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摄影手册

生态摄影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林英典 著
图书标签:
  • 生态摄影
  • 自然摄影
  • 摄影技巧
  • 摄影指南
  • 野生动物摄影
  • 植物摄影
  • 环境摄影
  • 摄影入门
  • 户外摄影
  • 摄影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ISBN:9787805015057
版次:1
商品编码:111189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10-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35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屡获大奖的生态摄影大师林英典又一力作
◎生态摄影大师林英典16年野外摄影经验分享
◎ 800多张精心甄选照片一一解读
◎ 深入浅出的54堂摄影技巧课程
台湾生态摄影大师林英典投身生态摄影事业16年之久,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他的作品近年来多次出现在各大媒体上,给广大摄影爱好者一次又一次的视觉洗礼。此次他毫不吝啬的亲身传授多年野外摄影的准备工作、注意事项,构图选择、应用背景等拍摄技巧和经验。
。全书分两个大的章节共计54堂课程,深入浅出的对自然生态摄影及野鸟生态摄影的技术技巧做了详细的分享和指导。从植物到动物,从全景到特写,一个悠闲的姿态,一个可爱的表情,都难以逃脱摄影师锐利的目光,抓拍,跟拍,抢拍,上山下海,深入奇难险境,寻找特殊视角,难以想象的近距离拍摄,作者林英典亲身体验,用自身的实践为读者带来精彩生动的课程。例如:如何拍出野鸟飞翔的动态美、如何捕捉蕨类饱含水珠的翠绿模样、鸟类哺育幼鸟时的慈爱画面怎么拍等。
通过阅读,你可以掌握不同的拍摄技巧,让你走到野外无论想拍什么都能拍出大师级的生态照片,享受的同时更加充分体会我们这个异常美丽旖旎的非凡世界。

作者简介

  林英典,1954 年生,台湾嘉义人。
  1992 年偶然接触到野鸟摄影,从此投入鸟类摄影领域,优秀作品不断出现于媒体及报章杂志。众多奖项与荣誉肯定,使他对野鸟摄影更加执著。
  1993 年起在彰滨地区拍摄小燕鸥的繁殖过程,1999 年出版《小燕鸥殉情记》(辰星出版),使小燕鸥生存的辛酸血泪得以呈现给大众。
  林英典的鸟类摄影作品,张张是经典之作,除了准确捕捉各种鸟的神韵,对鸟类所处环境也能面面俱到,每张图像都有饱满色彩与生动传神的姿态。近年来,除了持续拍摄野鸟之外,他开始拍摄其他野外影像,如昆虫、植物、风景等,所摄影像仍旧张张犀利。在本书中,他毫不吝惜地分享多年的摄影经验,好奇他如何拍出完美影像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经历
  1、 英国皇家摄影学会 硕学会士A.R.P.S
  2、 中华生态资讯协会 常务理事
  3、 台湾省野鸟协会 前理事长
  4、 高珈企业有限公司 负责人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举凡抓住眼神、 采光、补光、如何美化场景……作者毫不藏私,在书中全部呈现给大家。
  这本书细细地加以阅读揣摩,绝对会使你的生态摄影技术大幅进步,每一位都会成为“大师”级的摄影专家。
  ——吴森雄 台湾野鸟资讯社社长,为台湾成立野鸟社团一人


  林英典把个人摄影生涯的丰富经验全部公开了。我有没有看错,本书包含昆虫、蕈类、苔藓、植物、两栖、螃蟹……天啊!这么丰富的内容,堪称台湾了吧!
  林英典在台湾“拍鸟界”有许多一。他是一个买Canon 600mm 大炮拍鸟的人;第二个一,林英典是一个连续躲帐篷拍鸟超过20 天的人;第三个一,林英典是一个前往寒冷的北海道拍摄丹顶鹤及海雕的人;第四个一,他是拍鸟界一个躲在社顶树林拍摄赤腹鹰的人。林英典根本就是一个拍鸟界的奇迹!
  ——萧庆亮 曾任台湾省野鸟协会总干事,知名鸟类摄影家

