儿姑娘》等,表现了更为深厚的社会内涵。抗日战争期间在昆明、重庆等地从事创作和文化救亡活动。1946年赴日本,曾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人民文学》编委、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归来以后》《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樱花赞》《拾穗小札》和《晚晴集》等,展示出多彩的生活,艺术上仍保持着她的独特风格。其中《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表现了她对儿童的爱,她希望儿童们能有一个美好的心。她的短篇小说《空巢》获1980年度短篇小说奖。儿童文学作品选集《小橘灯》于同年在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评奖中获荣誉奖。 n
冰心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孩子,把孩子看做“神圣的人”,认为他们是祖国的花朵,应该好好呵护,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与赞美。 n
n
文摘
难忘事·难忘人 n
有一首歌这样唱道:“青春的岁月像条河,岁月的河汇成歌。”过往的种种谱写成这支深情的歌,时时拨动着我们的心弦。现在的你是不是正在度过“紧张而规律”的学习生活,你的童年是否也有一段让你心潮澎湃的插曲,在你身边是否也有这样机巧豁达的“L大姐”,小橘灯照亮你前行的路了吗……请让我们一起聆听冰心的难忘的歌。 n
我的中学时代 n
因为整理信件,忽然翻出我的一位中学同学,在七十年代末给我写的一封信。她写: n
小谢: n
记忆力真是一件奇妙的东西!你的声音笑貌和我们中学时代的一切,在我病榻上的回忆中,都是那样出奇的活跃而清晰…… n
这几句话使我十分激动,思潮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n
的确,在我十几年海内外的学校生活中,也就是中学时代,给我的印象深,对我的性格影响也大。 n
我的中学生涯是在一九一四——一九一八年度过的(那时的中学是四年制)。十四岁的年纪,正是感情丰富,思想活泼,好奇心强,模仿力和可塑性也强的时候,我以一个山边海角独学无友的野孩子,一下子投入到大城市集体学习的生活中来,就如同穿上一件既好看又紧仄的新衣一样,觉得高兴也感到束缚(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表达了新生活带来的感受。紧仄,不宽松、狭窄。仄,zè)。我用好奇而谨慎的目光,盯着陌生环境中的一切:高大的校舍,新鲜的课程,如音乐、体操,和不同的男女教师……但是我注意的还是和我同班的年龄相仿的女孩子。她们都是梳髻(jì,盘在头顶或脑后的发结)穿裙,很拘谨,守纪律,学习尤其刻苦。一同上了几天课,她们就渐渐地和我熟悉起来。因为我从小听的说的都是山东话,在课堂上听讲和答问都有困难。她们就争着教我说北京话。(那个头一个叫我“小谢”的同学,是满族人,语音尤其纯正。)我们也开始互相谈着自己的家庭和过去的一切。她们大多数是天津、通县、保定等处的小学升上来的(她们都是寄宿生),数学基础比我好,在国文上我又比她们多读了一些,就这样我们开始互帮互学,我觉得我有了学习和竞赛的对象。那时我是走读生,放学到家打开书包,就埋头做功课,一切“闲书”都顾不得看了。 n
就这样紧张而规律地过了四年中学时代。我体会到了“切磋琢磨(比喻学习或研究问题时彼此商讨,互相吸取长处,改正缺点。磋,cuō)”的好处,也得到了集体生活的温暖。四年之末,我们毕业的同学才有十八个人。毕业后有的上了大学,有的参加了工作,我们约定大家都努力学习,好好工作,还尽量保持联系。此后的年月里,我们云散,也都有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但无论在天涯在海角我们惊喜地遇见,共同回忆起中学时代这一段生活时,我们总会互相询问:我们每一个人是否都完成了中学时代的志愿,做一个对国家对人民有益的人? n
腊八粥 n
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就给我们煮腊八粥。 n
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大的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母亲每年都是煮一大锅,不但合家大小都吃到了,有多的还分送给邻居和亲友。 n
母亲说:这腊八粥本来是佛教寺院煮来供佛的——十八种干果象征着十八罗汉,后来这风俗便在民间通行。因为借这机会,清理橱柜,把这些剩余杂果煮给孩子吃,也是节约的好办法。后,她叹一口气说:“我的母亲是腊八这一天逝世的!那时我只有十四岁。我伏在她身上痛哭之后,赶忙到厨房去给父亲和哥哥做早饭(体现“母亲”坚毅刚强的精神品质),还看见灶上摆着一小锅她昨天煮好的腊八粥。现在我每年还煮这腊八粥,不是为了供佛,而是为了纪念我的母亲。” n
我的母亲是一九三○年一月七日逝世的,正巧那天也是农历腊八!那时我已有了自己的家,为了纪念我的母亲,我也每年在这一天煮腊八粥,虽然我凑不上十八种的干果,但是孩子们也还是爱吃的。抗战后南北迁徙,有时还在国外,尤其是近的十年,我们几乎连个“家”都没有,也就把“腊八”这个日子淡忘了。 n
今年“腊八”这一天早晨,我偶然看见我的第三代几个孩子,围在桌子旁边,在洗红枣、剥花生,看见我来了,都抬起头来说:“姥姥,以后我们每年还煮腊八粥吃吧!妈妈说这腊八粥可好吃啦。您从前是每年都煮的。”我笑了,心想这些孩子们真馋。我说:“那是你妈妈们小时候的事情了,在抗战的时候,难得吃到一点甜食,吃腊八粥就成了大典。现在为什么还找这个麻烦?” n
他们彼此对看了一下,低下头去,一个孩子轻轻地说:“妈妈和姨妈说,您母亲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就每年煮腊八粥,您为了纪念您的母亲,也每年煮腊八粥。现在我们为了纪念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周爷爷,我们也要每年煮腊八粥!这些红枣、花生、栗子和我们能凑来的各种豆子,不是代表十八罗汉,而是象征着我们这一代准备走上各条战线的中国少年,大家紧紧地、融洽地、甜甜蜜蜜地团结在一起……”他一面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张叠得很平整的小日历纸,在一九七六年一月八日的下面,印着:“农历乙卯年十二月八日”字样。他把这张小纸送到我眼前说:“您看,这是妈妈保留下来的,周爷爷的忌表,就是腊八!” n
