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国”城市老地图庋藏系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

“在民国”城市老地图庋藏系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朱萌 编
图书标签:
  • 济南
  • 老地图
  • 民国地图
  • 历史地图
  • 城市地图
  • 地图集
  • 民国三十六年
  • 1947年
  • 山东
  • 地方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03163685
版次:1
商品编码:11023541
包装:平装
开本:2开
出版时间:2012-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
正文语种:中文
审图号:GS(2011)1874号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南依泰山,北跨黄河。济南因位于古济水之南而得名,又因城中多泉被雅称为“泉城”。
济南的千佛山、趵突泉和大明湖闻名遐迩,“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曾有诗这样描述济南旧城风貌。民国初年,这些名胜被辟为公园,成了济南市民休闲娱乐的最佳场所。西门大街、南门大街、馆驿街两旁商铺林立,是当时济南的商业中心。作为山东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不少洋行和金融机构纷纷涌入济南,新式医院和学校日渐增多,现代工商业初步建立起来。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后,济南这座城市饱受磨难。1947的济南,刚刚从战争的阴影中走出来,亚光舆地学社出版的《济南市街道详图》记录下了当年的城市面貌。

内页插图

前言/序言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一次穿越历史的城市漫步 这是一份凝固了时光的城市档案,一幅承载了岁月记忆的济南街道详图。它不是一个关于跌宕起伏故事的叙事,也不是一本解析政治风云的学术专著,更非一本描绘风土人情的散文集。然而,它所蕴含的信息量,却比任何生动的故事、精辟的分析、优美的描绘,更能触及一个时代的灵魂。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是一份珍贵的历史影像,它以最直接、最客观的方式,为我们还原了那个特定年份济南这座城市的空间肌理与生活脉络。当我们展开这份详图,我们并非翻阅纸页上的文字,而是踏上了一条通往过去的时空隧道,开始一次无声却震撼人心的城市漫步。 绘制的“眼”:历史的忠实记录者 这份地图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其作为历史忠实记录者的角色。它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现实世界的细致观察和测绘。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这是一个中国历史上风云变幻的时期,内战的阴影笼罩,社会经济面临转型。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有测量人员、绘图人员,秉持着严谨的态度,用专业的技能,将当时济南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街区、每一个重要的建筑、甚至是一些细微的设施,都以精确的线条和符号呈现在纸上。 想象一下,在那个没有卫星定位、没有先进测量设备的年代,他们的工作是何等艰辛。他们可能肩扛测距仪,脚踏实地地丈量土地;他们可能深入街巷,与当地居民交流,辨识街名和地标;他们可能在简陋的办公室里,将收集到的信息一丝不苟地绘制出来。这份详图,就是他们辛勤汗水的结晶,是那个时代济南城市面貌的“快照”。 空间的“骨骼”:城市结构的清晰呈现 这份详图,为我们勾勒出了民国时期济南的城市“骨骼”。它清晰地标示出当时城市的行政区划、道路网格、公共设施布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哪些是当时的主要干道,它们如何连接城市的各个部分;哪些是纵横交错的里巷,它们构成了居民生活的毛细血管;哪些是重要的政府机构、学校、医院、商业中心,它们是城市功能的载体;哪些是公园、广场、宗教场所,它们是城市生活气息的体现。 通过这份详图,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当时济南的城市发展格局。是围绕着老城墙展开,还是已经出现了新的城市拓展区域?道路的规划是规整的 grid 状,还是呈现出历史演变的痕迹?建筑的密度如何?河流、湖泊等自然要素在城市空间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这些问题,都可以在这份详图的线条和符号中找到答案。它提供了一个俯瞰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以一种宏观的、全局的眼光,审视这座城市在那个特定历史节点上的空间形态。 街巷的“脉搏”:生活气息的细致描摹 如果说城市骨骼展现的是城市结构,那么街道和街巷则承载着城市的“脉搏”——居民的生活。这份详图,通过对街道名称、店铺标识、居民区分布的呈现,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时代济南市民的生活场景。 每一个街名,都可能蕴含着一段历史传说,或是一个地域的指代。我们看到那些熟悉的街名,或许还能依稀辨认出它们今天的位置,但它们在地图上的界定,在当时的生活场景中,又有着怎样的意义?那些曾经熙熙攘攘的商业街,如今是否依然繁华?那些宁静的里弄,又隐藏着怎样的市井故事? 地图上可能标注的商店、作坊、茶馆、戏园,它们不仅是商业活动的场所,更是市民休闲、社交、娱乐的聚集地。我们或许可以想象,在当时的东门大街,人潮涌动,叫卖声此起彼伏;在某个不起眼的胡同深处,或许正传来悠扬的京剧唱腔。这份详图,就像一张无声的纪录片,将当时济南市井生活的片段,以空间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 细节的“温度”:历史的触感与共鸣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的魅力,还在于其蕴含的无数“温度”。这些温度,来自于地图上那些细微之处的标注。例如,某个地点的名称,可能来源于一位当地的名人;某个街区,可能因为某个历史事件而得名;某个建筑,可能承载着特定的时代记忆。 当我们对照地图,去寻找今天依然存在的建筑或地点时,我们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历史共鸣。或许,我们走过的某条小巷,在七十多年前,也曾是地图上的一笔;或许,我们曾经到访的某个公园,在当时,也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这种跨越时空的连接,让我们感受到历史并非遥远而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这份详图,也是研究城市历史变迁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比不同时期的地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的扩张、收缩、改造、新生。对于历史学家、城市规划师、民俗研究者,甚至是对济南这座城市怀有深厚情感的市民来说,这份地图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它提供了一个客观的参照系,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的过去,思考城市的未来。 一次静默的对话 总而言之,《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并非一本需要我们用阅读来理解的书,而是一次需要我们用心去“看”的体验。它以其独特的“语言”——线条、符号、地名、标注——与我们进行着一场静默的对话。它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激发我们的好奇心,引导我们去探索、去发现、去联想。 当我们凝视这份详图,我们不仅仅是在看一张地图,我们是在看一个时代的面貌,看一座城市的气息,看一群人的生活。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已经远去的年代,感受历史的厚重,体会岁月的变迁。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城市的过去,也启发我们思考当下和未来。 这份详图,就如同一位沉默的智者,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以最真诚、最朴实的方式,向我们诉说着属于济南,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它邀请我们,跟随它的指引,在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的济南,进行一次深度的、充满发现的城市漫步。

