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实用英语书系:学生实用汉英大词典(第3版)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学生实用英语书系:学生实用汉英大词典(第3版)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锐诚 编
图书标签:
  • 词典
  • 英语学习
  • 汉英词典
  • 英语词典
  • 学生用书
  • 工具书
  • 语言学习
  • 英语词汇
  • 实用英语
  • 第三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00671893
版次:3
商品编码:1109668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学生实用英语书系
外文名称: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328
字数:2800000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学生实用英语书系:学生实用汉英大词典(第3版)》选用基本的英语词汇进行释义。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课标词汇表”(3,500词)为基础词汇进行编写,力争将较高级词汇控制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四级词汇表”(4,500词)所规定的范围之内,并参考选用英美的“英语常用词汇表”中的高频词。
   词典所举例证内容丰富而贴近生活,语言简洁而地道。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用法说明
学科术语略语表
修辞用语略语表
汉语拼音音序索引
部首检字表
新旧字形对照表
词典正文(A~Z)
附录
附录1 汉英难译示例一览表
附录2 常用地道口语
附录3 名人妙语集
附录4 常用谚语集锦
附录5 常用缩写词
附录6 常见公示语一览表
附录7 常见职务名称一览表
附录8 专业技术职称一览表
附录9 汉语拼音方案
附录10 中国历史年代一览表
附录11 中国各民族名称一览表
附录12 中国传统纪年天干地支表
附录13 中国法定计量单位简表
附录14 中国二十四节气一览表
附录15 中国节假日一览表
附录16 英美主要节假日一览表
附录17 界各国家、地区、首都(或首府)及货币名称表
附录18 家谱
《汉英大词典(第3版)》:驾驭语言的权威工具 引言:时代的语言之需 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掌握跨文化沟通的钥匙——语言——已成为个人与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广大学习者、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国际交流的专业人士而言,一部精准、全面且与时俱进的汉英词典,无疑是他们探索知识海洋、构建有效对话的必备罗盘。《汉英大词典(第3版)》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不断精进的权威工具。它不仅是一本词汇的汇编,更是一套系统的、反映当代语言发展脉络的语言知识库。 一、 编纂理念与权威性 本词典的编纂核心理念在于“准确性、实用性与时代性”的完美结合。我们深知,一部优秀的工具书,其生命力在于对语言真实使用情况的忠实反映。 1. 严谨的学术基石: 《汉英大词典(第3版)》的修订团队汇集了国内外顶尖的语言学家、词典学家和资深翻译专家。他们以数十年的学术积累为基础,对词条的释义、例证的选取进行了地毯式的审查和优化。特别是在对源自古代典籍、经典文学以及重要历史文献中的词汇的释义上,我们力求追本溯源,确保其历史语境的准确性,避免现代语境的错位解读。 2. 紧跟语言发展前沿: 语言是流动的活水,新词、新义层出不穷,尤其是在科技、经济、社会学等领域。第三版的重大突破之一,便是对近年来涌现的社会热词、专业术语进行了大规模的增补与校订。无论是“元宇宙”(Metaverse)、“人工智能伦理”(AI Ethics)这类前沿科技词汇,还是反映当代社会思潮的表达,本词典均予以收录,并提供清晰、贴切的英文对应翻译,确保使用者能够准确把握最新的交流语境。 二、 规模与深度:内容的广博精深 本词典的宏大体量,是其作为综合性工具书的核心优势。它不仅量大,更重质精。 1. 词条覆盖的全面性: 收录的词条数量远超同类主流词典,涵盖了从基础日常用语到高深学术术语的全部范畴。它囊括了: 基础词汇: 确保日常交流的无碍。 专业术语: 细致划分了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社会科学、法律、金融等数十个专业领域的核心词汇及其规范译法。 文学与修辞: 对成语、谚语、俗语、典故以及常用的文学修辞手法进行了详尽的收录和解释,并提供了对应西方文化背景下可比拟的表达,这对于文学翻译工作者尤为重要。 2. 释义的层次感与精确性: 不同于简单的单对单翻译,本词典着重展现词义的丰富性和多层性。一个汉词,如果存在多种常用英文译法,词典会根据语境进行细致的区分和排序: 释义标注: 明确指出不同译法的适用范围(如:正式、非正式、书面、口语)。 语境例证: 每个核心义项都配有精心挑选的、符合当代语境的例句,这些例句大多取自权威出版物或真实的交流场景,帮助使用者理解如何在实际对话或写作中正确运用。例如,对于具有褒贬色彩的词汇,例句会直观地展现其感情色彩倾向。 三、 突出实用性: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设计 工具书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其便利性和易用性上。《汉英大词典(第3版)》在版式设计和检索系统上进行了人性化的革新。 1. 清晰的版式设计: 采用国际通行的双栏对开设计,字体清晰易读,对比度适中,有效减轻了长时间查阅带来的视觉疲劳。词条的层级结构(主词条、音标、词性、释义层级)通过粗细、缩进和符号进行明确区分,使用户能够迅速定位所需信息。 2. 详尽的附加信息: 除了标准的词性标注(n., v., adj. 等)和国际音标外,本词典还增加了: 同义词与反义词参考: 在部分核心词条后附带了简要的同义/反义词群,帮助使用者进行词汇的替换和扩展,避免语言的单调性。 搭配信息(Collocations): 针对动词、名词、形容词,提供了常用的固定搭配,例如“提出(建议)”对应的是“put forward (a suggestion)”而不是“raise (a suggestion)”,这种对地道搭配的强调,是提升英语表达自然度的关键。 语法结构提示: 对于一些用法特殊的词语,会简要提示其核心的句法结构要求。 四、 目标读者群:面向全方位学习者 本词典的设计兼顾了不同层次的英语学习需求: 语言学习者(K-12至大学阶段): 提供了扎实的词汇基础和清晰的语法理解辅助。 高校及科研人员: 提供了专业领域高精尖术语的准确对应,保障学术交流的严谨性。 翻译工作者: 凭借其对语境的细致区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解释,成为处理复杂文本时的得力助手。 国际商务及外交人员: 确保在正式与非正式场合中,用词的得体与精准。 结语:通往世界之桥梁 《汉英大词典(第3版)》凝结了多年来的语言研究成果,它不仅记录了汉语和英语的现状,更致力于成为连接两种文化的坚实桥梁。选择它,意味着选择了一种高效、权威且面向未来的语言学习与工作方式。它将陪伴您,自信而准确地应对每一次语言挑战。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辅助学习功能设计得非常人性化,完全体现了“学生”导向的编纂思路。除了标准的释义,我特别欣赏它对“易混淆词辨析”和“常见语法错误例举”部分的的处理。这些小板块常常被其他词典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录,但在这本书里,它们被精心地穿插在核心内容中,或者集中在一个易于检索的单元里。例如,它清晰地指出了“affect”和“effect”在不同语境下的侧重点,并且给出了记忆口诀或助记方法,这种教学式的引导,远比干巴巴的定义来得有效得多。对于非英语母语的学习者来说,理解这些微妙的差异是提升写作和口语准确性的关键瓶颈,而这本书仿佛配备了一个随身的语法和用法教练。它不仅告诉你“是什么”,更教会你“为什么”以及“如何避免犯错”,这种前瞻性的教学思维,让它从一本单纯的“查词工具”升级为一本系统的“语言优化指南”。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与语言打交道的学习者,我对于词典的收录全面性和解释的准确性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这本书在这一点上,绝对是超出了我的预期。我特意挑选了一些我个人认为比较难界定或者在日常交流中容易混淆的词汇进行测试,比如某些抽象名词在不同语境下的细微差别,或者一些新兴的、带有强烈时代特征的俚语或专业术语。令人惊喜的是,它不仅收录了这些“硬骨头”,而且给出的释义角度非常多元和深入。它没有采取那种生硬的、一刀切的翻译方式,而是结合了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使用习惯,提供了多组对比鲜明的例句,甚至连语体的区分(正式、非正式、学术等)都标注得非常清楚。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词汇的“语感”和“边界”,避免了“知其形而不知其神”的尴尬局面。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词典,其价值不只在于告诉你一个词的对等翻译,更在于引导你如何恰当地使用它,而这本词典无疑做到了这一点,让我的语言表达更加精准和地道。

