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活動時買的,感覺很不錯!
評分評分
現代西方學者通常認為:法國教士奧古斯丁•巴洛於1789年首先使用“Nationalism”(民族主義)這個詞,用來指稱推翻封建君主政體的一種社會力量。還有一種觀點認為:西方近代民族主義發生於19世紀初,即在拿破侖對外戰爭第二階段的“侵略戰爭”期間,在法軍的鐵蹄下,歐洲各國反侵略、反統治的民族主義情緒日益高漲,民族主義思想隨之應運而生。進因認為:“nationalism”一詞最早在1836年被界定為“民族感情”的一種形式。“民族主義是19世紀初在歐洲被發明的一種學說。”“簡而言之,這種學說堅持認為人類被自然地劃分為民族,而這些民族又通過特定的可確認的特徵為人們所熟知,同時認為政府唯一的閤法形態是民族自我統治的政府。”這些主張事實上大多掩蓋瞭民族主義本質上排外主義、擴張主義的暴力內涵。筆者認為:西方近代民族主義的外在擴張主義錶現形式,可說最初始於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評分在所有意識形態中,民族主義最具浪漫精神,最有號召力,與人類的樸素情感也最貼近。然而,像所有價值觀一樣,民族主義也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其中最大的問題在於它不普世,雖然民族情感是公共的,但民族主義總是站在本民族的立場上去觀照、評判他人,換言之,自己民族的人天然就是同盟軍,在道義上較異族更高,可以獲取更多的權力,而異族的人錶現再好,最多也就是“老朋友”,不可能真正被信任和重用。
評分因伊拉剋與阿富汗兩國社會政治的發展(選舉、法製改革等)仍在持續,要曆史學傢評斷孰是孰非或仍過早。支持兩國戰後重建者以現代西歐與日本的曆史例示中東地區曆經國際托管後可能的結果。盡管曾於二戰後經曆英裔美國人(Anglo-American)實質上的軍事占領與重建達數十年(參見馬歇爾計劃),日、德等國後來自美國白人的占領下獨立,今日已成為具國際影響力的頂尖經濟強權。
評分yyyyyyyy
評分最近對民族主義感興趣,買瞭一批理論作品
評分很好的書!值得收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