目录

第一章 自然生态摄影
01 生态摄影的准备工作
02 植物摄影
03 植物摄影:苔藓
04 植物摄影:菇蕈
05 动物摄影
06 动物摄影:两栖爬虫
07 动物摄影:螃蟹
08 昆虫摄影
09 昆虫摄影:形体之美
10 昆虫摄影:色彩之美
11 昆虫摄影:保护色之美
12 昆虫摄影:特写之美
13 昆虫摄影:行为之美
14 昆虫摄影:觅食之美
15 昆虫摄影:交尾之美
16 景观摄影
17 景观摄影:晨昏摄影
18 景观摄影:雪景摄影
第二章 野鸟生态摄影
19 摄影前的准备工作
20 伪装帐篷的应用
21 野鸟停栖点的选定
22 角度的选择
23 构图
24 背景应用:水鸟,借用“水”色彩
25 背景应用:山鸟,借用“叶”色彩
26 背景应用:鸟语花香
27 背景应用:丰盛的果实与野鸟
28 测光
29 光的应用:利用扩散光
30 光的应用:顺光摄影
31 光的应用:逆光摄影
32 行为的掌握
33 动态摄影
34 动态摄影:飞行摄影
35 动态摄影:连续摄影
36 动态摄影:出双入对
37 动态摄影:野鸟交尾
38 动态摄影:亲情流露
39 动态摄影:眼神
40 动态摄影:抓拍可爱的脸孔
41 动态摄影:精彩的水浴
42 动态摄影:诗情意境
43 动态摄影:超有趣的画面
44 动态摄影:温馨而热闹的群聚
45 动态摄影:乱中之美
46 动态摄影:微震
47 季节的掌握
48 色调
49 羽毛质感的表现
50 晨昏生态
51 双重曝光摄影
第三章 附录
52 野鸟生态影像的商业应用
53 野鸟生态摄影的国际观
54 生态摄影的安全维护

精彩书摘

  每支镜头都有其特殊性与适合度,因此,面对广泛的摄影主题时,应将所有的摄影器材和相关配备(含闪光灯、加倍镜)都拿上车,这样才能在自然环境中灵活取用;呈现在眼前的任何大景、小景、特写、微摄……甚至在阴暗环境之下,你都可以立即完成拍摄。
  进行动物摄影时,最忌讳跟着动物跑。所以必须先了解该动物的习性,预先到它们要经过路线的恰当位置等待。
  阳光明亮时,以逆光角度拍摄植物,中心点测光,并以暗色单纯的背景相搭配,即可凸显影像的张力。
  培养对“自然时钟”的敏锐度及山林环境的熟悉度。
  拍摄动作敏捷的昆虫,必须使用闪光灯。若能使用两到三盏闪光灯,将更能去除阴影。
  使用伪装帐篷,可以让摄影作业产生的干扰降到最低,这也是对野鸟的完全尊重。