用户评价

评分

收到这本书的时候,简直是惊喜连连。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城市,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它的地图,尤其是那个时代留下的地图,更是蕴含着无可替代的历史信息。这本《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就是这样一个宝藏。我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种泛黄的、充满历史质感的纸张,还有那用老式印刷体写就的地名,都散发着浓厚的怀旧气息。我尝试着在地图上寻找我熟悉的区域,想看看70多年前的济南是什么样子。那些曾经的胡同、小巷,那些我依稀能从长辈口中听到的街名,如今都能在图上找到它们的踪迹。地图的绘制细节非常到位,不仅标注了主要的街道和河流,还细致地标记了许多重要的建筑,比如政府机关、学校、寺庙、商号等等。这些信息对于研究当时的城市规划、社会经济发展、乃至市民生活都具有极高的价值。我甚至可以想象,当年这里的人们是如何在这张地图的指引下,穿梭于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演绎着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悲欢离合。

评分

我是一名对中国近现代城市史,特别是民国时期城市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学术研究者。因此,当我了解到“在民国”城市老地图庋藏系列中包含1947年济南的街道详图时,我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这张地图的出现,对于研究民国时期济南的城市形态、社会经济结构、以及文化地理变迁,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尤其关注地图的测绘精度、比例尺的设定,以及其所涵盖的信息维度。通过初步的审视,该图的绘制细节丰富,不仅仅是简单的街道标识,更包含了大量关乎城市发展的关键信息,如重要的公共设施(政府、学校、医院、邮电局等)、宗教场所、商业区域、甚至一些重要的工业企业和交通枢纽。这些信息为我们勾勒出了1947年济南作为一个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具体面貌。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我们可以对这张地图进行多角度的解读,例如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探究商业网点的分布规律,评估交通网络的效率,以及追溯历史地名的文化渊源。这份详图无疑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原始资料,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研究视野。

