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美国“色彩女王”朱迪·斯图尔特精心设计《出版者周刊》《柯克斯书评》《大西洋月刊》推荐图书
◆特色1:颠覆世人想象力的色彩故事,探索简单问题的终ji答案,发现隐藏在色彩之下的生命意义
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粉色代表女孩,蓝色代表男孩?为什么囚犯穿橙色衣服?恐龙是什么颜色的?外星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在亚洲许多国家,用白色表示哀悼?为什么面色铁“青”到了德国就变成了面色铁“黄”?
◆特色2:冷门知识大爆炸,其实你不懂色彩!
马蹄蟹拥有奇迹般的蓝色血液;地球上的植物原本是紫色的,维多利亚女王引领了白色婚纱和紫色礼服的狂潮;尿液竟然是制作染料的zui佳廉价调和剂;拿破仑的砒霜中毒很可能源于他浴室里的绿色墙纸;巴西曾经因为可以制作红色染料的巴西木而涌入大批殖民者,连国名,也是由此而来;吉卜赛人神奇的出轨测试,中国人的红鸡蛋宴会,爵士为纪念性欲丧失而举行的全黑色宴会黑色晚餐……
◆特色3:用色彩认知历史与世界。色彩是充满活力的,其中不乏智慧狡黠,它是严肃的但同时拥有无穷的乐趣。
16世纪,橙色成为建立荷兰奥兰治-拿骚王朝的奥兰治威廉一世亲王的代表色;唐高祖时期,黄色开始成为中国历代的帝王色;英国王朝复辟时期的医学家们指出如果接触过多的藏红花会对人体产生致命的危害;西藏的僧侣一般用姜黄根粉末来印染他们的僧袍,泰国僧侣则从榴莲中提取的黄色染料,但缅甸人却将黄色作为传统的凭吊色彩;中国男人不喜欢绿帽子,英国人却几乎不爱任何绿色的东西,绿躺椅、绿婚纱、绿汽车……哦,他们还认为绿色封面的杂志简直是报摊杀手!
内容简介
《上帝的调色盘萌翻了整个宇宙》是美国“色彩女王”朱迪·斯图尔特献给广大读者的关于色彩文化的超级惊喜书,书中用故事为我们解答各种有趣而又开拓思维的色彩小知识,让读者在色彩的历史长河和缤纷文化中享受独立探索的乐趣。色彩是诠释世界的语言,它无处不在,人们用它来描述看到的一切——红色的旗帜,蓝色的天空,绿色的树木,黑色的大地……有趣的是,人们有时候还用色彩来表达情绪:假如你身处德国,你就可以用黄色来表示嫉妒,用黑色来表示气愤;而斯堪的纳维亚人则用黑色表示嫉妒,用蓝色表示逃学。作者以彩虹的颜色为基调,向读者介绍色彩的故事。以每个颜色为章节,分析颜色所代表的意义与隐喻,希望唤醒你对所见色彩的热情,如同一个小孩见到红色消防车那样,书中文字能激发你审视周围世界的兴趣,发现隐藏在我们司空见惯的色彩之下的广阔无垠的生命意义。
作者简介
朱迪·斯图尔特(Jude Stewart),美国设计师、作家,堪称“色彩女王”。她是《石板》(Slate)、《快速企业》(Fast Company)、《信徒》(The Believer)、《大都会》(Metropolis)、《设计观察》(Design Observer)等杂志的撰稿人,也是《印刷》(PRINT)杂志的名誉编辑。每个月,朱迪·斯图尔特都会在个人博客上发布两篇关于色彩或设计等领域的相关文章。她现居美国芝加哥,可访问其个人网页www.judestewart.com或关注其推特账号@joodstew。
精彩书评
在这本设计精美的书里,充斥着关于色彩的逸事和传说,如此新颖而又引人注目……斯图尔特对色彩的研究十分广博。
——《柯克斯书评》
深层次、活力十足地探索色彩能做到的事情和其蕴含的意义。
——《大西洋月刊》
斯图尔特匠心设计的书让人眼前一亮,让读者知道色彩像万物吸引小朋友一样引人入胜、充满乐趣。
——《出版者周刊》
《上帝的调色盘萌翻了整个宇宙》是一本让你大开眼界的如宝藏一般的书。色彩让生命有意义,生命中充满色彩。斯图尔特通过探索色彩的奥秘,让这一切变得生动有趣。
——《芝加哥论坛》
《上帝的调色盘萌翻了整个宇宙》应该住进每个设计迷的家里。
——芝加哥家居&园艺博客
斯图尔特是个丝毫不带精英主义的色彩专家(我们都是色彩专家)。她之所以是个吸引人的向导,因为她乐在其中。
——智慧星球网
斯图尔特的《上帝的调色盘萌翻了整个宇宙》探索关于色彩的传奇和各种色彩知识。
——《快速企业》杂志
目录
前 言 V
01 白 002
02 粉 020
03 红 038
04 橙 056
05 棕 074
06 黄 088
07 绿 106
08 蓝 124
09 靛与紫 142
10 灰 158
11 黑 174
12 彩虹之外 188
附 录 213
精彩书摘
第yi章 白色
幸福是用白色墨水写在一张白纸上的。
——亨利·德·蒙泰朗
我将蓝色灯罩撕开,
越过了色彩的限制,
zui终看到了白色。
飞行员同志们,跟我来吧!