  ……

前言/序言

  推荐序一:
  让每位读者都成为大师级生态摄影专家
  文 ◎ 吴森雄
  林英典先生拟撰写《生态摄影手册》一书时,曾向我提及这个计划,我马上给予了热烈的支持与鼓励。
  林先生的摄影是从鸟类开始的。见到他的作品时,我不禁怔住了:其作品那么超凡脱俗,不似在人间;鸟儿那么清晰,眼神明亮,停在一个开花的枝头上,毫无杂物——这怎么是大自然的作品呢?我的心中忍不住往负面方向去想!会不会是在笼中拍摄的?但又全然看不出笼中拍摄的痕迹!于是,最好的方法就是单刀直入地问他是如何拍的。那一刻,我才学到了“沙龙”摄影的秘方。
  林先生天资聪敏,观察细密,他会观察鸟类经常飞经的路线,然后加以“沙龙”摄影。各位读者可以仔细地去阅读他的秘方,如果抓住眼神、采光、补光及美化场景......他都毫不藏私,在书中全部呈现给大家。
  这本书若加以仔细阅读和揣摩,则绝对会使你的生态摄影技术大幅进步,进而成为大师级的摄影专家。
  吴森雄 谨识
  推荐序二:
  如何拍摄包罗万象的美丽生态照片秘籍
  林英典又出书了,这对于很多收集美丽鸟类图片的读者是一个好消息。不知道本书除了多得数不清的美丽照片之外,是不是又介绍鸟类习性、鸟类特征等?不是!不是!它介绍了如何拍摄包罗万象的美丽生态照片秘籍!林英典把个人摄影生涯的丰富经验全部公开了。本书包含昆虫、蕈类、苔藓、植物、两栖爬虫、螃蟹……天啊,这么丰富的内容,堪称全中国第一了吧!
  林英典在“拍鸟界”有许多第一。第一个第一,他是中国台湾地区第一个买佳能600mm“大炮”拍鸟的人。大家看到他用600mm“大炮”拍出惊人的鸟图后,都争先恐后地抢购600mm“大炮”,以至于现在600mm“大炮”成为拍鸟人的标准配备。据说,中国台湾地区是全世界600mm“大炮”销售最多的地区,我也曾赶流行去买了一支(事后林英典说,他买600mm“大炮”是为了配合他的身材)。第二个第一,林英典是第一个连续蹲帐篷拍鸟超过20天以上的人。他曾经为了拍小燕鸥,连续在大肚溪口蹲帐篷,忍受烈日和高温,天天与小燕鸥为伍,犹如打卡上班一般,展现了惊人的忍耐力。为了拍摄鳌鼓的泽,从台中到鳌鼓来回200公里,他连续9天蹲在帐篷中等待泽从天而降。为了拍摄阿里山的花鸟,连续许多天躲在帐篷中等待拍摄花与鸟的超级照片(事后林英典说,他在家怕老婆,所以躲在大肚溪口)。第三个第一,林英典是第一个前往寒冷的日本北海道拍摄丹顶鹤及海雕的人,冒着零下25℃的低温,全身趴在雪地上,为了获取最佳角度,不惜付出全身冻僵的代价(事后林英典说,他越冷越舒服,因为他非常怕热,所以去北海道)。第四个第一,他是拍鸟界第一个躲在社顶树林拍摄赤腹鹰的人,第一次曝光的赤腹鹰的照片让人叹为观止(事后林英典说,他去树林是因为赏鹰亭人太挤了)。林英典就是拍鸟界的一个奇迹。
  近年来,林英典不止拍鸟,他开始将摄影对象延伸到了其他物种。他有一次带着昆虫的幻灯片到南投来放映,这让拍摄昆虫多年的专家都叹为观止,他简直跟小咪(林太太)一样,煮什么像什么。他运用了摄影中难度最高的光影技巧,从而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昆虫生态。林英典的摄影技术成长是有目共睹的,尽管拍摄对象变了,但他却比专家还专家。
  从他这次出版的书里,我们见到了林英典最独到的摄影技巧及对生态摄影最执著的巧思,我相信读者可以从中学到许多经验!虽然数字化已经来临,但是不管你拿的是传统胶卷相机,还是数码相机,摄影的基本构成要素却是不变的,摄影的法则也一样是可以沿用的。
  爱好摄影的朋友,不论您已经从事生态摄影多年,还是您刚踏入这一领域,本书绝对是您收藏的对象。古人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别人的经验,就是提升自己最佳的武器。
  萧庆亮 谨序