评分

“在民国”城市老地图庋藏系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子历史的沧桑感,暗黄的纸张纹理,泛旧的字体,仿佛能闻到一股旧书特有的墨香。我一直对民国时期的中国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那些熟悉的城市里,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故事。这次看到这套“在民国”城市老地图庋藏系列,尤其是这一本关于1947年济南的街道详图,简直是如获至宝。民国三十六年,那是个什么样的济南?解放战争的阴云开始笼罩,同时也是旧时代最后的余晖,多少民族工业在艰难中孕育,多少文化思潮在碰撞交融。通过这些古老的地图,我仿佛能穿越时空,站在济南的街头巷尾,感受那个时代的脉搏。图上的每一个地名,每一个标志,都可能是一个故事的起点,一段历史的注脚。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当年这里的街道格局是怎样的?那些如今耳熟能详的地标,在那个年代又是什么样子?有哪些街道的名称,如今还在沿用,又有哪些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不仅仅是一份地图,更是一本打开民国济南生活画卷的钥匙。

评分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济南人,从小听着长辈讲述关于这座城市的故事长大。但那些故事总是有些模糊,有些零散。直到我拿到这本《在民国”城市老地图庋藏系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才感觉自己真正触摸到了这座城市的过去。翻开地图,我几乎是屏住呼吸,生怕惊扰了这份沉睡了多年的历史。那泛黄的纸张,那古朴的字体,仿佛带着那个时代的温度。我仔细地辨认着图上的每一个街巷名称,很多名字我似乎在长辈的记忆碎片中听过,有的则完全陌生,但都让我充满了好奇。我尝试着对照现在济南的地图,寻找那些消失的老街,寻找那些依旧存在的痕迹。地图上标记的那些老建筑,比如当年的政府大楼、学校、寺庙,勾勒出了民国时期济南的城市肌理。这让我开始思考,在这张地图上的每一个点,曾经发生过怎样鲜活的故事?我的祖辈们,是否也曾在这张地图上走过?这张地图不仅仅是一份地理资料,更是承载着一段段家族记忆和城市变迁的宝贵载体。

评分

我是一名对城市历史研究略有涉猎的爱好者,特别是对近现代史中的城市变迁有着浓厚的兴趣。当我在书店看到这本《在民国”城市老地图庋藏系列: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济南街道详图》时,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冲动。民国三十六年,那是济南这座城市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时期,既有战乱的阴影,也有着新旧交替的活力。这份详图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直观的窗口,去窥探那个年代的济南面貌。我最关注的是地图的精度和信息量。通过初步的翻阅,我发现这张地图的绘制相当精细,不仅涵盖了济南市区的主要街道、河流、桥梁,还标注了大量重要的公共建筑、学校、医院、甚至一些较大的商号和工厂。对于历史学者而言,这些信息是极其宝贵的。例如,我们可以借此分析当时的城市功能分区,了解交通网络的形成,以及哪些区域是当时人口密集的生活区或商业区。同时,地名学的研究价值也毋庸置疑,许多地名或许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典故和文化记忆,通过对比今天的地名,也能发现不少有趣的变迁。

评分

很好,支持京东!!!

评分

这套民国地图很不错 有助于人们了解民国时的主要城市格局 这张济南的图的有点在于标示了当时城区的行政区划

评分

这套民国地图很不错 有助于人们了解民国时的主要城市格局 这张济南的图的有点在于标示了当时城区的行政区划

评分

地图迷历史迷济南迷

评分

可以了解解放前的济南是个什么样子,不错。

评分

字体有点小,价格不是很便宜

评分

东西不错很便宜,这次真的捡到便宜了

评分

字体有点小,价格不是很便宜

评分

东西不错很便宜,这次真的捡到便宜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