我没有说什么,只泫然(指流泪,眼泪滴下的样子。泫,xuàn,水点下垂)地低下头去,和他们一同剥起花生来。 n
…… n
序言
★励志版名著之所以广受欢迎,一是因为它强调了阅读的本义,代表了素质阅读的高水平;二是因为它的真情实感,显示出一种真诚的力量!
——北大教授,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陈晓明
★在浩如烟海的名著出版物中,励志版名著异军突起、广受欢迎,证明了在市场化的今天质量仍是放在首位的。望励志版名著的出版能改变名著阅读出版滥而无序的局面。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评论家 孟繁华
★好阅读,决定一个人的成长。励志版名著,关注学生的素质成长,符合其开启民智、昌明教育的宗旨,使名著回归人生成长导师的本意,是值得肯定的有价值的事情。
——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出版署原署长 于友先
在选择学习资料时,我一直秉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而这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绝对是“精挑细选”的结果。我购买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对一次重要的给排水技能考核,而我对室外排水部分的理解一直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这本书的出现,极大地弥补了我的知识盲区。它不仅详细地阐述了室外排水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更重要的是,它通过大量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不同类型管材的选择、管线埋设深度、以及排水管网水力模型构建的部分印象深刻,这些都是在实际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细节。2016年的新版在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上进行了更新,这让我能够了解到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这本书的讲解方式非常系统化,层层递进,让我能够逐步深入地理解室外排水设计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它不仅是考试的“敲门砖”,更是我深入理解室外排水工程的“指南针”。
评分作为一个在给排水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早就对各种设计规范烂熟于心,但每次新版发布,我还是会第一时间入手。这次拿到《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依然觉得它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工具书。虽然内容很多是熟悉的,但2016年的更新内容,尤其是对城市内涝防治、雨水收集利用以及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的调整,让我眼前一亮。书中对这些新概念的解读和设计方法的介绍,非常及时和实用,为我们这些一线工程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排水管网水力计算的部分,新版在原有的基础上,对一些计算公式和参数进行了优化,使得计算结果更加准确,也更符合实际工程需求。此外,书中还增加了一些关于排水系统运行和维护的章节,这对于提升排水系统的整体效率和延长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保留了原有规范的严谨性,又融入了最新的技术发展和环保理念,能够满足不同层次读者在不同阶段的需求。对于新入行的朋友,它是一本绝佳的入门教材;对于我这样的资深从业者,它是一本更新知识、提升技能的必备宝典。
评分这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名即将步入工作岗位的给排水新人,我被各种设计规范和标准弄得头晕脑胀,特别是室外排水这块,感觉像个巨大的迷宫。我曾经尝试过阅读其他一些教材,但总觉得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实际操作的指导。直到我拿到这本“正版现货”,才感觉眼前一亮。书中对规范条文的解读非常到位,不仅解释了“是什么”,更深入剖析了“为什么”和“怎么做”。比如,关于雨水管网的设计,书中不仅列出了计算公式,还结合了实际案例,详细讲解了如何根据降雨强度、汇水面积、土地利用类型等因素来确定管径和坡度。我还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排水构筑物(如检查井、雨水斗、跌水井等)的图示和尺寸标注,这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要求,避免了在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尺寸不符或布置不当的问题。而且,2016年的新版更新了许多内容,使其更加符合当前城市建设和环保标准的要求,这对于我们这些学习新知识的人来说尤为重要。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接地气,不像一些官方文件那么生硬晦涩,阅读起来顺畅很多,让我能够更高效地吸收和理解这些专业知识。这本书绝对是我给排水学习路上的必备利器,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