《自然印记:捕捉生命的瞬间》 在这本《自然印记:捕捉生命的瞬间》中,我们将踏上一段探索世界万象的视觉之旅。它并非是关于理论的枯燥论述,也不是技术参数的堆砌,而是一扇通往野性心脏的窗口,引导您用镜头去感知、去理解、去记录那些最原始、最动人的生命瞬间。 本书旨在唤醒您内心深处的自然情怀,鼓励您放下浮躁,沉浸在广阔天地之中。我们将从最基础的“看见”开始。什么是“看见”?它不仅仅是眼睛捕捉光线,更是心灵与被摄对象之间的深度对话。我们会探讨如何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如何在杂乱无章的自然环境中发现被隐藏的美丽。从一片落叶的脉络,到一只昆虫复眼的微观世界,再到雄鹰展翅翱翔的壮丽景象,每一个细节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我们会引导您学习如何放慢脚步,倾听风的声音,感受阳光的温度,甚至从泥土的气息中读出故事。 进入实操层面,我们将深入浅出地解析镜头语言的奥秘。这不仅仅是关于焦距、光圈、快门速度的简单组合,而是关于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传达情感、塑造氛围、构建叙事。您将学习到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对象和场景,选择最合适的镜头,如何通过景深来突出主体、模糊背景,营造出梦幻般的意境。快门速度的运用将不仅仅是冻结瞬间,更是捕捉动态的艺术——是凝固流水成冰的晶莹,还是模糊光影的流淌,一切尽在您的指尖。我们会通过大量的实例,解析不同设置下的视觉效果,帮助您建立起对光影、色彩、构图的直观理解。 色彩,是自然界最动人的语言。我们将深入探索色彩的魔力,学习如何识别并运用自然界中的色彩和谐与对比。从清晨的暖色调,到日落的冷暖交织,再到雨后森林的翠绿欲滴,每一种色彩都蕴含着独特的情绪和信息。您将学会如何利用自然光线来渲染色彩,如何通过后期处理来还原或增强色彩的饱和度和对比度,让您的照片充满生命力。本书不会提供一成不变的“调色公式”,而是鼓励您根据自己的审美和对画面意境的理解,去自由地运用色彩。 构图,是照片的骨架,是引导观众视线的灵魂。我们将摒弃那些僵化的构图法则,而是强调“意境构图”。您将学习如何打破常规,运用“留白”来营造空间感,如何利用“引导线”将观众的目光引向焦点,如何通过“黄金分割”等经典比例来达到视觉上的平衡与和谐。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探讨如何根据拍摄对象的特质和想要表达的主题,去创造性地构图。一只蛰伏的蝴蝶,它的静谧可以通过对称构图来强调;奔腾的野马,则需要开放式构图来展现其无限的动势。我们将鼓励您多尝试,多创新,走出“千篇一律”的窠臼。 光线,是摄影的生命线,是塑造画面质感的魔法棒。本书将带领您深入理解自然光线的不同形态,从柔和的散射光,到硬朗的直射光,再到迷人的侧光和逆光。您将学习如何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光线特点,来捕捉不同的画面氛围。清晨的逆光能勾勒出被摄对象的金边,夕阳的余晖则能为整个画面披上一层温暖的金色。我们会探讨如何利用阴影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如何通过光影对比来突出主体,增加画面的戏剧性。本书不会涉及复杂的人工布光,而是专注于如何最大化地利用和驾驭自然之光。 拍摄题材的拓展将是本书的另一大亮点。我们不仅仅聚焦于风光,更将目光投向那些鲜活的生灵。拍摄动物,需要耐心、技巧,更需要对生命的尊重。您将学习如何预测动物的行为,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如何在不打扰它们的前提下,捕捉到它们最自然、最动人的瞬间。从微距下的昆虫世界,到广阔草原上的大型哺乳动物,再到神秘的鸟类,我们将一一探索拍摄的门道。拍摄植物,则需要您发现其中的细腻与顽强。一朵绽放的花,一株扎根石缝的小草,都能在您的镜头下展现出勃勃生机。我们会探讨如何运用微距镜头来展现植物的精美细节,如何通过虚实对比来突出植物的质感。 故事的讲述,是摄影的升华。好的照片,不仅仅是画面的呈现,更是情感的传递。本书将引导您思考,您的照片想要讲述一个怎样的故事?是关于生命的顽强,还是关于自然的宁静?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还是关于消失的美丽?您将学习如何通过一系列的照片,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叙事,引导观众的情感共鸣。我们会分享一些成功的纪实摄影案例,分析它们是如何通过画面来打动人心的。 在后期处理方面,本书将秉持“还原自然之美”的原则。我们不会鼓励过度PS,而是教您如何通过专业的软件,对照片进行精细的调整,以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从基础的曝光、对比度、色彩平衡,到更复杂的细节锐化、降噪处理,您将学会如何让您的照片更具冲击力,同时又不失其自然的原貌。我们将强调“适度”的原则,让后期成为对前期拍摄的完美补充,而不是画蛇添足。 最后,本书还将探讨摄影师的责任与道德。在追逐精彩画面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铭记对自然的尊重与保护。如何避免对野生动物造成干扰?如何负责任地进行野外活动?这些都是每一位自然摄影师应该深思的问题。本书将倡导一种“负责任的摄影”理念,鼓励您在记录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成为自然的守护者。 《自然印记:捕捉生命的瞬间》是一本邀请您一同踏上探索之旅的书。它将为您提供理论指导,激发您的创作灵感,更重要的是,它将引导您用心去感受生命,用镜头去记录世界。希望在阅读完本书后,您能真正理解,每一次按下快门,都是一次与自然深刻的对话,都是一次将生命印记永恒珍藏的仪式。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插图简直是视觉的盛宴,每一页都像是精心策划的艺术品。色彩的运用极其大胆而和谐,将自然界中最细微的光影变化都捕捉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作者对自然环境那种近乎虔诚的尊重,这种尊重渗透在了构图的每一个细节里。比如,有一组关于雨林苔藓的特写,那种湿润的质感和微观世界的复杂结构,让人几乎能闻到泥土和水汽的味道。它不仅仅是教你技术,更是在培养你对光线和环境的敏感度。我过去总觉得风光摄影就是找个好角度按快门,但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生态摄影师是环境的观察者和讲述者。它涉及到的不仅仅是相机的设置,还包括如何安静地等待,如何融入背景,成为景观的一部分。书中对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光线处理技巧讲解得非常细致,特别是关于逆光和散射光的利用,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布光思路,让那些原本平平无奇的场景焕发出戏剧性的生命力。即便是对着同一个景物,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都能拍出截然不同的故事感。对于想要提升画面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的摄影爱好者来说,这本书的视觉引导价值是无可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部分,特别是关于伦理和实践操作的探讨,实在是太具有启发性了。它不像一般的技术手册那样冷冰冰地罗列参数,而是将技术融入到对生态系统的深刻理解之中。作者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讨论“不打扰”的黄金法则,这对于很多热衷于追求“大片”的摄影者来说,是一个必要的警醒。书中分享了许多在人迹罕至的地方进行拍摄的经验,包括如何安全地接近野生动物,以及在不破坏栖息地的前提下部署设备的方法。我特别赞同其中关于“慢摄影”的理念,它强调了耐心和对自然节律的尊重,认为真正的生态照片是自然给予的馈赠,而不是强行索取的战利品。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对我后期的拍摄计划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器材选择——更轻便、更低调的设备往往比那些庞大的专业套装更能让我融入环境。此外,书中对特定生态系统(如高山草甸、极地苔原)的拍摄难点分析得鞭辟入里,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这些经验是查阅网络教程难以获得的系统性知识。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编排非常有逻辑性,它不像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带领你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之旅。它从基础的光学原理和景深控制讲起,然后逐步过渡到复杂的光线模拟和环境适应。我最喜欢的是那些“案例解析”环节,作者选取了一张成品照片,然后详细拆解了拍摄的背景故事、遇到的困难、最终的设置选择以及放弃了哪些备选方案。这种解构性的分析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理论是如何在实战中落地生根的。例如,书中对于如何在高对比度环境下平衡天空和地面的曝光,提供的多重曝光和包围曝光的实战应用指南,比教科书上的定义清晰多了,因为它结合了风速、云层移动速度等动态因素进行考量。这种从宏观到微观,再回到宏观的叙事节奏,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让人愿意一口气读完。对于那些希望建立起一套完整拍摄流程的进阶者来说,这种系统化的知识体系是极其宝贵的。