……
我冲破了色彩斑斓的天空,
把天幕扯下放进口袋,将色彩剥离组织起来,
然后紧紧系上口袋。畅游吧!在你面前,
是一片纯白自由、广漠无垠的深邃空间。
——卡济米尔·马列维奇,1919年对“抽象艺术和至上主义”的声明
希望
白色中的白色
本杰明·摩尔(Benjamin Moore)的140种白色涂料分类展现了白色内部的庞大世界,比如:云层白、蛋白、雪白、浅白、法国油画布白、垦后草原白、日晕白、庞培白、蛋黄酱白、象牙白、荒白、碎洋葱白、绒白、伯伯尔白、香芹盐白、时代白、冰块肌理白、月球人白。
奇妙乳白色
全世界的乳制品生产商、犹太祭司、伊斯兰学者,还有母亲们都认为牛奶是世间zui优质、纯粹、洁净之物。《古兰经》(The Koran)如是说:“真主允诺赐予信徒天堂之园,园中流淌着永不变味的牛奶之河。”犹太法典《塔木德》(The Talmud)中将牛奶和酒、蜂蜜、露水一起归为“四圣物”。但zui美妙的或许是穆斯林和埃及人用牛奶来表达美好一天的习俗。
生日快乐,拉脱维亚人!
拉脱维亚人在生日会上将klineris(一种饼干形状的咖啡茶点,通常在拉脱维亚传统菜肴猪鼻餐之后搭配黑药酒这种传统的草药饮品食用)集在一起,然后唱生日祝歌《愿你诸日洁白》:
愿你诸日洁白,
财富源源不断,
住所豪华雄伟,
生活幸福安康!
《白色电话》的同类电影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二战”)前出现很多与意大利影片《白色电话》(Telefoni Bianchi)同类的电影,充斥着上流社会高调优雅、夜夜笙歌、奢华宅邸、私人游艇等让人眼花缭乱的场景。仆人把精致的白色电话放在银色盘子上,谨慎地端给主人接听。只是一个转几下就可以拨的电话,场面犹如神至。
抛出很远的距离
丹麦人表达无助的情绪一般是耸耸肩然后面无表情地说:“之后你可以抛出一根白色魔杖了”(Skyde en hvid il efter)。 这句俗语来源已不可考,但与魔杖类似的意象zui早出现在丹麦寓言《艾斯本和女巫》(Esben and the Witch)中。艾斯本的十二个哥哥都骑着父亲给的白马出门打拼,而艾斯本只拿了一根白棍子。
后来艾斯本的哥哥们成了国王的马童,却遭到邪恶的红衣爵士迫害,爵士向国王进谗言,让艾斯本的哥哥们去寻找金色的鸽子、发光的猪、能照亮七国的灯以及可以发出声音的床罩。国王当然想要这些东西,于是勒令艾斯本的哥哥们去寻找,这让他们苦恼不已。善良的艾斯本为了搭救他的哥哥们,使用了魔法。他对着白棍子吟唱咒语“快飞,快飞,我的魔杖,让我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之后魔杖便将他带到了女巫的住所。在几次巧妙地与女巫周旋后,艾斯本成功取得了要求的所有宝物。虽然艾斯本出生入死搭救了他的哥哥们,但他的哥哥们却毫无感激之情。
虽然艾斯本很可怜,但寓言的结局也算圆满。女巫欺骗艾斯本的哥哥们说要将十三个女儿嫁给他们。晚上艾斯本调换了哥哥们和女巫女儿们的睡帽,女巫便错杀了自己的十三个女儿。在取可以发声的床罩时,艾斯本被女巫抓住,然后拼命给他喂甜牛奶和坚果让他长胖,机智的艾斯本zui终也是在这个看似颇美妙的刑罚中幸存了下来。
为什么新娘(通常)穿白色婚纱?