评分

这本书的修订工作显然是跟上了时代步伐的。我听说这是第三版,意味着它在前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和迭代,这对于一本语言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活的。我特意留意了那些与科技、互联网、社会热点相关的词汇,比如关于人工智能、数字经济或者最新的环保术语,它们在老版本中可能完全找不到,但在新版中,我欣喜地看到了准确且符合当前语境的翻译和解释。这表明编纂团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严谨的修订流程,确保了词典的时效性。这种与时俱进的能力,让一本厚重的工具书保持了长久的生命力,它没有因为出版时间而变得陈旧,反而像一位始终走在潮流前沿的语言导师。对于需要撰写最新报告或者紧跟国际新闻的读者来说,这种与时俱进的更新是无法估量的价值所在,它保障了我们所输出的语言信息不会因为词汇的过时而显得“落伍”。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上就能感受到一种沉甸甸的质感,不像现在很多字典那种轻飘飘的廉价感。封面采用了比较经典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非常大气和专业,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米白色调不仅护眼,而且摸起来光滑细腻,即便是长时间翻阅查阅,也不会觉得刺眼或者疲劳。排版上,他们似乎在细节处下了很大功夫,字体大小和行间距的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即便是复杂的词条和例句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没有那种拥挤局促的感觉。我尤其欣赏它在布局上的逻辑性,不同语素、词性和例句的区分非常明确,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迅速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这种对物理形态的重视,真的让查字典这件事从一种任务变成了一种享受,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案头良品。每次打开它,都能体会到编纂者对知识的敬畏和对读者的尊重,这种对产品细节的极致追求,在如今的出版界已经不多见了,让人感觉物超所值。

评分

我必须强调一下这本书在“实用性”上的突破。很多大型词典虽然权威,但往往因为过于庞杂和学术化,导致查询效率低下,尤其是在时间紧张的课堂或者写作过程中,翻找半天依然抓不住重点,非常令人沮丧。然而,这本“学生实用”系列的定位非常精准,它似乎深谙目标用户群体的学习痛点。它在核心词汇的处理上做到了详略得当的平衡。对于高频词汇,它不仅提供了详尽的解释,还贴心地加入了词组搭配(Collocations)和固定用法,这些恰恰是提升口语流利度和书面语准确性的关键要素,是很多传统词典容易忽略的“软知识”。同时,对于一些低频词汇,它又做到了简洁明了,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信息。我发现自己查阅的效率比以往提升了至少三成,查找一个词,我能迅速锁定最符合我当下需求的那个解释和用法,这种流畅的学习体验,是任何电子词典都难以完全取代的,因为它提供了实体书特有的那种“一览无余”的结构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