评分

说实话,我对工具和后期处理的章节略感遗憾,但瑕不掩瑜。书中对后期理念的强调非常到位——“后期是修复和提升,而非重塑”。作者倾向于保持图像的真实性和生态记录性,避免过度饱和或失真的处理。虽然提到了主流软件的操作流程,但更多的是在教导我们如何用色彩和影调来还原当时现场的氛围,比如如何微妙地调整白平衡以再现清晨的冷冽感,或者如何利用对比度凸显出植物的纹理层次。我发现作者在器材推荐上显得相当克制,更多地侧重于通用性和适应性,这对于正在摸索阶段的新手来说,避免了盲目追求昂贵设备的陷阱。不过,如果能在特定场景下(比如水下或极端低温环境)的设备维护和防水防冻措施上再增加一些详细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完美了。总体来说,它成功地将后期环节定位在了“增强叙事”的层面,而非“创造奇观”,这一点非常符合生态摄影的本真精神。

评分

这本书成功地打破了我对“生态摄影”的固有认知,它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关于拍摄宏大风景或稀有动物,更是关于记录生命之间的复杂联系和脆弱平衡。它让我开始关注那些被忽略的微小生命体,比如土壤里的真菌群落、昆虫的迁徙路线,甚至是植物的生长姿态与光照角度的关系。书中提供的那些关于生态学基础知识的穿插介绍,虽然篇幅不长,但却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我明白了拍摄一张照片背后的科学意义。比如,关于物种入侵或环境退化的影像记录,作者强调了作为摄影师的社会责任。这种将艺术创作与科学责任紧密结合的理念,是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仅学会了如何操作相机,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看待”自然,如何用影像去为自然发声。这使得我的拍摄动机从单纯的“记录美好”升华到了“参与保护”的层面,是一次深刻的认知升级。

评分

第一次收到的有点破旧,京东迅速给欢乐本新的,对售后服务很满意,另外书是摄友回见的,很好

评分

一次性买太多输了没时间去看说还是不错的

评分

介绍的东西都还很实用

评分

还是不错的,自己看,很涨知识

评分

很厚道的作者,看了很有启发。值得想学习生态摄影的朋友看看!

评分

囤货,赶活动时买的,物流很快

评分

非常满意,五星

评分

非常满意,五星

评分

很好不贵下次还会再买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