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想象

金色的想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金色的想象》编写组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44443708
版次:1
商品编码:11071530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科苑撷英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08-01
页数:3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面对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而人文精神的极大缺少,社会出现很多怪相,尤其是文理过早的分科,造成学文的对自然科学的一窍不通,学理的连实用的小文章也写不通顺,至于文史哲的基本常识毫不理解也比比皆是。眼下,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以及减负的举措,课堂上要理想地解决科学与人文的割裂,似乎成了异想天开之举。为此,本书选编组从有科学背景的大家所写的对人文的思考,以及人文学家对科学的理解的脍炙人口的名篇中,选择合适的文稿组成科学畅想、科学人生、科学历程、科学伦理、科学人文、科学艺术、科学情怀等,让人文与自然互相理解。

目录

科学畅想

我的理论――什么是相对论

彼岸之“0”

无之美妙

生命需要等待

时间咏叹调

孤树与林木

大自然是一本绝妙的奇书

数字与爱情

你知道哪朵云彩有雨

走近蓝色的黄河

阳光是一种语言

第三只、第四只眼睛

无穷之旅

动手与练脑

造物与制作

蜉蝣一日禅

科学人生

纪念爱因斯坦

科学家是怎样做成的

杰出科学家的特征

老师,伟人――纪念奥本海默

异样的天才:笛卡儿与帕斯卡

X射线的发现者

邓稼先

他为中国现代数学研究指明了方向――纪念罗庚师

杰出的科技帅才

陈中伟

谱写着医学的莫扎特旋律

还原一个名字

科学历程

我大学前后的学习和探索

牛顿力学及其对理论物理学发展的影响

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

机遇与眼光

我所经历的20世纪实验物理学

编制地球的“万年历”

试管婴儿带来的挑战

科学伦理

科学定律和伦理定律

敬畏生命

科学家的责任

科学与伦理道德

追问污染源头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伦理问题

癌症,让我们说出来!

热爱大自然的人都是好人

两极的启示

“现代化”的胡萝}、

马鹿的眼泪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在读书的过程中,其中有一章尤为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那就是“视觉错觉”这一章。这一章中图片丰富,主要为实验图片。比如有一幅测试错觉的图片,是黑格被白线分开成许多块,结果看时发现白线的交叉点居然有灰点闪现,定睛一看,又不见了。作者还特意提到当时印这一章时,查锌版的人居然让人把白线交叉点上的灰点去掉,正好作者进去,跟他讲明白了才避免一场误会。

评分

后期罗马哲学家A.M.T.S.波爱修非常重视具有多样性的个别事物的真实性,认为共相存在于个别事物之中,其本身不是物质性的。爱尔兰的哲学家J.S.爱留根纳认为普遍的整体是最真实的,神就是总体,它创造一切,包罗一切,又超越一切。神与万物不同,万物是神的部分,但神又在万物之中。11世纪初至14世纪初,在中世纪早期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两个派别。以法兰西经院哲学家罗瑟林为代表的唯名论认为,只有个别的东西有实在性,个别先于普遍,普遍只不过是名称,'共相'不过是人所'发出的声音',实际上并不存在。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否认了三位一体的最高的神,只承认分别存在的圣父、圣子及圣灵。以基督教哲学家安瑟尔谟为代表的实在论认为,真实存在的是'共相',不是具体的个别的事物,有一个'无始无终的真理'存在于一切事物之先。这种思想反映在宗教上,承认普遍的教会实在,认为个别的教会是从属的;承认基督教的普遍教义实在,认为个别人的信仰是从属的;

评分

欧洲中世纪,天主教在世俗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占据了统治地位,哲学成了神学的婢女,它的作用是为信仰作理性的解释。5~10世纪是中世纪哲学的早期,这段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是关于普遍与个别的关系问题。

评分

这个暑假我用了许多时间认真地读完了《趣闻物理学》这本书。很不错,对于当时刚接触物理和化学知识的我,这本书是很神奇的,还有趣味化学等一系列的,类似的,都不错,可以给有好奇心和不满足课本知识的学生,我以前还对物理没有什么了解,对这门科目还不是很感兴趣,可是读完这本书后,才真正的了解物理,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物理真是一门有趣的学科。它可以让我们了解到生活的每个方面,和一些奇特的现象。

评分

人类靠自己努力获得了很多认识、经验,形成了哲学、科学等学科,当我们通过早期的科学,发现与神学、宗教学存在差异,于是我们转而信奉科学;随着人类的成熟,科学快速发展,特别是自量子力学出现以来,我们竟然吃惊地发现,神学尤其是佛学,正越来越得到现代物理学的多方证实,逐渐走向统一,这很令人奇怪,或许,我们也不该奇怪,大自然可以从许多视角来描述。这本书将告诉我们上帝与物理学各自是如何看待大自然的……

评分

编辑本段西方哲学概述

评分

评分

亚里士多德不同意柏拉图的理念论,他把理念称之为'形式',认为'形式'不能脱离个别事物而独立存在,形式是事物的本质,存在于事物之内。具体事物是由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构成的。质料与形式结合的过程,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但他又提出了一个事物最后的目的、运动最终的原因'第一推动者',认为它是一个没有质料的形式。亚里士多德去世后,希腊文化逐渐与罗马文化相结合,在 800多年的时间里,出现了很多哲学流派,主要有伊壁鸠鲁学派、斯多阿学派和以皮浪为代表的怀疑论等。它们在前人思维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并涉及了伦理问题及宗教问题。在古希腊罗马哲学系统化阶段,亚里士多德创立的形式逻辑,为传统逻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读着这本书,我发现物理和生活息息相关。一些我以前不知道的知识,读完它,我全都了如指掌。但是我却一点也不觉得它枯燥无味,反而对它爱不释手。正如作者在自序中就提到:“我所努力希望做到的,不是要‘教会’读者多少新知识,而是要帮助读者‘认识他所知道的事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