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亲孝者,事君必忠,何以知之?良知固存,虽妻子不能移其爱,推
评分康有为著作选,全部收了。
评分南海圣人的书,还不错对
评分《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是康有为按主题发挥孟子微言大义的著作,他将《孟子》7篇260章打散重编,分为8卷18篇。为方便读者检索和征引,点校者于文下一一加注了原篇名。《中庸注》《礼运注》篇幅不长,未分卷。这几种书的整理出版,为康有为学术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评分欲去病,则正本,本固则病可攻,药石可以効;欲齐家,则正身,身端则家可理,号令可以行。固其本,端其身,非一朝一夕之事也。
评分印刷一般 纸张一般 知识内容很好
评分《康有为学术著作选:孟子微、礼运注、中庸注》是康有为按主题发挥孟子微言大义的著作,他将《孟子》7篇260章打散重编,分为8卷18篇。为方便读者检索和征引,点校者于文下一一加注了原篇名。《中庸注》《礼运注》篇幅不长,未分卷。这几种书的整理出版,为康有为学术思想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评分这套康南海选集很好,名作都已囊括其中
评分本书主要是康有为对孟子、礼记、中庸等书所作的注解,作者康有为(1858~1927),又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晚年别署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人,人称“康南海”,清光绪年间进士,官授工部主事。出身于士宦家庭,乃广东望族,世代为儒,以理学传家。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改革家、书法家和学者,信奉孔子儒家学说,并致力于将儒家学说改造为可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国教,曾担任孔教会会长。著有《康子篇》、《新学伪经考》等。小时康有为最早的教师是他的祖父康赞修。他十八岁时拜南海九江有名的学者朱次琦为师。康赞修、朱次琦都崇信宋明理学,因此,康有为在宋明理学的影响下,鄙弃所谓汉学家的烦琐考据,企图开辟新的治学道路。学习一段理学之后,他对理学也不赞成了。因为理学“仅言孔子修已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他二十二岁那年离开朱次琦,一个人到西樵山白云洞读书,读了不少经世致用的书,如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等。同年他游了一次香港,使他大开眼界。以后他又阅读《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购地球图,渐收西学之书,为讲西学之基矣”。这一年是康有为从中学转为西学的重要开端。1882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会试,回归时经过上海,进一步接触到了资本主义的事物,并收集了不少介绍资本主义各国政治制度和自然科学的书刊。经过学习,康有为逐步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比中国的封建制度先进。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的腐败,使年轻的康有为胸中燃起了救国之火;西方的强盛,使他立志要向西方学习,借以挽救正在危亡中的祖国。1888年,康有为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没有考取。当年9月,他上书光绪帝,痛陈祖国的危亡,批判因循守旧,要求变法维新,提出了“变成法,通下情,慎左右”三条纲领性的主张。1891年,康有为回到广东,开办万木草堂学馆,聚徒讲学,并为变法运动创造理论。先后写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两部著作,这两部书都是在尊孔名义下写成的。前一部书把封建主义者历来认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某些经典宣布为伪造的文献;后一部书把本来偏于保守的孔子打扮成满怀进取精神,提倡民主思想、平等观念的人。康有为的这些看法,虽都不科学,但他的改革精神却在知识界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而对封建顽固守旧分子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因而这两部书被他们视为异端邪说。1894年,康有为开始编《人类公理》一书,这本书经多次修补,后来定名为《大同书》发表。《大同书》描绘了人世间的种种苦难,提出大同社会将是无私产、无阶级、人人相亲、人人平等的人间乐园。这当然是荒谬的,因为“康有为写了《大同书》,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同的路。”康有为从此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物流很快,赞一个!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