1840年,维多利亚女王在她和表弟阿尔伯特亲王的婚礼上,拉开了欧洲流行白色婚纱的序幕。女王和亲王因爱结合,不过这种爱也是政治婚姻的附属品。婚礼当天,女王身穿用霍尼顿蕾丝点缀的白色婚纱,头戴柑橘花环。这位年轻的女王新娘在白色的衬托下格外耀眼。与王室成员通常会穿戴的彩色服饰和珠宝不同,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用一种类似纯白油画布的色调纪念他们两人的结合。
很快人们开始争先恐后地模仿维多利亚的新思想。1849年,19世纪美国著名的《歌迪女士》(Godey’s Lady’s Book)和《好管家》(Good Housekeeping)杂志就刊登了他们的宣言:“从很早之前起,各种习俗就已决定白色不管是何种材质,都是(新娘)的zui佳选择。白色象征着少女的纯洁无瑕以及对未来伴侣的一片真心。”
有一首民谣唱出了白色与新娘不可分割的关系,而彩虹的其他颜色就不适合婚礼场合了:
身穿白色嫁人,你遇到了真命天子,
身穿蓝色嫁人,你的爱情永远真切,
身穿珍珠色嫁人,你的生活将有起伏,
身穿棕色嫁人,你将永远居无定所,
身穿红色嫁人,你将会有轻生之念,
身穿黄色嫁人,你为伴侣感到羞耻,
身穿绿色嫁人,你将会被视为羞耻,
身穿粉色嫁人,你今后将去往远方,
身穿黑色嫁人,你希望时间能倒退。
白色作为纯洁之色也具有两面性。在当代法国,“白色婚礼”指名义上的婚礼,只是一种与社会对抗实际上却并不完整的形式而已(很像一些国家出柜的同性恋举行的婚礼)。与此相似的是意大利人说“穿上白色走吧”(andare in bianco),意思是他们在爱情或性方面失败了。
……
前言/序言
色彩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神秘之象,与我们息息相关。在充斥我们日常生活的漫画中,每一格都被彩色事物填满,单调的线描边框逐渐变成铅笔、地铁、雨伞、领带、樱桃、树叶、烟雾。色彩无处不在,清晰可见——其实不然。
实际上,婴儿看不见颜色。他们只观察吸引他们的东西。一辆消防车驶过,警笛在响!警示灯在闪!消防水柱在喷!对于小孩来说是美妙的事物。只有成年人才会分辨出车体上的警铃:鲜艳的大红及铬合金的银色。
婴儿学习色彩相当于用自然吸引交换知识。每次你将物体定义为红色,就会缩小“红色”这个色彩大类。于是,色彩变成了很多个桶,由我们把物品一件件扔进去。红色:首先丢进去的是苹果、樱桃、消防车和交通停止信号灯;接着我们丢进去龙虾、小型巡洋舰、情人节、短光波、火焰、测验中的错误答案、耶稣的救赎、投票的得州人、中国庆典、非洲葬礼、血液和警报。
试着像播放国际标准色卡幻灯片一样在脑中想象以下画面:一个发黑的西红柿。用蓝色字写出的“黄色”两字。一套湿度刚好、未被使用的水彩颜料。爱尔兰和伊斯兰的叶绿色。由天青石和印度黄石制成的颜料粉末。一个红色平面矩形,也可认为是阿方斯·阿莱(Alphonse Allais)所画的《患中风的红衣主教在红海岸边收割番茄》(Apoplectic Cardinals Harvesting Tomatoes by the Red Sea)。你所在足球队的队服色;你所在国家的国旗色;你敌人的代表色;令人安心的颜色……上述所有颜色都足以扰乱你,使你不悦,并支配你的思想。艺术家大卫·巴彻勒(David Batchelor)的短篇著作《恐色症》(Chromophobia)讲述了西方思想中对色彩的迷信,一种因恐惧而将色彩贬低成“对立物”的观念。设想一下,一个华尔街商人,衣着为灰、黑、白三色。这是由于亮色会显得人俗气、幼稚、迂腐、歇斯底里、怪异、性欲旺盛以及有反理性行为。这即是我要强调的——色彩极其重要。
色彩确实是无处不在的。这本书希望唤醒你对所见色彩的热情,如同一个孩子见到红色消防车那样,通过书中文字激发你审视周围世界的兴趣,发现隐藏在我们司空见惯的色彩之下的广阔无垠的生命意义。
诚然,我们所见的色彩完全随机、转瞬即逝,也不由我们主观意识选择。但这本书能带给你独立探索的自由乐趣。当你逐字逐句阅读时,《上帝的调色盘萌翻了整个宇宙》会提供给你很多拓展思路的小知识,让你眼前一亮。比方说你正读到一只灰色火烈鸟从西伯利亚的冬日天空上掉下来(地面上的农夫们欢欣雀跃)的杜撰故事,以此来了解为什么火烈鸟是粉红色。在读到这里时,会列出以供你对照了解的参考小知识。再比如,讲到甲壳纲动物,就会提到马蹄蟹奇迹般的蓝色血液;讲到西伯利亚,就会讲述为何铅笔总被漆成黄色(小提示:在西伯利亚—中国交界处发掘的石墨矿)。从一个知识条目跳到另一个,如同蔓延的睡莲,不断激发你的好奇心。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只把每一章的知识点读完即可。
我希望《上帝的调色盘萌翻了整个宇宙》能打动身为读者的你。当然,我更希望能通过发散思维的设计、轻松愉快的形式和有趣贴切的故事,让颜色的速度、变化、智慧把你深深吸引。
然而,虽然你将在阅读中享受真实故事的神秘之美,或寻找到了解色彩的崭新途径,但我仍希望你能得到一种暗涌般的感受。我想写一本能让你在阅读中终于解决从童年时代困扰至今的问题时发出“哎呀”感叹的书。虽然我们难以完全了解色彩,但这本书能从更宽广的知识幅度让你理解色彩,便是我内心之喜。
上帝的调色盘萌翻了整个宇宙 中信出版社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