评分在我看来,一本好的设计规范,应该具备“实用性”、“系统性”和“前瞻性”。这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恰恰具备了这三点。我之前在学习室外排水的过程中,总感觉知识点比较零散,缺乏一个系统的框架。而这本书,通过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逻辑性的阐述,将室外排水的整个体系构建得井井有条。从雨水、污水的收集、输送、排放,到各种构筑物的布置和设计,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2016年的新版,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许多与城市绿色发展、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比如对初期雨水污染控制、城市内涝防治等方面的要求,这让我意识到室外排水设计已经不再仅仅是满足基本的排水功能,更是要承担起保护环境、提升城市宜居性的重要使命。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近实际工程,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规范条文的应用。这本书不仅帮助我解决考试的难题,更让我对室外排水工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广阔的视野。
评分坦白说,我之前对“规范”这类书籍的印象就是死板、枯燥,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条文和数字。但这次购买的《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感受就是“实用”和“易懂”。它不像纯理论的书籍那样,只是罗列公式和概念,而是紧密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将设计规范的内容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例如,书中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雨水流量计算,提供了详细的计算方法和相应的参考参数,并附有大量的表格和图示,让我能够快速找到所需的信息。而且,它还针对一些常见的工程问题,比如管网堵塞、雨污混流等,给出了预防和处理的设计建议,这些都是在其他教材中很难找到的宝贵经验。2016年的新版更新了许多与时俱进的内容,尤其是在环保要求方面,更加突出绿色排水和海绵城市的概念,这让我对室外排水的设计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本书的编写风格也很清晰明了,条理分明,每一章节都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展开,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室外排水设计的关键知识点。对于我这种需要快速掌握考试重点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省时省力的高效学习工具。
评分这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是我在翻阅了众多资料后最终选择的一本,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我是一名给排水专业的学生,在学习室外排水设计时,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条文和计算方法。而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它不仅仅是规范条文的简单堆砌,而是对这些条文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并结合了大量的工程实例和图纸,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设计思路和方法。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雨水径流控制和城市内涝防治的部分,这让我对海绵城市和可持续排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2016年的新版在这些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更新,书中也详细介绍了相关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措施,这对于我们这些学习新知识的学生来说,非常有价值。而且,书中的排版设计也非常合理,重点突出,易于查找,让我能够高效地查阅和学习。它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地引导我掌握室外排水设计的各个要点,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购买这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主要是出于对给排水考试的压力,我一直觉得室外排水这块内容比较零散,不容易系统掌握。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是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它将室外排水的各个方面,从雨水、污水的收集、输送,到排放、处理,都进行了非常系统和逻辑性的梳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各种工程案例的详细剖析,比如针对不同地形条件下的管网布置,或者在老城区改造中如何优化排水系统等,这些都让我对实际工程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而且,书中的配图非常精美,而且标注清晰,让我能够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结构和原理。2016年新版在一些技术指标和环保要求上进行了更新,比如对排水水质的要求,这让我意识到室外排水设计不仅仅是解决“有没有水排”的问题,更是要关注“排什么样的水”以及“如何处理水”的问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亲切,不像一些官方文件那么难以理解,让我能够更快速地吸收知识。对于即将考试的我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我的“秘密武器”,它帮助我建立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对室外排水设计不再感到畏惧,而是充满了信心。
评分在准备给排水考试的过程中,我尝试过很多不同的学习资料,但真正让我感到“踏实”的,还是这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我之前总觉得室外排水的设计非常抽象,难以想象实际的样子,尤其是那些复杂的管网系统。但这本书通过大量的配图和详细的工程实例,把这些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各种排水构筑物(如明渠、跌水井、调蓄池等)的剖面图和节点详图,这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而且,书中对每一种构筑物的适用条件、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在考试中准确答题至关重要。2016年的新版在一些技术标准和环保要求上有所更新,例如对雨水径流污染控制的关注,这让我了解到室外排水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排水,更是为了保护我们的水环境。书中的语言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经过作者的梳理和解读,变得易于理解。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梳理了知识体系,更让我对室外排水工程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为我备考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评分对于任何一个从事给排水行业的人来说,一本高质量的设计规范都是必不可少的“武器”。而这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作为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工程师,每次阅读新的规范都会有新的收获。2016年新版在原有的基础上,对许多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更新,例如关于雨水收集回用、渗透排放等内容,更加契合当前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书中对这些新技术的介绍和设计指南,为我们一线工程师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和方法。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排水管网防腐、防沉降等细节的阐述,这些往往是决定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的关键。而且,书中的图表和计算示例都非常清晰,便于我们快速理解和应用。这本书不仅是规范的集合,更是一种经验的传承和技术的更新,它帮助我们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应对日益复杂的工程挑战。对于刚入行的同行,这是一本扎实的基础教材;对于经验丰富的工程师,这是一本与时俱进的实用手册。
评分我买这本《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4-2006》(2016年新版)纯粹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给排水考试,没想到它带来的惊喜远不止于此。我一直对排水系统尤其是室外部分的概念比较模糊,总觉得是件“脏活累活”,不够“高大上”。但是,这本书用非常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图例,将室外排水的整个体系梳理得井井有条。从最基础的雨水、污水排放的原理,到复杂的管网水力计算,再到各种构筑物的选型和布置,书中都做到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欣赏它对不同设计条件下的案例分析,比如在城市低洼地区如何处理雨水倒灌问题,在工业区如何考虑特种废水的排放要求等等。这些真实的场景描述,让我深刻体会到室外排水设计不仅仅是简单的画图和算数,更是对城市安全、环境卫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书中的一些细节处理也非常人性化,比如在讲解一些复杂的公式时,会附带一些简化的计算方法或者经验公式,这对于刚入门的考生来说,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另外,2016年的新版对一些环保指标和技术要求进行了更新,这让我意识到室外排水设计也在与时俱进,不再是过去那种“有就行”的简单观念。这本书让我对室外排水的认知有了质的飞跃,从一个枯燥的专业术语,变成了一个充满挑战和意义的工程领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